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13, 2007

愈遲付帳 環保代價愈高




  講者:加州副州長約翰‧加拉曼蒂(John Garamendi)

  加州副州長加拉曼蒂周一甫抵香港會見商界,為香港總商會發表演說時,幽了眾人一默。

  他指着維港的一片灰濛濛,問眾人:「那是三藩市的霧嗎?(Is that a San Francisco fog?)」

  那不是霧。那是我們被污染物籠罩的天空。

  維港的上空,是我們的驕傲,也是我們的恥辱。

  但加拉曼蒂深明「一根手指指向別人,三根指頭指向自己」的道理,他於同一天,在中文大學的講座上,就坦承美國作為全球能源消耗最大的國家,過去十年,一直沒有好好關注環保問題-「我們抵鬧(We deserve the criticisms)」。

◆香港做得遲 也有做得好◆

  「民調發現,美國人目前最關心的課題是伊拉克戰爭,其次就是環保問題。」他說,環保是「非不能也,實不為也」的事,可惜目前的領導人小布殊對此漠不關心。

  作為全球消耗能源最大的兩個國家,美國和中國,也是溫室氣體排放最高的兩個國家,每日每國生產的二氧化碳達17公噸。

  減排、開發再生能源,是大勢所趨。其中,加拉曼蒂特別以德國做例子,指該國實行綠色能源政策以來,成效驕人,值得效尤。

  「花了十年時間,目前德國每年有20%能源,由太陽能或風能產生。」此舉大大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有助改善氣候暖化和空氣污染。

  德國何以能在環保方面建奇功?關鍵在經濟誘因:只要用家安裝了太陽能或風能設施產電,再將之售予電力公司,政府就會給予保證回報。

  加拉曼蒂稱讚,在已發展國家中,歐洲在環保方面下了最多苦功。除以上德國的例子外,歐盟早在零五年起實施針對二氧化碳排放的《排放交易機制》,為碳訂立價格,誘使個人和商界放棄使用含碳量高的產品或服務。

  世界銀行指出,全球涉及碳的貿易額可達80億美元。此舉既為藍天出力,又可賺取利潤,應予力推。

  香港在環保方面顯得處處滯後,但出乎意料地,我們亦有可供借鑑之處。

  「在加州,我們每天起碼耗費兩個小時在汽車上,無可避免地製造污染。」港人則多數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而且標榜低污染的LPG(液化石油氣)巴士隨處可見,加拉曼蒂直言要向香港學習。

◆要有藍天 付帳日子已臨◆

  隨市民環保觸覺日高,政府也更需要為污染出錢出力。席間有人請教加拉曼蒂,當政府要就環保事項向市民徵費時,有無良策?

  加拉曼蒂的答案是:「要不現在給,要不以後給。付帳的日子已經來臨(Pay me now, or pay me later. Pay days are coming.)。」

  他指市民要明白:「如果我們十年前已開始為環保付出代價,今天就可以少付一些;同樣道理,如果今天不願付出代價,明天要給的就更多。」空氣污染與溫室效應問題,動輒禍延幾代,必須趁早對症下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