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24, 2008

殘疾市長奧運舞旗 溫哥華精神

"當香港只有一位火炬手需要乘坐輪椅時,溫市卻應該有很多-據悉他們的火炬手,多數由現任或退役傷殘運動員擔任。一個城市的精神面貌,再一次得到表現。"

講者:Sam Sullivan(溫哥華市市長)

  有甚麼最能表現一個國家或一個城市的精神?

  中國選擇了奧運火炬傳送。

  可是,這個為了宣傳大國崛起而精心策劃的活動,偏偏弄巧反拙。倒是一場史無前例地慘痛的大地震,展現人性的光芒,把全球華人的心拴在一起。

那即將在2010年接辦冬季及傷殘奧運會的溫哥華呢?

  他們讓自己的市長,親赴上屆冬季奧運會主辦城市意大利都靈參加閉幕禮(2006年),接下印有奧運標誌的大旗,並將之按傳統揮舞了8次。這有甚麼特別?

  特別之處是,這位溫哥華的民選市長Sam Sullivan,是四肢癱瘓的。

殘疾可當市長 城市包容精神

  為了稱職地履行揮旗的任務,Sam Sullivan在自己的輪椅上安裝固定器來安放旗子,然後用手輕握着旗杆,並把輪椅前後運轉了八次,以此做出揮舞的動作。

  這一幕,透過電視直播折服了無數人,事後市長收到逾千封來信,說感謝他的鼓舞。

  一位身懷缺陷但其志不殘的市長、一群對他投以信任票的市民,這就表現了溫哥華精神。

  本周三,在香港總商會一個午餐會上,談笑風生的Sam Sullivan說起這段往事,還意猶未盡:「我曾打趣問,幹嗎他們要挑一個全加拿大滑雪滑得最糟的人來代表這個國家(他19歲時因為一次滑雪意外導致四肢癱瘓,目前只能有限度使用手腳)?但我想,這正是我們獨特之處。」他感激溫哥華的開明和包容,故自2005年當選市長以來,一直致力改善這個城市。

  在他眼中,溫哥華雖文明繁榮,她和許多大城市一樣,充斥社會問題。這些棘手的事,他一直想解決,過去很容易被搪塞掉,但現在冬季奧運舉行在即,為粉飾太平也好,強政勵治也好,他終於有機會把大計一一實現。在會上,他介紹了溫市兩大社會工程:

  (1)Project Civil City:這個計劃針對溫市的公共秩序,包括毒品、露宿與行乞等問題。

  超過一百年前,有一位溫哥華的市長發現,每千人口中,就有一個吸毒者-今天,這個比例仍大致不變,可見問題並無得到積極處理。

  Sam Sullivan說,許多吸毒者同時患有各種精神病,但「戒毒所叫他們處理好精神問題後再回來,精神病院又叫戒毒後才治療,結果這些人永得不到幫忙。」

  他為這些人提供協助,通過合法渠道為他們提供毒品,然後逐步減低用量,直到毒癮戒除。Sam Sullivan不諱言,「是,我們用海洛英來解決海洛英問題。」

  此外,他打算為露宿者提供安身之所,期望能在2010年時,把全市的露宿者減少一半。

欲效法香港 密度高耗費少


  (2)EcoDensity:重視環保的Sam Sullivan說,一個溫市居民消耗的能源量,竟相當於十個香港人,這個比例高得不能接受。於是他想,香港之所以能如此「節約」,相信是由於香港人口密度夠高,使耗在交通工具上的能源大大減少。於是,他銳意在溫哥華推銷其「EcoDensity」計劃,希望在不影響居住質素的前提下,提升居住密度縮短車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這個計劃一定不受歡迎,可是作為政治家,只能一往無前。」Sam Sullivan笑說。

  除了這些以上工程,溫市還會在8月28日展開史上第一次傷殘奧運的火炬傳送活動。

  Sam Sullivan笑說,他已向霍震霆請教了火炬傳送的安排。不同的是,當香港只有一位火炬手需要乘坐輪椅時,溫市卻應該有很多-據悉他們的火炬手,多數由現任或退役傷殘運動員擔任。

  一個城市的精神面貌,再一次得到表現。

Saturday, May 17, 2008

全球資金 印度設計 中國製造

"中國與印度壓根兒不一樣,甚至是一個陰、一個陽。"

講者:Tarun Khanna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

  在西方眼中,中國與印度看起來是如此地相似。

  這兩個崛起的東方大國都有着長遠的歷史(俱為四大文明古國)、龐大的人口(兩國人口加起來達24億)、高速的經濟增長(中國價廉物美的勞動力使她成了世界工廠,印度的創意令她的資訊科技一枝獨秀),而且同樣地神祕莫測。

  但在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Tarun Khanna眼中,中國與印度壓根兒不一樣,甚至是一個陰、一個陽。

過分保障私產 礙印度發展

  他出席香港總商會「金磚四國」商務聯繫午餐會講座時說,「中國做得好的地方,印度望塵莫及;印度出色之處,中國仍須急起直追。」兩國如能互補,幾乎是完美配搭。在他剛出版的新書裏(註),Tarun Khanna從歷史、經濟、政治、社會等多角度探討中印之異同,這天,他主要講了兩國在文化上的三點南轅北轍:

