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9, 2007

港人熱情好創業 社企有可為

“一般港人大概聽不出這官樣文章有甚麼問題。但應邀出席的兩位英美社企專家,不知會不會交換一個諒解的眼色,並且發出同情的感喟:啊,革命尚未成功。
港人對社企的理解──
(一)這是以慈善為號召的中小企,和(二)社企應以扶貧為目標──都是錯誤的,至少,是不全面的。”

講者:Simon Tucker (Young Foundation副總監)、Chris Cusano (Ashoka總監)

  特首曾蔭權競選時曾承諾大力發展社企,他上周四在社會企業高峰會上發言時,便提出了一系列推動社企發展的措施。

  他發言時承認,社企在香港是一個很新的概念,他最擔心的就是這會否對中小企造成不公平,及其扶貧成效如何。

  一般港人大概聽不出這官樣文章有甚麼問題。但應邀出席的兩位英美社企專家,不知會不會交換一個諒解的眼色,並且發出同情的感喟:啊,革命尚未成功。

港人對社企的理解──

  (一)這是以慈善為號召的中小企,和

  (二)社企應以扶貧為目標──都是錯誤的,至少,是不全面的。

  來自英國的社企專家Simon Tucker出身商業顧問公司McKinsey & Co.;而生於美國的Chris Cusano,大學一畢業就加入Burma Issues,長期在泰緬邊境從事人權工作。他們迥異的背景,正好說明社企用人的不拘一格。

  套Chris Cusano的話,把一群成功的社會企業家和一群成功的商人放在一起,雙方很快就會互相了解,因為「他們都有同樣的動力、創意、互信與策略思維」。

商業頭腦+古道熱腸

  而Simon Tucker則更加直截了當。他說,香港的創業精神應該比英國還強,在這裏社企大有可為,而且完全能在區內起到帶頭作用,「香港的發展,不必限於金融及貿易中心。」

  發展社會企業,需要商業頭腦與古道熱腸兼備。而這正是香港人的強項。

  社會面臨種種問題:從氣候暖化到人口老化、從貧窮到饑荒、從疾病到污染、從居住問題到教育問題……在這一座座大山面前,Chris Cusano說,政府、企業、公民的力量都有不足:

  ˙政府擁有強大資源和權力,但是創意不足,決策過程緩慢僵化,而且政治阻力不小。

  ˙私企有效、有錢、有蹺,但沒有民意基礎,而且一切以金錢掛帥,向來不兼顧弱勢社群。

  ˙公民參與是一種新力量。人們自發助人,食腦又落力。可惜他們的資源最單薄,幾乎微不足道。

  社會企業正正屬於上述的第三種力量。這種力量正在冒起,在各個待解的難題裏它們的參與愈來愈重要:小額貸款、環保、健康……甚至資訊科技- 「Wikipedia(維基百科)就是一個例子,網民助人自助。」Simon Tucker說,社企根本不必囿於扶貧與解決就業問題(見另文)。

走第三條路 慈善與市場兼得

  結合了創新和慈善精神,社企能為官╱商╱民無法單獨解決的社會問題,提供能持續發展的商業方案。Simon Tucker說,它的好處有幾方面:

  ‧全情投入。社會企業家也是企業家,他們都擁有強烈的信念,可以為理想付出無限熱誠。

  ‧以客為尊。私企由於利潤考慮,有時未必照顧用家的真正需要,社會企業家卻為服務用家而生。他們急人所急。

  ‧團隊精神。有不少社會企家,是受惠於上一次科網熱潮的Start Up founders(科網創辦人),他們推崇團隊精神,而且使命必達。

  ‧專業服務,客串收費。許多參與社會企業的,都是精英與專業人士,他們一方面憑個人的地位與優勢大賺特賺,另一方面卻想取諸社會用諸社會,不計酬勞為社企提供專業服務,十分「超值」。

  Chris Cusano說,社企最大的作用,是把社會的資源作出更佳之分配,使既解決社會問題,又帶來市場機會。

  「我今天給你說的你都可以忘記,但你一定要記住這點:社企將為社會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systematic change)。」Chris Cusano說。

SideBox: 優秀社企家 更大影響力

  Chris Cusano服務的Ashoka組織,其中一項使命,是發掘優秀的社會企業家,授予Ashoka Fellowship,推動其發揮更大影響力。在高峰會上,Chris Cusano特別舉了兩個例子:

1.Ron Layton(服務貧窮國家裏種植咖啡豆的農民)

  產自埃塞俄比亞的咖啡豆價錢一點也不便宜,可是由於它從生產、出口到上架的流程中,存在大量中間人,農民所得十分卑微。Roy Layton跳出「公平貿易」(Fair Trade)的框框,想出一個法子幫助農民:效法法國的酒莊。

  法國的紅酒、香檳皆以出產的莊園為品牌,那是一瓶好酒最值錢的地方。Roy Layton想:為甚麼咖啡豆不可以呢?

  於是他為這些窮困的農民打造品牌,把版權交予他們,使農民可以直接介入市場,並能享受品牌效應帶來的好處。

2.Andreas Heinecke(服務身體有缺陷的人)

  許多人提起傷殘人士,只想到他們「殘」的一面,卻忽略了他們「強」的另一面。

  比如說,盲人的聽力特別好,而聾子又特別能觀人於微。德國人Andreas Heinecke靈機一觸:為甚麼不針對傷殘人士優勝的一面,為他們提供機會,並為社會提供良才?

  於是,他嘗試為盲人提供電話訪談的工作-他們對於受訪者的吞吞吐吐,特別敏感,又為聾人提供機場的檢驗工作-如果有人攜帶違禁品,神色總有一點不尋常。

  「這樣做,並不是行甚麼好心;純粹因為他們將會比別人幹得更好。」Chris Cusano介紹Andreas Heinecke的工作時說。他說,社會企業家改變人的觀念、想法和價值,這就是它能翻天覆地之處。

Saturday, December 22, 2007

沃爾瑪落戶神州 店大不欺客

“畢竟身處中國這樣一個冒險家樂園,既誘惑處處,亦危機重重。即使強大如沃爾瑪,也得既有雄圖偉略、大刀闊斧,也要細細籌謀,步步為營。”

講者:沃爾瑪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陳耀昌

  崛起的中國,是任何一個跨國集團夢想開拓的市場。

  沃爾瑪集團(Wal-Mart)1996年才在深圳開設他們在中國的第一間店,十餘年光景,已經在全國遍地開花,不久前才慶祝了他們在北京開的第一百家分店。

  在中國僱用了超過4萬人、服務近500萬消費者的沃爾瑪集團,憑甚麼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開枝散葉?

顧客至上 價格領先

  在上周貿發局舉行的「國際貿易經濟論壇」上,沃爾瑪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陳耀昌以「沃爾瑪拓展中國市場之道」為題,娓娓道來他們的成功方程式。

  全球第一間沃爾瑪在1962年成立於美國阿肯色州(Arkansas)一個小鎮上,擺明車馬為顧客提供最廉價的貨品。如今落戶神州,宗旨仍然不變。

  沃爾瑪雖然財雄勢大,卻絕不店大欺客。「售價、貨品種類與食物安全,是中國消費者最滿意沃爾瑪的地方。」陳耀昌說,沃爾瑪吸引顧客,不但貨品價格低廉,更重要的是服務體貼:免費送遞、穿梭巴士,皆旨在利誘顧客,使他們死心塌地,不作他選。

  能夠提供大量價廉物美的貨品,沃爾瑪的本土採購策略功不可沒:「我們盡量採購本地產品,與當地的農民、生產商合作,壓縮成本。」陳耀昌說,沃爾瑪共有兩個由中央管理的分銷中心,又通過第三者進行質量監控,確保效率與質素。

打造本地團隊 與供應商共舞

  貴為在全球擁有3,000分店的龐然巨物,沃爾瑪並無輕蔑他在中國的合作夥伴。

  「大部分沃爾瑪的合作夥伴,都是中國的中小企。」陳耀昌說,他們不但不恃勢凌人,反而樂意幫助夥伴成長,最終令自己得益。

  陳耀昌舉了一個例子,10年前,沃爾瑪其中一個供應商是個只有16名員工、年銷售額僅38萬元的小店。

  但隨着雙方關係愈來愈緊密,這家小小的供應商現已擁有400名員工,年銷售額暴漲至1,700萬元。

  此外,沃爾瑪亦注重人才的培訓。「零售是勞工集中(labor intensive)的行業,我們亦大量起用本地勞工,落力培訓。」

  和早些年大不一樣,如今在中國做生意的外資,除了注重業績、帶動就業、提供服務外,亦當緊跟中央政策,即不忘「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兩個大原則。

  以沃爾瑪為例,該集團不但注重售賣食品的安全(直接影響民生),亦非常關注環保和能源節約,以「可持續發展」為己任。

  此外,集團亦引入西方那套文化,鼓勵員工當義工、利用公餘時間為社會出一分力,促進社會和諧。

  

Saturday, December 15, 2007

港澳「聯婚」 做亞洲服務娛樂中心

“單去澳門,「很令人尷尬,」若換成「澳門-香港」遊,那麼,「太太開心、家人開心、CEO也開心!」他說,因為「香港不會令人尷尬」,說到此處,大前忍不住哈哈笑。”

講者:大前研一博士
  
出身顧問公司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 Inc.)的大前研一,是世界知名的「策略大師」,擅長以恢宏視野,洞悉時局。

