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0, 2008

誰掌潔淨能源 誰將稱霸全球

講者: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世界是平的》作者)

  著名新聞工作者、暢銷書《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作者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最近出版了新作Hot, Flat and Crowded。前作把「全球化」概念推廣得街知巷聞的佛里曼,今回能否掀起一場綠色革命?

  佛里曼日前到訪香港,在亞洲協會的午宴上演講,推介新書。他的立論簡單而破格:

  美國正面臨一場金融危機,她的全球影響力岌岌可危;世界也面臨着一場危機,變得更熱、更平、更擁擠。只要美國能解決世界的危機,全力發展能源科技(Energy Technology),就能重振經濟、重掌全球霸主之位。直接點說,誰掌握能源科技,誰就稱霸全球。

人口太多消耗大 資源終短缺

  能源科技憑甚麼牽動國家以至世界興亡?

  佛里曼說,因為世界變得已經太熱、太平坦、太擁擠了:

  ‧Hot(太熱):溫室效應不斷惡化,天災將更頻密更具破壞力。攝氏幾度的變化似乎微不足道,但危害深遠——如同只要比正常體溫高出兩三度,我們就會發高燒一樣。

  ‧Flat(太平坦):承接《世界是平的》一書的論述,全球化令大量發展中國家的中產階級冒起,這些「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與中國)的新貴們學會了像美國人那樣消費,最終將造成資源短缺。

  ‧Crowded(太擁擠):人口不斷膨脹,從現在到2020年,全球將增加10億人。這些人那怕只是多開一盞燈泡,都會消耗大量能源。

  當世界更熱、更平、更擁擠,我們不但要承受⑴氣候變化、⑵資源貧乏、⑶生物多樣性銳減之苦,世界也會變得更不和諧,因為⑷石油出產國將攬油自重,而⑸全球的貧富懸殊勢必加劇——不是沒電開風扇的問題,而是沒法啟動電腦上Google的問題。

  要扭轉地球命運、一舉解決這5個難題,佛里曼認為答案只有一道:生產大量便宜、乾淨、可靠的能源。

  佛里曼的主張,和環保組織或環保積極分子如美國前副總統戈爾(Al Gore)最不同之處是,「環保」於他並非單純出於保護冰川或拯救北極熊之類的公民責任,而是國家強盛所必備的武器,是未來的增長、創新、機會所在,重要性更大於資訊科技。

  佛里曼說,現在人人講的環保,只是隔靴搔癢,充其量是一場「綠色派對」,而非「綠色革命」。

搞環保不足夠 須領袖掀革命

  「甚麼叫『革命』?有人重創的才叫革命,企業若不改變就剩死路一條的,才叫革命。」佛里曼說,一直以來,「綠色革命」不成氣候,因為那些不環保的企業和國家(如油公司與產油國)根本絲毫無損,仍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惡化溫室效應。要摧毀這樣一個盤根錯節、製造骯髒能源的市場,必須下重藥:「不是換燈泡,是要換領導人!」因為只有國家領袖才可以改變規則、規則改變市場、市場才具這樣的規模效應,把潔淨能源推而廣之。

  佛里曼主張政府以價格重塑市場,迫使消費者對煤、油等產生溫室氣體的能源敬而遠之,令潔淨能源有利可圖,直到它們強大得足以取代前者。

  美國的候任總統奧巴馬似乎正是佛里曼期待的領袖,他不久前正式提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華裔科學家朱棣文出任其能源部長,看中的正是朱棣文對再生能源╱「碳中和」(carbon-neutral)能源的研究和推動。

  「綠色革命」能不能進行到底,佛里曼說指標是看大家能不能忘掉「綠色」:「如果有一天,汽車必然是綠色的,建築物必然是綠色的……當綠色成了常態,那這場革命就算成功了。」

Saturday, December 13, 2008

自強抗海嘯 打造品牌攻內地

專訪:張家敏(利豐發展(中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馮紹波(經濟日報集團主席)

  金融海嘯衝擊下,香港四大支柱接連失守,我們如何維持競爭力?展望「阿爺打救」不免稍欠志氣,本欄專訪的3位商界人士,指出香港應集中火力拓展一些具優勢的行業,既保香港競爭力,亦為內地增值,大可互惠互利。

  前文專訪的中國銀行高級經濟研究員謝國樑,提出香港有制度上的優勢,可充當教練,幫助內地特別是廣東省突破經濟發展的瓶頸。

  而在利豐發展(中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家敏眼中,供應鏈管理與攻佔內地消費市場,是另外兩道保優勢的不二法門。

  「《世界是平的》講的是甚麼?講的就是利豐、就是香港!」這句話張家敏很喜歡講,因為他覺得,「世界是平的」這現象,根本就是從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的香港╱珠三角開始的。

出口下滑 非搞內銷不可

  當時不少港商基於成本考慮,把機器和生產綫搬回內地,但保留香港辦公室作見客與融資之用,實現「前店後廠」的雛形。這種簡單自然的分工現象,經過30年的發展,卻讓香港摸索出「供應鏈管理」之路——「而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地方,就是香港。」張家敏說,供應鏈管理屬於高增值的「生產性服務業」,既充分表現港商成熟、彈性、守規矩的優勢,亦為內地引入了工業、人才、稅收,達到技術轉移和管理技術提升。兩地都能受惠。

  然而隨珠三角生產成本不斷上漲,不少內地廠家學習了香港的供應鏈管理技巧後,把工廠再一分為二,將部分工序再往北移。

  這種轉變帶來新挑戰,表示香港的貿易公司單做「前店後廠」的「店」還不夠,必須有更大的增值——那就是打造品牌,並設法把產品賣進內地去。

  張家敏說,如果3年前你去建議一家工廠把產品內銷,會被視為癡人說夢,因為當時歐美出口市場大得不得了,一張單子便輕易變出白花花銀子,而內銷市場風險卻很大,誰會做吃力不討好的事?但問題是現在歐美出口市場萎縮,不搞內銷不行。

  「情況就像當年要把廠房搬去內地一樣:再難也得做。」張家敏說,港商要攻佔內地消費市場,要克服幾個難關:

  1.心態要變。做歐美市場充其量只是來料加工,只要做好生產就行了,不必苦惱分銷問題。但在內地,因為消費市場不發達,批發制度不成熟,廠商必須兼顧銷售者的角色,要打品牌、搞分銷網絡、做市場推廣,否則再好的產品也沒有渠道將之賣出去。

  2.收數困難。

  3.產品由出口轉為內銷,稅務手續轉變極大,若稍一不慎,被海關視為有逃稅之嫌而頻頻檢查,運作將大受影響。

  而開拓內地市場,品牌效應很重要,「內地有許多中產階級,沿海有錢人又多,最貴的高檔產品反而不愁客路。」張家敏說。打造這樣一個高利潤的品牌,正是最考港人創意之處。

  這也和經濟日報集團主席馮紹波思考的方向,不謀而合。

集中精力 搞好金融醫療創意

  馮紹波說,面對香港競爭力正被削弱的現實,我們必須集中精力,搞好我們既有優勢、又有龐大需求的行業——特別是內地經濟有需求的行業。這包括:

  1.金融業——這是最壞的時刻,也是最好的時刻。因為歐美金融業療傷需時,而內地經濟增長動力仍強,可趁此機會吸納人才,為長遠崛起成為金融中心作準備。

  而香港作為成熟金融中心,條件遠超芸芸內地城市,我們應加強金融基建與金融安全,並進一步發展各種新舊業務,如股票、期貨、財富管理、人民幣債券和人民幣離岸中心等。

  2.醫療保健——人口老化令醫療需求更形迫切,香港有國際級的醫療設備與人才,可集中資源研究治療港人的三大殺手:癌症、心臟病及肺病。只要達到領先水平,就可吸引其他國家的人來港求醫。

  3.創意產業——設計、軟件、應用科技、表演藝術與文化產業等創意主導的高增值行業,港人深具優勢。我們本來就擁有中西文化薈萃、資訊暢通、靈活頭腦等先天資本,值得利用科技支援,進一步推動。

  除了上述三者外,馮紹波覺得還可在旅遊、展覽、人才培訓等方面探索,擴闊產業基礎,最重要是,「香港發展的基本點,除了背靠國家外,還應依靠自己努力。」他總結。(二之二)

Saturday, December 06, 2008

馬雲愛海嘯 重回基本創造價值

"危機來臨前才需擔憂,到身處危機之中時,懼怕已經太遲,反而要尋找當中的機會——「十年後將會有人因為這場風暴而富起來。」馬雲斷言。"

書名︰《阿里巴巴: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作者︰鄭作時)

  「坦白說,我愛這場金融危機。」

  這話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雲講的。這很令人狐疑,因為阿里巴巴在金融海嘯中損失不菲:它的股價已跌至招股價的三分一,此外,在阿里巴巴的3,600萬註冊用戶中,大部分是來自內地的中小企,金融海嘯令出口歐美貨量銳減,他們首當其衝。

股價大上大落 早感不妙

  狂人馬雲憑甚麼愛這場金融危機?

  「股價從13.5元升到40元,我們沒有做過甚麼對的事;股價從40元跌到4元,我們也沒有做過甚麼錯的事。」馬雲最近在一個公開場合上這樣說。

  去年11月,阿里巴巴首日掛牌當天,股價單日勁升1.9倍,市盈率被炒至高達300倍!一年之內,它的股價最高超越40,但最近卻跌至4元左右。馬雲無視股價上落,他深思的卻是造成這極端表現的底蘊。

  從股票上市那天起馬雲一直覺得有些地方很不對勁:年輕人對做生意不感興趣,卻幻想可以在四五年內退休;市場上賺得最盤滿砵滿的投資銀行家們,大部分人都投資於同一樣東西;沒有人關心顧客、沒有人關心服務、沒有人關心企業的價值,但大家卻金睛火眼盯着盈利。

  當大家在狂喜時,馬雲一直覺得很不妥。終於一場金融海嘯捲至,把一切推倒重來。

  「現在是回到基本的時候了。」馬雲說,他愛這場金融風暴,因此時企業才可冷靜下來,反思當初的夢想是甚麼、反問自己當天為甚麼要創業、反省如何為顧客創造價值。他說,危機來臨前才需擔憂,到身處危機之中時,懼怕已經太遲,反而要尋找當中的機會——「十年後將會有人因為這場風暴而富起來。」馬雲斷言。

  不少香港人大概因為去年阿里巴巴的上市才認識馬雲,對這個不一樣的上市公司主席感到無所適從。大家若想了解馬雲,可一看內地財經作家鄭作時的《阿里巴巴: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此書把阿里巴巴從99年面世到07年上市前的故事一一展開,閱罷你會發現,馬雲如此與眾不同,因為他至少有兩大異於常人的特徵:

  第一,他是個逆向思維的人,想法往往和大眾相左,所以他挑戰常規;

  第二,他是個敢於做夢、又能鼓動別人做夢的人,所以他創出奇迹。

敢做夢 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一如他說他很愛金融危機一樣,馬雲一直以來都在挑戰「想當然」的智慧。譬如,他認為超過90%人認同的事不要做;在阿里巴巴創辦之始,他曾拒絕了38個投資者;創辦淘寶網時他曾立下「三年內不要賺錢」的目標,認為要先培養市場,直到能為用家創造價值時,自然能賺他們的錢;他同意別人趁這經濟寒冬去進修,但他叮囑MBA學生一定要忘記所學才能畢業——「我討厭人們老說『書上說……』或『教授說……』……你必須學習、離開、忘記」,等等。馬雲不追隨潮流、不去爭其中的「第一」,他逆流而上,做其「唯一」,結果自然也是獨一無二了。

  此外,聽過馬雲演說的人,不難發現他最喜歡說的兩個字,就是「做夢」。在成立阿里巴巴之前,馬雲在杭州的大學教英語,他經常夢想要出外闖蕩十年,目的是歷經磨練後,再回到學校裏教書,好把經驗和學生分享。他常說在杭州那段日子,是他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雖然每個月的工資只有90元人民幣,可是因為心中懷着夢想,他從不感到貧乏。

  他自嘲樣子長得奇怪,所以從前沒有甚麼自信,「後來我就不和別人比俊俏,卻比誰的意志更堅強、誰的夢想更遠大。」他說,自創出阿里巴巴這樣了不起的團隊後,自信心就更堅定了。那18個鐵杆兄弟,當年決心和馬雲闖天下,為的不是錢,而是拜倒馬雲的魅力、願意和他一起幹一番大事,實現夢想。

----------------------------------

Sidebox: 內地互聯網 土鼈贏海龜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內地,最出類拔萃的互聯網公司,大多是「土炮」,像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等;而這些「土炮」公司的創辦人,不約而同地,和馬雲一樣,都是「百分百中國製造」的「土鼈」,如陳天橋、丁磊、馬化騰等。總之,中國的互聯網市場,外國人做不好,海歸也做不好,幾已成定律。為甚麼會這樣?

為討好上級 忘記討好顧客

  馬雲高度概括地說,那是因為這些跨國公司一進入內地時,渾忘了它們的核心價值:「他們不再把注意力放在顧客上、忘記了企業家精神、忘記了他們最初的夢想,把討好上級變成比討好顧客更重要的事。」一句話,就是沒有堅持夢想。

  當年阿里巴巴旗下的C2C網站淘寶和eBay正面交鋒,結果財雄勢大的eBay反而先敗下陣來。書中記載了這個故事,並引述馬雲的話說:「eBay也許在海裏是條鯊魚,但我是長江裏的一條鱷魚。如果我們在大海裏對抗,我肯定鬥不過它;但如果我們在江河裏較量,我們能贏。」

Saturday, November 22, 2008

助廣東國際化 港粵締雙贏

專訪:謝國樑(中國銀行高級經濟研究員)

  凶險的外圍環境如大軍壓境,經濟衰退逼在眉睫。港府除了強調能做的不多外,似乎只知「金融中心」和「背靠祖國」兩條出路。而後者,卻被視為與「伸手攞着數」無疑。

  剛巧上周新加坡國務資政吳作棟訪港,他說,50年後,香港會變成一個更中國化的城市,而新加坡則會成為一個更國際化的都會。

  這對於自詡為「亞洲國際都會」的香港來說,真是當頭棒喝。

  香港之於內地,真的不值一提嗎?

  不是。

  三位商界人物接受本欄專訪(共分兩期),告知港人不必妄自菲薄,只要把握以下優勢,我們仍然舉足輕重:

  第一,是制度的優勢。

深化前店後廠 提升制度振經濟

  港人可能習以為常,但我們在行政管理、合約精神、行業標準等各方面的優秀制度,每教內地人歎為觀止,是他們甚重視的一環。

  中國銀行高級經濟研究員謝國樑年中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香港的制度優勢,可助內地尤其廣東省克服未來發展的瓶頸,該觀點值得參考。

  過去粵港採取「前店後廠」的合作模式,兩地經濟成就斐然。若要深化這種關係,謝國樑認為瓶頸不是資金或技術,而在如何使廣東的制度與規則走向規模化與國際化。

  「一個國家的管治水平提升一個均方差(standard deviation)(註1),可令該國的人均收入提升300%,即制度對經濟發展具有『三倍紅利』。」廣東省若要得到制度的提升,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向香港取經。

  粵港兩地在制度上有巨大差異,而香港的優勢,來自健全法治;三權分立;經濟金融運作與監管制度規範;行政透明度高;司法具公信力;和產權制度明晰,交易成本低。

  此外,香港又是國際金融中心,資金流通,國際機構與人才集中。

  「(這些優勢)可以充分配合廣東企業利用國際市場及國際人才進行融資、資金運營以及提升公司管治水平的需要。

  「促進粵港營商與做事規則規範化、國際化的目標是要促進珠三角地區工商業運作按國際慣例辦事,與國際市場接軌,推動珠三角企業朝國際化發展,提升粵港地區的整體營商環境。」謝國樑在文章中指出。

  當廣東不斷學習香港,兩地逐步從經貿投資向制度層面上深化後,得益的不止廣東。因為廣東擁有接近1億人口的龐大消費市場及蓬勃的工商業,可為香港的金融服務業提供擴展的腹地,兩地合作,才有望和紐約、倫敦並駕齊驅。

「教識徒弟無師傅」 思維太狹隘

  有人認為讓內地學習我們的制度優勢,不一定能為本港帶來經濟效益;而且「教識徒弟無師傅」,將使香港的剩餘價值不保。但謝國樑並不同意:

  「這種思維太狹隘。內地學習了香港的制度後,兩地融合加強,他們才會利用香港這個國際金融和商務中心的平台,享用各種服務。」而粵港之進一步融合,可以完善整個大珠三角的區域實力,謝國樑說,那末我們在面對長三角、環渤海、以至世界其他經濟區域的競爭時,才有能力一較高下。

  而且,內地要轉移香港的制度,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舉例,內地反貪部門向本港廉政公署取經數十年,但進步很小。為甚麼?