  「為甚麼中國可以在一夜之間建立一座城市,印度卻不能築好一條公路?」Tarun Khanna問。

  香港人對中國一日千里的發展可謂深有體會——北京的胡同轉眼成了商廈、深圳的農地瞬間變身豪宅——速度之快,就連效率公認世界第一的香港人也不得不佩服。相形之下,印度的窮、髒、亂彷彿一百年也沒變過,基建特別是道路網絡仍落後得難以置信。Tarun Khanna說,關鍵是兩國對保護個人產權的意識很不一樣。

  他說,在中國,一切以「上面」的決定為大。如須拆樓建路,只要一聲令下,百姓注定要「為國犧牲」,私人財產沒有保障,個人亦毫無討價還價之力。

  但印度卻不一樣,對個人財產得到非常好的法律保障,單人匹馬絕對可以阻撓一個大工程的進行,代價卻是發展停滯不前。

  在信息發布方面,中印也有顯著不同。「在印度,資訊發布混亂不堪,噪音滿天,但內容不會偏頗;但在中國,消息發布很清晰,口徑統一,但不保證客觀,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必須作多方打聽。」西方人若想在兩地立足,單在收取信息方面,就需要完全不一樣的手法。

  第三個不同之處,在兩個民族看待營商的心態,或曰「企業家精神」。

中國好大 印度靈活創新

  Tarun Khanna說,中國比較講究「上而下」,政客往往也是商人,做生意的胃口也特大,收購合併動輒上億;對畢業於清華、北大、復旦的優秀年輕人來說,最好的工作是在「財富五百」(Fortune 500)裏覓得棲身之所,高薪厚祿。

  但印度卻不同,他們的商人比較草根,小生意人居多,沒有多大的政治野心,但勝在靈活創新,只要有利可圖,幾十萬的併購也不會放過;對年輕人來說,大機構未必及得上自行創業來得吸引,他們喜歡打破常規。

  說到這裏,結論也很清楚,就是兩國應多合作,取長補短。Tarun Khanna說,目前中、印與西方國家最佳的合作模式是:全球資金、印度設計、中國製造,最後再把產品行銷全球。

註:Billions of Entrepreneurs: How China and India Are Reshaping Their Futures -- And Yours

Saturday, May 10, 2008

全球衰退壓頂 冬去春未來

講者:Olaf Unteroberdoerster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香港特別行政區分處代表)

  自從次按風暴颳起後,美國經濟衰退之聲不絕於耳,此際人們最關注的是:究竟最壞一刻過去沒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香港特別行政區分處代表Olaf Unteroberdoerster,周四在香港總商會的午餐會上發表了他們最新的全球經濟評估,大吹淡風,謂不排除今年全球經濟將陷入衰退,還預言復甦需時,冬去春來尚未可期。

  「全球經濟增長將跌至4%……甚至有四分一機會只有3%,即表示經濟衰退。而復甦將需時甚久。經濟愈好的國家,承受的打擊也會愈大。」

◆美受困擾 拖累全球◆


  Olaf Unteroberdoerster說,全球經濟受兩股力量左右:

  向下的一端是深受金融風暴困擾的經濟大國,包括美國和歐洲;另一端則是由「金磚四國」牽頭的新興市場,尤其是發展蓬勃的中國與印度。亞洲的經濟勢頭雖好,但受歐美拖累,預期增長將由去年的10%倒退至8%。

  他說,樓市、信貸與營商環境三者引發的惡性循環,使美國經濟仍未見好轉:樓價下跌導致負資產和斷供日益嚴重,引起信貸緊縮,這令營商環境更形惡劣,造成失業率上升、消費與生產力下降。

  「新屋銷售不濟,樓價續跌,可見樓市仍在調節,損失勢加劇,看不到復甦的迹象。」此外,過去每次衰退都出現的就業緊縮情況正在發生,看來最壞一刻尚未發生。他預計,由次按危機所引發的金融風暴,最終將令美國金融界損失一萬億美元。

  幸好新興市場欣欣向榮,使全球經濟未致一面倒轉差。

  「由於貿易障礙減少、與國際接軌日多、加上外儲急增,這些因素都增強了發展中國家抵禦金融衝擊的能力。」但亦正正因為全球經濟融合日益緊密,使一些新興市場無法獨善其身。

◆能否復甦 還看新興國◆

  Olaf Unteroberdoerster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些研究數字指出,從1996年到2004年間,亞洲各國對美國的出口,由佔GDP的10%上升至13.3%,中國就由7.6%增至12.2%,增幅高於平均;對歐洲的也從8.3%升至13.6%。亞洲諸國之中,以印度對歐美的依賴比較低,可見她的市場仍頗封閉。

  除出口外,亞洲各國和歐美在金融投資上的融合更加密切。舉例,美國對亞洲的投資,從1996年到2004年間由 5.1%增至13.3%,增幅接近三倍;亞洲對美國的投資,更從8%劇升至26%。十餘年來,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貿易與投資關係,令亞洲各國的經濟緊隨美國上落,步伐日趨一致,脫鈎之說難以成立。因此,與美國關係愈密切國家,如中國,受美國經濟放緩的影響就更大了。

  展望未來,Olaf Unteroberdoerster預期全球經濟仍然陰霾滿布,並會受以下因素影響而惡化:

  ‧金融市場波動

  ‧歐美本土消費

  ‧通脹

  ‧油價

  ‧商品價格

  唯一可為經濟注入動力的,就是新興國家的消費力。回想香港經濟自九八亞洲金融風暴後一路走低,至03年沙氏後憑自由行從谷底反彈,不知這種旺盛的購買慾,可會為世界帶來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