  他周四應貿發局「國際貿易經濟論壇」之邀訪港,以「下一個世界經濟大舞台:全球化下亞洲的機遇及挑戰」為題演講,不但點評多個亞洲國家的未來,又建議香港與澳門珠聯璧合,上演21世紀的「雙城記」,在全球大舞台上,迸出光芒萬丈。

亞洲夢幻團隊 生產iPod

  大前研一說,東亞各國雖無聯盟之名,卻有聯盟之實。各國之間,以中國為中心,貿易頻繁,經濟環環相扣:

 ˙中國依賴台灣提供管理、出口、資金與就業;

 ˙韓國依賴中國的自由貿易區;

 ˙中、台、韓均依賴日本的技術及關鍵零件;

 ˙日本依賴中國的起飛復甦經濟(大前打趣道:「這對漸呈老態日本企業來說,效果相當於服食『偉哥』。」)。

  而最能形象化地呈現各國間之緊密合作的,是iPod。

  大前說,iPod由位於美國矽谷的蘋果電腦提供概念和設計,交予印度的工程師開發,並由日本和韓國提供記憶體與零件,生產於台灣公司設在內地的廠房,活脫脫「是亞洲的夢幻團隊」。

  而亞洲各國之中,除中國以勢如破竹之態大步崛起外,大前最看好的,是台灣。

  「只有台灣人,才精通日語、國語和英語。」大前說,不少高科技產品都依賴日本提供技術和零件,將之放在內地加工生產後,再出口美國。只有精通該三語的台灣人,才能應付裕如。因此在未來的亞洲大舞台上,台灣的角色將最矚目。

  「這使日本在市場上必須向上流,集中發展品牌和高端技術;而韓國則被迫往下走,攻佔更低端更廉價的市場,否則無法生存。」大前說。

那香港該往何處去?

  「香港曾經為中國的現代化貢獻良多,但在目前的時局中,已不再舉足輕重。香港經驗對中國來說,亦不再獨一無二。香港必須轉型,做亞洲區內的服務及娛樂中心,才能服務中國與全球。」大前研一說,香港不是要和深圳融合,而應與比連的澳門融合,攜手力推專業服務、娛樂與購物。

澳門經濟名大於實 與港互補

  澳門自開放賭牌後,人均GDP已超越香港,四處大興土木,可見策略成功。可是人才不足,生產力也名大於實:「在賭城拉斯維加斯,每個遊客的平均逗留時間為3.6天,可是在澳門,只有1.1天。」大前研一說,澳門沒有具規模的酒店和商場,大型會展設施與服務也不及香港先進。如果兩地結合,可得一加一大於三的效應。

  「拉斯維加斯只有娛樂設施,可是澳門加上香港,卻娛樂與會議兼得,多棒!」更重要的是,單去澳門,「很令人尷尬,」若換成「澳門-香港」遊,那麼,「太太開心、家人開心、CEO也開心!」他說,因為「香港不會令人尷尬」,說到此處,大前忍不住哈哈笑。

----------------------------------

延伸閱讀

 ˙《A Whole New Mind》, Daniel Pink

 ˙《The Mind of the Strategist》, Kenichi Ohmae(《策略家的智慧》,大前研一)

 ˙《The Borderless World》, Kenichi Ohmae(《無國界的世界》,大前研一)

 ˙《The Invisible Continent》, Kenichi Ohmae(《看不見的大陸》,大前研一)

 ˙《The Next Global Stage》, Kenichi Ohmae(《全球舞台大未來》,大前研一)

Monday, December 10, 2007

兩岸統一 可效企業合併

“「假設你想和男朋友分手,但又懼於他一屋子的硫酸、滿口袋的兇器;對方其實也不想把你殺掉,因為他要為此坐牢。有甚麼辦法,可以使你盡管心不甘、情不願,也不講分手呢?」
…答案是「對我更好」。”


講者:聯華電子公司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前民進黨立法委員沈富雄

  隨明年初立法委員選舉和總統大選的逼近,在陳水扁刻意挑釁下,台灣島內的藍綠抗爭開始白熱化。日前拆除「民主紀念館」(前稱中正紀念堂)的「大中至正」牌匾時,更引發流血事件。

統一公投 化解爭端

  陳水扁為了選票而持續操弄統獨議題,加劇社會矛盾,有企業家終於忍不住發炮,以頭版廣告向總統嗆聲,一石激起千重浪。這位企業家就是台灣集成電路(IC)產業龍頭、聯華電子公司的榮譽董事長曹興誠-陳水扁於2000年上台時,禮聘的國政顧問團之一。

  曹興誠的倒戈相迎,使陳水扁公開怒罵了他20分鐘,指那是「生意人操弄政治」。這一罵,倒使曹興誠提出的「兩岸和平共處法」,更受矚目。

  在上周四舉辦的「香江論壇」上,曹興誠提出應以企業合併的眼光,來解決兩岸問題。

  「企業之間的合併有兩種:善意的,與惡意的。後者聽起來很可怕,但仍可合法,只要程序合乎正義就行了。」曹興誠說,大陸想統一,台灣人感到那就像惡意收購那樣可怕,但現實不必如此。他早前接受《亞洲週刊》訪問時如此解釋:「大陸要統一,那麼開條件出來,老百姓是老闆,同意就合併,不同意就表明條件不成熟,大家再商量,也不傷感情。」他早在11年前、於前副總統陳誠之子、台灣前監察院長陳履安競選總統時,就已提出這個看法,惜當時時機不成熟。

  但目前已具備了有關條件。

  第一,99年,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提出,台灣獨立現象的改變,需要經過全民公投來決定。曹解釋,「『統一』就是『獨立現象的改變』,可見這並沒有排除統一。」

  第二,05年內地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其中提到了要「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因為這最符合兩岸利益。

  「把這兩項加起來,就是我提出來的『兩岸和平共處法』-即是用《台灣前途決議文》中的『公民投票』,來界定《反分裂法》裏面的『和平方式』。」曹興誠說,大陸若想統一,那就應尊重民意,主動提出「統一公投」,而台灣則不必舉辦獨立公投,「投票後,大家都沒話說,就好像選了陳水扁出來一樣。」曹興誠續道,全民公投的好處是,「兩岸不花一兵一卒、一槍一彈,只費一天工夫,就可以達成統一,並可消滅了內部的統獨聲音……要賣台,大家一起賣。」

撤飛彈批超級CEPA 免台獨

  緊接曹興誠發言的前民進黨立法委員沈富雄,一語道破此乃「虛統實獨」,謂它最可取之處,是把主動權交給中共,賭對方不敢輕易發動公投:「台灣除了沒有大使館外,基本上和獨立國家沒有分別啊。」只要台灣不談分裂,維持統一的可能性,那兩岸的關係就可穩定下來。

  他又以男女關係來為兩岸關係提供出路:「假設你想和男朋友分手,但又懼於他一屋子的硫酸、滿口袋的兇器;對方其實也不想把你殺掉,因為他要為此坐牢。有甚麼辦法,可以使你盡管心不甘、情不願,也不講分手呢?」沈富雄說,答案是「對我更好」。

  「只要大陸對台灣更好,給予的條件比CEPA更CEPA,又把飛彈通通都撤走,台灣人都會感動得不得了,不必辦甚麼獨立公投,因為捨不得呀。」沈富雄笑道。

Saturday, December 01, 2007

內地民主化 統一和平路

“當中國大陸和台灣一樣民主,擁有相同的經濟生活水平時,擁有民主包容的中國大陸還會以武力威嚇反對台灣獨立嗎?對這樣一個民主化的中國大陸,台灣還需要反對中國統一嗎?…香港的民主今天,就是大陸的民主明天。”

講者: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前常務副會長唐樹備、海峽交流基金會首任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陳長文

  今年不但是香港回歸10周年,也是兩岸重新開始交往的20周年。

  自中共於49年建國、國民黨敗走台灣後,兩岸交流中斷了38年,至87年台灣當局准居民回國探親,兩岸關係才開始逐步恢復。

  期間,兩岸分別成立了「海協會」及「海基會」,分別由唐樹備和陳長文出任代表之一,進行商討,他們是歷史締造者。

  一晃眼,20年過去。

  亞太台商聯合總會有意再次締造歷史,在周四的第二屆兩岸論壇上,玉成二人再度同台演出。結果這對老拍檔不負眾望,一個回顧過去,一個前瞻未來,領聽眾走進時光隧道,穿越未來。

唐:挺「一個中國」 一切可談

  恢復交往20年來,唐樹備指中台關係經歷了起、落兩個階段。

  從87年底至93年初,是49年以來,兩岸關係最好的。當時台灣以開放探親為起點,開創了民間往來的新局面。

  其後,海協會與海基會在92年,於香港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一個中國」的原則「九二共識」,使雙方能在擱置爭議、交流對話的核心精神下,為93年的「汪辜會談」奠下基礎。

  但是,「從93年汪辜會談後到現在,兩岸政治關係急轉直下。」唐樹備說。這和李登輝、陳水扁不遺餘力地鼓吹台獨不無關係。

  盡管經歷了這些起落跌宕,唐樹備指中共對台政策的三個基本元素,一直不變:

  (1)堅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及對台獨絕不妥協。

  (2)穩健:從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以至胡錦濤,都以「穩健」為上,即先壯大內地本身的實力,以創造解決台灣問題的環境,使之對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最有利。

  (3)同胞情:「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江澤民),「只要和平統一還有一綫希望,我們就會百倍努力」(胡錦濤),為免同胞再受妻離子散之苦,將盡力避免戰爭。

