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30, 2009

綠色經濟 市場政府都要出手

專訪:楊敏德(行政會議成員、溢達集團董事長)

今年1月才加入行政會議的楊敏德雖屬政圈新星,但在商界早已叱咤風雲。

在9月公佈的《財富》全球50大商界女強人中,華人只有6位,楊敏德是其中之一。

她另一個身份是國內環保組織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主席,並將出席下周於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會議。

本欄專訪楊敏德,冀透過她的視野,從官、商、民間組織三個角度,扼要瞭解綠色及低碳經濟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

說「綠色新政」或「低碳經濟」是未來最重要的趨勢相信絕不為過。

《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作者Thomas Friedman在新書《Hot, Flat, and Crowded》中寫道,減排、節能將是影響一國興衰的頭等大事。因為金融海嘯使多國經濟受創,氣候變化又令環境惡化、資源與生態岌岌可危,未來,哪一個國家可以掌握清潔、便宜、可靠的能源,就可以成為重振世界經濟的全球霸主。

美國當然不怠慢。奧巴馬上場後,先挑選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碳中和」能源研究的朱棣文為能源部長,又把替代能源或節能技術定調為關乎國力的產業戰略,接連出台相關政策,當中包括電動車、智慧電網、碳捕捉、再生能源等等。

中國也不示弱。編製中的「十二五規劃」將推出全方位環保新政,以更強力度推動以節能減排為主軸的綠色經濟,重點是加速轉型低技術產業,及大力發展新能源及與節能減排相關之新型產業。中國的環境污染已遠超負荷,油氣資源也不多,未來若不啟動低碳經濟,難以持續高速發展。

中美貿易衝突多 環保可合作

楊敏德說,中美之間在貨幣、貿易上的衝突很多,但是,「環保反而是兩國的合作平台。」作為全球排放溫室氣體數一數二的大國(各佔20%),兩國在應對氣候變化與研發新能源上有共同利益,「就是美國不來逼,中國也要加緊做……大家都在找路走。」她說,奧巴馬訪華期間發表的《中美聯合聲明》便顯示了雙方不少正面動作。《聲明》以三分一篇幅闡述兩國節能減排合作的工作,又推動兩地大學聯手研發再生、低碳能源。

若說潔淨的能源將是未來決定國力的關鏈,那既是對手又是合作夥伴的中美兩國,誰較被看好?按楊敏德的看法,美國能為中國提供正面與反面的教材。

免走美國舊路 高消費高耗能

「凡大型基建,由上而下的推動肯定是最有效的,所以中國要做(新能源),肯定做得好快;但要做徹底,就要學美國市場經濟那套。」楊敏德說,美國環保產業發展得最好的地方,是加州,為甚麼?因為那兒有最多風險投資人(Venture Capitalist)。經濟增長要靠資本作投入,VC既有錢又有冒險精神,願意押注在風險高但潛力也高的項目上,如此便能吸引相關研究人才,源源不絕從事環保創新。

相對中國,國內不乏環保產品的生產商都以為別人作嫁衣裳居多,企業本身的技術提升很少,而且這些產品多往外銷,「除非開啟了內銷市場」,否則只帶來污染,環保的成果卻享受不到,不划算,「也談不上是甚麼環保產業」。楊敏德說。

此外,上而下的催迫很易重蹈過去粗放式經濟發展的老毛病:地方太著重GDP表現,結果本末倒置。以風力發電為例,內地已出現重複建設與產能過剩問題,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發現有20-30%風電機組空轉,加上電網設備的不配合令供應鏈脫節,既得不到新技術的好處,更浪費不少資源。

美國的市場經濟值得借鏡,但楊敏德說,其消費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卻不能照搬到中國來。比如說國家今年已躋身全球汽車銷售量最高國家,若人們一直富下去,相關消費增加,汽車帶來的空氣污染勢必更嚴重。「關鍵是在經濟模式上,我們能否實現蛙躍式(Leapfrog)進步。」免重蹈難以持續的高消費、高消耗之路。

綠色生產 海嘯下反接更多單

綠色經濟有利國力發展,對企業亦如是。溢達從事紡織業,該行業耗能、耗水量大,又會造成污染。溢達把這難題轉化為機遇,致力將綠色融入生產過程,以環保來提升競爭力,結果獲得客戶欣賞,金融海嘯後反而接到更多定單,「一間好公司,應該是環保做得最好的公司。」楊敏德強調,「做環保不一定要付出更高成本:如果工人得到的培訓好些、營業部下單清晰些,減少程序出錯、做錯,省下來的支出就可以更換更環保的機器。」環保原來可以從管理下手。

