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15, 2006

Dead City Running

講者:香港總商會主席艾爾敦(David Eldon)

九五年的《財富》雜誌以封面專題宣佈香港的死亡(The Death of Hong Kong),指九七回歸後,香港將會逐漸喪失國際城市的光環。這個預言並沒有實現──至少在回歸十週年之際,香港的金融市場仍表現勇猛,市面上歌舞昇平。不過香港總商會主席艾爾敦卻警愓港人,我們仍有三大憂慮,必須居安思危,勿讓當年的預言成真。

香港今年的上市集資額超過紐約、直逼倫敦,令紐約市市長彭博也要急謀對策,正視香港的挑戰。但艾爾敦卻在香港總商會第十三屆香港商業高峰會上發言,指若要香港的經濟有長足增長,我們不得不重視以下三大隱憂:

一. 競爭力

艾爾敦認為,就最低工資立法和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消費稅),都是香港競爭力的障礙。

他回憶有一次到溫哥華發表演講,如數家珍地向當地人「唱好」香港:法制建全、資訊流通、貿易自由…但台下反應平平。直至他提到香港奉行簡單低稅制,沒有繁復的稅賦,稅率簡單易明──特別是沒有消費稅──時,台下遂響起熱烈掌聲。艾爾敦深切體會到,現有的稅制是香港其中一項重要的國際競爭優勢。

他同意香港有需要擴闊稅基,但更歡迎政府從善如流,腰斬消費稅的諮詢。艾爾敦說,稅賦往往是造成大政府的催化劑,影響社會的整體競爭力,故香港應從產業增值和創造機會的方向去增加競爭力,而不是打新稅的主意。

二. 環境問題

去年總商會發起《清新空氣約章》運動,得到五百家企業支持,特區政府也於兩週前簽署了約章。可惜,五百家企業相對於香港三十萬家註冊公司、七萬家在珠三角設廠的港商來說,只是九牛一毛。

艾爾敦強調,隨著香港的經濟和社會日趨成熟,港人應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改善生活條件上,畢竟環境問題和營商機會,是密不可分的。

三. 香港精神

香港過去的成功,建基於香港人的「做得到」(can do)精神,這令我們當年從製造業的蓬勃發展、後來成為中國面向世界的跳板、再進而發展服務業。但令艾爾敦失望的是,這種香港精神似乎逐漸被「做不到」(can’t do)的負面情緒取代。金融風暴前很多企業認為炒樓比專注本業更賺錢,目前炒樓的風氣,則被追逐一登龍門聲價十倍的內地IPO所取代。人們捨難取易,不務正業,鑽營抽新股搵快錢之道,卻對上市公司的基本質素和前景不求甚解,令人不安。

一個更不好的現象是,社會上似乎瀰漫著一種奉承、揣摩上意(second guessing)的氣氛。商人推測政府的態度,而政府欲推行新政時,則先猜度立法會的意向;立法會隨風擺柳,視乎民意取向而行,而社會上每一個人,都在揣測北京想什麼(說到這裏,現場響起一片笑聲,似乎對艾爾敦的一針見血,心領神會)!艾爾敦對此深感憂慮,擔心我們原先的拼博精神,變成瞻前顧後的惶恐,而這種心態將令社會事事妥協,以無傷大雅的政策換取多數人的認同,致強政勵治失效,長遠將蠶食我們的競爭力。

後記:艾爾敦笑言,致辭的其中一項要素是題目需譁眾取寵,所以他從電影Dead Man Walking(《死囚一六八小時》)中擷取靈感,把這天的演講題為Dead City Running(「奔跑的死城」)。

Sunday, December 10, 2006

效法矽谷 跨科技經濟門檻

講者:Prof. Henry Rowen(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學者)