陳︰「一國良制」勝「一國兩制」

  對唐樹備來說,陳長文應該是個難纏的對手。

  陳憶述二人初次會面時,唐給予他的「震撼教育」:「唐樹備提出,須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又提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我說,台灣是中國一部分,大陸也是中國一部分。」這段對話已記入歷史。

  陳長文開宗明義,指「統獨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過是公共政策的選項。」他說,在台灣,只有極少數人支持統一或支持獨立,大部分人都希望維持現狀。

  「兩岸都應不斷在自由、民主、均富等價值上,追求制度的進步……試想,當中國大陸和台灣一樣民主,擁有相同的經濟生活水平時,擁有民主包容的中國大陸還會以武力威嚇反對台灣獨立嗎?對這樣一個民主化的中國大陸,台灣還需要反對中國統一嗎?」陳長文說,對台灣人來說,這樣的「一國良制」,將比「一國兩制」更具說服力。

  他認為兩岸應以避戰、務實、謙卑及體諒的態度,思考未來的關係。

  而香港,就是深化民主、推當中國民主的動力,我們的普選,也將成為民主與否的指標。

  「香港的民主今天,就是大陸的民主明天。」他期望香港全面普選之日,不必等到2047。

﹏﹏﹏﹏﹏﹏﹏﹏﹏﹏﹏﹏﹏﹏﹏﹏﹏﹏

Sidebox︰「海協會」與「海基會」

  1987年11月,台灣開放人民到內地探親,逐步恢復中斷了38年的兩岸交流,使台灣不得不調整其對內地的「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政策。

  當局更因此於90年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由這個得到台灣官方授權的民間仲介機構,處理官官「不便與不能出面的兩岸事務」。陳長文被任命為首任副董事長兼秘書長。

  而為方便與海基會接觸及商談,中共中央台辦及國務院台辦,則於91年成立了「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會),由汪道涵出任會長。

  由此,兩岸政府以「海基會」與「海協會」會談形式,多次進行商談與交流。

Saturday, November 24, 2007

胡錦濤重視弱勢 謀持續繁榮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世人對大同世界的追尋,今古皆然。”

講者:石齊平(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研究員、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客座教授、鳳凰衛視評論員)

  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十七大政治報告的主旨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

  這樣一句長達31個字的「主旨」,對香港人來說,頗有無從入手之感。

  兼任鳳凰衛視評論員的石齊平教授,在香港中華總商會「十七大的啟示」研討會上,教大家把注意力放在兩個詞上:⑴小康社會,和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小康社會』是目標,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則是路徑。」石齊平作出簡單的解讀。

毛澤東時代:三劑瀉藥

  1917年11月7日,蘇聯在「十月革命」成功後,進入共產主義時代,歷時74年,至1991年結束。在這一段時間,整個社會由兩種價值操控:計劃經濟和公有制。

  哲學家馬克思指出,18世紀冒起的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大大提高了生產力和效率,但卻過分強調優勝劣敗,致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針對此一缺陷,馬克思建議重塑兩個價值:社會公平和社會公義。可是蘇聯卻在實行這兩種價值中,不知不覺地踩入誤區。為了公平,實現了平均分配、計劃經濟;為了公義,社會資源因此不允私人擁有,結果產生公有制。

  「兩者皆違背市場經濟的精神,亦因此不鼓勵個人的積極性。」石齊平說。

  但計劃經濟和公有制的問題在初期並沒有顯示出來。50年代蘇聯朝太空射發第一枚人造衛星時,甚至震懾全球。順理成章地,當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成立時,就把蘇聯的一套也引進來了。

  結果從1949年到1978年,中國不但吸收了蘇聯的「計劃經濟」和「公有制」,還加上了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

  「光頭兩樣就足以把生產力和人的積極性都綁死了!而文革更徹底地『去私化』,把個人的『私』妖魔化。

  「中國吃的這三副藥,都是瀉肚子的藥,結果瀉得一塌糊塗、奄奄一息。」石齊平繪影繪聲地說。

鄧小平時代:兩副補藥

  但中國命不該絕。1978年,被打倒了三次的鄧小平,以74歲的高齡,再度復出。鄧小平17歲時,曾遠渡重洋,赴法國留學,浸淫在這個國家期間,他對市場經濟深有體會。再加上回國後,親身經歷了社會的衰敗,鄧小平心中更加清楚要為國家的未來,下一個重要決定。

  卒在79年的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提出了「改革開放」的方向。

  「『改革開放』實際上就是『市場經濟』,可是不能明說,因為社會的意議形態包袱仍很重……也不能貿然衝向『公有制』這堵牆,只能在牆角挖幾個洞,開出一條活路。」石齊平說,把特區搞起來後,中國又費了相當功夫,終在今年年初,通過象徵保障個人私有財產的「物權法」。

  「這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石齊平引用《經濟學人》報道物權法在中國通過那期的封面標題說。「市場經濟」和「私有制」正是兩帖撥亂反正的大補藥,幸好中國「體質特別好」,沒有出現如拉美國家般走向市場化時出現的大亂子。

  「因為中國人有一種『見錢眼開』基因,所以挺得住。」石齊平說完,引來哄堂大笑。

胡錦濤時代:一煲靚湯

  從1978年到現在,經過了「發展是硬道理」、「先富一部分人」後,中國國力日盛、外儲急增,但市場經濟造成的缺陷,也跑出來了-環境被嚴重污染、生態遭肆意破壞、貧富懸殊加劇……

  領導人開始問一個問題:「當前的繁榮是可持續的嗎?」石齊平說,解決之道是要照顧弱勢社群,即重建公平公義,也就是文首提及的,「社會主義」。

  從十六大開始,胡溫已不斷提出一系列相關價值:「小康社會」、「節約社會」、「環境友好社會」、「科學發展觀」、「以民為本,執政為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生態文明」等等。

  石齊平說,以上種種價值,統統被放在一起,熬成四滴精華靚湯:社會主義。

  也就是說,中國一方面不再犯馬克思否定市場經濟和私有制的錯誤,但同時也不忽略弱勢社群,「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石齊平說。

  演講尾聲,石齊平朗朗唸出孔子的《禮記‧禮運》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世人對大同世界的追尋,今古皆然。

Saturday, November 10, 2007

與任總對話 學生提問無新意

“為甚麼沒有人舉手問:「任總,你聽過年羹堯的故事沒有?」
或者,「任總,前聯儲局主席格蘭斯班(Alan Greenspan)畢業自茱莉亞音樂學院(Juilliard School),喜歡古典樂;央行行長周小川愛歌劇。請問閣下的音樂喜好是……?」


  或許這些提問,不會出現在香港的校園裏。”

講者: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

  早上出席了立法會會議的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傍晚返母校香港大學與校友及學生對談。

  他看來心情輕鬆。當有人問到,繼金融風暴入市後,港府還會不會有第二次入市干預時,任志剛還拿自己來開玩笑:

  「如果發現有操縱市場的情況,例如盛傳某人要退休之類,也許我們就要提神了……」

  惹來哄堂大笑。

  在短短一個小時的對話裏,任志剛幾乎無所不談,對於頗敏感的退休以至薪酬問題,他也沒有迴避。

  可惜現場雖然有不少學生,但提問卻了無新意,僅圍繞幾個主流的議題打轉,幾和立法會上的質詢無異。

  為甚麼沒有人舉手問:「任總,你聽過年羹堯的故事沒有?」或者,「任總,前聯儲局主席格蘭斯班(Alan Greenspan)畢業自茱莉亞音樂學院(Juilliard School),喜歡古典樂;央行行長周小川愛歌劇。請問閣下的音樂喜好是……?」

  或許這些提問,不會出現在香港的校園裏。

  以下是港大社會科學院「與任志剛對話」的部分內容。

  問:繼金融風暴入市後,港府還會不會有第二次入市干預?

  任志剛(任):我希望沒有。我希望我們的金融系統非常可靠,並足以抵禦任何干預的必要。

  第一次的干預行動來得很痛苦(painful)。我們一向深信「自由市場」,但這個市場卻遭一群「金融作手」(market players)操控了,我們必須將之撥亂返正。

  處理這個難關,我們得到的經驗是:失望、面對、解決它。

任總︰港元不會被人民幣取代

  問:美元走弱,人民幣強勢。為甚麼不考慮讓港幣和人民幣、或一籃子貨幣包括人民幣掛鈎?

  任:首先,歷史上美元不是第一次轉弱,勢頭不會一直持續下去,一定會有調整。

  至於和人民幣掛鈎的問題。人民幣不是自由兌換的貨幣,在必要時我們未必有足夠的人民幣作出捍衞。關於人民幣可以在甚麼時候自由兌換,我想人人都想知道;總理就說過,滙率改革的過程,必須達到三個條件:可控、漸進、主動。按照這個原則,改革的過程可能慢,也可能快。

  一籃子貨幣有其技術困難。目前我們的滙率很簡單:你給我若干港元,我給你若干美元;如改為和一籃子貨幣掛鈎,那麼,你給我1元港幣,我是不是要給你一點人民幣、一點日圓、一點歐元……呢?

問:港幣最終會不會被人民幣取代?

  任:既然港幣不曾被美元取代,為甚麼會被人民幣取代呢?

  根據《基本法》第111條(說着他從西裝口袋取出一本《基本法》):港元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定貨幣,繼續流通。

  這應該是50年不變的。也許你可以到2047時再問這個問題。

  目前我們沒有計劃使人民幣取代港幣,也沒有時間表,就讓市場決定吧。

  問:有批評指你得到了全世界薪酬最吸引的工作。你有甚麼回應?

