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27, 2007

政府欠透明度 澳門最大危機

講者:仲量聯行研究部董事陳錦平

  像半杯水的道理,澳門現在究竟是歌舞昇平,還是開到荼蘼?

  真是各有各的看法。

  香港人最現實,那裏有商機,就到那裏去。

  澳門旅業蓬勃,賭業興旺,港人紛紛過海搵食。那末,澳門會不會繼香港之後,成為另一個長安不易居?

樓市仍旺 需拓交通網絡

  在香港總商會的午餐會上,仲量聯行研究部董事陳錦平從多方面剖析了澳門目前的形勢,並對其未來之經濟發展作出預測。

(一)地產市道

  不出所料,席上眾人最感興趣的,就是澳門地產市道之前景。陳錦平斬釘截鐵說,他不認為目前澳門的地產市場供應過盛,反之,他甚看好中檔及豪宅市道。

  「大量實質需求支持樓市,預計豪宅樓價今年可升一成,明年再升一成。」當然,陳錦平說,豪宅是投資者追捧的目標,至於中檔樓宇,一方面得力於當地人收入上漲而產生買樓意慾,企業迅速發展而招聘的境外駐澳人員亦會帶動中價樓的需求。

  然而,澳門地產市場會否更上層樓,端視其他規劃之配合——特別是交通網絡。

(二)交通配套

  陳錦平說,很多到過澳門的人都深受塞車和缺車之苦。他引述了一個調查指,滿意澳門的士服務的乘客只有一半,遠低於香港或新加坡。

  四處大興土木、路面短小狹窄、公共交通工具短缺……都是造成澳門交通不便的原因。幸好澳門輕軌鐵路系統有望在2010/11年落成啟用,既可紓緩交通,亦可把澳門的中心點由本島轉移至路氹地區。

  「當澳門的內部連繫進一步提高、環境更舒適可住時,預計更多內地人會喜歡這裏,並安置第二個住處,再進一步帶動樓市。」陳錦平三句不離本行。

(三)人力資源

  澳門高速發展,對才十分渴求。目前澳門失業率只有百分之三,少於一萬個勞動人口「冇工開」,預計未來三年再增加9.3萬個勞工空缺,本地人根本不足以應付勞工短缺,必須假以外求。

  「相信屆時有九成空缺,將由港人或內地人填補。」陳錦平說,由於澳門要爭奪香港人才,又在會議旅遊(MICE)業步步相逼,有些人將澳門視作香港的另一個威脅,但兩者其實不可同日而語。

  「兩者其實是互補關係。不是每一種展覽都需要碩大無比的場地。」此外,澳門經濟蓬勃,亦間接令更多人取道香港,再往當地,兩者其實是雙贏。

(四)最大危機

  今年「五一」勞動節,澳門過千人上街示威抗議貧富懸殊,又觸發警員鳴槍逐客的意外,令人驚覺澳門繁華背後的一些黑暗面。

資源缺管治差 最大障礙

  按陳錦平的觀察,目前有兩大限制頗大程度上將影響澳門的經濟發展。

  首先是資源短缺。和香港一樣,澳門天然資源欠奉,很多原材料需要入口。在大興土木的情況下,建築材料的短缺更形迫切,入口量激增。但陳錦平預期澳門人收入的提高可作出補償。

  此外,就是政府的管治問題。

  席上有人問及某些發展項目的審批進度,陳錦平坦言毫不知情。他說,許多類似的發展項目都在排隊待批,但政府透明度欠佳,「這可能是澳門未來發展最大的危機。」陳錦平說。

Saturday, October 20, 2007

出生入死 戰地記者寫下歷史


講者:Peter Arnett(著名戰地記者、1966年普立茲新聞獎得主)

  「人類的歷史,由戰爭塑造……因此我們書寫了歷史的第一稿(We write the first draft of history)。」73歲的著名戰地記者、1966年普立茲新聞獎得主Peter Arnett,在浸會大學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工作坊的一個演講上說。

前越戰記者 32歲奪普立茲獎

  他任戰地記者45年,32歲已摘下普立茲獎,近代美國最重要的戰爭-越戰和海灣戰爭-他都經歷了。是甚麼令他看破生死,一次又一次進入險地?