毫無疑問,香港需要經濟轉型。可是香港社會向來功利,R&D(科研)僅佔GDP的0.6%(零四年),和中國的1.44%、新加坡的2.25%、南韓的2.64%相比,瞠乎其後。科研從缺,要走知識經濟之路,困難重重。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學者Prof. Henry Rowen ,研究了太平洋兩岸共六個地區的科技發展形勢,有些策略,值得香港借鏡。

匯賢智庫理事會主席葉劉淑儀,週初邀請了她在史丹福的老師Henry Rowen出席午餐會,分享他研究日本、南韓、印度、北京、台灣和新加坡六地創新科技發展之經驗。Henry Rowen已屆八十一歲高齡,多年來遊走學界、政界,又參與智庫,是高新科技創業的專家。他概述了這六個地區搞高科技的經驗,指各地發展的步伐不很一致,以下是部份重點:

日本:科技和生產的技巧十分優越,但輸入外國技術較少。Henry Rowen指日本曾是最具創業家精神的國家,可惜在二戰後有點裹足不前。

印度:和一般美國人不同,Henry Rowen沒有對印度流露推祟備至之情,他稱讚印度起步雖遲,但速度驚人,唯其官僚架構臃腫,是世上「最不可救藥」的政府。

北京:在所有研究地區中,內地的法制較為落後,對知識產權的保障亦不足,但人才充沛,中關村鼓勵外國企業投資,帶動了國內的資訊科技發展。

台灣:創投基金發展最佳,八十年代推動工業發展,大搞新竹科技園,鼓勵競爭,方向正確。

新加坡:過去甚為依賴跨國企業帶動科技發展,今逐漸傾向發展本土創意,不假外求。

Henry Rowen又談到大學和政府的角色。他說,推動創新科技發展,大學的角色並非想像中那樣重要。因為很多大學急功近利,追求快速可見的研究來耀武揚威;但政府責無旁貸,必須大力支持教育、制定良好法規、鼓勵創意、發展基建。他說,和香港一樣,矽谷也是「高收入、高成本」的地區,面向國際市場,科技發展興盛。香港有條件成為矽谷,最少有兩點可以效法:

1. 輸入人才。有與會者提到本地大學生大都不搞科研,如何令這方面長足發展?Henry Rowen說,美國人其實也不愛工科,所以大學錄取了大量中國大陸學生;新加坡也是這樣,地方雖小,但廣納世界人才。寄語香港在人才爭奪戰中,切莫怠慢。
2. 發展創意服務(innovative service)。在矽谷,創新科技蓬勃,許多配套服務亦應運而生,譬如知識產權的交易平台。這方面,香港其實甚有優勢。許多內地廠商,需要輸入外地技術或專利權,但內地法律制度不建全,合約精神沒有保障,交易很難談妥。香港卻可以利用本地可靠法制的優勢,以中介人角色拉攏技術交易的雙方在香港簽約,既滿足了內地廠商的技術需要,又確保出售技術的公司有所保障。

Thursday, December 07, 2006

效胡溫以人為本 推消費稅

專訪: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羅富昌

徵收商品及服務稅的方案自面世以來,遭一面倒反對。政府以稅基狹窄、收入不穩作遊說,市民聽不進去,不同意小政府需要穩定財源;政府以人口老化、醫療開支將大幅上升作恫嚇,呼籲大家未雨綢繆,市民反感,認為那是杞人憂天。立法會議員見民氣可用,索性動議中止有關諮詢,教政府官員灰頭土臉。

中華廠商會的會長及副會長雖認同稅制改革的必要,但始終不是主流意見,會內唯一的共識是希望諮詢不應停下來,討論要繼續。副會長羅富昌說,上週四庫務局局長馬時亨親臨廠商會推銷消費稅,效果不錯,打動了一些溫和派。但羅富昌指出,政府在推銷新稅時,胸襟不夠闊,眼光不夠遠,策略稍欠技巧,難怪焦頭爛額。如果糾正過來,有可能逐步令市民接受。