  任:我的薪金水平、合約細則等等,都是由財政司決定的,不是由我個人決定的。

  此外,金管局的薪酬水平和私人企業看齊,不能過低,這是實情。否則我們如何吸納市場上的有能之士?這也是當初設計使金管局不隸屬公務員系統的原因之一。

為國家洩洪 香港也得益

  問:人民幣持續升值,內地人購買力日強。對於香港為內地資金洩洪的安排,你有甚麼意見?

  任:有序地疏導內地資金,穩定內地金融市場,對香港也有利。但較早前公布的「港股直通車」計劃卻未盡人意,那只安排一個城市、一家銀行、與一個市場,這注定是失敗的(recipe of failure)。

  其實應該容許內地人在任何地方投資,不一定光在香港。因為只有當他們分散投資,並獲得穩定回報時,他們就不會出於安全感,而把錢通通儲起來。

  為內地資金洩洪,其精髓是要幫助國家穩定貨幣與金融發展,令經濟高速增長的勢頭得以持續下去,這對香港也有益。

  問:有傳內地有可能取消其中一個黃金周。眾所周知,黃金周的內地客帶旺了香港的零售市場,如果真的取消掉,會不會對香港有不良影響?

  任:我不認為取消黃金周會對香港很不利。

  其實我寧願內地人隨時隨地、身懷巨款到香港來購物,不必局限在黃金周。

  最後一個問題,是現場唯一一道由中學生發問的。對於這位女生的舉手,任志剛初表現得很高興,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可惜小妮子發問時只是照稿唸,用字工整如事先準備,不知有否令任總失望呢?

Saturday, November 03, 2007

港生要有新思維 創業追內地

“許多大學商學院的畢業生欠缺salesmanship(推銷員的精神),自己沒有熱情,也沒有感染別人的熱情,根本沒有做企業家的條件。”

專訪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副主任、管理系副教授區玉輝

  香港超級富豪的比例(擁有逾3,000萬美元資值者佔整體人口百分比)為全亞洲最高,但我們的創業率卻屬全球最低之一。

  在成年人口中(年18至64歲者),僅3%從事創業,而一般已發展及發展中經濟的創業率,為8%;和我們比鄰的深圳,10.1%。

換言之,大部分香港人靠打工致富。

  白手興家的富豪?久違了。

  60年代是香港經濟發展最勇猛、創業精神最澎湃的年代。
  彼時的年輕人,不懂抽IPO,但肯捲起手袖拼搏,深信賣鹹菜花生也可發達。
  多得他們,造就了今天的長實、恒地、新鴻基,為數以萬人提供工作、為社會累積無數財富。

但目前香港創業率低到這個程度,40年後,誰來接棒?

  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副主任、管理系副教授區玉輝很着急:「香港的創業精神,好像消失了。」

文化:誰認識搞創業的叔伯兄弟?

  「在矽谷,如果你想創業的話,只要到Starbucks蒲一蒲就可以了──很多人都可以給你意見。」但在香港,區玉輝說,創業的人少如片羽吉光,一般人若想創業,根本連商量的對象都沒有,「誰認識搞創業的叔伯兄弟?」他反問。香港欠缺的是創業的「基建」──社會根本沒有提供鼓勵創業的架構。

  更嚴重的是,本地的創業文化,仍停留在舊思維上。

  「舊思維是指過去那種山寨廠式創業手法-即做生產、一味挨、搞OEM。這早就不合時宜,可惜創新企業卻不成氣候。」

  區玉輝口中的「創新企業」,是指發掘出市場空間、懂引入風險投資(risk capital)、甚至一開始便着眼全球的企業,例如一些開始嶄露頭角的web2.0(新二代互聯網,指相對於科網爆破後,較注重用家自主的互聯網時代)企業。

  這些創新的企業注重的是新的市場和新的產品,絕非大多數人從事的、理念簡單如年宵攤位的買與賣。

教育:商學院只教出大企業的螺絲

  也許還是要怪到社會頭上去。因為香港這種不注重創業的文化,某程度也是殖民地政策造成的:「過去,教育的目標只不過是為殖民地政府和工商界訓練人才,並非想有甚麼知識的流傳。」區玉輝說。

  功利的教育程度加上「學而優則仕」的傳統中國思想,毋怪乎香港成了一個重「專業」輕「創業」的「文憑社會」(credential society)。

  「中小學太考試主導……許多學生只是盤算如何用最短途徑考獲五條A然後進入大學,再用最快方法畢業。」區玉輝說,聰明但不肯當書獃子的學生早在中小學已被「打殘」。只有少數此類「孬仔」可循「正路」踏上青雲路。

  創業家不能只懂一門「專長」,必須有解決各種問題、和自行發現機會的能力。可惜中小學太早分科,不鼓勵多元智慧,而大學商學院又欠缺創業教育,結果只教出大企業的螺絲。

  「為學生們布置作業時,如果你給他很多資源、很少發揮,他們可以幹得頭頭是道;但你若不予引導,任其發揮的話,他們就大呼救命了!」區玉輝不無感慨,許多大學商學院的畢業生欠缺salesmanship(推銷員的精神),自己沒有熱情,也沒有感染別人的熱情,根本沒有做企業家的條件。

思維:在內地最叻的人都去創業

  區玉輝說,一個國家的創業率,和她本身的社會發展軌迹形成一種「U」形關係(圖):



  一個GDP相對較低的國家,基於生存需要,國民的創業意慾通常很高。例子包括阿根廷、中國、60年代的香港;而GDP很高的國家如美國,其創業率亦相當高;問題是正處於兩者中間的經濟體,這包括日本、一些歐洲國家、還有香港。

  故香港目前身處的創業低谷,有其發展因素,一時難以扭轉。但政府並非無事可做。

  「不一定需要作出金錢上的補助,但政府應當向有意創業和投資的人發出清晰信息:做啦,唔會衰。」區玉輝說,在香港,很多start up在萌芽(seed)狀態已無以為繼,因為根本沒有天使投資者(Angel Investor)願意投資,結果它們連成長(growth)的機會都沒有,遑論上市(IPO)。

  香港不是沒有天使投資者,可是他們要不講多過做,要不根本不諳創新企業的經營模式,故不敢投資。至於欠缺足夠值得投資的項目,當然也是障礙。

  「在內地,最叻的人都去創業。假如一個人一生中不曾創業,會被視為叻極有限。」這種鼓勵創業的風氣,令內地成了冒險家樂園。因此,即使有不少創投基金(Venture Capital)把錢「泊」在香港,他們也寧可北上「採礦」,因為香港可供投資的創業項目實在太少。

Saturday, October 27, 2007

政府欠透明度 澳門最大危機

講者:仲量聯行研究部董事陳錦平

  像半杯水的道理,澳門現在究竟是歌舞昇平,還是開到荼蘼?

  真是各有各的看法。

  香港人最現實,那裏有商機,就到那裏去。

  澳門旅業蓬勃,賭業興旺,港人紛紛過海搵食。那末,澳門會不會繼香港之後,成為另一個長安不易居?

樓市仍旺 需拓交通網絡

  在香港總商會的午餐會上,仲量聯行研究部董事陳錦平從多方面剖析了澳門目前的形勢,並對其未來之經濟發展作出預測。

(一)地產市道

  不出所料,席上眾人最感興趣的,就是澳門地產市道之前景。陳錦平斬釘截鐵說,他不認為目前澳門的地產市場供應過盛,反之,他甚看好中檔及豪宅市道。

  「大量實質需求支持樓市,預計豪宅樓價今年可升一成,明年再升一成。」當然,陳錦平說,豪宅是投資者追捧的目標,至於中檔樓宇,一方面得力於當地人收入上漲而產生買樓意慾,企業迅速發展而招聘的境外駐澳人員亦會帶動中價樓的需求。

  然而,澳門地產市場會否更上層樓,端視其他規劃之配合——特別是交通網絡。

(二)交通配套

  陳錦平說,很多到過澳門的人都深受塞車和缺車之苦。他引述了一個調查指,滿意澳門的士服務的乘客只有一半,遠低於香港或新加坡。

  四處大興土木、路面短小狹窄、公共交通工具短缺……都是造成澳門交通不便的原因。幸好澳門輕軌鐵路系統有望在2010/11年落成啟用,既可紓緩交通,亦可把澳門的中心點由本島轉移至路氹地區。

  「當澳門的內部連繫進一步提高、環境更舒適可住時,預計更多內地人會喜歡這裏,並安置第二個住處,再進一步帶動樓市。」陳錦平三句不離本行。

(三)人力資源

  澳門高速發展,對才十分渴求。目前澳門失業率只有百分之三,少於一萬個勞動人口「冇工開」,預計未來三年再增加9.3萬個勞工空缺,本地人根本不足以應付勞工短缺,必須假以外求。

  「相信屆時有九成空缺,將由港人或內地人填補。」陳錦平說,由於澳門要爭奪香港人才,又在會議旅遊(MICE)業步步相逼,有些人將澳門視作香港的另一個威脅,但兩者其實不可同日而語。

  「兩者其實是互補關係。不是每一種展覽都需要碩大無比的場地。」此外,澳門經濟蓬勃,亦間接令更多人取道香港,再往當地,兩者其實是雙贏。

(四)最大危機

  今年「五一」勞動節,澳門過千人上街示威抗議貧富懸殊,又觸發警員鳴槍逐客的意外,令人驚覺澳門繁華背後的一些黑暗面。

資源缺管治差 最大障礙

  按陳錦平的觀察,目前有兩大限制頗大程度上將影響澳門的經濟發展。

  首先是資源短缺。和香港一樣,澳門天然資源欠奉,很多原材料需要入口。在大興土木的情況下,建築材料的短缺更形迫切,入口量激增。但陳錦平預期澳門人收入的提高可作出補償。

  此外,就是政府的管治問題。

  席上有人問及某些發展項目的審批進度,陳錦平坦言毫不知情。他說,許多類似的發展項目都在排隊待批,但政府透明度欠佳,「這可能是澳門未來發展最大的危機。」陳錦平說。

Saturday, October 20, 2007

出生入死 戰地記者寫下歷史


講者:Peter Arnett(著名戰地記者、1966年普立茲新聞獎得主)

  「人類的歷史,由戰爭塑造……因此我們書寫了歷史的第一稿(We write the first draft of history)。」73歲的著名戰地記者、1966年普立茲新聞獎得主Peter Arnett,在浸會大學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工作坊的一個演講上說。

前越戰記者 32歲奪普立茲獎

  他任戰地記者45年,32歲已摘下普立茲獎,近代美國最重要的戰爭-越戰和海灣戰爭-他都經歷了。是甚麼令他看破生死,一次又一次進入險地?