﹏﹏﹏﹏﹏﹏﹏﹏﹏﹏﹏﹏﹏﹏﹏﹏﹏﹏

六大產業解構︰香港可助內地 示範綠色產品

在推動綠色、低碳經濟上,環保組織對香港的表現大為不滿——作為人均生產值在全球名列前茅、人均製造溫室氣體超過世界平均的富裕城市,香港並無減排承諾(按《京都議定書》框架,發達國家承諾在2012年,達到比1990年減排5%的目標)。楊敏德說推動環保是長期工作,不能「立即有分加」,還要激發全民投入,殊不容易,「不是cannot,是how,要做到為止。」指標要訂,但須經過充分討論,不是上而下的硬指令。

她說香港發展環保產業大有可為,「比如國家發展電動車,我們就是個理所當然的show-case(示範),展示中國產品;在傳統貿易上,如果美國要向中國出售綠色技術,我們又可居中撮合。香港法治成熟,是很大的優勢。」

Friday, November 20, 2009

胡溫可學奧巴馬 搞網絡外交


奧巴馬果然是位網絡總統。

許多人知道奧巴馬訪華首站便與上海青年坦誠對話,展示親和力,但很少人知道奧巴馬的外交大使們對網絡民意重視不遜於總統,早就為他的訪華打了頭陣舖好路:事前邀請全國十多位博客進行吹風會,並歡迎他們攜帶電腦進場全程直播,一副君子坦蕩蕩的姿態。比起中國政府的前控制後審查,此招真是贏人又贏陣。

奧巴馬掀動 新時代網絡外交

事後其中一位有參與吹風會的博客胡泳,以「新時代外交與網絡運用」為題如是寫:「或許我們可以把奧巴馬政府推動的潮流命名為『網絡外交』(network diplomacy)……更多『非政府行動者』通過各種方式介入外交決策過程,影響民意,分享國際政治權力,民間機構的重要性並不亞於政府於部門……『網絡外交』也指外交人員充分應用新的互動工具,發揮信息的利器作用,並推動對己方之外交政策有網絡社群的形成。」他還說,「駐華使館對Web2.0應用的稔熟讓我非常吃驚」,這包括開設博客、設立Twitter帳號、登錄開心網等。

雖然奧巴馬衝口而出的「我從未用過Twitter」令他那兩百多萬Twitter跟隨者傷心了一陣子(我也是其中之一),但大家對奧巴馬團隊掌握 Web2.0的純熟毫不懷疑。他們重視與年輕人的互動、吸納網民的意見、有組織地動員群眾為競選出力。連奧巴馬自己也承認,他能登上總統寶座,網民的滴水穿石功不可沒,所以他鼓勵信息自由流通,呼籲不要限制互聯網的使用。

一些內地博客成了美國駐華公館的入幕之賓,但同時也是內地政府的眼中釘。際此讀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陳婉瑩、錢鋼主編、獨立記者翟明磊編著的《中國猛博》,尤為感慨。

猛博無懼 哪怕一再被屏蔽

這本書訪問了17名有影響力的內地博客,並收錄了他們部分精采的博文,可讀性很高。陳婉瑩說,書名為「猛博」,因為這些博客們「大膽無懼,憑浩然之氣勇猛向前」。他們大膽,因為他們敢於發表文章、投身公民運動,觸碰當局最敏感的神經;他們勇猛,哪怕博客被屏蔽了一次又一次,仍一往無前。這些博客裡,有港人比較熟悉的少年作家韓寒、有後來被捕的維權律師許志永、也有窩居小鎮的平民畫家如李小乖。

陳婉瑩形容這些博客為「公共知識分子」,說「他們是獨來獨往的一群,以『公共批評』作為武器」,並引用薩依德(Edward Said)的話,稱讚他們「其存在的理由就是特別代表所有那些慣常被遺忘或罔置不顧的人們和議題」。

不知道奧巴馬團隊禮待博客的以身作則,能為當局起到多大的示範作用,但中國的領導人並非真的不懂與時並進--1年前胡溫就已在《人民日報》官方網站《人民網》上設立了「雜錦八寶FANS圈」,發放2位領導人的活動消息,又設立留言區讓人們暢所欲言。我看見「胡哥」、「寶哥」等暱稱此起彼落,深信胡溫粉絲們的熱情,不下於公開「I got a crush on Obama」的熱女郎。期望當局不會只挑好聽的來聽,而能真正擁抱網絡洪流,尊重民意。