羅富昌說,第一,我們要承認稅制有結構問題。稅基太狹窄,經濟好,利得稅水漲船高,經濟差,稅收跌得一塌糊塗;和地產有關的收入更不可靠,過去八年,賣地收入的波幅可以上落百分之五百四十!稅收如此不穩定,絕非長遠之策。

第二,就香港的競爭力來說,我們在物流、港口、旅遊上的優勢正逐漸消減,唯有進一步強化金融中心的地位,才可免被邊緣化。廠商會建議在香港搞總部經濟,做其財富中心。現製造業雖北移,但有二十萬家香港企業的總部仍在香港,利潤在香港,融資活動、會計及法律服務,都在香港進行。部份資金用作投資豪宅,支援內地企業的頭寸調動,又帶活了地產市道的氣氛。如果香港進一步爭取內地民企到港成立總部,接軌世界,那香港總部經濟的效應,將會倍增。羅富昌認為,這應是我們長遠發展的綱領。

稅基狹窄,有人搬出寧加利得稅也不加消費稅的豪情壯語,羅富昌直指此乃「開倒車」。從00年到05年,競爭對手新加坡把利得稅從26%調低至20%,近日李顯龍更建議進一步下調,以吸引企業到新加坡營商;然而,在這段期間,香港的利得稅卻從16%調升至17.5%。新加坡已和我們非常接近,「真係唔見棺材唔流眼淚嗎?」羅富昌問。香港的簡單低稅制,是吸引企業到港營商的重大誘因,貿然加稅,豈止趕客,更有悖做總部經濟的理念,絕不可行。

既要擴闊稅基,又要打造總部經濟,開徵消費稅是兩全其美之舉。目前新加坡的構思,也正是輕微調高消費稅,讓政府有空間減所得稅:利得稅減,企業願意進駐;薪俸稅減,就可以吸引人才。

消費稅若有這些好處,市民何以不能體會?羅富昌說,這正正是官員們閉門造車,胸襟不夠、策略不週所致。

他說,消費稅有累退性,小市民買包米都要繳稅,很容易被煽動出劫貧濟富的效果。所以無論行政上有多煩瑣,政府都必須豁免一切基本所需的稅項。其次,羅富昌以大學撥款的配對基金(matching fund)打比喻,說政府應有胸襟,把消費稅收入所得,不管多少,一律全部、甚至加倍,回饋社會。這才可以贏人心,並向市民宣示,政府是為了長遠解決稅基狹窄問題,和穩定社會而行,絕非為了開源,拿市民開刀。

第三,最重要的是,回饋的機制必須以抒緩低下階層和大多數人為主。他舉例,政府考慮因增設消費稅而調低汽車首次登記稅、酒稅、燃油稅等,這些商品並非民生必需,又偏袒相對富裕人士,完全是本末倒置。要爭取市民支持,必須先以大部份徵收消費稅所得,抒緩民生,照顧原先是稅網以外的市民;然後才減薪俸稅,幫助要繳稅的基層;如果仍有空間,才減利得稅,增加企業到港設總部的誘因。

把消費稅收入統統回饋社會,固然達到減稅的效果,但是人口老化問題豈不是懸而未決?羅富昌說,這就是政府混淆長短期策略所致。眼下經濟正好,是做稅務改革的好時機,目標是推新政,故要贏民心;將來財政來源穩定了,再商量怎麼用就容易多了。

在內地做生意的羅富昌有感而發,他說,胡溫為構建和諧社會,凡事以人為先;香港推銷一個小小政策,卻不懂從大多數市民的出發點設想,應該好好反省。

Friday, December 01, 2006

無懼新力PS3 任天堂藍海突圍


專訪:《藍海策略》作者、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金偉燦(W. Chan Kim)

家庭遊戲機市場競爭白熱化。由去年微軟的Xbox360,到上月面世的SonyPS3,無不掀起搶購潮,機迷通宵排隊輪隊,新貨動輒被炒高幾成。剛在美國推出的任天堂Wii,更令人眼前一亮。它靠動作感應操控遊戲突圍,賣點和前兩者截然不同,卻開發了遊戲機市場的藍海。