  「戰爭中,真相是往往最早被犧牲的,我去,就是要保存那些真相……而一個普立茲獎,並不是記者的目標。」

  1962年,曾為《花花公子》雜誌工作、又在別的傳媒機構混過一段日子的Peter Arnett,接到一項新任務:到西貢(Saigon)去採訪越戰。

  彼時,他還未滿28歲,是美聯社的記者。這是他第一次採訪戰地新聞。

  結果這一去,他總共在越南待了13年,還在當地娶妻生子,婚姻維持了20餘年。

  66年,他才32歲,已憑一系列越戰報道勇奪當年的普立茲新聞(國際報道)獎,英雄出少年。

  然而其戎馬生涯並沒有隨之結束。

  得獎次年,他就幾乎喪生在越戰其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Hill 875∕875山坡)上;75年回國後,Peter Arnett已經40開外,這輩子大概也不會再進行類似越戰那樣的報道了,豈料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Gulf War),57歲的他被CNN徵召,一去15年,「出征」時間比越戰更長。

  越戰時,他是初生之犢;此番海灣戰爭,他已是識途老馬。但兩次都讓他獨領風騷-抵埗才兩周,他就採訪了侯賽因,此後他是唯一一個成功在巴格達作出現場報道的記者,在隆隆炮火映襯下,Peter Arnett的報道開創了電視直播戰事的先河,CNN亦因此聞名天下。

  「我們吃他們的食物,分擔他們的危險,有些甚至和他們一起送命。」談起戰地生涯,Peter Arnett展出一幅他穿上軍服,採訪越戰時的照片。當時的記者,許多都是第一次採訪戰爭新聞,他們隨軍出發,除了身上掛的是照相機而不是槍枝、上膛的是菲林而不是子彈外,其餘的裝束和軍人並無二致。所面對的危險當然也一樣。

  Peter Arnett記得很清楚,67年11月,距他生日不遠,在接近柬埔寨邊境的一處越南高地(875山坡)上,他經歷了人生中最要命的48小時。

  一天,軍中接報謂有320名美軍在875山坡上無故失蹤,奉命作出搜索。在隨團廿多卅名記者中,只有三位獲准上山,Peter Arnett是其中之一。

甘於不受歡迎 揭露戰爭真相

  他們愈爬愈高,處境也愈來愈危險,終於遇上敵方的猛烈攻擊,雙方持續駁火至次日黎明。期間Peter Arnett累極,挖了一個地洞藏身,到他醒來時,已滿目瘡痍。

  「我看見許多傷兵,有些還在哭。所有軍醫全部陣亡,指揮官也受了傷。」樹木被轟得東歪西倒,情景如地獄般可怕。

  忽地一個炸彈從天而降,再炸死幾十士兵;須臾,第二枚炸彈又被拋下,正好落在離他20碼處,Peter Arnett心想此次必死無疑,豈知那顆炸彈居然沒有爆炸。他大難不死。

  「有時我覺得自己不應身處此地,我感覺無用又無助,我不但幫不上忙,更成了軍人們的負擔。」但死去的戰友支持着他:「我知道,他們希望有人把故事繼續寫下去,那些有關軍人們英勇的、絕望的故事。所以我一直寫。」結果Peter Arnett至今未休。

  Peter Arnett知道,記者絕不是受歡迎的人物,而戰地記者更甚-以越戰為例,當時的美國政府痛恨記者老是作出不利美方的報道,他們希望記者們多報道報捷的新聞,以爭取公眾支持。其中一些政客,為了阻止Peter Arnett繼續下去,甚至出動FBI調查他,希望藉抹黑終止其採訪生涯。

  「可是我不是回教徒,也不是共產黨。我只是個記者。」官方無可奈何,Peter Arnett則洋洋得意。

  在演講中,Peter Arnett展示了多幅攝於越戰的經典相片。其中一張清晰展示越南將軍Nguyen Ngoc Loan,在西貢一條大街上處決囚犯Nguyen Van Lem,朝他太陽穴轟槍的相片(圖)。這是另一名美國記者Eddie Adams拍攝的照片,並在69年為他摘下一枚普立茲。

  Peter Arnett稱讚對方勇氣可嘉:「各位,」演講中他向正舉機朝他拍照的攝影記者們說:「如果我此刻用手槍指着他的天靈蓋,」他朝身旁的年輕華裔助理比劃着,「你們還能夠這樣氣定神閒地拍照嗎?」他說,當時的Eddie Adams,目擊囚犯即將被處決,他屏息靜氣,半分也沒挪動。

  戰爭會結束,政客會消失,國家也可能不存在,「但這些照片,將永垂不朽。」Peter Arnett以自己的身份為榮。

Saturday, October 13, 2007

愈遲付帳 環保代價愈高




  講者:加州副州長約翰‧加拉曼蒂(John Garamendi)

  加州副州長加拉曼蒂周一甫抵香港會見商界,為香港總商會發表演說時,幽了眾人一默。

  他指着維港的一片灰濛濛,問眾人:「那是三藩市的霧嗎?(Is that a San Francisco fog?)」

  那不是霧。那是我們被污染物籠罩的天空。

  維港的上空,是我們的驕傲,也是我們的恥辱。

  但加拉曼蒂深明「一根手指指向別人,三根指頭指向自己」的道理,他於同一天,在中文大學的講座上,就坦承美國作為全球能源消耗最大的國家,過去十年,一直沒有好好關注環保問題-「我們抵鬧(We deserve the criticisms)」。

◆香港做得遲 也有做得好◆

  「民調發現,美國人目前最關心的課題是伊拉克戰爭,其次就是環保問題。」他說,環保是「非不能也,實不為也」的事,可惜目前的領導人小布殊對此漠不關心。

  作為全球消耗能源最大的兩個國家,美國和中國,也是溫室氣體排放最高的兩個國家,每日每國生產的二氧化碳達17公噸。

  減排、開發再生能源,是大勢所趨。其中,加拉曼蒂特別以德國做例子,指該國實行綠色能源政策以來,成效驕人,值得效尤。

  「花了十年時間,目前德國每年有20%能源,由太陽能或風能產生。」此舉大大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有助改善氣候暖化和空氣污染。

  德國何以能在環保方面建奇功?關鍵在經濟誘因:只要用家安裝了太陽能或風能設施產電,再將之售予電力公司,政府就會給予保證回報。

  加拉曼蒂稱讚,在已發展國家中,歐洲在環保方面下了最多苦功。除以上德國的例子外,歐盟早在零五年起實施針對二氧化碳排放的《排放交易機制》,為碳訂立價格,誘使個人和商界放棄使用含碳量高的產品或服務。

  世界銀行指出,全球涉及碳的貿易額可達80億美元。此舉既為藍天出力,又可賺取利潤,應予力推。

  香港在環保方面顯得處處滯後,但出乎意料地,我們亦有可供借鑑之處。

  「在加州,我們每天起碼耗費兩個小時在汽車上,無可避免地製造污染。」港人則多數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而且標榜低污染的LPG(液化石油氣)巴士隨處可見,加拉曼蒂直言要向香港學習。

◆要有藍天 付帳日子已臨◆

  隨市民環保觸覺日高,政府也更需要為污染出錢出力。席間有人請教加拉曼蒂,當政府要就環保事項向市民徵費時,有無良策?

  加拉曼蒂的答案是:「要不現在給,要不以後給。付帳的日子已經來臨(Pay me now, or pay me later. Pay days are coming.)。」

  他指市民要明白:「如果我們十年前已開始為環保付出代價,今天就可以少付一些;同樣道理,如果今天不願付出代價,明天要給的就更多。」空氣污染與溫室效應問題,動輒禍延幾代,必須趁早對症下藥。

Thursday, October 11, 2007

香港擅「造星」 北闖媒體商機


專訪麥肯鍚公司亞洲區企業金融咨詢董事劉家明

去年十月七日,一個慶祝二十七歲生日的杭州女孩,大概造夢也想不到,不過短短一年,她竟然從一個沒沒無聞的「內地演員湯唯」,一躍而成聞名華人世界的「王佳芝」吧?