  「戰爭中,真相是往往最早被犧牲的,我去,就是要保存那些真相……而一個普立茲獎,並不是記者的目標。」

  1962年,曾為《花花公子》雜誌工作、又在別的傳媒機構混過一段日子的Peter Arnett,接到一項新任務:到西貢(Saigon)去採訪越戰。

  彼時,他還未滿28歲,是美聯社的記者。這是他第一次採訪戰地新聞。

  結果這一去,他總共在越南待了13年,還在當地娶妻生子,婚姻維持了20餘年。

  66年,他才32歲,已憑一系列越戰報道勇奪當年的普立茲新聞(國際報道)獎,英雄出少年。

  然而其戎馬生涯並沒有隨之結束。

  得獎次年,他就幾乎喪生在越戰其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Hill 875∕875山坡)上;75年回國後,Peter Arnett已經40開外,這輩子大概也不會再進行類似越戰那樣的報道了,豈料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Gulf War),57歲的他被CNN徵召,一去15年,「出征」時間比越戰更長。

  越戰時,他是初生之犢;此番海灣戰爭,他已是識途老馬。但兩次都讓他獨領風騷-抵埗才兩周,他就採訪了侯賽因,此後他是唯一一個成功在巴格達作出現場報道的記者,在隆隆炮火映襯下,Peter Arnett的報道開創了電視直播戰事的先河,CNN亦因此聞名天下。

  「我們吃他們的食物,分擔他們的危險,有些甚至和他們一起送命。」談起戰地生涯,Peter Arnett展出一幅他穿上軍服,採訪越戰時的照片。當時的記者,許多都是第一次採訪戰爭新聞,他們隨軍出發,除了身上掛的是照相機而不是槍枝、上膛的是菲林而不是子彈外,其餘的裝束和軍人並無二致。所面對的危險當然也一樣。

  Peter Arnett記得很清楚,67年11月,距他生日不遠,在接近柬埔寨邊境的一處越南高地(875山坡)上,他經歷了人生中最要命的48小時。

  一天,軍中接報謂有320名美軍在875山坡上無故失蹤,奉命作出搜索。在隨團廿多卅名記者中,只有三位獲准上山,Peter Arnett是其中之一。

甘於不受歡迎 揭露戰爭真相

  他們愈爬愈高,處境也愈來愈危險,終於遇上敵方的猛烈攻擊,雙方持續駁火至次日黎明。期間Peter Arnett累極,挖了一個地洞藏身,到他醒來時,已滿目瘡痍。

  「我看見許多傷兵,有些還在哭。所有軍醫全部陣亡,指揮官也受了傷。」樹木被轟得東歪西倒,情景如地獄般可怕。

  忽地一個炸彈從天而降,再炸死幾十士兵;須臾,第二枚炸彈又被拋下,正好落在離他20碼處,Peter Arnett心想此次必死無疑,豈知那顆炸彈居然沒有爆炸。他大難不死。

  「有時我覺得自己不應身處此地,我感覺無用又無助,我不但幫不上忙,更成了軍人們的負擔。」但死去的戰友支持着他:「我知道,他們希望有人把故事繼續寫下去,那些有關軍人們英勇的、絕望的故事。所以我一直寫。」結果Peter Arnett至今未休。

  Peter Arnett知道,記者絕不是受歡迎的人物,而戰地記者更甚-以越戰為例,當時的美國政府痛恨記者老是作出不利美方的報道,他們希望記者們多報道報捷的新聞,以爭取公眾支持。其中一些政客,為了阻止Peter Arnett繼續下去,甚至出動FBI調查他,希望藉抹黑終止其採訪生涯。

  「可是我不是回教徒,也不是共產黨。我只是個記者。」官方無可奈何,Peter Arnett則洋洋得意。

  在演講中,Peter Arnett展示了多幅攝於越戰的經典相片。其中一張清晰展示越南將軍Nguyen Ngoc Loan,在西貢一條大街上處決囚犯Nguyen Van Lem,朝他太陽穴轟槍的相片(圖)。這是另一名美國記者Eddie Adams拍攝的照片,並在69年為他摘下一枚普立茲。