  因為這不是單成立一個部門、一個機構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牽涉社會文化、官員任命與升遷、法律等整個制度的配合,難度很大。

  但港人的優勢,正正在於我們既有西方制度的成功經驗,又懂國情與內地文化,這種獨特性,就不是隨便一個「國際猛人」可以取代的了。(二之一)

  (註1:來自世界銀行經濟學家Daniel Kaufmann與Aart Kraay的研究;一個均方差的制度差距,約為智利與印度在制度上的距離。)

Saturday, November 15, 2008

50年後 星洲國際化 香港中國化?

講者:新加坡國務資政吳作棟

  「50年後,香港會變成一個更中國化的城市,而新加坡則會成為一個更國際化的都會。」

人口老化 不拘一格搶人才

  新加坡國務資政吳作棟本周訪港,他周二在亞洲協會香港中心的周年晚宴上,脫口講出心中話。

  對於香港的出路,特區班子只會夢囈般重複「金融中心、背靠祖國」,新加坡的領導人卻似乎比我們自己更清楚。無他,新加坡面對的局面比我們更嚴峻,他們來自種族、宗教、地理環境的挑戰,比香港的複雜百倍。因此坡人永遠知己知彼,未雨綢繆。

  吳作棟說,新加坡目前面對的三大挑戰,是人口老化、貧富懸殊和人才流失。「沒有足夠的年輕人,我們怎麼在全球競爭?」他說,新加坡的年輕人不大願意生育,而每年又有大量優秀人才移民到澳洲、日本、中國、香港另謀高就,教政府頭痛不已。

  「我們是一個小地方,人才尤為可貴。」為了吸引人才,新加坡不斷完善教育與醫療制度,注重治安——「還有潔淨的空氣」——吳作棟又再幽香港一默。他說,新加坡求才若渴,只要是精英,不管來自藝術、體育抑或財經,他們都無任歡迎。正因為勇於這樣不拘一格搶人才,吳作棟才會大膽估計,50年後,新加坡會比香港更國際化。

  當香港愈來愈中國化時,內地又如何?吳作棟預測,50年後的中國會比現在更自由,透明度更高。因為中國每年派送大量年輕人到海外學習,其中不少是領導階層的子女,這些下一代會把他們的見聞帶回內地,並隨着他們漸漸大權在握,將來逐步開放中國的體制。

  雖然嘴巴上暗諷香港將日趨中國化,但吳作棟心裏清楚,地理與文化上和中國的距離,使新加坡在中國國勢日漸上升時,無法像香港那樣均沾多少好處,使之在星港競爭中,形勢上再落後一些。為了保持競爭力,近年新加坡政府努力不懈:一方面減稅吸引外資,另一方面設消費稅增加收入,保經濟繁榮;一方面利誘外來人才落戶星洲,另一方面又增加低收入人士的補貼,促進社會和諧;更跳出框框,建賭場、投資高科技、鼓勵創意……不一而足。

港背靠祖國 競爭形勢稍優


  很多人都知道,星港最大的分別是,新加坡最優秀的人才在政府,香港最優秀的人才在民間。特區政府以「行政主導」自居,可是觀乎特首連任以來的連串不幸事件:副局長、外傭稅、生果金、雷曼風波……其管治能力如何港人心知肚明。新加坡的領導人高瞻遠矚,運籌帷幄,可是社會習慣了上而下的推動,民間的創新動力遠不如香港。是以吳作棟作出了「50年後」的預測後,亦不忘補充一句:「可是屆時誰更具經濟實力卻很難說。」他十分客氣地說,如何保持新加坡的優勢,「得定期來港學習才行。」

***********

吳作棟︰良好管治四大核心


  新加坡國務資政吳作棟兩年前受邀加入一個由諾貝爾學者主持的委員會,研究一個國家經濟持續增長的因素。

  他們發現,從1950年來,共有十三個經濟體能夠維持年增長7%以上達25年或更多,包括中港台、星馬泰等。雖然從中總結了經濟高速增長的17個因素,但吳作棟說這並不足夠——「要不成功的國家將遠超此數」——必須一併考慮一國的管治能力才行。

  他以中國和印度體制截然不同(一黨專政vs民主制度),而經濟卻同樣蓬勃為例子,說明政治體制或有不同,但優秀的治國方略卻必有四大特點:

  (1)問責與透明度。政府必須營造共識才能使社會長治久安。

  (2)遠見與執行力。領導人不能因短期的民望而犧牲社會長遠的利益。

  (3)社會公義與和諧。人人都應享有同樣的機會,不能忽視少數族群。

  (4)培育公共管治人才。以公平的制度甄選優秀人才,給予他們集思廣益、互相砥礪的機會。

  新加坡以精英治國,雖被抨民主欠奉,但在栽培政治人才上不遺餘力。執政黨有系統地從各界挑選廿多卅歲的精英入黨,提供選舉與行政經驗,助他們扶搖直上。

Saturday, November 08, 2008

奧巴馬無包袱 領美國重新上路

講者: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將軍(General Colin Powell)

  「奧巴馬成為所有美國人的總統,而他剛巧是個黑人,令此際深具歷史意義,使人格外激動……他燃起了美國的激情(He turned America on)。」

  說這話的不是一個普通人,而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將軍(General Colin Powell)。

  作為美國第一位出將入相(官至國務卿)的黑人,此話意義格外重大。

鮑威爾受愛戴 與奧巴馬相似


  鮑威爾對港人來說略嫌陌生,但他在美國以至國際舞台上,卻是一位響噹噹的人物。

  鮑威爾是非裔美國人,大學畢業後從軍,打過越戰,統領過著名的「沙漠風暴」波斯灣戰爭,官拜四星上將。

  89年,他以52歲之齡擔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是史上最年輕的一位,也是第一位黑人。

  00年,小布殊上任後委任他為國務卿,令他成為美國史上官職最高的黑人。

  鮑威爾雖然出身戎馬,但絕不嗜戰,主張以外交和圍堵政策取代軍事介入。911後小布殊一意孤行攻打伊拉克,鮑威爾獨排眾議,令他和副總統切尼、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之間嚴重分歧,他在小布殊04年連任後請辭。

  他是少數族裔,又是國家英雄,且文韜武略兼備,其溫和中間立場令鮑威爾深受舉國愛戴。在成為共和黨員之前,兩黨都考慮過以他出選副總統,在96年,鮑威爾更被視為最有力壓倒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克林頓的人,但他最終並無參選。

  原來遠在奧巴馬之前,美國已經出現了一位在朝野上下、不分藍紅都受到歡迎的人物。

  鮑威爾為了出席加拿大Richard Ivey School of Business香港分校10周年誌慶而訪港,當天(11月5日)恰巧是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的同一天。

  作為共和黨人,鮑威爾卻在大選前約兩周公開支持民主黨的奧巴馬,盛讚對方是個「改弦易轍」的人物(transformational figure),更炮轟共和黨陝隘的抹黑手段。 這更凸顯他的擇善固執,不以立場決定思維。

  奧巴馬終於當選,鮑威爾感觸格外深。久戰沙場的他,不但在會見傳媒時一度表現激動,更在其後幾乎一個小時的演說中,把自己力爭上游的經歷,和奧巴馬的故事交織起來,言詞幽默,而態度誠摯,多次引來台下笑聲回應與起立鼓掌致敬。

  鮑威爾在1937年出生,他於1958年加入軍隊時,軍中已取消種族隔離政策5年。他回憶長官的話:「我們不再關注你的膚色、你的父母、你出身的貧富……我們只注重你的表現。在這裏,唯一的顏色就是你制服上的顏色。」這一刻,從小飽受種族歧視之苦的鮑威爾,終於找到一展所長的機會。

  加入軍中至今50年,他感喟美國人今天終於不分黑白,齊心以手上的一票選出了一位黑人總統:

  「我的國家改變得多麼顯著,雖然緩慢,但到底通過民主的制度,使我成為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成為國務卿……以至到了這天,選了一位完全勝任的人入主白宮,而他碰巧是位黑人。」

團結國人 混血出身反引為傲

  鮑威爾記得當年當他成為國務卿時,曾有人問他作為一位「黑人」國務卿有甚麼感想。他當時的反應是,「咦,難道還有一位白人國務卿嗎?」他說他憑努力成為國務卿,而不是一位「黑人國務卿」。

  鮑威爾非常認同奧巴馬,因為他不以膚色為恥,反以自己的混血出身為傲,成功團結了所有美國人——不論長幼、黑白、貧富、男女、藍紅。這樣一個帶肯尼亞血統、曾經在印尼成長,條件優秀但背景異常複雜的人都可以成為美國總統,鮑威爾說,那是因為奧巴馬不將自己包裝成一個「將成為總統的黑人」,而是一個「總統,兼有色人種」。這是絕不容易的事,但奧巴馬做到了。這和鮑威爾本身的經歷何其相似,難怪他心情激動。

  但鮑威爾說,奧巴馬和他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是一個嬰兒潮後出生、沒有經歷過越戰和冷戰的美國人。而這樣一個無包袱、擁抱改革與希望的領袖,才可以帶美國重新上路,因為美國人太需要激勵了(we need the boost so much)。

  鮑威爾向奧巴馬公開背書,可他並不打算回朝,因為他很清楚,奧巴馬帶來的改變是「改朝換代」(generational and transformational)的,盡管他樂意出謀獻策,但治理國家之重任,應落在年輕一代身上。這份胸襟,值得以元老自居的政壇人物學習。

  伸延閱讀:《My American Journey》 (鮑威爾自傳)


----------------------------------
鮑威爾︰四大力量改變世界

  也許受到奧巴馬的感染,鮑威爾在是次演說中,亦以「改變」為主軸。他談到前蘇聯的巨變,說她的瓦解不但使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霸權崩潰,最慘痛的,是使俄人的優越感崩潰。

  他又談到中國的巨變,盛讚鄧小平的遠見,以經濟制度改革改變國家,以「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的務實釋放人民的生產力,創造財富。

MBA經驗有用 不下從軍

  展望未來,鮑威爾認為世界將受四大力量左右:

  (1)經濟。目前美國人最擔憂的是國家的經濟狀況,而如何重振經濟,也是奧巴馬的首要重任。這是未來影響世界格局最主要的力量。

  (2)能源。隨愈來愈多國家邁向工業化,能源需求將有增無減;中國也注意到這點。

  (3)環境。氣候暖化是全球包括中國的最大挑戰。

  (4)教育。鮑威爾是軍人,又擁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他說在商學院進修那兩年的重要性不下於從軍的經驗。而最重要的不但是學會領導和管理技巧,更是向出色的人學習。

  這些訓練,有助他管理龐大的團隊和財產(「300萬人、龐大基建計劃、上萬億帳面財產」他帶笑形容)。鮑威爾說,在美國仍有一半少數族裔無法完成高中課程,是很嚴重的問題。

Saturday, October 25, 2008

生果金無審查 恐窮子女養富爸媽

“大前研一提出了一個很破格的問題:日本高齡人士在養老金制度下得到很好的保障,而且他們儲蓄豐厚,為甚麼他們仍可獲得種種津 貼與優惠(如乘車優惠)?相反,年輕人負擔重、無儲蓄,卻嘗不到半分好處。不是應該向有錢的人收費嗎?為甚麼要沒有錢的年輕人供養有錢的老人呢?

長此下 去,世代之間的貧富差距勢必加劇。”


書名︰《後五十歲的選擇》(作者︰大前研一)

  特首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建議為「生果金」引入資產審查制度,招來一面倒批評,惟有「從善如流」,擱置審查的建議。

  香港人富同情心,普遍認同生果金對長者表達心意的精神,不忍看到勞碌半生的老人再受折騰,所以大都反對審查制度。這個出發點是善意的,但觀察的角度未必全面,其中有些問題未必得到充分的反思:例如,審查制度是否絕不可取?若所有老人都需要照顧,最終誰來埋單?

日本長者富有 平均擁200萬

  資深商業顧問、日本的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在新書《後五十歲的選擇》中,提出了一個很破格的問題:日本高齡人士在養老金制度下得到很好的保障,而且他們儲蓄豐厚,為甚麼他們仍可獲得種種津貼與優惠(如乘車優惠)?相反,年輕人負擔重、無儲蓄,卻嘗不到半分好處。不是應該向有錢的人收費嗎?為甚麼要沒有錢的年輕人供養有錢的老人呢?長此下去,世代之間的貧富差距勢必加劇。

  大前發現,高齡者擁有的資產、儲蓄很多,60歲或以上的長者,平均儲蓄金額是2,500萬日圓(約200萬港元);而30、40歲的年輕人在儲不到錢之餘,還要負擔樓宇按揭和老人的養老金!因此他們供款的比例在增加,但將來可領到的錢卻變少。此外,國家的債務將以稅款的形式加諸他們身上,但到他們退休時,國庫可能像一滴水都不剩的水瓶,這樣的財政狀況不可能持續下去。

  大前認為,政策向高齡者傾斜,是因為長者投票率高,而年輕人投票意慾低——投票率與選民的年紀約成正比,65歲的人當中有65%去投票,25歲的人只有25%。聰明的政治家自然瞄準高齡階層,擬定對長者有利的政策了。

  當然,大前研一的觀察,未必可以照搬到香港來,因為日本社會的發展,比香港走前幾步,但他分析的框架,卻值得參考。首先,目前在香港年滿65歲或以上的長者,出生於1943年或以前。他們成長於抗戰時期,飽受苦難,受的教育不多,工作以體力勞動為主,收入少、福利少、儲蓄也少。對這些老人,政府應義無反顧提供起碼的保障,這點當無異議。

  那麼,對將於2011年步入退休的嬰兒潮(1946至1965年出生)世代來說,劃一、不受審查的生果金制度是否最合適?讓我們看看,嬰兒潮出來社會工作時,香港經濟正步入上升軌,而學歷尚未貶值,故當時的年輕人不管投資在教育或工作上,都有領取獎品、獲得回報的機會;當年社會求才若渴,大量職位空缺,正等待新一代接力。現在一個50歲的中高層,仍在指點江山,15年後才準備交棒……屆時他們若申請生果金的話,是誰在供養他們?

否定審查制 資源用得其所?

  是目前的20、30或40世代,請注意,這些20、30世代和嬰兒潮面臨的社會環境已大大不一樣。對於一個30多歲的人來說,他還沒有擁有自己的物業,就先成為「負資產」——因為他在出來社會不久、金融風暴前夕買了樓。而對一個20多歲的人來說,他還未開始賺錢就先孭了一身債——學生貸款和信用卡消費——而他畢業幾年都沒有打過一份「長工」,因為外判與合約制已成潮流,職位大大縮減,「鐵飯碗」亦今非昔比。若干年後,當現在的50世代步入退休年齡時,日本那種沒有錢的年輕人供養有錢老人的情況,將會在香港出現。

  這亦合乎政府的估計——到了2033年,每四人中有一名長者、一名22歲或以下青年、兩名勞動人口。若生果金不設審查的話,每名勞動人口每月將承擔500元生果金,這是可持續的嗎?

  大前研一的日本經驗,值得香港借鏡。理性地看,資源有限,更應用得其所,讓有需要的人得到更充分照顧。在訴諸情緒的氛圍下,生果金審查制度被否定,這對長者、供養人和香港來說,是最佳的選擇嗎?