電影製造明星。電影製造神話。電影製造難以估計的經濟效益。

內地明星崛起 港還站得住?

再舉一個例子。當「選美」在香港漸次油盡燈枯,「選秀」卻已在神州遍地開花。其中最為矚目的,當數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這個品牌,中國社會科學院在零五年曾估計它值二十億人民幣(註1)。

二十年前,香港最紅的明星是張曼玉、周潤發、劉德華;可惜二十年後,仍是他們。

香港一度是華語世界的荷里活、是兩岸三地「造星業」最發達的地區,但隨著內地明星的崛起,香港還站得住腳嗎?

「香港明星的確不如過去般在內地橫掃千軍,內地人對他們的認同感漸漸減少…幾年前開始,內地有些MTV頻道,甚至已不播香港或台灣的作品了。可是香港人還有一著棋:在內地,沒有人像我們般懂做包裝和推廣。」麥肯鍚公司亞洲區企業金融咨詢董事劉家明說。他從幾年前開始,就專責公司大中華地區有關媒體發展的業務,所接的客戶和案子,皆和電影、數碼廣播(見另文)等傳媒業有關。

目前港商要在內地從事大眾傳媒,制肘仍多,主要囿於政策:電視廣播外資半點沾手不得,即使是節目製作,也必須和當地公司合營。

「所以許多進軍內地的港商,轉而覬覦廣告銷售與節目製作。」香港商人黃宜弘、梁鳳儀的「勤+緣媒體服務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表表者。

近期熱播的無線電視《歲月風雲》也示範了此一商機:和內地電視台合作,提供香港明星,還有製作和管理拍攝的專才。

但勞師動眾拍一套片子,不如捧一個明星來得實際。

捧明星拍廣告 勝賣碟收入

「香港的經理人公司如英皇、金牌,深諳包裝之道,其專業水準暫時仍領先內地同儕。」劉家明說,行內都知道,賣唱片根本賺不到錢。出一張碟子,宣傳活動一大堆,蝕錢是意料中事。真正來錢的,「是拍電影、接廣告、開演唱會。」特別是廣告,既可減少經理人公司的支出,又可以讓旗下明星於大街小巷持續地曝光,一箭雙鵰。

英皇娛樂集團行政總裁吳雨曾作比喻(註2),投資新人就像買股票,如果相信某新人將成「大藍籌」,一年內在彼身上投資千萬是等閒──因為只要一旦造星成功,就可以為企業帶來驚人效益。去年,集團旗下三大皇牌容祖兒、Twins及謝霆鋒,帶來的收入佔整體之百分之四十,即各單位分別為集團賺取2,000到3,000萬。

Sidebox:高清數碼廣播 奧運放異彩

數碼廣播在英國、澳洲、日本和韓國等地早已大行其道,這種傳輸制式的改革,可令頻譜容納更多頻道──用平易近人的話說,即是免費廣播的頻道將更多。

畫面精細 節目增互動

最快屆年底,無線電視將增加一個包括購物、交通等資訊的「高清台」,而亞視則將新設四個頻道(新聞財經、潮流文化、購物資訊、娛樂新聞)。無線透露將投資六億元添置數碼設備(註3)。

除選擇增加外,觀眾又可欣賞畫面更精細的高清(High Depth)廣播,甚至得到更互動的觀賞經驗:「例如在看新聞時,可以選擇是否接受額外詳細的訊息;觀看類似American Idol的真人騷時,可按遙控作出選擇。」麥肯鍚公司亞洲區企業金融咨詢董事劉家明說,高清節目的製作成本約比傳統的貴一成。

對觀眾來說,高清廣播對一些對畫面要求不高的製作,例如新聞,變化效果不大。但對旅遊、體育等「常青」節目,劉家明卻揚言,此將令觀眾耳目一新:「情況就如當年從modem 上網,變成寬頻上網一樣,一旦改變,用家就無法回頭了。」經常到日本出差的劉家明早被「寵壞」,因為在彼邦看球賽,「連腳法和表情都一清二楚!」他興高采烈地說。

劉家明更補充,電視機的更替,其實一直以來都和體育盛事──奧運──密不可分:「六八年日本奧運,電視廣播由黑白轉為彩色;零四年雅典奧運,薄屏電視取代了傳統的CRT電視;接下來的零八北京奧運,將實現史上首次數碼加高清奧運廣播。」

註1:2007年8月2日,《文匯報》副刊視野,《搞流行文化不如流行中搞文化》,保路
註2:2006人手8月16日,《香港經濟日報》商業,《新星得千萬元廣告,免蝕本》,陳倩敏
註3:2007年9月25日,《香港經濟日報》副刊專題,《千呼萬喚始出來》,蕭曉華

Saturday, October 06, 2007

陳太葉太相爭 中西文化之爭


專訪香港總商會總裁方志偉

  無官一身輕的方志偉,在香港總商會履新剛好一年。

  這天他回到母校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為同學們發表演講,談香港在全球化下的定位。

  站在舊課室裏,面對年輕的新面孔,方志偉談得格外揮灑自如,在他身上逐漸找不到為官時的步步為營。

  的確,回歸都十年了,連曾經一人之下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也可走入街市和群眾天南地北,香港又豈能戀棧殖民地的餘暉,一成不變?

◆一場補選 兩太成鬥爭代表◆

  一場意外補選,一個小小立法會議席,竟把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和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都請出來了。

  坊間的焦點,是兩位官太太的衣着談吐與針鋒相對,而在方志偉眼中,二人所代表的中西文化衝突,卻更值得細味。

  「陳方安生標榜的是西方價值:法治、高透明度、民主;葉劉淑儀高舉的,卻是東方美德:講求合作和妥協,避免正面交鋒,大家都聽老大哥的話。」曾被派駐紐約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5年,後來又以香港駐東京經濟貿易首席代表的身份,在日本待了5年的方志偉,對中西文化的差異,特別敏感。

  「九七年前,香港人盡一切努力融合、發揮西方文化的優點,九七年後,香港人又忙於鑽研東方文化的美麗。」在為本身定位的過程中,方志偉看到香港的優點:「我們讓兩種鬥爭的力量交流,從中走出新的路。」

  在調整的過程中,許多人對變化感到疑惑,特別是對政府角色的轉變。過去,「積極不干預」被奉為金科玉律,如今,政府的影子似乎無處不在。最新的例子,就是大手入股港交所。方志偉已棄官從商,是否更接受市場主導這一套?

  「過去,我們周邊的國家,像新加坡、台灣,都是大政府主義,因此,一直奉行『大市場、小政府』的香港就好像是沙漠中的綠洲,很自然就把人才和資金吸引了過來。」過去我們盡攬優勢,是因為在亞太一隅,我們獨一無二。

  但全球化把距離縮短、競爭加劇,近年大興土木的杜拜就以香港為目標,而中國的急速現代化,又已把多個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推上國際舞台,若要保持優勢,我們的思維,看來要轉。

  就以對中國的角色為例,方志偉指出,隨中國由78年的改革開放,到01年的加入世貿,香港的定位一直在變:

  ‧78年以前:門戶(Gateway)

  在這個階段,香港是往來中國唯一的路,只要資訊和人流暢通,我們就可以坐享其成。

  ‧1978年到2001年:樞紐(Hub)

  香港工業北移,生產再不是經濟動力,被講究服務與精密計算的物流取代,香港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

  ‧2001年後:平台(Platform)

  平台的意思,是指不限於實物交收的中轉站,更包括信息、資金、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以香港經濟的四大支柱為例,我們可以如此發揮平台優勢:

  物流:香港的航運業已江河日下,空運暫時仍佔優勢,但「與其拉鋸,不如轉型」,方志偉指香港應力拓高增值服務,如和船務有關的軟件設計和服務。

  商貿:許多來自歐洲的中小型公司到香港來註冊,着眼大陸市場,香港可以提供收購合併服務,成為歐資公司進入內地的夥伴。

  專業服務:香港最大的優勢是人才-「香港有好多聰明人,目前駐內地境外人員,香港人佔最大部分」,方志偉說,香港的公關、市場推廣或廣告人才,專業水平高,在內地特別吃香。

  金融:國家已表明支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因此香港的金融服務仍大有可為。

◆建橋效率遜內地 官場要改◆

  香港要變,香港的官員更要變。

  方志偉曾在官場打滾廿餘年,深明種種官場積習,他不忍數落舊同袍,但舉了一個例子:上海的杭州灣大橋,02年經國家計委批准立項,03年奠基,今年已全綫貫通,預計明年通車;而港珠澳大橋,經過多年的折騰,現在仍在「講」的階段。

  「港珠澳大橋由於牽涉三方利益,當然比杭州灣大橋複雜得多-這正是一國兩制的限制,可以很着數,可以不着數-但政府應承認這(決而不行)是個問題,應該盡量消減,勿給自己藉口。」

Sunday, September 30, 2007

中國不當第三世界老大哥

講者:吳建民(中國外交學院院長、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兼新聞發言人)

  緬甸局勢日趨嚴峻,僧侶和平民連日上街抗議軍政權後,日前終於爆發流血事件,而一度公開露面的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則盛傳再被收押。

  更令人擔心的是,國防部已把88年因鎮壓群眾示威而屠殺了3,000平民的第22師從邊區調返仰光,血流成河的場面一觸即發。當地呼籲國際介入、向軍政權施壓的聲音愈來愈大,和緬甸長期關係友好的中國,更被寄予厚望。

