Saturday, July 19, 2008

中國兩大武器 經濟穩步揚


講者:李晶(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董事總經理兼主席)

  自次按風暴颳起後,美國金融危機不斷向外蔓延,經濟危如纍卵。形勢險峻,全球投資者皆惶惶不可終日,急覓資金避難所。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董事總經理兼主席李晶說,這半年來她出差往世界各地,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中國慢下來了嗎?

豬肉價穩定 食物價格可緩和


  只要中國沒有慢下來,投資者就尚存一綫希望。可是國情複雜,金融老手也未必摸得透、看得清。李晶以三言兩語,不但解讀了目前中國經濟的最大挑戰,還指點出一條明路,望能助投資者撥開雲霧。

  在本周一個午餐會上,李晶解讀了最影響中國經濟的兩大核心:通脹與油價。

  李晶說,中國當下最大的挑戰是通脹。由食物價格引發的通脹開始緩和下來,但能源、原材料價格與工資上升卻增加了經營成本,並將成為未來通脹的誘因。

  食物佔中國消費物價指數(CPI)的比重最大,達38%,它一漲價,CPI就隨之冒升。可幸的是食品價格開始回軟,特別是推動通脹的元兇——豬肉。

  李晶分析,06年全年豬肉價格平穩,至07年下半年忽然抽高,通脹亦隨之急升。本年開始,豬肉價格雖然仍在高位徘徊,但價格已穩定下來。

  「今年只要不再爆發豬瘟,豬肉價格就不會顯著升高,食物價格隨之緩和,CPI自然會朝下。」李晶說。周四國家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CPI的確從4月份的8.5%,回落至5月份的7.7%,上月再下跌至7.1%。

  可是中央並未能鬆一口氣,因為受油價與原材料價格上升影響,生產物價指數(PPI)自5月起超越CPI以來(為8.2%),上月更進一步,達8.8%。

  換言之,通脹壓力未除,只是從食品轉移到非食品上去。

  更令形勢複雜的是,大量熱錢流入令中央不敢貿然以加息手段遏抑通脹。

  李晶引述數據指,今年頭5個月,國家外滙儲備又增加了2,690億元(達18萬億元),足足是貿易盈餘與FDI增長加起來的一倍多。央行別無他法,只好一再提高存款準備金率,至17.5%,以阻熱錢流入市場。

人民幣升值步伐 料不會過急

  人民幣升值雖然有助緩和通脹,但李晶預計升值步伐不會過急過猛,以免刺激熱錢流入。

  油價節節攀升,但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能源需求絲毫沒有轉勢——尤其是中國。6月19日,國家調高了汽油價格,但中國的零售油價依舊是全球最低之一。這導致兩大現象:

  首先,上下游石油工業的表現截然不同。當中海油股價隨原油價格一路走高之際,中石油與中石化卻反其道而行。原因很簡單:前者只專注上游的鑽探掘油,故能受惠全球油價飈升;後者卻兼營下游的提煉與零售,結果在國家的限價政策下,得不償失。

  此外,電價上升令鋁業大受打擊。李晶解釋,鋁廠最大的成本來自用電,約佔40%。近年鋁價上升,可惜追不上電費上揚,結果,「冰島的鋁廠不用捱貴電,又能受惠於鋁價急升,結果大賺一筆;中國的鋁廠卻要艱苦經營。」

  既然高油價令以上行業首當其衝,有哪些股份可助投資者趨吉避凶?李晶建議投資者留意三大行業:基建、銀行、消費品(見圖)。

  雖然環球氣候風高浪急,但李晶卻對中國的經濟前景滿有信心:「因為中國有兩大武器:錢與領導人的堅強意志(money and will)。我相信中國經濟將持續穩步上揚。」

Saturday, July 12, 2008

香港沒民主 怎保繼續繁榮

"「問題不是香港應否有民主,而是如果沒有民主,香港是否可以繼續繁榮下去?」"

講者:郭明瀚(James B. Cunningham美國駐香港總領事)

  中美大棋盤,香港小棋子。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郭明瀚卸任在即(他被升任為美國駐以色列特命全權大使),接班人唐若文將於8月履新,據知後者曾駐中國、台灣及日本,對兩岸三地事務相當熟悉,人脈深厚。

  無獨有偶,郭明瀚的上任祈俊文,也是一名中國通,在「二十三條」立法期間,還頗出過一點風頭。夾在中間的郭明瀚,作風相對穩健溫和。他在駐任香港三年期間,有着怎樣承先啟後的使命?從他的臨別贈言,是否可以窺探一二?

誰當總統 無損中美關係

  昨日郭明瀚出席香港美國商會及香港總商會的聯席午餐會,席間發表了一場短短的演講,涵蓋中美關係與他對香港競爭力的看法。剛卸任的英國駐港總領事柏聖文也在告別演講中談過類似題目,郭明瀚顯然沒有前者「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字字珠璣,雖稍欠風騷,但亦頗平實坦白:

 (1)中美關係

  「中美關係的確複雜,有時還頗棘手。我們在人權、宗教、言論自由、法治、民主等重要理念上確有分歧……但我看不到兩者必然發生衝突。」

  郭明瀚說,中國的崛起不但有利兩國,也將惠澤亞洲,甚至全球。單單在過去五年,全球一半經濟增長就來自中國和美國。對美國來說,隨中國國力日盛,兩者互相依存的關係也日趨密切。在2007年,中國已成為繼加拿大和墨西哥後,美國第三大出口市場,難怪郭明瀚直認不諱:「中國的發展對美國利益攸關。」不怕競爭嗎?「只要公平,我們無懼競爭。我們與最好的盟友也經常有競爭關係;這是好事。」他相信無論接任的美國總統是哪一位,都無損中美目前穩定向前的關係。

 (2)香港的獨特性

  郭明瀚說,許多美國人通過香港,加深了對中國的認識,香港亦憑其人才、基建、資金流動、法治、自由市場等,鞏固了「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使回歸前對「香港已死」的揣測,不攻自破。他舉了一個例子:

  不久前沃爾馬(Wal-Mart)在香港開了一個有關環保(防止污染和提高能源效益,Pollution Prevention & Energy Efficiency,P2E2)的會議。其主旨是透過銀行等投資者給予企業更彈性的融資安排,提供更大的環保誘因,改善污染。該會議規模雖小,但相當成功,沃爾馬因此得到鼓舞,決定7月底在深圳舉行更大型的會議,並打算在10月安排近1,000家供應商齊集北京,設法綠化其供應鏈。他說,「類似計劃需要香港的專業知識、金融系統和中國經驗才能成事,這樣的組合只能在香港發生。」

  郭明瀚記得,三年前他初履新時,經常聽到香港將被上海取代的說法,現在已沒有人這樣說了,足證香港地位仍然牢固。但過去的成功不保證未來的成功,他認為香港必須正視一系列影響其競爭力的壞因子:通脹、環境、醫療、人口老化、人才輸入等等。

香港競爭力 靠民主鞏固


 (3)民主與香港

  最後郭明瀚還是提到了美國最關注的香港民主問題。

  他引述戴蒙教授(Professor Larry Diamond)的研究指,香港在120個有民主選舉的地方裏,是最富有也是發展最好的城市之一——可惜香港的政府並非完全民選的。

  「問題不是香港應否有民主,而是如果沒有民主,香港是否可以繼續繁榮下去?」

  他同意中國領導人力保香港安定的意願,但他相信,香港的競爭力與繁榮,還有她對中國的貢獻,都會因為其政治領袖在更民主、更符合國際標準的選舉下落實而得到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