Wednesday, October 15, 2008

海嘯一亡俱亡 聯手齊救金融

講者:關家明(渣打銀行亞洲區總經濟師)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不但歐美大國的經濟危如累卵、小國如冰島面臨破產、亞洲諸國被波及受累,就連近年崛起且大興土木的中東富國杜拜,也出現融資緊張。

  渣打銀行總經濟師關家明指出,市場不再是此消彼長的零和遊戲,已陷入雙贏或雙輸的局面。「單一國家不能穩定情況」,他說,只有多國聯手才能力挽狂瀾。

全球失信心 令融資困難

  在上周六理工大學一個探討金融海嘯的研討會上,關家明剖析了當下的金融與經濟情況。他說,這是「once in many lives╱generations」(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長遠來說必然成為世界經濟的轉捩點。當下最危急的,「不是股市市場,是銀行同業拆借市場與企業融資活動!」

  關家明說,由於銀行之間不信任對方的財政狀況,不敢互相拆借,央行成了唯一願意借貸的銀行。

  「現在銀行無法借錢,惟有靠當天或隔日糧餵飽自己,情況很危急!」資金緊張下,一些靠短期融資作周轉的企業,情況亦非常惡劣。企業掀起倒閉與裁員潮可以說一觸即發。

  各國為了解厄,紛紛推出救市措施。從已公布的方案看來,英國的5,000億英鎊(約6.8萬億港元)救市大計較為市場受落。

  英國救市方案主要以入股方式,協助一些銀行與貸款機構提升一級資本,間接使之「部分國有化」;此外,政府亦為銀行同業拆借提供擔保,鼓勵銀行放心提供融資,進一步重振市場信心。雖然將來可能加重政府的財政負擔,但這些做法可解市場燃眉之急,值得一試。

  「這遠比美國的有救(如AIG)有不救(如雷曼兄弟)好多了。美國的做法是央行中最壞的,因為這令它失去信用。」關家明說。

  然而,英國的做法雖好,卻未必能對整個歐盟起作用,「舉例,愛爾蘭和希臘率先提出全面擔保存款,結果使英國的存款紛紛流往愛爾蘭。由此可見,如果要出招,必須全體一起出,才能穩定市場。」世界經濟已進入「一榮俱榮、一亡俱亡」的局面,德國早前反對歐盟聯手救市,諸國不得已各自為政,結果弄巧反拙,致形勢更壞,歐洲股市暴跌。

  在促進多國合作的層面上,關家明認為一些國際經濟組織包括世界銀行與國基會實在責無旁貸。「他們可以牽頭召開會議,亦有財力與人力為一些國家提供援助,例如最近宣布破產的冰島。」

  這一波金融海嘯過後,關家明認為它會對金融市場、金融工具和金融機構帶來長遠影響:

內地增長倘達8% 香港獲支持

  金融市場:傳統的規模要接受檢討,市場監管、會計準則等等都必須更新。

  金融工具
:金融海嘯的起因是一些不良信貸被證券化,令有問題的產品難以被分拆出來,風險無法分散;再加上槓桿效應,終一發不可收拾。但他相信,證券化這道板斧不會從此消失,幾年之後,還可能在亞洲地區發揚光大,「只能期望屆時的做法會好些。」

  金融機構:在一些國家,中央銀行管銀行、證監管投資,香港便是一例;有些國家卻把兩者歸納在一起管,如英國。但從這次的金融海嘯可見,不管哪種做法,同樣出事,因此審批與分工必然要再檢討。

  在環球市場如此惡劣下,關家明估計香港的經濟會轉壞:「明年會比今年差……但經濟出現負增長的機會不高,全年增長約2%至3%吧。目前只是息較高、市民理財較審慎,如果能保住金融系統健全、和內地加強聯繫,只要內地的經濟增長達7、8%,我們就能得到支持。」

Tuesday, September 23, 2008

網絡搞活生意 IT提升生產力

講者:Howard Charney(思科系統高級副總裁Senior Vice President, Cisco)

  提起Web2.0(第二代網絡,着重用家的參與和分享)時,港人腦海中除聯想到玩意如Facebook、Youtube、和幾個二十出頭就成為億萬富豪的科網小子外,是否一片空白?
Web2.0不是噱頭。在美國,它已為傳統商業模式帶來革命。香港科網發展較美國滯後三到五年,翻天覆地的轉變迫在眉睫,可惜本地資訊科技人才不足,大大影響競爭力。

網羅高手 重賞尋金礦

  思科系統的高級副總栽Howard Charney本月到訪香港,他分別到中文大學工程系和香港美國商會發表演說,前瞻互聯網的發展和挑戰。提到Web2.0如何顛覆傳統商業模式時,他舉了一個例子:

  加拿大有一家開採黃金的公司危在旦夕,因為在他們那幅員廣大的礦地上,逐漸找不到黃金。他們傾盡人力,積極勘察,一個又一個報告交上來,仍然不得要領。公司負責人想出一個釜底抽薪的方法,他把所有勘察報告全部公開到網上,聲言只要有人能指出哪裏還有黃金,就可以得到犒賞。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網民的反應很積極,不同專長的人——數學家、地質學家、物理學家——紛紛投入這場淘金熱。不多久,這家公司收集了110個有機會掘出黃金的地點,結果八成都是準確的,掘出來的黃金總值30億美元!

  「科技使地理位置變得毫無意義。」Howard Charney說。一間小小的礦採公司,窮多少時間都不能找到一個礦源,但一旦引入網絡的力量,卻可以迅速把形勢扭轉。在同一時間動員成千上萬的人為同一目標而努力,這就是Web2.0厲害之處。

  說是說有極大影響力,但千禧年的科網熱爆破仍歷歷在目,不少人視資訊科技為畏途。Howard Charney卻為當年的科網泡沫辯護,他說,正因為科網熱吸引了大量資金,在短時間內大大提升了網絡的基建設施,才埋下今天新一浪資訊革命的種子。

  「基建是持續創新的基石。」Howard Charney引述研究指,另外兩大維持創新的元素,是人才和投資。

  「全世界都不夠人用。」他說,明年香港將需要4.1萬人填補一般資訊科技界別的空缺,另外需要1.8萬人擔任資深的職位。沒有足夠的人才,社會的生產力和競爭力就會直接受損。要製造人才,必須大力發展教育。Howard Charney舉例指,在美國,每投資一元在教育上,便可以得到五元的回報。

香港缺人才 須大力發展培育

  至於投資,那更直接主導生產力的提升。以思科為例,他們不但每年投放50億元於研發上,還設立機制鼓勵員工發揮創意——雖然在1千份計劃書中,值得投資的可能只有20份,最終成功的只有十多份,但帶來的效益卻無可估量。

  「如果每年把生產力提升1%,你需要70年才可以把生產力翻倍;但若能把每年的生產力提升10%,只需要7年時間就夠了!」要持續不斷地提升生產力,創意與投資缺一不可。這對一家科技公司重要,對一個城市、一個國家來說更重要。

Saturday, September 13, 2008

搞好教育北上發展 香港出路

講者︰陳啟宗(恒隆地產有限公司主席)

  在陳水扁海外密帳愈揭愈多的風頭火勢下,上周四《香江論壇》的焦點,都集中在前來香港「爆料」的台灣立法委員邱毅身上。然而,與會者之一、恒隆地產有限公司主席陳啟宗一番剖析香港優劣勢的話,更值得港人警醒。

  陳啟宗開宗明義地說:「香港的相對優勢正在消失。」

  他說,二、三十年前,製造業北移,今天,一枝獨秀的金融業也有出走的危機。

台灣高科技 具國際競爭力

  「金融方面至少有一部分可以離港操作。以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為例,他們的機會在內地、對象也在內地,根本不一定要留下。」陳啟宗說,當年我們自恃有龐大的內地市場,於是只是把工業北移算數,沒有決心發展高科技,卒於今日承擔後果。

  「台灣就是因為沒有中國市場,才會逼着走上高科技之路。」陳啟宗說,台灣的破釜沉舟,培養出不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公司,也提升了他們的科技與管理水平,這方面香港望塵莫及。

  「香港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公司,即使在本地起家的滙豐銀行,總部也不是設在香港。」他感喟,香港的錢都揑在地產商手上,然而他並不尊敬地產商,「只要把時間掌握好,一買地一賣樓就行了,反正供應永遠不夠。」這番自嘲倒是贏得滿場掌聲呼應。

  面對兩岸三通箭在弦上,香港的優勢又在逐點流走,陳啟宗有幾點建議:

助台商入大陸 港最大優勢

  第一,發展高等教育,尤其三家綜合大學港大、中大與科大,這是我們遭忽略的優勢。

  第二,掌握三通的「契機」。此話何解?陳啟宗的意思是,三通有利台灣,對香港則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使我們少了從中「撈油水」的機會,然而,正因為此路不好走,才會逼我們走另一條路,「畢竟香港也不是靠沒有三通而發達的。」

  第三,不要放過內地市場。他說,「我們的前途,第一是內地、第二是內地、第三也是內地。」然而他不忘提醒,內地市場雖大,監管仍新,而且企業也尚未走出成功的模式;官員水平是高,但未受過市場的考驗,這些都是風險所在。

  總結起來,香港還有何出路?陳啟宗這樣說:「香港人最會做生意,在內地也行商多年,台灣人進軍若內地市場,香港的企業也許可以給點幫助。」若這是港人剩下的最大優勢,我們實在需要反思。

----------------------------------

台港應加強四點合作

  香港貿易發展局行政總裁林天福,也是《香江論壇》發言人之一,他以「融合為單一市場」的角度,建議香港和台灣從四方面加強合作:

  (1) 投資╱融資︰台灣要投資內地,資金需求龐大。香港作為區內的金融中心,正好提供融資平台。

  (2) 高新科技︰台灣科技強勁,而內地產業面臨提升壓力,香港可藉法治建全的優勢,當三地知識產權的交易中心。

  (3) 文化產業︰以電影為例,內地只是剛起步,港台卻早已闖出名堂,日後可多加合作,並引伸到出版等其他方面去。

  (4) 時尚潮流︰內地的中產人口達2.3億(相當於日本人口),誰不覬覦這龐大的消費市場?台灣保存了中國文化,了解華人口味;香港是個國際展貿中心、推廣平台,兩地可攜手打造針對華人市場的產品與服務。

Saturday, September 06, 2008

海歸派欲撤 香港如何留精英

“香港因為移民而崛起,晉身國際都會,但人才能進也能出,移民更是高度流動性的一群,因為他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大展拳腳,說走就走,不會留戀。香港本來就是個一無所有的小島,如果連人才都留不住,還有甚麼優勢呢?”

年初《時代周刊》把香港與兩大國際都會紐約及倫敦相提並論,有一個不可被忽略的原因:香港是一個移民城市。

  移民城市為甚麼如此與別不同?香港發展論壇召集人陳啟宗在一個研討會上解釋:「因為移民都是最有動力的一批人,他們大大推動社會進步。」

  新移民中,內地的「海歸派」更構成香港人口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他們挾內地的背景、海外頂尖名校的銜頭,在多個行業尤其金融、高等教育、IT、專業服務等界別各領風騷。可惜在他們眼中香港的光環正在褪色。陳啟宗在《回歸學人在香港的情況》研討會上問與會的海歸五年後還會留港否,大部分都搖頭。無法留住他們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無國語教育 海歸最大不滿


(1)子女的教育問題

  摩根大通證券(亞太)董事總經理方方問:「為甚麼香港有加拿大國際學校,卻沒有北京國際學校?」他希望子女將來可以銜接內地的考試制度,考入內地的大學,可惜此路不通。

  海歸非常重視孩子們的教育,特別是語言。他們首重普通話,然後是英語,相信只有這樣才能在內地和國際上競爭。可惜本地學校似乎兩者皆缺,而國際學校的普通話課又不足,他們的選擇太少。

  中信資本首席執行官張懿宸讓孩子入讀漢基國際學校,在家要求他們說國語,他不明白:「用普通話教學為甚麼這樣難?」他曾向特首曾蔭權進言,認為建一所「北京國際學校」的需求很大,可惜政府並不意識問題的嚴重性。「五年後我離開香港的機會大於留下,教育是一個重要因素。」

  另一位與會者、隨夫移民香港的袁滿說,為了孩子的教育,她幾乎馬上就想走,只是顧及丈夫的工作才留下。其夫現任職摩根士丹利。

(2) 香港角色的邊緣化

  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王輝耀說,香港在輸送人才與海外交流上,對中國過去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作用重大,但如今優勢不再,必須調整角色。

  張懿宸也認同,以往香港的人才、理念、資金優勢,已不能持續,港人要思變,「不能只知道香港的情況,不知道國際的情況,那根本就是不在行。港人自身必須調整,不能居高臨下告訴內地怎麼做。」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王紹光警惕香港,相對內地在學術上的優勢,最多只有三到五年。他解釋,目前香港高等院校訓練出來的研究生,仍較內地的優勝,因為香港的硬件較好,學生的英語水平較佳,但卻被規模太小所限:「教員少,我們的系只有十多人,清華的卻有五十多。」此外,內地大學可以吸引全國最優秀的學生,但香港的容量顯然不足海納百川,「不管硬件多好,一間學校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始終是學生。」

推銷城市管理 兩地官員互補

  王紹光說,被內地急起直追,香港並非全無優勢,可惜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香港的城市管理(如交通、治安、環境等)很優勝,但沒有挖掘這些培訓機會。」他建議兩地的各級官員可以被編在一起培訓,看對方如何思考問題,互補不足:「香港的官員小算盤打得很精,但欠缺視野;內地官員有視野,懂考慮外溢效應,但不會算小帳。」席上有人擔心內地的貪官污吏可能會帶來不好的影響,但王紹光不以為然:「不見得所有內地官員都貪污,即使他有貪污,但能力很強,一樣有可取之處。」學者的胸襟可見一斑。

  香港因為移民而崛起,晉身國際都會,但人才能進也能出,移民更是高度流動性的一群,因為他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大展拳腳,說走就走,不會留戀。香港本來就是個一無所有的小島,如果連人才都留不住,還有甚麼優勢呢?