  Peter Arnett稱讚對方勇氣可嘉:「各位,」演講中他向正舉機朝他拍照的攝影記者們說:「如果我此刻用手槍指着他的天靈蓋,」他朝身旁的年輕華裔助理比劃着,「你們還能夠這樣氣定神閒地拍照嗎?」他說,當時的Eddie Adams,目擊囚犯即將被處決,他屏息靜氣,半分也沒挪動。

  戰爭會結束,政客會消失,國家也可能不存在,「但這些照片,將永垂不朽。」Peter Arnett以自己的身份為榮。

Saturday, October 13, 2007

愈遲付帳 環保代價愈高




  講者:加州副州長約翰‧加拉曼蒂(John Garamendi)

  加州副州長加拉曼蒂周一甫抵香港會見商界,為香港總商會發表演說時,幽了眾人一默。

  他指着維港的一片灰濛濛,問眾人:「那是三藩市的霧嗎?(Is that a San Francisco fog?)」

  那不是霧。那是我們被污染物籠罩的天空。

  維港的上空,是我們的驕傲,也是我們的恥辱。

  但加拉曼蒂深明「一根手指指向別人,三根指頭指向自己」的道理,他於同一天,在中文大學的講座上,就坦承美國作為全球能源消耗最大的國家,過去十年,一直沒有好好關注環保問題-「我們抵鬧(We deserve the criticisms)」。

◆香港做得遲 也有做得好◆

  「民調發現,美國人目前最關心的課題是伊拉克戰爭,其次就是環保問題。」他說,環保是「非不能也,實不為也」的事,可惜目前的領導人小布殊對此漠不關心。

  作為全球消耗能源最大的兩個國家,美國和中國,也是溫室氣體排放最高的兩個國家,每日每國生產的二氧化碳達17公噸。

  減排、開發再生能源,是大勢所趨。其中,加拉曼蒂特別以德國做例子,指該國實行綠色能源政策以來,成效驕人,值得效尤。

  「花了十年時間,目前德國每年有20%能源,由太陽能或風能產生。」此舉大大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有助改善氣候暖化和空氣污染。

  德國何以能在環保方面建奇功?關鍵在經濟誘因:只要用家安裝了太陽能或風能設施產電,再將之售予電力公司,政府就會給予保證回報。

  加拉曼蒂稱讚,在已發展國家中,歐洲在環保方面下了最多苦功。除以上德國的例子外,歐盟早在零五年起實施針對二氧化碳排放的《排放交易機制》,為碳訂立價格,誘使個人和商界放棄使用含碳量高的產品或服務。

  世界銀行指出,全球涉及碳的貿易額可達80億美元。此舉既為藍天出力,又可賺取利潤,應予力推。

  香港在環保方面顯得處處滯後,但出乎意料地,我們亦有可供借鑑之處。

  「在加州,我們每天起碼耗費兩個小時在汽車上,無可避免地製造污染。」港人則多數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而且標榜低污染的LPG(液化石油氣)巴士隨處可見,加拉曼蒂直言要向香港學習。

◆要有藍天 付帳日子已臨◆

  隨市民環保觸覺日高,政府也更需要為污染出錢出力。席間有人請教加拉曼蒂,當政府要就環保事項向市民徵費時,有無良策?

  加拉曼蒂的答案是:「要不現在給,要不以後給。付帳的日子已經來臨(Pay me now, or pay me later. Pay days are coming.)。」

  他指市民要明白:「如果我們十年前已開始為環保付出代價,今天就可以少付一些;同樣道理,如果今天不願付出代價,明天要給的就更多。」空氣污染與溫室效應問題,動輒禍延幾代,必須趁早對症下藥。

Thursday, October 11, 2007

香港擅「造星」 北闖媒體商機


專訪麥肯鍚公司亞洲區企業金融咨詢董事劉家明

去年十月七日,一個慶祝二十七歲生日的杭州女孩,大概造夢也想不到,不過短短一年,她竟然從一個沒沒無聞的「內地演員湯唯」,一躍而成聞名華人世界的「王佳芝」吧?

電影製造明星。電影製造神話。電影製造難以估計的經濟效益。

內地明星崛起 港還站得住?

再舉一個例子。當「選美」在香港漸次油盡燈枯,「選秀」卻已在神州遍地開花。其中最為矚目的,當數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這個品牌,中國社會科學院在零五年曾估計它值二十億人民幣(註1)。

二十年前,香港最紅的明星是張曼玉、周潤發、劉德華;可惜二十年後,仍是他們。

香港一度是華語世界的荷里活、是兩岸三地「造星業」最發達的地區,但隨著內地明星的崛起,香港還站得住腳嗎?