《藍海策略》作者、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教授金偉燦,昨天在貿易發展局國際貿易經濟論壇演講,並在其後接受了我們的專訪。他在台上表現生鬼活潑,令數百名聽眾深被吸引。金偉燦說,遊戲機的市場,就是一個典型的紅海。PS3和Xbox360以相似的條件(同時標榜高清畫質),爭奪同一批玩家(典型的18-35歲男機迷),焉會不鬥得頭崩額裂。他們為了戰勝對手,只有不斷壓縮成本、不斷追逐更細緻的畫質,以有涯隨無涯,在紅海中無日無之地撕殺。

但任天堂卻不同。它參考《藍海策略》的建議,試圖把注意力從固有的顧客群中解放出來:為什麼老年人不打機?為什麼師奶不打機?原來對這些人來說,遊戲桿(joystick)難以控制、遊戲說明太複雜看不懂、手指不夠靈活,按掣老是不聽使喚...他們根本無從入手。這些拒絕、迴避、從不打機的顧客,不像原本的玩家般令任天堂一頭栽進紅海中,卻讓任天堂看到未開發的市場──一個人數更龐大的市場。

任天堂另樹一格,它並不追逐更細緻的畫質、更複雜的遊戲,卻開發了一個仿似電視搖控器的感應器。玩家只要揮動感應器,就可以操作電子遊戲──打高球、釣魚、甚至拳擊。Wii不只適合年青人,連老人也可以樂在其中。它改變了遊戲機的意義,也改變了家庭遊戲的意義。最主要的是,一旦形成這個全新的意念後,生產成本一點也不高。結合家庭遊戲和電子遊戲機,這就形成了一個藍海,像金偉燦說:「藍海往往誕生於兩個紅海之中」。

金偉燦說,我們習慣了競爭,從考試爭第一到在市場裏爭做龍頭,一切策略都以競爭為中心、以擊敗對手為原則,但勝利不一定是零和的。藍海策略的意念,建基於「創新」。只要找到藍海,就能不戰而勝。他以Starbucks為例,指美國的咖啡店,並沒有因為Starbucks的出現而遭淘汰,相反,由於Starbucks開拓了仿效在酒店喝咖啡的閒適文化,咖啡的市場比以前增加了十倍。Starbucks固然是龍頭,但它沒有絕了其他咖啡店的生路。
Sidebox – 香港的藍海在哪裏?
金偉燦說,藍海策略不一定應用在商場,政府一樣可以思考藍海策略,為自己定位。不久前,新加坡就邀請了金偉燦和他的團隊,與眾政府官員集思廣益。

我們問他可否為受「邊緣化」困擾的香港獻計,他說香港要加強和中國的融合,因為兩者之間還有許多互惠的空間,並利用以下幾個步驟制定藍海策略:
1. 尋找我們目前的定位在哪裏
2. 我們的目標定位在哪裏
3. 這中間的落差是什麼
4. 最後利用「四步框架」(Four Step Framework),找出要剔除(eliminate)、減少(reduce)、提升(raise)和創造(create)的元素,建立和已前不一樣的「價值曲綫」(Value Curve),即理想中的定位和藍海所在。

Sidebox2 – 紅海vs藍海
歷來商管書藉都以競爭策略為核心,《藍海策略》之所以一紙風行,並由零五年出版至今被翻譯成32種語言,皆因作者在研究了過去一百年內超過150個案例後,整理出不把競爭當一回事的「藍海策略」。本書以「紅海」代表陷入苦戰的傳統市場,「藍海」則是創造價值的新市場。

《藍海策略》暢銷,許多企業都慕名請金偉燦為他們制定藍海策略,除了前述的新加坡政府外,韓國的Samsung和LG也是其顧客。金偉燦表示他已在二十四個國家設了辦事處,打算年內在香港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