Saturday, August 09, 2008

馬雲創奇迹 全靠「很傻很天真」

“「不要不敢想。想了,一定要做。人一輩子不會後悔做過甚麼,只是後悔想了沒去做的事。」”

講者:馬雲(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去年11月6日,股份編號1688的阿里巴巴在香港主板上市,收市時每股作價39.5元,較招股價13.5元暴升1.9倍。它是香港自97年回歸以來,首日賺錢最多的新股,單日成交175億元,當天收市市值接近2,000億元。掛牌首天,有記者問馬雲的感想,他說︰「中國是可以創奇迹的地方。」

  馬雲的奇迹是如何創造的?事隔多月,上周在香港菁英會舉辦的「菁英論壇」上,他終於說了:「要很傻很天真地,堅持自己的理想。」

被嘲騙子瘋子狂人 堅持到底

  13年前,當馬雲決定創業時,他曾很努力去推銷互聯網,但是沒人認同他。這時一個朋友就說,馬雲,如果你能幫《人民日報》上網,那全中國所有媒體都會上網了。

  於是馬雲從一個《人民日報》的司機開始,一步一步地,攀上他們的總編,天天去說說項,弄了好幾個月,終於水到渠成。

  上個月,國家主席胡錦濤透過《人民日報》的「人民網」和網民進行交流,馬雲說,這一刻他真的感動了:「為了能替《人民日報》上網,我盡了所有的努力……堅持就會有奇迹。」

  回想13年走過的創業路,如果不是堅持,阿里巴巴恐怕早就胎死腹中。馬雲說,最初中國還未連上互聯網時,別人說他是騙子;後來他力拓電子商貿,又被人家說成是瘋子;當他聲稱中國的互聯網用家將會超過美國、中國將誕生最好的互聯網公司時,別人說他是狂人。現在,「有人說我是ET了!」馬雲的自嘲引來哄堂大笑。

  別人把他和微軟的比爾蓋茨(Bill Gates)相提並論,馬雲說他倆唯一相同之處是,「長得不漂亮」,其他都不一樣。舉例說,蓋茨從微軟退下,投身慈善,獲得一致好評,馬雲卻不以為然,「Bill Gates的模式是好,但不是最好。」他認為,如果有這樣的精力,應該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不要去比誰的個人財富更多,應該比誰能讓更多人富起來、製造更多富翁。」

  被譽為中國的互聯網之父,馬雲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卻是:「我只會收發電郵和瀏覽,連PPT(PowerPoint)都不會!」他藉此鼓勵年輕人創業,因為「假如馬雲能成功,八成中國人都可以成功。我只是個平凡人,稱不上精英。」

  馬雲以「天真和傻」來解釋自己的成功,即使當天阿里巴巴上市,他也沒有改變對自己的看法:「11月5日仍有人說我是騙子,到了11月6日別人就說我很聰明;股票好的時候,別人說我偉大,股票不好時,我又被人說是騙子。其實人不會在一夜之間變化很多,所以你自己心裏要明白,自己在做甚麼。」他說你不要關心別人怎麼看你,你只要關心自己怎樣看這個世界就行了。

「人生二百年 擊水三千里」

  馬雲說他明白創業很難、在中國創業很難、在中國從事互聯網尤其難,「因為最聰明的人都在互聯網……香港的年輕人也許會想,中國一下子起來了,創業都被你們創光了,我們還能幹甚麼呢?」但他深信機會仍在,最主要是你不要認為自己做不到。

  「不要不敢想。想了,一定要去做。人的一輩子不會後悔做過甚麼,後悔的只是想了沒去做的事。」馬雲說許多年輕人晚上想着創業,第二天又跑去上班去了,這樣不行,「你不take action(行動),就是永遠活在自己的想像中。」

  演講尾聲,馬雲提到毛澤東年輕時一次游泳,講了一句話:「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意思是做人要不怕打破極限,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馬雲說︰「很多事情,今天想了,去幹,就有機會。」

Saturday, July 19, 2008

中國兩大武器 經濟穩步揚


講者:李晶(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董事總經理兼主席)

  自次按風暴颳起後,美國金融危機不斷向外蔓延,經濟危如纍卵。形勢險峻,全球投資者皆惶惶不可終日,急覓資金避難所。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董事總經理兼主席李晶說,這半年來她出差往世界各地,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中國慢下來了嗎?

豬肉價穩定 食物價格可緩和


  只要中國沒有慢下來,投資者就尚存一綫希望。可是國情複雜,金融老手也未必摸得透、看得清。李晶以三言兩語,不但解讀了目前中國經濟的最大挑戰,還指點出一條明路,望能助投資者撥開雲霧。

  在本周一個午餐會上,李晶解讀了最影響中國經濟的兩大核心:通脹與油價。

  李晶說,中國當下最大的挑戰是通脹。由食物價格引發的通脹開始緩和下來,但能源、原材料價格與工資上升卻增加了經營成本,並將成為未來通脹的誘因。

  食物佔中國消費物價指數(CPI)的比重最大,達38%,它一漲價,CPI就隨之冒升。可幸的是食品價格開始回軟,特別是推動通脹的元兇——豬肉。

  李晶分析,06年全年豬肉價格平穩,至07年下半年忽然抽高,通脹亦隨之急升。本年開始,豬肉價格雖然仍在高位徘徊,但價格已穩定下來。

  「今年只要不再爆發豬瘟,豬肉價格就不會顯著升高,食物價格隨之緩和,CPI自然會朝下。」李晶說。周四國家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CPI的確從4月份的8.5%,回落至5月份的7.7%,上月再下跌至7.1%。

  可是中央並未能鬆一口氣,因為受油價與原材料價格上升影響,生產物價指數(PPI)自5月起超越CPI以來(為8.2%),上月更進一步,達8.8%。

  換言之,通脹壓力未除,只是從食品轉移到非食品上去。

  更令形勢複雜的是,大量熱錢流入令中央不敢貿然以加息手段遏抑通脹。

  李晶引述數據指,今年頭5個月,國家外滙儲備又增加了2,690億元(達18萬億元),足足是貿易盈餘與FDI增長加起來的一倍多。央行別無他法,只好一再提高存款準備金率,至17.5%,以阻熱錢流入市場。

人民幣升值步伐 料不會過急

  人民幣升值雖然有助緩和通脹,但李晶預計升值步伐不會過急過猛,以免刺激熱錢流入。

  油價節節攀升,但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能源需求絲毫沒有轉勢——尤其是中國。6月19日,國家調高了汽油價格,但中國的零售油價依舊是全球最低之一。這導致兩大現象:

  首先,上下游石油工業的表現截然不同。當中海油股價隨原油價格一路走高之際,中石油與中石化卻反其道而行。原因很簡單:前者只專注上游的鑽探掘油,故能受惠全球油價飈升;後者卻兼營下游的提煉與零售,結果在國家的限價政策下,得不償失。

  此外,電價上升令鋁業大受打擊。李晶解釋,鋁廠最大的成本來自用電,約佔40%。近年鋁價上升,可惜追不上電費上揚,結果,「冰島的鋁廠不用捱貴電,又能受惠於鋁價急升,結果大賺一筆;中國的鋁廠卻要艱苦經營。」

  既然高油價令以上行業首當其衝,有哪些股份可助投資者趨吉避凶?李晶建議投資者留意三大行業:基建、銀行、消費品(見圖)。

  雖然環球氣候風高浪急,但李晶卻對中國的經濟前景滿有信心:「因為中國有兩大武器:錢與領導人的堅強意志(money and will)。我相信中國經濟將持續穩步上揚。」

Saturday, July 12, 2008

香港沒民主 怎保繼續繁榮

"「問題不是香港應否有民主,而是如果沒有民主,香港是否可以繼續繁榮下去?」"

講者:郭明瀚(James B. Cunningham美國駐香港總領事)

  中美大棋盤,香港小棋子。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郭明瀚卸任在即(他被升任為美國駐以色列特命全權大使),接班人唐若文將於8月履新,據知後者曾駐中國、台灣及日本,對兩岸三地事務相當熟悉,人脈深厚。

  無獨有偶,郭明瀚的上任祈俊文,也是一名中國通,在「二十三條」立法期間,還頗出過一點風頭。夾在中間的郭明瀚,作風相對穩健溫和。他在駐任香港三年期間,有着怎樣承先啟後的使命?從他的臨別贈言,是否可以窺探一二?

誰當總統 無損中美關係

  昨日郭明瀚出席香港美國商會及香港總商會的聯席午餐會,席間發表了一場短短的演講,涵蓋中美關係與他對香港競爭力的看法。剛卸任的英國駐港總領事柏聖文也在告別演講中談過類似題目,郭明瀚顯然沒有前者「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字字珠璣,雖稍欠風騷,但亦頗平實坦白:

 (1)中美關係

  「中美關係的確複雜,有時還頗棘手。我們在人權、宗教、言論自由、法治、民主等重要理念上確有分歧……但我看不到兩者必然發生衝突。」

  郭明瀚說,中國的崛起不但有利兩國,也將惠澤亞洲,甚至全球。單單在過去五年,全球一半經濟增長就來自中國和美國。對美國來說,隨中國國力日盛,兩者互相依存的關係也日趨密切。在2007年,中國已成為繼加拿大和墨西哥後,美國第三大出口市場,難怪郭明瀚直認不諱:「中國的發展對美國利益攸關。」不怕競爭嗎?「只要公平,我們無懼競爭。我們與最好的盟友也經常有競爭關係;這是好事。」他相信無論接任的美國總統是哪一位,都無損中美目前穩定向前的關係。

 (2)香港的獨特性

  郭明瀚說,許多美國人通過香港,加深了對中國的認識,香港亦憑其人才、基建、資金流動、法治、自由市場等,鞏固了「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使回歸前對「香港已死」的揣測,不攻自破。他舉了一個例子:

  不久前沃爾馬(Wal-Mart)在香港開了一個有關環保(防止污染和提高能源效益,Pollution Prevention & Energy Efficiency,P2E2)的會議。其主旨是透過銀行等投資者給予企業更彈性的融資安排,提供更大的環保誘因,改善污染。該會議規模雖小,但相當成功,沃爾馬因此得到鼓舞,決定7月底在深圳舉行更大型的會議,並打算在10月安排近1,000家供應商齊集北京,設法綠化其供應鏈。他說,「類似計劃需要香港的專業知識、金融系統和中國經驗才能成事,這樣的組合只能在香港發生。」

  郭明瀚記得,三年前他初履新時,經常聽到香港將被上海取代的說法,現在已沒有人這樣說了,足證香港地位仍然牢固。但過去的成功不保證未來的成功,他認為香港必須正視一系列影響其競爭力的壞因子:通脹、環境、醫療、人口老化、人才輸入等等。

香港競爭力 靠民主鞏固


 (3)民主與香港

  最後郭明瀚還是提到了美國最關注的香港民主問題。

  他引述戴蒙教授(Professor Larry Diamond)的研究指,香港在120個有民主選舉的地方裏,是最富有也是發展最好的城市之一——可惜香港的政府並非完全民選的。

  「問題不是香港應否有民主,而是如果沒有民主,香港是否可以繼續繁榮下去?」

  他同意中國領導人力保香港安定的意願,但他相信,香港的競爭力與繁榮,還有她對中國的貢獻,都會因為其政治領袖在更民主、更符合國際標準的選舉下落實而得到加強。

Saturday, June 14, 2008

A Tale of Three Cities - a sequel

“「偉大的城市不是被設計出來的。這是點滴的累積、地理的優勢、歷史的意外。這是個有機的過程,我不相信它可以被複製。」”

講者:Michael Elliot(《時代》雜誌編輯)

  為《時代》雜誌撰寫「三城記」(A Tale of Three Cities)、封面專題「紐.倫.港」(Ny-lon-kong)的編輯Michael Elliot,上周來了香港。他出席香港美國商會的午宴,席間不但再度點評了三城的優勢,也談到了它們最大的危機。

  雖曰「亞洲國際都會」,但誰都知道,香港的實力,尚未足以和紐約與倫敦並駕齊驅。能叨光成為三城之一,只因為香港好福氣,恰巧沾上了四大優勢:

國際都會條件 非人工可打造

  (1)港口城市——Michael Elliot說,如果你不能望到大海,你就不能成為世界級的大都會。紐約、倫敦、香港,都曾是繁榮的海港。大海帶來了商旅,商旅牽動了一連串服務業——法律、物流、會計、金融——由此應運而生。

  (2)人才樞紐——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紐約更是其中的表表者,這裏有超過三分一(34%)人來自外地,比倫敦的31%稍多;而香港更是活脫脫的移民城市,大部分人口均自中國遷來。不同種族、文化、歷史的交雜,豐富了這些城市的DNA,使之充滿活力。

  (3)全球商貿——世界三大股票市場分別位於紐倫港三地,它們是全球商貿的中心。

  (4)都會精神——錢不是一切。這些城市的文化質素、創新精神、公共服務,都必須達到世界一流的標準,才能保持鰲頭獨佔。但這正是香港最弱的環節。

  綜合這四點,一個世界都會顯然不能被「設計」出來。Michael Elliot說,一些城市如杜拜,很想把自己打造成另一個紐倫港,他們找最好的建築師、建最好的機場、引入世界名店、甚至買下一個球隊,但是,「偉大的城市不是被設計出來的。這是點滴的累積、地理的優勢、歷史的意外。這是個有機的過程,我不相信它可以被複製。」Michael Elliot說。

  紐倫港雖然得天獨厚,但十年後能否保持領先地位?Michael Elliot說三城各有自己的憂慮:

對手非內地 教育環保須改善

  紐約——「紐約已經享受了二十年的黃金盛世,但此地種族問題複雜,非裔地位較低,西班牙人教育機會不多,都是隱患。」

  倫敦——「基建設施可能追不上發展步伐。」

  香港——「這端視能否在亞太地區保持強勢地位。內地城市不是香港的挑戰,它們要好幾代才能追上香港。但香港有本身問題,例如教育制度和空氣質素。」

  他還補充道,香港在各方面的發展並不平均:「金融,很好;傳播,不錯;科技,不那麼好;專業服務,滿意;空氣質素,可怕;教育,難說。這中間有些因素,會令人才對此地不再戀棧。」Michael Elliot認為,香港是一個「中國人的國際城市」,地理位置優越,大有條件成為整個亞太區的大學樞紐,應從這方面多作盤算,以吸引最優秀的人才。

  Michael Elliot還提到,前英國駐港總領事柏聖文離職前曾回應「紐倫港」之說,謂香港文化水平有待改善、英文水準日漸低落,這是對香港的當頭棒喝。

Saturday, June 07, 2008

吸兩岸資金 三通可利香港

"撇開短期影響不談,郭國全說,一個和平穩定的兩岸局勢,將對整個東南亞包括香港有利。"

講者:郭國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顧問)

  扁下馬上,兩岸關係迅速趨暖。「胡吳會」(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後,兩會(海協會╱海基會)復談在望,周末包機與開放觀光亦箭在弦上。兩岸三通是大勢所趨,向以中介人自居的香港,看來斯人獨憔悴。香港應該怎麼走?

◆局勢和平 可增總體經濟量◆

  周一舉辦的「香港論壇」,以「兩岸三通的機遇與展望」為題,廣邀中港台政商名人集思廣益。談到香港前景時,各人竟不約而同以「短期負面影響難免,長遠卻有利」為主旋律。

  如此眾口一詞,聽來頗有「安撫」的意味。政府經濟顧問郭國全是首位發言人,在兩岸三通的前提下,他如此為香港把脈:

  「全球化令各國經貿往來密切,不管三不三通,從實際效果上看,三通根本在逐漸發展中。」

  他舉例,「以通郵為例,——電郵、漫遊、電話會議——兩岸不是早就互通了嗎?」

  郭國全認為三通後,短期內香港某些行業,如轉運、貿易與旅遊,會受到衝擊,但情況不會如想像中嚴重。以轉運為例:

  「兩岸經香港轉運的貨物,其實只佔整體轉運量的7%,所以香港轉運港的地位,不會一下子消失……我相信南中國其他港口的發展,對香港轉口貿易的影響可能比三通更大。」

  他補充,中國與全球許多國家都沒有貿易限制,然不少貨物也經過香港轉口,可見轉運未必和三通有關,「而是有需要這樣做。」

  三通便利兩岸人流,香港的航空及旅遊業或會受挫,但換個角度看,「當多了內地遊客去台灣時,說不定也會多了人繞道香港?」郭國全說。席上有發言人附和,謂業界已經有人赴台,探討把旅客南接香港的可能性,反應迅速。

  撇開短期影響不談,郭國全說,一個和平穩定的兩岸局勢,將對整個東南亞包括香港有利。香港的中介地位雖然有可能受損,但卻可思考如何促進新的區域合作、產業轉移與分工布局,以提升三地的總體經濟量。他指出香港至少有兩個方向:

  其一,是金融中心。郭國全回應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的開幕致辭說,目前在港上市的台資共有60間,將來兩岸通商日多,期望更多台資選擇來港上市,壯大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實力。

  其二,是總部經濟。香港的配套設施完善,憑法治、會計制度、資金自由流動等優勢,是兩岸設立總部的理想之地。

◆北上覓商機 港台最佳拍檔◆

  總之,港人不必擔心三通有可能帶來的短暫影響,反而應着眼長遠如何因應格局變化,重新適應,拓展新方向。

  郭國全作為政府經濟顧問,觀點或稍欠驚喜,但「三地共融」的看法卻得到商界支持。席上另一發言人、「上海姑爺」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作為最早揮軍北上的港商,認為台商大可和港商合作,共同開發內地市場:

  「香港是在內地發展的先頭部隊,做了不少基建工作,熟悉國情,台商若想進入內陸地區設廠,最好和港商合作。」他舉例,在旗下的「上海新天地」中,「最賺錢的餐飲公司,全來自台灣!」

  羅康瑞看好三通後的發展前景,因為中港台三地的GDP相加,與日本接近,隨合作日多,將來引爆的市場潛力,令人期待。

Saturday, May 24, 2008

殘疾市長奧運舞旗 溫哥華精神

"當香港只有一位火炬手需要乘坐輪椅時,溫市卻應該有很多-據悉他們的火炬手,多數由現任或退役傷殘運動員擔任。一個城市的精神面貌,再一次得到表現。"

講者:Sam Sullivan(溫哥華市市長)

  有甚麼最能表現一個國家或一個城市的精神?