----------------------------------

書名︰《中國猛博》

主編︰陳婉瑩、錢鋼

編著︰翟明磊

Friday, November 06, 2009

欲與紐倫看齊 培養文化精英


去年一月的《時代》雜誌以「三城記」(A Tale Of Three Cities)為封面專題,打造了一個新名詞:紐倫港。

我一直懷疑,香港真的有實力與紐約和倫敦並駕齊驅嗎?不錯,三者都是港口城市、人才樞紐、金融中心,經濟發展在區內獨佔鱉頭。但說到文化質素,香港如何與前兩者媲美?要知道,從古老的阿特蘭大到今天的倫敦或紐約,所有大都會也同時是知識與文化中心──也就是精英與知識份子集中的地方。容我以偏概全吧,一個精英與知識份子集中之地,總養得起一本有質素的雜誌吧?如果說《紐約客》(The New Yorker)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分別代表了紐約與倫敦的精英階層,我一時間還真想不出香港有哪本高質素(而銷量好)的雜誌,可以和前兩者分庭抗禮。

現居紐約的Malcolm Gladwell是個典型的intellectual。他是《紐約客》的職業寫手(staff writer),寫過三本風靡全球的書(The Tipping Point、Blink、Outliers),幾個月前來香港演講,門票竟可索價$6,000一張。最近出版的新書《What The Dog Saw》,是他從自己十三年來發表在《紐約客》的文章裏,挑出最喜歡的十九篇來結集成書。這些文章都是佳作,想知道紐約最好的雜誌達到怎樣的水平,可以從此書開始。


小問題出發 微言大義

Malcolm Gladwell的讀者都知道,這位作家最擅長「微言大義」:從一個小小的觀察或問題出發,抽絲剝繭地縷述背後因由,引人入勝。本書也貫徹了這種風格。

我很喜歡的其中一篇文章「Why Some People Choke and Others Panic」便是一例。Choke和panic都是指人們在巨大壓力下的表現失準,當中有分別嗎?原來大有文章:球手經過長期反覆練習後,發球、接球都成了本能,球怎樣來,腿便怎樣動、手便怎樣揮,完全身念合一,不必細想,一氣呵成。可是一旦緊張起來,便再也不能揮灑自如,動作僵硬一如新手,最後一步步落後比賽──這是”choke”。飛機失事時,機師腦中一片空白,只餘本能反應(如在黑暗中尋找光源),無法集中精神逐一執行飛行指令,結果墮機身亡──這是”panic”。”Choke”是指忽然失去本能反應,結果無法流暢地完成所需動作;”panic”則是指只剩下本能反應,結果無法執行曾經學習過的動作。經驗越多,發生panic的機會越少,但卻不能阻止choke的發生,結果不少運動員,包括世界一流的好手,都因為臨場失準而飲恨。討厭的是我們無法「選擇」在什麼時候會choke,什麼時候會panic,結果在壓力下束手無策。

還有不少文章,顛覆我們的常識。比如人們以為火箭「挑戰者號」升空爆炸實屬意外,但作者細心研究後發現,這不是個別失誤事件,而是一連串看似無關痛癢的小問題同時發生所釀成的悲劇,是制度問題;又如大企業迷信人才,不惜一切招攬及留住明日之星,結果卻縱容出一群狂妄之徒,招致滅亡,Enron就是其中的表表者。


投身廣告被拒 寫作一嗚驚人

眾多文章裏,最感動我的,是作者那短短的幾頁自序。Gladwell說,他從來沒有想過當作家,一心當個廣告人。畢業時,他投考過十八所廣告公司,結果被拒絕了十八次,寫作乃不得已的出路。誰會想到,他後來竟憑一支筆名成利就?他尊重寫作到一個地步是,為了求真,他可以在寫choke & panic那篇文章時,登上小型飛機,要求機師重演小甘迺迪墮機前的動作。我想起書中一篇講「天才」與「大器晚成」的故事:某人在三十歲那年決定放棄薪高糧準的律師工作,開始寫作,結果熬了十八年才一鳴驚人。如果同樣的故事發生在香港,我想像不到主角會承受多大的社會與家庭壓力。香港曾是一個充滿活力、容許失敗、鼓勵「馬死落地行」的城市,但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的社會開始害怕轉軌、不再包容主流以外的選擇、人們拒絕冒險?這可會是香港失去動力的原因?如果有一天,香港出得了一位Malcolm Galdwell,我們就真的距離「紐倫港」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