「香港明星的確不如過去般在內地橫掃千軍,內地人對他們的認同感漸漸減少…幾年前開始,內地有些MTV頻道,甚至已不播香港或台灣的作品了。可是香港人還有一著棋:在內地,沒有人像我們般懂做包裝和推廣。」麥肯鍚公司亞洲區企業金融咨詢董事劉家明說。他從幾年前開始,就專責公司大中華地區有關媒體發展的業務,所接的客戶和案子,皆和電影、數碼廣播(見另文)等傳媒業有關。

目前港商要在內地從事大眾傳媒,制肘仍多,主要囿於政策:電視廣播外資半點沾手不得,即使是節目製作,也必須和當地公司合營。

「所以許多進軍內地的港商,轉而覬覦廣告銷售與節目製作。」香港商人黃宜弘、梁鳳儀的「勤+緣媒體服務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表表者。

近期熱播的無線電視《歲月風雲》也示範了此一商機:和內地電視台合作,提供香港明星,還有製作和管理拍攝的專才。

但勞師動眾拍一套片子,不如捧一個明星來得實際。

捧明星拍廣告 勝賣碟收入

「香港的經理人公司如英皇、金牌,深諳包裝之道,其專業水準暫時仍領先內地同儕。」劉家明說,行內都知道,賣唱片根本賺不到錢。出一張碟子,宣傳活動一大堆,蝕錢是意料中事。真正來錢的,「是拍電影、接廣告、開演唱會。」特別是廣告,既可減少經理人公司的支出,又可以讓旗下明星於大街小巷持續地曝光,一箭雙鵰。

英皇娛樂集團行政總裁吳雨曾作比喻(註2),投資新人就像買股票,如果相信某新人將成「大藍籌」,一年內在彼身上投資千萬是等閒──因為只要一旦造星成功,就可以為企業帶來驚人效益。去年,集團旗下三大皇牌容祖兒、Twins及謝霆鋒,帶來的收入佔整體之百分之四十,即各單位分別為集團賺取2,000到3,000萬。

Sidebox:高清數碼廣播 奧運放異彩

數碼廣播在英國、澳洲、日本和韓國等地早已大行其道,這種傳輸制式的改革,可令頻譜容納更多頻道──用平易近人的話說,即是免費廣播的頻道將更多。

畫面精細 節目增互動

最快屆年底,無線電視將增加一個包括購物、交通等資訊的「高清台」,而亞視則將新設四個頻道(新聞財經、潮流文化、購物資訊、娛樂新聞)。無線透露將投資六億元添置數碼設備(註3)。

除選擇增加外,觀眾又可欣賞畫面更精細的高清(High Depth)廣播,甚至得到更互動的觀賞經驗:「例如在看新聞時,可以選擇是否接受額外詳細的訊息;觀看類似American Idol的真人騷時,可按遙控作出選擇。」麥肯鍚公司亞洲區企業金融咨詢董事劉家明說,高清節目的製作成本約比傳統的貴一成。

對觀眾來說,高清廣播對一些對畫面要求不高的製作,例如新聞,變化效果不大。但對旅遊、體育等「常青」節目,劉家明卻揚言,此將令觀眾耳目一新:「情況就如當年從modem 上網,變成寬頻上網一樣,一旦改變,用家就無法回頭了。」經常到日本出差的劉家明早被「寵壞」,因為在彼邦看球賽,「連腳法和表情都一清二楚!」他興高采烈地說。

劉家明更補充,電視機的更替,其實一直以來都和體育盛事──奧運──密不可分:「六八年日本奧運,電視廣播由黑白轉為彩色;零四年雅典奧運,薄屏電視取代了傳統的CRT電視;接下來的零八北京奧運,將實現史上首次數碼加高清奧運廣播。」

註1:2007年8月2日,《文匯報》副刊視野,《搞流行文化不如流行中搞文化》,保路
註2:2006人手8月16日,《香港經濟日報》商業,《新星得千萬元廣告,免蝕本》,陳倩敏
註3:2007年9月25日,《香港經濟日報》副刊專題,《千呼萬喚始出來》,蕭曉華

Saturday, October 06, 2007

陳太葉太相爭 中西文化之爭


專訪香港總商會總裁方志偉

  無官一身輕的方志偉,在香港總商會履新剛好一年。

  這天他回到母校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為同學們發表演講,談香港在全球化下的定位。

  站在舊課室裏,面對年輕的新面孔,方志偉談得格外揮灑自如,在他身上逐漸找不到為官時的步步為營。

  的確,回歸都十年了,連曾經一人之下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也可走入街市和群眾天南地北,香港又豈能戀棧殖民地的餘暉,一成不變?