  中國選擇了奧運火炬傳送。

  可是,這個為了宣傳大國崛起而精心策劃的活動,偏偏弄巧反拙。倒是一場史無前例地慘痛的大地震,展現人性的光芒,把全球華人的心拴在一起。

那即將在2010年接辦冬季及傷殘奧運會的溫哥華呢?

  他們讓自己的市長,親赴上屆冬季奧運會主辦城市意大利都靈參加閉幕禮(2006年),接下印有奧運標誌的大旗,並將之按傳統揮舞了8次。這有甚麼特別?

  特別之處是,這位溫哥華的民選市長Sam Sullivan,是四肢癱瘓的。

殘疾可當市長 城市包容精神

  為了稱職地履行揮旗的任務,Sam Sullivan在自己的輪椅上安裝固定器來安放旗子,然後用手輕握着旗杆,並把輪椅前後運轉了八次,以此做出揮舞的動作。

  這一幕,透過電視直播折服了無數人,事後市長收到逾千封來信,說感謝他的鼓舞。

  一位身懷缺陷但其志不殘的市長、一群對他投以信任票的市民,這就表現了溫哥華精神。

  本周三,在香港總商會一個午餐會上,談笑風生的Sam Sullivan說起這段往事,還意猶未盡:「我曾打趣問,幹嗎他們要挑一個全加拿大滑雪滑得最糟的人來代表這個國家(他19歲時因為一次滑雪意外導致四肢癱瘓,目前只能有限度使用手腳)?但我想,這正是我們獨特之處。」他感激溫哥華的開明和包容,故自2005年當選市長以來,一直致力改善這個城市。

  在他眼中,溫哥華雖文明繁榮,她和許多大城市一樣,充斥社會問題。這些棘手的事,他一直想解決,過去很容易被搪塞掉,但現在冬季奧運舉行在即,為粉飾太平也好,強政勵治也好,他終於有機會把大計一一實現。在會上,他介紹了溫市兩大社會工程:

  (1)Project Civil City:這個計劃針對溫市的公共秩序,包括毒品、露宿與行乞等問題。

  超過一百年前,有一位溫哥華的市長發現,每千人口中,就有一個吸毒者-今天,這個比例仍大致不變,可見問題並無得到積極處理。

  Sam Sullivan說,許多吸毒者同時患有各種精神病,但「戒毒所叫他們處理好精神問題後再回來,精神病院又叫戒毒後才治療,結果這些人永得不到幫忙。」

  他為這些人提供協助,通過合法渠道為他們提供毒品,然後逐步減低用量,直到毒癮戒除。Sam Sullivan不諱言,「是,我們用海洛英來解決海洛英問題。」

  此外,他打算為露宿者提供安身之所,期望能在2010年時,把全市的露宿者減少一半。

欲效法香港 密度高耗費少


  (2)EcoDensity:重視環保的Sam Sullivan說,一個溫市居民消耗的能源量,竟相當於十個香港人,這個比例高得不能接受。於是他想,香港之所以能如此「節約」,相信是由於香港人口密度夠高,使耗在交通工具上的能源大大減少。於是,他銳意在溫哥華推銷其「EcoDensity」計劃,希望在不影響居住質素的前提下,提升居住密度縮短車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這個計劃一定不受歡迎,可是作為政治家,只能一往無前。」Sam Sullivan笑說。

  除了這些以上工程,溫市還會在8月28日展開史上第一次傷殘奧運的火炬傳送活動。

  Sam Sullivan笑說,他已向霍震霆請教了火炬傳送的安排。不同的是,當香港只有一位火炬手需要乘坐輪椅時,溫市卻應該有很多-據悉他們的火炬手,多數由現任或退役傷殘運動員擔任。

  一個城市的精神面貌,再一次得到表現。

Saturday, May 17, 2008

全球資金 印度設計 中國製造

"中國與印度壓根兒不一樣,甚至是一個陰、一個陽。"

講者:Tarun Khanna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

  在西方眼中,中國與印度看起來是如此地相似。

  這兩個崛起的東方大國都有着長遠的歷史(俱為四大文明古國)、龐大的人口(兩國人口加起來達24億)、高速的經濟增長(中國價廉物美的勞動力使她成了世界工廠,印度的創意令她的資訊科技一枝獨秀),而且同樣地神祕莫測。

  但在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Tarun Khanna眼中,中國與印度壓根兒不一樣,甚至是一個陰、一個陽。

過分保障私產 礙印度發展

  他出席香港總商會「金磚四國」商務聯繫午餐會講座時說,「中國做得好的地方,印度望塵莫及;印度出色之處,中國仍須急起直追。」兩國如能互補,幾乎是完美配搭。在他剛出版的新書裏(註),Tarun Khanna從歷史、經濟、政治、社會等多角度探討中印之異同,這天,他主要講了兩國在文化上的三點南轅北轍:

  「為甚麼中國可以在一夜之間建立一座城市,印度卻不能築好一條公路?」Tarun Khanna問。

  香港人對中國一日千里的發展可謂深有體會——北京的胡同轉眼成了商廈、深圳的農地瞬間變身豪宅——速度之快,就連效率公認世界第一的香港人也不得不佩服。相形之下,印度的窮、髒、亂彷彿一百年也沒變過,基建特別是道路網絡仍落後得難以置信。Tarun Khanna說,關鍵是兩國對保護個人產權的意識很不一樣。

  他說,在中國,一切以「上面」的決定為大。如須拆樓建路,只要一聲令下,百姓注定要「為國犧牲」,私人財產沒有保障,個人亦毫無討價還價之力。

  但印度卻不一樣,對個人財產得到非常好的法律保障,單人匹馬絕對可以阻撓一個大工程的進行,代價卻是發展停滯不前。

  在信息發布方面,中印也有顯著不同。「在印度,資訊發布混亂不堪,噪音滿天,但內容不會偏頗;但在中國,消息發布很清晰,口徑統一,但不保證客觀,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必須作多方打聽。」西方人若想在兩地立足,單在收取信息方面,就需要完全不一樣的手法。

  第三個不同之處,在兩個民族看待營商的心態,或曰「企業家精神」。

中國好大 印度靈活創新

  Tarun Khanna說,中國比較講究「上而下」,政客往往也是商人,做生意的胃口也特大,收購合併動輒上億;對畢業於清華、北大、復旦的優秀年輕人來說,最好的工作是在「財富五百」(Fortune 500)裏覓得棲身之所,高薪厚祿。

  但印度卻不同,他們的商人比較草根,小生意人居多,沒有多大的政治野心,但勝在靈活創新,只要有利可圖,幾十萬的併購也不會放過;對年輕人來說,大機構未必及得上自行創業來得吸引,他們喜歡打破常規。

  說到這裏,結論也很清楚,就是兩國應多合作,取長補短。Tarun Khanna說,目前中、印與西方國家最佳的合作模式是:全球資金、印度設計、中國製造,最後再把產品行銷全球。

註:Billions of Entrepreneurs: How China and India Are Reshaping Their Futures -- And Yours

Saturday, May 10, 2008

全球衰退壓頂 冬去春未來

講者:Olaf Unteroberdoerster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香港特別行政區分處代表)

  自從次按風暴颳起後,美國經濟衰退之聲不絕於耳,此際人們最關注的是:究竟最壞一刻過去沒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香港特別行政區分處代表Olaf Unteroberdoerster,周四在香港總商會的午餐會上發表了他們最新的全球經濟評估,大吹淡風,謂不排除今年全球經濟將陷入衰退,還預言復甦需時,冬去春來尚未可期。

  「全球經濟增長將跌至4%……甚至有四分一機會只有3%,即表示經濟衰退。而復甦將需時甚久。經濟愈好的國家,承受的打擊也會愈大。」

◆美受困擾 拖累全球◆


  Olaf Unteroberdoerster說,全球經濟受兩股力量左右:

  向下的一端是深受金融風暴困擾的經濟大國,包括美國和歐洲;另一端則是由「金磚四國」牽頭的新興市場,尤其是發展蓬勃的中國與印度。亞洲的經濟勢頭雖好,但受歐美拖累,預期增長將由去年的10%倒退至8%。

  他說,樓市、信貸與營商環境三者引發的惡性循環,使美國經濟仍未見好轉:樓價下跌導致負資產和斷供日益嚴重,引起信貸緊縮,這令營商環境更形惡劣,造成失業率上升、消費與生產力下降。

  「新屋銷售不濟,樓價續跌,可見樓市仍在調節,損失勢加劇,看不到復甦的迹象。」此外,過去每次衰退都出現的就業緊縮情況正在發生,看來最壞一刻尚未發生。他預計,由次按危機所引發的金融風暴,最終將令美國金融界損失一萬億美元。

  幸好新興市場欣欣向榮,使全球經濟未致一面倒轉差。

  「由於貿易障礙減少、與國際接軌日多、加上外儲急增,這些因素都增強了發展中國家抵禦金融衝擊的能力。」但亦正正因為全球經濟融合日益緊密,使一些新興市場無法獨善其身。

◆能否復甦 還看新興國◆

  Olaf Unteroberdoerster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些研究數字指出,從1996年到2004年間,亞洲各國對美國的出口,由佔GDP的10%上升至13.3%,中國就由7.6%增至12.2%,增幅高於平均;對歐洲的也從8.3%升至13.6%。亞洲諸國之中,以印度對歐美的依賴比較低,可見她的市場仍頗封閉。

  除出口外,亞洲各國和歐美在金融投資上的融合更加密切。舉例,美國對亞洲的投資,從1996年到2004年間由 5.1%增至13.3%,增幅接近三倍;亞洲對美國的投資,更從8%劇升至26%。十餘年來,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貿易與投資關係,令亞洲各國的經濟緊隨美國上落,步伐日趨一致,脫鈎之說難以成立。因此,與美國關係愈密切國家,如中國,受美國經濟放緩的影響就更大了。

  展望未來,Olaf Unteroberdoerster預期全球經濟仍然陰霾滿布,並會受以下因素影響而惡化:

  ‧金融市場波動

  ‧歐美本土消費

  ‧通脹

  ‧油價

  ‧商品價格

  唯一可為經濟注入動力的,就是新興國家的消費力。回想香港經濟自九八亞洲金融風暴後一路走低,至03年沙氏後憑自由行從谷底反彈,不知這種旺盛的購買慾,可會為世界帶來轉機?

Saturday, April 26, 2008

流動性過剩 中國經濟反常元兇

“「三步走」既是路綫圖也是時間表,只要掌握這個戰略,對國家未來的發展目標就清晰多了。”

講者:成思危(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日前在中文大學出席演講,翌日坊間報道,大多集中在他對內地證監會救市措施「治標不治本」的評語上。

  但若要掌握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和了解其面對的障礙,成思危間接提及的「新三步走戰略」,和內地經濟發展的三個反常現象,更值得留意。

「新三步走戰略」 冀50年成大國

  成思危的演講以「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為題,他說,中國經濟的發展之所以舉世關注,因為到了2010年,「十一五規劃」完成時,中國大有可能取代德國,晉身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他提到:

  「到2020年,中國有可能進入小康社會……至2049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人均GDP為1萬美元。」

  這幾個數字並非順口而出,背後其實有一套理念來規劃與引導,那就是胡錦濤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提出的「新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指從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間,全國GDP由10,800億美元翻一番至21,600億,人均GDP提升至1,600美元;

  第二步,從2010年至2020年,全國GDP再翻一番,達43,200億,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使國家達到全面小康的水平;

  第三步,從2020年到2050年的30年間,全國GDP翻兩番,達到17萬億,人均GDP1.1萬美元,這樣國家就可晉身中等發達國家了。

  「新三步走」其實是鄧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戰略上的延伸。80年代、改革開放剛剛實施時,鄧小平就為國家未來70年的發展,規劃了幾個階段性的目標,那就是在第一步解決國民的溫飽問題(1980至1990年,GDP翻一番),第二步使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1990至2000年,GDP再翻一番),第三步達到中等發展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2000至2050年,GDP翻兩番)。

  「三步走」既是路綫圖也是時間表,只要掌握這個戰略,對國家未來的發展目標就清晰多了。

  除了觸及「三步走」策略外,成思危在講座上還討論了目前中國經濟發展的三個反常現象:

  (1)人民收入在增加,但消費率(居民消費佔GDP比重)卻在減少;

  (2)人民幣升值,境外購買力增加了,但因為通脹,其境內購買力卻下降;

  (3)股市和樓市同時在高速增長(正常情況下應該此消彼長)。

熱錢尋求增值 致投資過熱


  成思危說,導致這三個反常現象的罪魁禍首,是流動性過剩。大量流入的熱錢尋求增值機會,結果導致投資過熱、股樓齊升、物價上漲。這些熱錢有三大來源:

  第一是銀行的存貸差額。去年銀行存款有43萬億,貸出去的只有30萬億,差額高達13萬億。

  第二是外滙儲備。受美國經濟影響,首季內地出口正在放緩,貿易順差也在減少,但外滙儲備卻節節上升,截至上月,已高達1.68萬億美元,顯示熱錢持續流入。成思危估計去年有多達1,000億美元的熱錢流入中國,博人民幣升值。他認為這種對升值的預期,「比升值本身更危險」。

  第三是個人與企業手頭上的貨幣在增加。自實施存款實名制後,內地不少富豪唯恐「露富」,紛紛把大量現金握在手中。若再加上一些官員貪贓枉法所得,這些錢估計有好幾萬億。

  針對這些反常,中央實施了「兩防一緊」措施:「兩防」是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轉為通脹;「一緊」即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以對付流動性過剩,具體工具包括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及公平市場操作。

  許多人關注美國經濟放緩對中國的影響。成思危說,毛澤東那「敵人一天天爛下去,我們一天天好起來」的論調已不適用,在全球化下,國家之間的依存大於競爭,所以他估計在出口減少下,中國的貿易順差會收窄20至30%,經濟增長約在8至10%之間。

Saturday, April 12, 2008

「最後一課」尋夢 患癌教授熱爆

“這正是鮑許的演講打動人的地方:他的生命已進入倒數,但他沒有表現出一絲軟弱。正如他一開腔便說:
  「我們不能換掉手上的牌,只能決定如何把它打出去。」”

講者:蘭迪鮑許Randy Pausch(卡內基美隆大學電腦系教授)

  近年美國一些大學颳起一股「最後講課」(Last Lecture)風。包括史丹福大學在內,一些頂尖的教授會被邀請發表一場「最後講課」,想像他們將授予生命中的最後一課,會把甚麼告訴學生。

  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電腦系教授鮑許(Randy Pausch)也是其中一員。所不同的是,他的確臨近生命的尾聲。

◆600萬人上網瀏覽 故事出書◆

  鮑許教授去年九月應邀發表他的「最後一課」,在此前一個月,他被診斷出因胰臟癌擴散至肝部,只剩下六個月壽命。他以「真正實現你的童年夢想」為題,原意是為當時只有五歲、兩歲與一歲大的兒女留下最後的說話,結果這個為時76分鐘的講課,不但獲得即場四百餘名觀眾多次全體站立致敬,其後發表的錄影片段,還在半年內吸引了超過600萬人次瀏覽。

  鮑許的「最後一課」效應不斷發酵。在演講發表後一個月,Google全球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裁、鮑許的博士班同學李開復,在博客上撰文高度推薦,結果這演講迅速被配上字幕、繙譯成中文,在大中華學子間輾轉相傳;他被邀請上美國的電視節目,與名嘴 Oprah Winfrey對談,感動上千萬觀眾。

  有書商更拉攏他和最早報道其「最後一課」的《華盛頓郵報》記者Jeff Zaslow合作,把其故事結集成書,並於本周二出版。

  出版社對這《最後一課》寄予厚望,初版即印書四十萬冊,並正在將之繙譯成至少十七種語言,寄望它可以成為下一本《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內容為垂死教授與學生分享生命的意義,全球已售出1,400萬冊)。

  在書商摩拳擦掌的同時,鮑許亦正在垂死掙扎——他在網站上最新的一篇日誌(記於四月二日)裏說,醫生在他的肝臟發現了新的腫瘤,情況並不樂觀。但鮑許表現得一如他在演講上的勇敢和朝氣勃勃;他矢言還擊。

◆「不能換牌 只能決定怎打」◆

  這正是鮑許的演講打動人的地方:他的生命已進入倒數,但他沒有表現出一絲軟弱。正如他一開腔便說:

  「我們不能換掉手上的牌,只能決定如何把它打出去。」

  那天在講台上,他聲明自己不談癌症也不講宗教,只想和聽眾們分享他童年的夢想、他如何一一實現那些看來不切實際的宏願、最後是他如何為其他人圓夢。

  一如大多數小孩,鮑許的童年夢想十分天馬行空:感受無重狀態、加入職業欖球隊、為世界百科全書撰文、與《星空奇遇記》(Star Trek)的船長(Captain Kirk)見面、贏得許多毛公仔、成為迪士尼的夢幻工程師(Imagineer)。

  令人驚訝的是,不管這些童夢多麼遙不可及,鮑許竟一一實現。他從中得到體會:

  「我從做夢和從不能實現它們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當你得不到你所魂牽夢縈的,那些就是經驗。」他最終沒有進入職業欖球隊(但在他發表了「最後一課」後,匹茲堡職業欖球隊特別邀請他參加球隊的排練),但年紀小小便從嚴謹的訓練中體會到凡事不能一步登天。

  尋夢的過程總是波折重重。鮑許不止一次用一堵磚牆來說明達成願望的艱辛,但他對這面妨礙他的厚牆,有另一種看法:「它不是用來擋開我們,它用來證明我們多麼渴望翻越它。它用來擋開那些並不是那麼渴望翻過去的人。」這番話一再獲得掌聲。

◆口才了得 前輩引領做教授◆

  在演講的上半場,鮑許分享了他尋夢的過程,在下半場,他回憶他如何幫其他人尋夢——他當上了教授,並且是「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方面的專家,他在大學裏開創了一個課程,通過集體創作,幫助許多學生達成自己童年的願望。而這一切,源於老師的一句話。當時他剛畢業,正思量應該繼續求學還是應找一份工作,他的教授就說:

  「去唸博士,當一個教授吧。你的口才如此出色,任何一家公司都會讓你當上推銷員。既然如此,你應該去推銷一些比較重要的東西,例如教育。」自此他終生以教育為志。

  在演講的尾聲,他一再強調「做夢」的重要:「永遠不要失去童年的幻想,這實在太重要了,是生命的動力。」他說雖然他邁向死亡,但他仍然樂在其中:「在剩下的每一天裏,我都會快樂地生活,因為除此以外,沒有別的法子。」

  他說,只要你努力經營自己的人生,夢自然會跟隨你。

  鮑許教授的演講片段及全文,可於http︰//download.srv.cs.cmu.edu/~pausch/觀看及下載。

Saturday, April 05, 2008

「黑貓白貓」靈活 中國務實致富

“說「黑貓白貓」論具有中國特色,因為這和中國文化的「中庸」之道脗合。林毅夫說,從毛澤東的「實事求是」、鄧小平的「解放思想」、到江澤民的「與時俱進」,秘訣都在於「務實」,不囿於教條主義”

講者:林毅夫(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

  候任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身世傳奇。

  27歲那年,尚未三十而立,他毅然躍下大海,從台灣金門橫渡到內地求學,代價是直到父親過身也無法回家;未屆四十不惑,便先後取得芝加哥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博士學位,並立即回國擔任北京大學的教授、創立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後出任總理溫家寶的智囊;今「五十而知天命」(他今年56歲),即將擔當向由西方「打骰」的世界銀行要職,是出任此職的首位華人,位高權重。他更未履新就先許下承諾,要在耳順之年,再回國發光發熱。

◆國家命運 知識決定◆

  在這樣的背景烘托下,他履新前的演講一如所料地吸引了大批傳媒與達官貴人的捧場。

  林毅夫亦不負所望。他周一在中大以「發展與轉型:思潮、戰略和自生能力」為題發表演講,內容探討中國的經濟起飛,正切合世銀對他的期望:藉中國的經驗,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

  林毅夫說,鑽研經濟學以來,有個問題一直令他夙夜憂歎:為甚麼有些國家富有,有些卻總是貧窮?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天然資源、人才與科技,左右了國家的發展,是貧與富的關鍵。因此在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經濟學家預計,資源豐富的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會有高速增長,但出乎意料地,經濟的高速增長,卻發生在資源短缺的東亞地區,如中國和越南。

  林毅夫對此深入研究後,得出的結論是,決定國家命運的,不是資源,而是政府與社會思潮;是知識:「好的理念帶來好的政策,孬的理念帶來孬的政策。」

  他說,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都相信政府的干預能重振經濟,於是不惜以有形之手,通過資助、補貼、稅務優惠、滙率操縱等種種措施來大力發展重工業。結果造成價格操縱、市場失效。50年代的中國、60年代的台灣、70年代的韓國,都因此吃盡苦頭。這就是一個錯誤的思想引致重大損失的典型例子。

  那怎樣的理念才叫好?

◆取中庸之道 貧窮非注定◆

  林毅夫以中國的經驗做例子。他說,中國經濟之所以能成功轉型,就是因為採取了務實的策略,即鄧小平說的,「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的就是好貓」。這種精神既具有中國特色,也是世界性的,「越南與毛里裘斯都採取了類似的做法」,才能逐步脫貧。

  說「黑貓白貓」論具有中國特色,因為這和中國文化的「中庸」之道脗合。林毅夫說,從毛澤東的「實事求是」、鄧小平的「解放思想」、到江澤民的「與時俱進」,秘訣都在於「務實」,不囿於教條主義,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人民的智慧,解放市場的潛力。

  舉個例子,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引入的「雙軌制」,就是務實政策的表表者。「雙軌制」是國家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化的過渡措施,強調市場因素與政府調控並存。在價格與資源分配上,政府既給予國企一定的自主能力,又適當地加以修正,直到完全市場化為止。相反,一些國家曾狠下心腸採取「震盪療法」,結果不但得不到「J」形反彈,卻招致「L」形的長期經濟衰退。

  在總結時,林毅夫引著名經濟學家、首位在經濟學領域裏獲得諾貝爾獎的黑人 Arthur Lewis(1915至1991)的話說:「貧窮不是注定的(Poverty is not destiny)。」他說,只要有足夠的勇氣和意志力,在適當的領導下,所有國家都有機會脫貧。

  相信他在世界銀行的未來4年,當會為此宏願作出努力。

***

後記:
為工作而去聽這個講座,其實一點期望也沒有,但近距離接觸了林毅夫後,令我對他好感頓生。他早已棄戎從文,但仍蓄著小平頭,身栽高大,笑容可掬。最令人難忘的是他在接受台下發問時表現出來的機智與和善。看今天出版的iMoney,提到林毅夫的心願是:「軍人的理想是馬革裹屍還,我最大的願望是累死在書桌上。」別人問他當年為什麼要徒手游水到中國,他說:「在那邊我日日看到大陸的山水,不游過來,我內心就不能平靜。」他至今未返台。

這個人,有學者的睿智、詩人的感性、軍人的勇氣,令我由衷敬佩。

Saturday, March 15, 2008

港人缺文化品味 難追趕紐倫

“「金融市場不足以令一個城市成為國際都會。從古老的阿特蘭大城到如今,所有大都會亦同時是知識與文化中心。」”

講者:柏聖文(Stephen Bradley,英國駐港總領事)

  真是無巧不成書。

  《時代周刊》(Time)1月中以「紐倫港」(Ny-lon-kong)作封面,把香港與世上另外兩大城市紐約與倫敦相提並論。遺憾的是港人忙於鑽營,沒有誰——包括曾誓言把香港打造成另一個紐約或倫敦的特區官員們——加以重視。

  即將告別香港的英國駐港總領事柏聖文(Stephen Bradley),一直對香港的發展念茲在茲。兩天前他在富殖民地情懷的外國記者俱樂部午餐會上發言時,亦力勸政府在鼓勵港人搵錢之餘,應注重培養文化與品味,如此才能和紐╱倫並駕齊驅。

  可惜,柏聖文一番苦口婆心,聽在被流感擺布得暈頭轉向的官員耳中,看來亦難雁過留聲。

京滬藝術豐富 經商更有趣

  《時代周刊》的「三城故事」用紐約、倫敦和香港來包裝,除了因為在全球化下,三地都是叱咤風雲的佼佼者外,亦因三者非常相似:

  ‧生命力頑強——七八十年代,三地都經歷了不同的經濟重創,卻憑打不死的精神強力反彈。

  ‧曾經以製造業為主要發展動力,其後逐步轉型為服務業。

  ‧都(曾)是繁榮的港口。

  ‧是移民城市——倫敦31%人口並非土生,紐約有移民34%,香港更不消說,五六十年代,人口於幾年間從五十萬暴升三倍,都拜移民所賜。

  ‧以金融業為主。

  然而,《時代周刊》在抬舉之餘亦老實不客氣地指出,香港的文化發展遠不及前兩者(「她還年輕」,雜誌如此解釋)。

  柏聖文的演講雖然沒有提及《時代周刊》的內容,但主題卻與之遙相呼應,並在文化上大力落墨。他說,

  「金融市場不足以令一個城市成為國際都會。從古老的阿特蘭大城到如今,所有大都會亦同時是知識與文化中心。」一句話已足以反映其視野。

  柏聖文繼而打了一個比喻:「一群藝術家聚在一起時談的是錢,而一群銀行家聚在一起時談的卻是藝術。」此正反映出當世界愈來愈平、當在各處工作幾乎大同小異時,一地的生活品味才是它吸引人才之處。

  柏聖文說,四年前他履新時,香港剛經歷了沙氏疫潮與五十萬人大遊行,港人信心前所未有地低,對北京、上海的步步進逼惶惶不可終日。

  這幾年經濟反彈了,善忘的港人在股票市場再度大有斬獲,卻漸漸淡忘了被邊緣化的恐懼,以為自己金融中心之位固若金湯,反而忽視了北京、上海在文化與藝術領域上的大張旗鼓——「人們到上海去,顯然不是因為該地比香港更適合做生意,而是因為該地的生活比香港的更有趣。」此話猶如當頭棒喝。

  柏聖文除薄責政府在文化與創意發展上推動不力(見另文),亦表示回歸十年來,特區官員無更主動地發展中港關係,令他詫異。

  「當知道特首本人花了不少私人時間在這方面時,我預期香港應擺放了大量人力資源在北京的代表處,努力為香港的利益向中央進行游說與溝通……」

  然而,特區駐京辦只有職員43人,僅為英國駐當地領事館的五分一。不談中央,特區在中國各城市的辦事處亦往往只小貓三四隻,「內交」嚴重匱乏。

英文國語欠佳 國際化不足

  香港自詡為「亞洲國際都會」,然而人們操國際語言——英語或普通話——的水平卻名不副實。柏聖文說,他「走在街上、在店舖內、的士裏」,發現英語正「急速倒退」,盡管有時嘗試用普通話(他自牛津大學畢業後,曾往上海復旦大學進修一年),但毫無幫助。

  「我明白廣東話是一種了不起的語言,但作為『亞洲國際都會』,這顯然不足。」柏聖文以調侃的口吻說。

  回顧四年任期內在香港生活的點滴,柏聖文認同香港在金融發展上一枝獨秀,但在其他方面,特別是和「國際化」有關的文化與語言,卻未竟全功,仍需努力。

----------------------------------

修頓球場 改造無期

  05年3月,英國文化協會與灣仔區議會邀請了兩位來自英國的年輕設計師,Thomas Heatherwick及Fred Manson,為灣仔修頓球場改頭換面。

  被譽為「新達文西」的Thomas Heatherwick年少有成,兩年前更獲英國菲臘王子設計師大獎,該獎項被視為業界「奧斯卡」。他倆當時被邀來港後,積極展開設計與諮詢工作,並獲傳媒重視,大肆報道二人改造修頓的藍圖。

  7月二人將計劃書公開發表及交予市區重建局,建議以1億至2億元翻新修頓,大增綠化與公共空間。當時灣仔區議員黃英琦還信心滿滿,相信只要獲批,工程在年半至兩年內可完成。

頂尖設計師意念 遭審批扼殺

  計劃原來早已胎死腹中。柏聖文進行游說時,政府表示審核的過程將非常漫長,恐怕每區也會提出各自的要求。柏聖文沒好氣的說,政府若連自己的審批過程都不能簡化,還談甚麼「行政主導」,又,若各區都有類似要求,那就「讓它們都有一個吧!」盈餘充沛,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政府對地區的創意與文化推動,大大不足。

Saturday, March 08, 2008

中國崛起 「大國責任論」壓頂

“先以「別相信史提芬‧史匹堡會毀了奧運」令北大學子笑逐顏開,末了再勾勒了一幅「未來我們用中移動,你們看《經濟學人》」的世界大同畫面令記者們深受感動,但中間的演講重點,仍然不偏不倚地落在近年大行其道的「大國責任論」之主流論述上。”

講者: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文禮彬(David Miliband)

  久違了。說的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演講。

  當眾人仍沉醉於美國總統參選人奧巴馬一場又一場激盪人心實際空洞的演講時,冷不防一岸之隔的英國,其30年來最年輕的外相文禮彬,上周五悄悄在北京大學示範了一場絕妙的演出。他言懇意切,而弦外之音昭昭,令人驀然發現:啊,大英帝國仍然人才輩出。

  文禮彬在5日訪華行程結束前,特地走訪內地人才搖籃北京大學,並進行了一個小時的演講。

  他形象清新討好,先以「別相信史提芬‧史匹堡會毀了奧運」令北大學子笑逐顏開,末了再勾勒了一幅「未來我們用中移動,你們看《經濟學人》」的世界大同畫面令記者們深受感動,但中間的演講重點,仍然不偏不倚地落在近年大行其道的「大國責任論」之主流論述上。而中國人竟照單全收。

了不起。

  中國的崛起令全世界特別西方國家虎視眈眈。她的經濟增長率每年平均接近10%,比歷史任何一個大國(美國、德國、日本)的崛起還快(註1)。國際上最樂觀的估計,是中國的GDP可以在2020年超越美國,成為世上最大經濟體,重現盛唐雄風。

愛國主義 亦要關心他國


  然而「棒打出頭鳥」。先是「中國威脅論」以不同的形式(政治威脅、軍事威脅、通脹威脅、太空威脅、產品安全)出現,令領導人不得不到處解畫,疲於奔命。

  近期國際上又盛行另一種表面上較為溫和的論述,即「大國責任論」,表示中國已是大國,需負起大國之責,特別在氣候暖化、市場開放與維護弱國人民利益等等議題上,任重道遠。

  文禮彬在北大的演講雖然以「全球化的挑戰」為包裝,但賣的還是同一種藥。

  他開宗明義表示,要化解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國家必須有「主權責任意識」,而這非單指本國的主權意識:「國家不僅要留意本國公民的本土需要,還要留心其他國家公民的國際義務……愛國主義需要國際化。」

  他說,現在我們共面對三種明顯的全球化威脅:

  (1) 保議主義-文禮彬說,保議主義必須被牽制,貿易壁壘必須被打破,其中,中國責任重大:「我們需要中國的外交力量在新的國際貿易格局中發揮作用……給最貧窮國家的人民一定的利益。」

  他表示,歐洲不少企業抱怨中國的貿易設限(例如,壟斷行業外國不得投資、金融業未完全開放)使他們每年損失200億歐元,因此中國須正視這問題,以反駁「中國的出口是以歐洲及北美的經濟繁榮萎縮及失業增加為代價的『零和博弈』」此陳腔濫調。