◆一場補選 兩太成鬥爭代表◆

  一場意外補選,一個小小立法會議席,竟把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和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都請出來了。

  坊間的焦點,是兩位官太太的衣着談吐與針鋒相對,而在方志偉眼中,二人所代表的中西文化衝突,卻更值得細味。

  「陳方安生標榜的是西方價值:法治、高透明度、民主;葉劉淑儀高舉的,卻是東方美德:講求合作和妥協,避免正面交鋒,大家都聽老大哥的話。」曾被派駐紐約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5年,後來又以香港駐東京經濟貿易首席代表的身份,在日本待了5年的方志偉,對中西文化的差異,特別敏感。

  「九七年前,香港人盡一切努力融合、發揮西方文化的優點,九七年後,香港人又忙於鑽研東方文化的美麗。」在為本身定位的過程中,方志偉看到香港的優點:「我們讓兩種鬥爭的力量交流,從中走出新的路。」

  在調整的過程中,許多人對變化感到疑惑,特別是對政府角色的轉變。過去,「積極不干預」被奉為金科玉律,如今,政府的影子似乎無處不在。最新的例子,就是大手入股港交所。方志偉已棄官從商,是否更接受市場主導這一套?

  「過去,我們周邊的國家,像新加坡、台灣,都是大政府主義,因此,一直奉行『大市場、小政府』的香港就好像是沙漠中的綠洲,很自然就把人才和資金吸引了過來。」過去我們盡攬優勢,是因為在亞太一隅,我們獨一無二。

  但全球化把距離縮短、競爭加劇,近年大興土木的杜拜就以香港為目標,而中國的急速現代化,又已把多個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推上國際舞台,若要保持優勢,我們的思維,看來要轉。

  就以對中國的角色為例,方志偉指出,隨中國由78年的改革開放,到01年的加入世貿,香港的定位一直在變:

  ‧78年以前:門戶(Gateway)

  在這個階段,香港是往來中國唯一的路,只要資訊和人流暢通,我們就可以坐享其成。

  ‧1978年到2001年:樞紐(Hub)

  香港工業北移,生產再不是經濟動力,被講究服務與精密計算的物流取代,香港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

  ‧2001年後:平台(Platform)

  平台的意思,是指不限於實物交收的中轉站,更包括信息、資金、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以香港經濟的四大支柱為例,我們可以如此發揮平台優勢:

  物流:香港的航運業已江河日下,空運暫時仍佔優勢,但「與其拉鋸,不如轉型」,方志偉指香港應力拓高增值服務,如和船務有關的軟件設計和服務。

  商貿:許多來自歐洲的中小型公司到香港來註冊,着眼大陸市場,香港可以提供收購合併服務,成為歐資公司進入內地的夥伴。

  專業服務:香港最大的優勢是人才-「香港有好多聰明人,目前駐內地境外人員,香港人佔最大部分」,方志偉說,香港的公關、市場推廣或廣告人才,專業水平高,在內地特別吃香。

  金融:國家已表明支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因此香港的金融服務仍大有可為。

◆建橋效率遜內地 官場要改◆

  香港要變,香港的官員更要變。

  方志偉曾在官場打滾廿餘年,深明種種官場積習,他不忍數落舊同袍,但舉了一個例子:上海的杭州灣大橋,02年經國家計委批准立項,03年奠基,今年已全綫貫通,預計明年通車;而港珠澳大橋,經過多年的折騰,現在仍在「講」的階段。

  「港珠澳大橋由於牽涉三方利益,當然比杭州灣大橋複雜得多-這正是一國兩制的限制,可以很着數,可以不着數-但政府應承認這(決而不行)是個問題,應該盡量消減,勿給自己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