  (2) 氣候變化
-文禮彬認為氣候變化不但本身是個威脅,也令資源短缺的問題惡化。而最近大幅上漲的食品價格,也得歸咎於天氣變化對收成帶來的影響。

  他一方面讚許中國的一系列減排藍圖,如在2010年前把能源效益提升20%、在2020年前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至15%,另一方面,亦大力鼓吹成立「全球碳交易市場」(global carbon market),「使資金及技術能夠從富裕國家流向中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應為溫室氣體排放負歷史責任,為後進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幫助。」

  他表示,倫敦作為全球碳交易的金融中心,英國是最先向中國提供低碳金融服務的國家。

  (3) 兩難」國家(Faltering states)
-這裏指的是兩種實力極端懸殊的國家:一種國家太弱小,根本無法自行維持法紀,保護公民;另外一種則過分強大,令周邊國家受威脅。

  文禮彬強調,干涉他國內政當然可免則免,但「外交途徑及援助」則無可厚非。

互惠互利 勿抱競爭觀念

  他提及了多個和中國扯上關係而政權不穩的國家,包括非洲諸國、緬甸、伊朗、蘇丹等,又以去年春天中國在埃塞俄比亞的油井受襲,和在尼日利亞的石油工人遭綁架事故為例,說明「現在急需良好的政府管理及法律支持為投資提供保障」,而中國、歐盟及非洲其他夥伴,應以「投資的方式」,助非洲各政府提高透明度與管治能力。

  在總結時,文禮彬強調現在的政治格局和二戰後已大大不同。全球化令各國之間的依賴性增強,所以不應再抱持「競爭利益」的觀念,而應着重互惠互利;不應強調勢力平衡,而應重視共同承擔。

  他以相當軟性的口吻,為這個演講作結:

  「試想一下,在10至20年內,我的電話服務商是中國移動,而你們的是英國電信;在歐洲閱讀《財經》的人和在中國線上瀏覽《經濟學人》的人一樣多;一個中國演員因為主演了一部在法國拍攝的英國片而獲得美國奧斯卡獎;我們的孩子一起在互聯網上合作最新的地理課項目……」

文禮彬的姿態與用詞俱很動聽,但「大國責任論」對中國來說,究竟是橄欖枝還是緊箍咒,得視乎我們如何應對。畢竟已沉睡百年,欲再圓盛世夢,絕非一朝一夕。

Saturday, March 01, 2008

打「反華牌」 無礙希拉莉選情



“大選時打出「中國牌」,「在尼克遜的年代可能管用,但現在已不能影響選情,最多只能作為對內凝聚的手段。」”

專訪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助理教授沈旭暉

  美國總統大選初選已進入倒數狀態。

  當麥凱恩在共和黨內的參選資格幾已固若金湯時,連敗11州、形勢稍微落後的民主黨希拉莉仍對對手奧巴馬緊咬不放。

  在下周「小型超級星期二」(見下文)初選迫在眉睫之際,希拉莉終於沉不住氣,為了討好有可能被中國人搶飯碗的工人選民,大打「反華牌」,炮轟中國輸出有毒產品及操縱人民幣滙價等。

  翻查資料,發現「妖魔化中國」可以說是近年美國大選的必然手段,從克林頓到小布殊皆如是。

究竟這招是否真的奏效?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助理教授沈旭暉說得直截了當:「沒有一份學術文章研究過並且能證明,在美國總統大選時打出『中國牌』是有效的。」

  但他補充,美國在外交上有所謂的「八星期理論」,指總統在當選初期,通常都會對中國擺出一副極強硬的姿態,以此滿足選民,表示其重視參選承諾。

  舉例,克林頓在參選時曾厲言譴責「從巴格達到北京的屠夫們」,當選後又將中國的最惠國待遇與人權掛鈎,處處顯得咄咄逼人。

  至於小布殊,他在2001年當選後不久,即於南海進行航空母艦演習,向中國耀武揚威。

希拉莉轟華 姿勢多於實際

  但這些都是姿勢多於實際。

  沈旭暉說,大選時打出「中國牌」,「在尼克遜的年代可能管用,但現在已不能影響選情,最多只能作為對內凝聚的手段。」

  事實上,這些初期對中國毫不客氣的美國總統們,在卸任前往往轉軚,表現親切,說穿了也是為未來鋪路。

  若「中國牌」沒有想像中的威力,希拉莉為甚麼會以此作為絕地反擊的手段?

  沈旭暉說,許多本土美國人根本不知道真正的中國是怎樣一回事,所以根據他的判斷,參選人不會因為對華政策而令選票受影響,「但是他們卻能借『中國牌』鞏固其本身形象,藉此拉攏選民。」希拉莉高調對華發炮,只不過想藉此凸顯她有能力和中國交手,顯示相形之下,她比奧巴馬在經驗上有相對優勢。

  如果明瞭「中國牌」只是總統參選人藉此鞏固本身形象的手段,而非大選的焦點,那就不難掌握各人的對華政策,是如何的度身訂造了(見另文)。

  一向以來,中國傾向和右派(共和黨)打交道,因其立場較靈活,特別在經貿上,比民主黨更「有偈傾」。但從表面看來,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的對華態度卻相當強硬,反而擺出調解者姿態的奧巴馬,其廣義的「融和」立場,對中國最有利。

  盡管這樣,沈旭暉認為不論誰最終當選美國總統,中美關係都不會出現重大改變。因為有許多關鍵人物都比一個不怎樣熟悉中國的總統,在中美關係上更舉足輕重。而且不管誰執政,最終都得倚賴一眾中國專家和技術官員,來貫徹兩國的交往。

網民認真回應 反顯幼稚

  「現在中美發展的大方向是,美國希望中國能成為一個盡責的大國,要求中國做符合美國利益的事。若想有好處,就要遵守多項條件,如在主權和人權問題上負起更大責任等。未來的趨勢是,只要中國在當地有貿易,美國都會以人權為由向中國施壓。」沈旭暉說。

  明乎此,就知道中國對希拉莉求勝心切下的忽然強硬,不必太在意,亦不須作出反應。「有些內地網民,對希拉莉的指摘逐一回應,甚至乎挑動起民族情緒,認真對待。這感覺幼稚,徒顯他們對遊戲規則的不熟悉。」

  沈說,太正規回應一名總統參選人的話,只會降低自己的彈性,不如好整以暇,隔岸觀火。
﹏﹏﹏﹏﹏﹏﹏﹏﹏﹏﹏﹏﹏﹏﹏﹏﹏﹏

麥凱恩(共和黨)

  越戰軍人形象深入民心,因此他的對華政策亦着重保安和軍事層面。如聲稱中國若和台灣開戰,就要自食其果,又表示中國應提高其軍事透明度,及主張推動中國的民主改革等。

----------------------------------

希拉莉(民主黨)

  主打「女性」和「人權」,貫徹其丈夫克林頓的「人權外交」政策,認為人權是外交的基石,而中國不但有責任尊重境內人權,亦有責任改善世界的人權狀況。

----------------------------------

奧巴馬(民主黨)

  走勢凌厲的奧巴馬得助於其個人的種族背景(他有肯尼亞血統,又曾隨母親改嫁,幼時在印尼雅加達接受教育),強調種族大融和是他的中心議題之一,並以自己作為黑人仍「撈得掂」的經歷,證明融和有出路。他曾表示中國是競爭對手,不是敵人(但相對來說,歐日不是對手,是盟友),一切以國家利益為先,不主張意識形態上的非友即敵。

﹏﹏﹏﹏﹏﹏﹏﹏﹏﹏﹏﹏﹏﹏﹏﹏﹏﹏

知識庫︰何謂小型超級星期二

  下周二(3月4日)美國將有4個州同時進行初選,包括德克薩斯、俄亥俄、佛蒙特和羅得島。民主黨在德、俄兩州共有389張選舉人票,對參選人贏得黨內初選舉足輕重。

  目前希拉莉得票1,266張,奧巴馬1,362張。

  根據民調,希拉莉在擁有161張選舉人票的俄亥俄州的支持率較高,而奧巴馬在擁228張票的德克薩斯州勝算較大。

Saturday, February 02, 2008

美經濟不放緩 中國難遏過熱

“「我們面對的最大危機,不是美國經濟衰退;而是沒有美國經濟衰退。」王慶說,如果美國經濟不放緩,中國的經濟過熱將無法冷卻,後果更嚴重。”

講者: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

  內地受雪災牽連,美國經濟又現疲態,市場過去數周波動不已,加上今年又是奧運年,多種複雜因素扣在一起,未來的經濟與投資環境更叫人看不清。

四季喻經濟 雪災影響短暫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本周一出席香港總商會午餐會時,以春夏秋冬為喻,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可能出現的4種情況,輕易助人撥開雲霧。

  近幾天,電視和報章都有鋪天蓋地的雪災新聞。內地通脹正在升溫,不測風雲令物資供應更形短缺,物價會否繼續飈升?

  王慶認為雪災的影響只屬短期,故維持對全年通脹4.5%的預測(去年12月通脹為6.5%)。他認為,美國經濟衰退更應受到重視:「我們面對的最大危機,不是美國經濟衰退;而是沒有美國經濟衰退。」王慶說,如果美國經濟不放緩,中國的經濟過熱將無法冷卻,後果更嚴重。

  他以中國政策取向為經,全球經濟表現為軸,預測本年度中國經濟有可能出現4種情況(見圖):


  春(10%):環球經濟無衰退,內地採緊縮經濟措施,以政策手段達致軟着陸(Policy-induced Soft Landing);

  夏(25%):環球經濟無衰退,內地亦無任何緊縮經濟措施,經濟繼續過熱;

  秋(60%):環球經濟衰退,內地不必採取緊縮經濟措施,經濟軟着陸(Imported Soft Landing);

  冬(5%):環球經濟衰退,內地同時採取緊縮經濟措施,經濟硬着陸。

  「過去兩年,中國一直希望調節過熱的經濟,但都不成功。目前美國經濟轉壞,出口放緩,中央因此不必採更嚴厲的調控手段,對中國而言是件好事。」王慶引述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指,預期美國經濟將出現溫和衰退:首兩季出現負增長、第三季平穩、第四季增長回升,全年最終經濟增長約1%。而受美國經濟的影響,內地的出口增長率將由去年的26%放緩至今年的16%。

  王慶指出,如果美國不是出現經濟衰退的話,中國要嗎出現經濟過熱(夏),使貿易盈餘和外儲繼續往上飈,要嗎調控政策過緊(春),限制銀行借貸和遏抑投資,這絕非好事。因為若美國經濟不轉壞,中國出口勢必強勁,使熱錢流入,難以調控-「除非人民幣大幅增值百分之二十或以上-但我不認為這會在08年發生。」他估計人民幣今年內將升值7至8%,全年經濟增長為10%。

國債少外儲豐 奧運影響遜預期

  王慶提到最近到美國出差,曾被問及中國是否有能力達到雙位數字增長,他認為可以,並提出兩大理據:

  「中國的抵禦能力早已今非昔比。首先,國家債務水平為發展中國家最低,僅佔GDP的18%;此外,國家外滙儲備豐厚,達15個月進口需求,足以抗衡外來衝擊。」

  至於大家都很關心的奧運,王慶認為其影響將沒意料中大。他以主辦城市對國家的人口和GDP貢獻為指標,比較過去6個奧運主辦城市的經濟表現後,指中國在奧運後的經濟表現,將不會出現和南韓一樣的衰退。

  「首爾佔韓國的人口和GDP百分之四十以上,但北京不是;她應和阿特蘭大相似。」96年奧運後,美國的股票指數仍節節上升。

  演講尾聲,王慶打出一張中、印、美、歐在過去300年對世界生產力貢獻的圖表,並引述一位歷史學家的預測道:「18世紀,中國曾獨佔全球生產力的百分之二十以上,目前形勢雖然不明朗,但屆2015年,大有可能又回到這個水平去。」

  學者的預測能否成真,將比普選更快得到證實,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Saturday, January 26, 2008

走出政經陰霾 港人再掀創業潮

“更令人欣喜的是,這些創業者不少是年輕(25至34歲)、高學歷(學士學位以上者)者,他們的企業以服務業為主,並有不少(75%)着眼全球,預期客戶並非只是塘水滾塘魚的香港人。
  一個新的創業盛世,是否在隱然誕生中?”

講者: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主任譚安厚教授(Prof. Hugh Thomas)

  1998至2004年間,本港的創業率僅3%,即100人中只有3人創業,是全球最低的之一。高收入國家的平均創業率為4.4%。

「我有一個夢…………」香港人的夢哪裏去了?

  孰料去年本地創業率來了個谷底反彈,勁升至10%,不但較美國(9.6%,但該差異在統計學上不顯著)高,還遠勝「宿敵」新加坡(6%)。

多屬高學歷青年 服務業為主


  更令人欣喜的是,這些創業者不少是年輕(25至34歲)、高學歷(學士學位以上者)者,他們的企業以服務業為主,並有不少(75%)着眼全球,預期客戶並非只是塘水滾塘魚的香港人。

  一個新的創業盛世,是否在隱然誕生中?

  在香港美國商會有關「全球創業觀察」(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GEM)的午餐會上,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主任譚安厚教授顯得十分雀躍。這也難怪,香港創業率一直是全球(GEM的42個研究對象)最低之一,今年終於吐氣揚眉。

  譚安厚認為這和香港已走出政經陰霾不無關係:「因為97回歸之後,我們經歷了金融風暴、科網爆破、沙氏襲港、還有董建華…………」台下泛起了笑聲,「如今我們已從低谷復元過來。」

  調查中,譚安厚發現港人對創業的看法在這幾年來並沒有大變,比如說,視創業是理想職業、認為企業家應受尊重、覺得自己擁有創業技能與經驗者,比率和過去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心態。

  過去,只有約兩成港人對創業的未來有信心,但去年卻有高達八成受訪者,覺得未來半年都是創業良機。是甚麼令港人眼前滿是薔薇色?

  GEM的報告認為這和本港近年的經濟反彈,還有崛起的中國不無關係。此外,投資者的信心,相信也是關鍵因素。

  「04年前,大部分投資者皆預期10年回報只有76%,等於『預咗蝕』;但去年,投資者預期10年回報高達365%。」譚安厚再滙報出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數字。投資者果然雄心萬丈,可惜本地創業家能受惠的,似乎不多。

  里昂證券亞太恒富資本(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何敏說,過去10年,他們共投資了19家企業,其中4家公司已掛牌上市,但全部都是內地企業,當中沒有一家香港公司。

  「我在中大畢業,我在香港生活…………我也很想投資在香港的公司上,可是還沒遇上值得的。」他透露,去年共接獲624份企劃書,但只有18份是港人遞交的,成功獲得他們垂青的,零。內地的創業率高達16.4%,錢隨公司跑,難怪何敏說,他的同事都往北京、上海跑。他也不例外,目前幾乎九成時間都在內地工作。

基金投資新企業 似開拍電戲

  何敏形容,基金投資新企業,有點像開拍電影:「即使這一套電影很成功,下一套也可能是票房毒藥。我們要挑選好劇本、好導演、好演員。」一旦點石成金,「我們固然賺錢,被我們選中的更是身價百倍,回報也許是我們的十倍。」基金以真金白銀投資,不得不慎重。可憐得不到基金青睞的創業者,很難經營下去。

  所以譚安厚的報告也並非報喜不報憂。他們發現,高達54%沒有繼續下去的新企業,是因為無法獲利,惟有黯然離場。

  即使如此,真正有志的創業者應該抱「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心,實現夢想。

  正如其中一名與會者、元創間LED燈光藝術設計的業務總監杜家禮說:「機會總是有的,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候。」希望那10%創業的香港人,也有這樣的氣概。

Saturday, January 19, 2008

奧運後中國 經濟繼續騰飛

講者︰遠東經濟評論編輯Hugo Restall

  奧運之後,中國的經濟增長會否放緩?

  有些人相信,為了營造歌舞昇平,凸顯大國崛起,中央無論如何不會在奧運前打壓過熱的經濟。但之後,就難說了。

  一國經濟在奧運後迅速走下坡,歷史上不是沒有例子。中國的經濟將何去何從,太多人關心。

  《遠東經濟評論》的編輯Hugo Restall,曾先後於《華爾街日報》和《亞洲華爾街日報》撰寫社評,他畢業自長春藤大學之一的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學習亞洲研究,後來又在內地學習普通話,對中國的觀點有異於一般西方評論員。Hugo Restall不但不擔心中國經濟在奧運後有可能衰退,甚至認為即使發生輕微經濟放緩,也是利大於弊,因為這有助緩抑過熱的經濟,誠為中國經濟的「大好友」。

歐美縱轉差 中國內需勁

  「如果奧運之後,中國的經濟增長輕微放緩,這應該是正面的,因為國家的經濟已經過熱,溫和的減速可以接受……預計08年的經濟增長會比去年的11.5%減少1%左右,這樣的數字仍然傲視全球,對中國來說,不算一回事。」Hugo Restall上周在香港總商會的午餐會上,單刀直入。

  他接着從四方面闡釋他的觀點:

  一、奧運因素

  「我們也許高估了奧運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了。」Hugo Restall說,中國作為一個龐大的國家,奧運對她的影響力,遠不如當年對日本、韓國或墨西哥那樣,更何況,中國身處經濟高速發展階段,實不能與當年的幾個國家同日而語。奧運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可能是心理因素居多。

  「過去四年,國家投放了400億美元於奧運建設上,這對中國一年的GDP來說,不算甚麼。」

  他認為,即使在奧運之後,不少大城市以至二綫城市,都有合理的大興土木的需要,經濟不會迅速冷下來。

  更何況,目前的經濟活動既有實質支持,又無顯著勞工、生產、原材料入口或資金短缺的迹象,Hugo Restall相信奧運之後,經濟仍會繼續暢旺下去。

  二、通脹與股樓市

  過去數月,內地通脹持續升溫,但Hugo Restall認為這個問題並不容易解讀:「價格增長集中在燃油和食品上,但其他消費卻有通縮迹象,故對待通脹問題不宜一概而論。」

  他預計本年度的通脹勢頭將會減緩,但由於銀行出現負利率,加上不少人的財富得到增長,故人們選擇把資金投放在股樓市,是很自然的事。而且,如果股市在奧運之後調整,這反而有助擠出泡沫,減少傷害。

  「有人說奧運之後,人們會對固定資產投資失去信心,我並不認同,但我們不妨靜觀其變。」他說許多人認為內地的樓價高得不合理,但人們只是把注意力放在一些高不可攀的豪宅上,忽略了實質需求。

  「很多人的工資得到雙位數字增長,他們很自然地會為自己選購更好的房子,這和九七年的香港樓市截然不同。」

  三、出口與內需

  Hugo Restall認為通脹與股樓市都不會出現大問題,但08年真正的危機,相信和奧運無關,要提防的反而是美國與歐洲經濟衰退所引發的骨牌效應。

  「歐美經濟放緩,相信中國的出口貿易將會受到壓力,這會使中國減少依賴對外的貿易,而更注重區內貿易。但由於中國產品在全球具備競爭優勢,故歐美的經濟對中國的影響,亦會比對其他國家的少,因此預計中國的出口仍不弱。」

  際此時刻,中央一直大力鼓勵的「增加內需」,可能即將出現拐點。

  「消費品售賣反應理想,實質需求強勁,持續改善的待遇將進一步推高人們的購買慾。」這將為由於出口不利而受壓的貿易,帶來一場及時雨。

  四、政治考慮

  最後,與奧運沾不上邊的,Hugo Restall提到要留意中共領導層可能出現的政治角力。

慎政治鬥爭 望減行政干預

  有別於鄧小平年代的「改革派」Vs「反改革派」,Hugo Restall認為目前的中共領導層可分為「文科官員」(Generalist)和「工科官員」(Technocrat)兩大意識之爭。

  「文科一派是忠黨愛國的主流,他們不少是地方上的官員,傾向給予地方商賈稅務優惠、銀行貸款來加速建設,這可以說是導致經濟增長過熱與通脹的主因。

  工科出身的官員如朱鎔基和溫家寶,則注重價格穩定與中央調控,對經濟過熱絕不鬆懈。」

  Hugo Restall說,大權在握的胡錦濤正在學習,目前他已採納了工科官員們的告誡,這從近月來央行的緊縮政策可見一斑。未來仍有待觀察。

  他期望中央會採納更多市場手段調控經濟,逐步減少行政干預。

Tuesday, January 08, 2008

財儲豐厚快樂煩惱 財爺怎拆解?

“自50年代開始,歷任財司都很重視財政儲備之適當水平,並每每因應社會狀況,10年左右調整一次。然而回歸10年來,已歷兩次修訂,變動如此頻繁,反映了爭議之大。這個「快樂煩惱」,不知新任財爺曾俊華會如何拆解?”

專訪浸會大學經濟系客座教授鄧樹雄

  庫房水浸,還富於民之聲不絕於耳。

  上文提及(1月5日《五分鐘聽一席話》),除派糖換掌聲外,政府既然手握大量財富,應帶頭推動經濟轉型,畢竟花無百日紅。

  但應花多少錢?

  而更重要的前設問題是:應留多少錢?

  如果對於何謂「適當的財政儲備」沒有共識的話,也不會對該花多少錢有共識。這是個哲學問題。

  浸會大學經濟系客座教授鄧樹雄說,自50年代開始,歷任財司都很重視財政儲備之適當水平,並每每因應社會狀況,10年左右調整一次。

  然而回歸10年來,已歷兩次修訂,變動如此頻繁,反映了爭議之大。

  這個「快樂煩惱」,不知新任財爺曾俊華會如何拆解?

港府儲備 遠超國基會建議

  「說還富於民,但怎樣還?」鄧樹雄問。

  他說,還富於民,其實很困難。「還富於民就是把政府的財富還給市民,通過的手法不外乎減稅減差餉。但這牽涉稅收與開支的管理,一般市民未必理解。」鄧樹雄說,必須先弄清楚何謂「適當的財政儲備水平」,然後才是如何「善用財政儲備或盈餘」。

  目前,一些人認為政府的財政儲備不宜過多,減稅一定要大手筆,立法會更敦促制定財政儲備之水平。但官員卻寸步不讓,堅持儲備不能太少,並搬出國際貨幣基金會的建議,要將儲備維持在本地生產總值的30至50%,以應付收入波動及未來的人口老化。

  但鄧樹雄認為,國基會的建議有商榷餘地。

  「國基會根據極端不利的財經金融情況下,計算出一個國家需要相等於本地生產總值30至50%的外滙儲備,以維持該國幣值穩定。

  但港元聯繫滙率制度有百分百美元的外滙支持,非浮動滙率制。

  更重要的是,國基會建議的是一國的外滙總儲備,但港府自79年起,便把財政儲備存於外滙基金中,財政儲備只是外滙總儲備的一部分……以外滙基金高達1.2萬多億港元而言,已佔本地生產總值的八成,遠超其建議的30至50%要求。」鄧在4月的一份財經月刊中曾寫道。

  撇開國基會建議引起的爭論不談,對於港府應儲多少、花多少,自50年代起,從未有過結論,近10年來,爭議尤大。

  鄧樹雄曾撰文總結過本港歷任財司釐定的「財備適當水平」,原來多年以來,準則差異甚大:

  50年代,經濟從戰後復甦,當時的財政司歧嘉樂就訂下甚高的儲備最低水平:「在財政年度開始時,財政儲備應不少於該年度的預算稅收。」若該年是盈餘預算,則儲備比全年的預算開支還高。

  60年代,財政司郭伯偉將之修訂為「不少於該年度預算經常開支的一半。」財政儲備的最低水平,被大幅調低至政府預算總開支的4至5個月。

  70年代,夏鼎基認為應以儲備為政府負債作準備,餘下的是「自由財政儲備」,而這部分,「應不少於預算政府總開支的15%」。根據鄧樹雄的比對,該準則比60年代的稍高,約等於5至6個月的預算政府總開支。

  80年代,彭勵治刪除了有關儲備準則的部分,而繼任的翟克誠卻強調儲備「相對於整體政府開支的比率仍會保持遠在50%以上」,亦即不少於6個月的預算政府總開支,和夏鼎基的相許不遠。

  90年代,由於回歸問題,中英就香港應維持多少財備爭論不休,而麥高樂堅拒為財政儲備訂出任何正式準則。

  回歸後,賣地收入急漲,98年的財政儲備高達4,400多億元,相等於27個月的政府總開支。曾蔭權當時作為特區首任財政司司長,不但提出儲備「要用來穩定港元聯繫滙率」,以堵截議員要求動用財政儲備的聲音,同時,他還首次提出上下限安排-下限相當於16個月的預算政府總開支,上限為26個月。

  由於當時的財政儲備已達曾蔭權提出的上限水平,各界猛烈批評。梁錦松於01年繼任財政司司長後,先取消了儲備穩定港元聯繫滙率的功能,又修訂新準則為「不少於12個月的預算政府總開支」,輾轉之間,我們又回到50年前戰後的水平上去。

何謂適當儲備 再度諮詢公眾

  唐英年於03年接任財爺時,政府的財政儲備已不斷累積至甚高水平,各界再次動員「還富於民」,於是在07年度的財政預算上,唐英年曾為此作出回應,但對於準則為何,「他選擇了不答。」鄧樹雄說。

  但出乎意料地,當翻閱本屆財政預算的諮詢文件時,鄧樹雄卻發覺政府再就本港「財政狀況的穩健程度」和「何謂適當的財政儲備水平」,諮詢公眾。上月月底,政府公布本年度財政儲備有4,199億元。

  「政府很少這樣問,這是否代表在即將公布的準算案中,會寫下新的財政儲備準則呢?」研究本港稅制多年的鄧樹雄說,《基本法》107條定下了本港「量入為出」的理財原則,在財政穩健的前提下,政府需要有足夠的財政儲備,但《基本法》卻沒有提及財政儲備的準則,苦煞一眾財爺。

Saturday, January 05, 2008

用盈餘推經濟轉型 勝派糖


“「派糖很容易,但如果我們的目標是成功轉型,就要動用盈餘和儲備,資助研發……南韓在98年金融風暴後翻身很厲害,他們把3%GDP花在研發上;而我們只有0.79%。」鄧樹雄說…聰明地運用儲備也好,都涉及重大的理念轉變,「這些都需要負責任的官員去處理。」”

專訪浸會大學經濟系客座教授鄧樹雄

  罕有地,當財政司司長仍在為2月的財政預算案籌謀時,特首已率先在去年10月份的施政報告上,宣布減稅。

  既然政府都敢開出減稅期票,各界更不敢怠慢,紛紛擇肥而噬。年薪千萬的金管局總裁任志剛,率先呼籲政府「還富於民」。

  打工皇帝、行政會議成員范鴻齡,亦促政府向中產提供稅務寬免。各政黨的扶貧措施更是五花八門。

  不計外滙基金投資勁賺的千億元(其分帳將撥入財政儲備),本財政年度首八個月已錄得506億元累積盈餘,德勤會計師事務所預計全年盈餘有700億元,花旗報告更進取,估達750億元。這使曾蔭權有足夠信心宣布,把來年薪俸稅標準稅率減至15%,公司利得稅減至16.5%,使政府每年少收50億元。

好景退稅 不景加稅 不利民生

  庫房水浸,明顯不過。除了派糖與派更多糖外,豐厚的盈餘,難道沒有更好的出路?

  「香港向來奉行財政穩定、審慎理財,和西方那一套『反景氣循環』的理念不同……特首眼見經濟景氣而提前宣布減稅,是意料中事,可見他血液中一直有這種傾向。」浸會大學經濟系客座教授鄧樹雄說。

  從殖民地開始,香港即以審慎理財為原則。回歸後,《基本法》107條更把這種理念寫進憲法:「……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

  審慎理財的理念,是指在政府財政緊縮時,減開支,增稅收,努力平衡赤字;而在經濟暢旺時,則還原稅率,還富於民。

  這是香港一貫的做法,我們亦早已習以為常。

  只有一次例外。

  98年度,當年的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在預算案中提出減稅、減差餉,彼時的政府赤字是230億元;99年,他再推出多項寬減措施,紓緩市民負擔,那年,政府預測財赤更高,達360億元。結果從98到00年兩個年度,政府的財政負擔大增至500億元。

  「當時政府回應了社會需要,與民共度時艱(而把審慎理財暫擱置在一旁),這在歷史上十分罕見,深具特殊意義。」鄧樹雄說,當時財政儲備豐厚,政黨又不斷施加壓力,致政府的財政哲學似乎有所轉向。但這只是曇花一現。

  香港經濟自2000年起持續不景,從98至04年,累積赤字已高達1,900億元。卒在梁錦松任財爺的03╱04年度,政府決心大力消滅財赤,結果犧牲了市民。

  「直接稅、間接稅一起加,各部門都收到『財政信封』,被勒令嚴控開支。可見赤字當前,政府不得已服從其一貫財政紀律。」鄧樹雄說,從政府角度看,力求收支平衡以穩定港滙、穩定經濟,無可厚非;可是從社會意義看,經濟不景時面對加稅、好景時獲退稅,市民面對的經濟波幅被加劇了,損害的是民生。

  「港府向來的做法(好景退稅,不景加稅),對整體經濟影響不大,但對民生、對社會服務,卻會有很大影響。」鄧樹雄說。

政府不帶頭 經濟轉型難

  今年股樓大旺,通脹及資產泡沫急漲,再加上減稅、增開支,形同火上加油,恐造成經濟過熱。更甚的是,一旦景氣轉向,政府將少了擴張手段來重振經濟,屆時市民便無法得享雪中送炭。

  鄧樹雄明白,經濟暢旺如此,市民想有糖派是合理要求,正如金融風暴至沙氏期間,市民願意和政府一起勒緊肚皮一樣。但是,「如果經濟周期短、復甦快,市民當然接受;但假如面對的是長期的不景氣呢?到另一次經濟不景,我們又接受緊縮的生活條件嗎?」港人善忘,回歸後的經濟低迷,早就成了明日黃花。

  正如現在已沒有人提「經濟轉型」一樣。鄧樹雄手握的新一屆財政預算諮詢文件,也沒有提及。

  香港經濟倚賴四大支柱行業:金融、物流、旅遊、工商服務。但這些「支柱」要不正在萎縮,要不被周邊城市蠶食。可是,在「市場主導」、「積極不干預」的大旗下,沒有人敢嗆聲。

  「董建華和梁錦松提出了使產業結構更均衡的看法,建議做多個中心、發展新興產業、搞高新科技。可惜,當年無錢可花。」鄧樹雄說,要經濟轉型而不用政府帶頭、不花一毛錢的,全世界都不曾發生。

  商界短視,不喜談長期發展,有風險就退縮,能做回老本行的都不想轉型,他們不施壓,政府不會行動;工業界有轉型壓力——數以萬計在珠三角從事加工貿易的廠商,因為中央和廣東政府的新經濟發展策略而需被迫轉型——可是他們的聲音不夠力,特區政府除了幫他們搬走以外,甚麼忙也幫不上。

  「派糖很容易,但如果我們的目標是成功轉型,就要動用盈餘和儲備,資助研發……南韓在98年金融風暴後翻身很厲害,他們把3%GDP花在研發上;而我們只有0.79%。」鄧樹雄說,社會和諧與扶貧,和產業結構和教育都有關係。

  以教育為例,政府最大的開支是教育,約佔全部開支的五分一。「可是,由於政府開支佔整體GDP太少——只有16%——因此教育佔整體GDP少於4%。在最發達的經濟體中,教育應佔GDP的8至9%。」鄧樹雄說,香港進行了一連串教改,錢都花去了,但達不到重心。我們迷信小政府,認為不亂花公帑才好,結果該花的都沒花。

  經濟轉型也好,聰明地運用儲備也好,都涉及重大的理念轉變,「這些都需要負責任的官員去處理。」鄧樹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