外交絕不當頭 至今未變

  隨着國力日盛,中國已漸被視為第三世界國家的老大哥、代言人。但中國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卻反對這種論述,他應亞洲協會邀請,在本周一的演講上強調,中國不代表任何國家,也絕不是第三世界國家的領袖,「鄧小平先生提出的『絕不當頭』,至今未變。」他說。

  的確,背負着13億龐大人口的中國,每一步崛起之路都必須小心翼翼,特別是在處理和美國的關係上。擔任中國外交工作40餘年的吳建民說,對於中美關係,必須從全球的視點去審視:

 (一)新世界,新秩序

  吳建民說,目前有四個主要因素正主宰全球:

  1.發展中國家正在崛起。這不但包括中國,還有印度、南美、拉丁美洲、巴西、墨西哥等國。若把這些國家的人口相加,達30多億,「你想想,全世界一半的人口都在崛起中,這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吳建民說,未來將有很多人的生活得到改善,這除了值得慶幸外,也必須謹慎,以防發展中國家重蹈已發展國家在崛起時曾面對的問題,例如環境污染。

  2.全球化令國與國之間的倚賴性日強。1971年,作為一個初級外交官,吳建民初訪美國,在超市裏面,他找不到任何一件貨品是「中國製造」的。當時「文化大革命」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即使國家經濟陷崩潰邊緣,但中國對世界任何一國,卻無關痛癢——「我們當時沒有貿易戰、沒有外國投資、也謝絕任何與別國的交流」。但到今天,吳建民說,「2月27日上海股市大跌,即觸發全球股市隨之下瀉;我們已同坐一船了。」

  3.世界面臨嚴峻挑戰。恐怖襲擊、氣候變化、污染問題、傳染病……世上無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

  4.伊拉克之戰。吳建民說,美伊之戰帶給全球的啟示是:用戰爭解決兩國紛爭的方法已不再適用-「四年半了,沒有問題得到解決,但戰爭帶來的新問題卻愈來愈多。」沒有大國可以承受戰爭的洗禮,一切必須透過戰爭以外的對話,才有望解決。

中美鷸蚌相爭 不如友好合作

 (二)中美共同的挑戰

  中美構成了當今世界的大棋盤,吳建民說若中美能互補合作,可造福全球:「首先,我們可以在安全問題上-例如北韓核武-攜手,令世界更和平。

  此外,中國能源效益很低,我們佔世界GDP5.5%,但卻消耗了全球15%的能源,如果美國可以在技術上為中國提供協助,我們可以令世界更清潔。」中美兩國相加,人口佔全球四分之一,若中美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全球亦能受惠。

  吳建民總結說,未來中美合作之道的前提,是兩國須聚焦在共同利益上,特別是能源問題,與其鷸蚌相爭,不如友好合作。「冷戰和對立那一套已不再適用,中美之間並非零和遊戲。」若能互諒互解,締造和平合作之路,功在千秋。

Wednesday, September 26, 2007

香港第四代 社運另闢天地


專訪Roundtable共同召集人、獨立媒體編輯部及本土行動成員林輝

  8月1日上午11點,數百警員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在一個小時內,把擾攘竟日的皇后碼頭清場。最後離場的,是一個以單車鏈把自己脖子鎖在石柱上的青年。他叫林輝。

  清場前不過兩天,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才用母親的口吻向這些抗爭的年輕人說:「我當年讀大學時……經常參與社會運動……你們有這樣的激情是好正常,我都後生過……」

  言猶在耳,警方已揮動巨剪,割離林輝和「皇后」。林輝張嘴高呼的電視畫面,成了整個運動從高潮嘎然終結的一個休止符。

  但第二代香港人(生於40至60年代嬰兒潮,如林鄭月娥)和第四代香港人(第二代香港人的下一代,生於70年代末或之後,如林輝)之間的抗爭並無完結。

我搞運動

  第二代香港人踏入社會時(60至80年),香港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他們只要腳踏實地,努力不懈,就可以平步青雲,與建制抗爭的激情只屬於大學年代。目前在香港指點江山的,就是這一代。

  第四代香港人出身時(約從回歸前後開始),最紙醉金迷的香港卻已隨英國國旗落幕。由於父母的努力,他們從小物質生活豐裕,所以高薪厚祿早就不是他們的目標。

  「我們這代人橫豎沒有甚麼職業保障,反而可以追求生活質素-像好的環境、融洽的人際關係,而並非純粹的物質享受。」林輝說,90年代香港股樓最暢旺的時候,小島上幾乎全無學運;因為那是搶錢的年代。

  深度介入保衞「天星」和「皇后」抗爭的「本土行動」和「獨立媒體」,就是繼90年代的斷層後,新一代社會運動的標誌。

  由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講師葉蔭聰等人創辦的「獨立媒體」,以互聯網作平台,讓青年有機會在主流媒體以外就時事發表文章。

  而「獨立媒體」的骨幹成員,又在天星碼頭的抗爭結束後,組成「本土行動」,把網上的聲音,在現實生活中延續下去。

  林輝說他們不是為反而反,但作為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一代,他們心痛政府對歷史的漠視、對保育的冷感。他們要捍衞這片他們所愛的土地。

  別人問及「本土行動」接下來會不會轉戰灣仔街頭時,林輝引用博柯(Foucault)的話回答:「哪裏有權力,哪裏就有反抗。」

又寫博客

  「我們經常一手包辦整宗新聞,不但自編自導自演,還自己買好票進場觀賞。」林輝笑着打比喻道,「獨立媒體」既發掘新聞,也會參與其中;不但邀請主流媒體進行採訪,而且自己也會作出報道,並利用博客,盡一切努力把心聲擴大。

  之所以要不惜一切發聲,因為主流媒體的地盤,被第二代牢牢緊握,水潑不進、針插不入,他們必須另闢天地。

  舉個例子。林輝去年報讀中文大學社工系碩士時,曾參與實習計劃,其中有整整半年時間,他在正職以外每周抽18小時,隨外展社工於新界北區「執仔」-駕駛7人車在區內穿梭,主動接觸流連在街上的青少年。

  那些年輕人,十之八九都有濫藥習慣。

  每次看着天空從漆黑漸漸泛白,見證青春在毒品中燃燒,林輝都很感觸。

  在自己的博客上,林輝這樣寫:

  「在成年人的世界,他們或被冠以雙失、三低、夜青、邊青等銜頭,他們是教育制度和勞工市場中的最底層……主流社會太輕易用上『唔識諗』、『唔成熟』、『唔自愛』來總結他們濫藥的原因……卻沒有人願意許諾,給青年人一個公平的社會、像樣的家庭、和充滿希望的未來。」

參選議員

  搞過運動,做過社工,林輝還曾經參選區議員-盡管一切並非意料之中。

  04年,大學畢業後不久,林輝參加了一個由嶺南大學副教授李彭廣舉辦的議員助理訓練班。課程結束後,他被前來招聘的觀塘啟業邨區議員歐玉霞相中,成為其全職助理。

  歐玉霞28歲便當選區議員,連任18載,但任期未滿,便撒手塵寰,辭世時才47歲,遺下丈夫和女兒。

   她很受街坊愛戴,「我們為她在邨內的籃球場舉行追悼會,結果來了幾百個人,擠都擠不下。」林輝說,歐玉霞遺下的議席,其上屆對手、民建聯的施能熊早就虎 視眈眈。結果,在街坊與義工的眾望所歸下,林輝扛下了補選的擔子。但他最終以四成得票率而飲恨。他承認那是因為自己力不從心。

  「做議員 助理做到一個地步,到底為了甚麼?是不是真的想做區議員呢?這好像是一份『大兼職』,做了,又怎樣呢?區議員永遠影響不了政策,又沒有政治影響力。甘乃威 即使在地區上受擁護到飛起,但等了20年還是沒有參選立法會的機會,好慘!」林輝說,他看不到在香港當區議員,有甚麼出路。

繼續尋夢

  選舉雖然落敗,但林輝反而得到尋夢的機會。因為林輝工作3年多以來,從未放過長假——「最長的一次,只有4天。」他打算10月中孤身出發,從四川、雲南、西藏開始,再一路往西,起碼流浪3個月。途中他會拍照、寫作,更重要的是,好好思考未來的路。

  搞社運、忙上網,有工作不好好幹(林輝是持牌社工),遇到挫敗就去旅行散心,這完全衝擊了第二代的價值觀,是他們不能接受的生活方式。但偏偏這是第四代心中的理想生活。

  「雖然我賺不了多少錢,但我希望做自己覺得對和開心的事,若能影響社會,更令我鼓舞。」還未為自己選定一個身份的林輝說。(完)

﹏﹏﹏﹏﹏﹏﹏﹏﹏﹏﹏﹏﹏﹏﹏﹏﹏﹏

 延伸閱讀:《四代香港人》,呂大樂著

 林輝的博客

 香港獨立媒體

Saturday, September 22, 2007

中美二人三足 互補締雙贏




  繼人權與知識產權後,「中國製造」的產品,接棒成了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抽秤」中國的新把柄。

內地製產品不安全 亦涉設計

  一會兒說食物有害,一會兒說玩具危險,貨品被整批整批地回收或銷毀,商人們不但賠上聲譽,而且血本無歸,成了大國角力下最無辜的犧牲品。

  中國某些產品質素之劣,是世界公認了的,美國因此更是大條道理,指指點點。

  當中國人自己都不敢捍衞自己時,百人會會長、美國軍中第一位華裔將軍傅履仁,卻理直氣壯地為「中國製造」平反:

  「沃爾瑪(Wal-Mart)不顧一切壓價,廠方無奈將貨就價,這裏頭雙方都有責任……產品安全固然重要,但玩具若不安全,相信亦涉及產品設計的問題。」他認為產品安全的責任,不應光由中國廠商來承擔。

  商人一哭二鬧三上吊,官員舟車勞頓費盡三寸不爛之舌,不及傅履仁一句話來得鏗鏘有力。無他,百人會集美籍華人頂尖精英,政商人脈深且廣,影響力非凡。舉例:

  1995年,百人會要求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就「所有旅美華人都是間諜」之言,在電視公開道歉,而對方罕見地接受。

  99年,美籍華裔科學家李文和被美方指從事間諜活動,引起軒然大波,百人會不但向當時的美國總統克林頓表達擔憂,亦促使能源部長就此事在百人會的年會上發言。

  創會伊始,百人會即以「求同存異」、促進中美互相理解為宗旨。為了維持百人會高度尊崇的地位,以爭取中美政府都重視其發言,百人會只向在個人所屬領域獲高度傑出成就的美籍華人招手,其成員有:

 ˙首名華人美國州長駱家輝

 ˙雅虎創辦人楊致遠

 ˙Google中國部總裁李開復

 ˙愛滋病專家何大一

 ˙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

 ˙導演吳宇森

 ˙大提琴家馬友友

 ˙恒隆集團主席陳啟宗

 ˙利豐主席馮國經

六四事件 觸發成立百人會

  百人會是華人之光,但其創會經過,卻與近代中國其中一件最沉痛的政治事件——六四天安門事件——有關。

   「89年天安門事件發生後,人心惶惶,貝聿銘收到大量媒體查詢,紛紛對發生甚麼事、中美關係何去何從表達關注。」傅履仁說,此事觸發貝聿銘拉攏其好友馬 友友成立百人會,以推動中美了解,助美籍華人融入美國社會為己任。創會時會員總數不過40餘人,今已擴大到140多人。

  除了為華人發聲、爭取機會外,百人會亦從事研究,冀就中美之間的誤解,對症下藥。01年他們發表了一份全美民意調查「美國人對美國華裔和亞裔的看法」,搜集了一些值得重視的數據,如:

  25%美國人對美籍華人印象負面

  32%受訪者認為美籍華人對中國比對美國忠誠

  68%視中國為未來的威脅

  這些數據顯示,當年美國社會對華人存在頗普遍的敵意情緒。

   時而勢易,傅履仁認為目前的公眾,對華人印象應較前為佳,因為兩國人民交流日多,得以慢慢累積好感,但在人權、環境污染與軍事上,相信美國人對中國的成 見仍多:「這和20年前他們對日本崛起所產生的敵意不同:日本是民主國家,對美國的威脅純綷是經濟上的;但中國是共產主義社會,理念和美國完全不一樣,因 此中國帶來的威脅,軍事和經濟都有。」

  傅履仁明白要改變這種偏見並非朝夕之間,但百人會將不懈推動中美的互動,希望讓兩國人民明白,中美就像二人三足,其中一個若摔跤,另外一個也會跌下,兩國互補,對雙方都有好處。

Saturday, September 15, 2007

才俊棄矽谷 為社企搭橋鋪路


專訪Schwab Foundation東南亞總監張寶耀

  特首曾蔭權大力鼓勵港人搞社會企業,但我們身邊的例子只有弱智人士開設的餐廳、雙失青年負責的速遞。

  簡單來說,就是和幫助低成就者的福利機構沒分別。

  張開眼睛吧。

環看世界,原來社會企業的規模,可媲美星巴克;從事社會企業的人,與來自矽谷或投資銀行的沒兩樣。例如張寶耀

  34歲的張寶耀是新加坡人,服役後赴英國的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唸電腦,繼而到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深造,並往矽谷掘金。

電腦工程師 受蘋果主席感染

   兩年前,他辭去原來的工作,偕妻子由美國加州搬到瑞士日內瓦、世界經濟論壇(WEF,World Economic Forum,71年由瑞士商學院教授Klaus M. Schwab成立,每年舉辦論壇,邀全球政商及非政府組織NGO領袖出席,就重大環球議題討論或辯論)的總部,擔任WEF旗下薩普基金會的東南亞總監 (Head of East and South East Asia,Schwab Foundation)。

  從此開始接觸完全不一樣的人,展開完全不一樣的生命。

  張寶耀在矽谷7年,專長軟件工程,曾任Sun Microsystems的首席工程師,在行內擔當過不同崗位,很吃得開。

  「但我只是對電腦在行,卻不愛它。(I was good at it but I didn’t love it.)」和許多同行一樣,張寶耀留在矽谷只是一心賺錢。

  他看過蘋果電腦主席喬布斯Steve Jobs 05年在史丹福大學畢業禮上的演講後,深深認同:人應該做自己熱愛的事。

  他離開矽谷是遲早的事。

  轉捩點不久來臨。張寶耀看了WEF一個有關柬埔寨貧窮問題的報告,十分感動,豈料幾天之後,他就發現WEF旗下的薩普基金會亮出了的空缺。他即下了決定,一頭栽進去。

  基金會的服務對象是相對發展成熟的社企,它並不提供任何財政資助,卻利用本身的資源,特別是其全面的政、商、慈善團體網絡,為這些社企構建平台,搭橋鋪路,解決一系列「成長」問題。

   舉例,「微型貸款」(micro-financing)在印度大行其道,為許多窮人創業脫貧,可是當其達到一定規模時,貸款額聚少成多時,便有可能受限 於法例。薩普基金會此際便可為他們約見財金官員,促進雙方交流,化解障礙。此外,基金會每年舉辦「年度社會企業」比賽,讓全世界的社企藉這機會躍上國際舞 台,增加曝光,打響名堂。

說服妻子 為孩子改變未來

  回想兩年前的轉工決定,張寶耀坦言一點也不容易,特別是要說服妻子:「我花了很多時間和她談,問她想生活在怎樣的世界?希望我們的未來是怎樣的?想不想為未出生的孩子和將來,作出一點改變?」

  善解人意的妻子最終被他打動,和他一起走,二人兩個月前還同遊巴黎呢。

  終結經驗,張寶耀說 如你想改變世界、改變人生,不要奢想第二天就要成為社會企業家,可以先從一些你關心的事做起,一步一步來:「我有一個朋友,專門去牛津大學唸了一個工管碩 士,認識社企理念。書唸完後,他又回到投資銀行工作,他浪費了時間嗎?不。我朋友利用所學,成立了摩根士丹利裏的第一個『微型貸款』基金。」

  的確,不是甚麼都要推倒重來,改變也可以從內部做起。

  「最重要是找出自己真正在乎的是甚麼,有甚麼值得令你窮一生去追求,令你永遠感到新鮮。」張寶耀閃動着明亮的眼睛說。

﹏﹏﹏﹏﹏﹏﹏﹏﹏﹏﹏﹏﹏﹏﹏﹏﹏﹏

延伸閱讀

 ˙蘋果電腦創辦人喬布斯於史丹福大學上的演講

 ˙ 微軟大中華業務發展總監,8年前離開微軟,成立社會企業Room To Read,為山區兒童帶來閱讀機會的自傳:Leaving Microsoft to Change the World, An Entrepreneur's Odyssey to Educate the World's Children, by John Wood

Thursday, September 13, 2007

從政如入娛樂圈 年輕人要面皮厚


專訪匯賢智庫政策發展總監陳岳鵬

  對香港的精英來說,從政只是錦上添花。

  富豪第三代,有錢有權有品味,在家族旗下一集團當總裁之餘,若身兼建制裏某諮詢委員,恍如古董茶杯再被鍍上金邊,一般的公子哥兒更難望其項背。

  年過四十的企業家,年輕時艱辛創業,如今名利雙收,在自己的王國裏呼風喚雨,若能投身官場,當個議員,甚至某公營機構的頭頭,當真此生無憾。

  若以上兩項皆不是,而是一個挾世界級名校學位的年輕人,有官不去考,有錢不去賺,卻隨一個曾經辭官的前輩從政,矢志「讓政治成為生命的一大部分」,這不是很令人疑惑嗎?在香港,政治從來都不是一個職業選擇。

  陳岳鵬就是這樣一個年輕人。

  他25歲,家裏做生意,不算很富裕但衣食無憂;他是老么,上有兄姊,沒家庭負擔;在史丹福大學唸了個公共政策學士後,又考了個政治及比較社會學碩士,畢業時準備考取政務官,連表格都填好了,卻臨門扭軚,決定隨亦師亦友的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回港成立智庫,一邊學政策研究,一邊在薄扶林置富花園搞地區事務。

  不知就裏的人覺得他太傻,但他看得很透徹:「走上這條路,我輸贏都係贏!」

﹏﹏﹏﹏﹏﹏﹏﹏﹏﹏﹏﹏﹏﹏﹏﹏﹏﹏

 問——本報記者 答——陳岳鵬

  問:你當初真的放棄了報考特區政府的政務官(AO)嗎?

  答:對,因為我很了解AO到底是甚麼一回事。

跟葉劉從政 不比當官差

  入職頭十年,AO只是龐大官僚架構的一員,日常工作就是準備Q&A、立法會簡報、為老闆整理工作日誌、逢重大議案投票時便到立法會當「狗仔隊」,力保一票不少,起碼要做到首席助理秘書長後,才有機會沾手政策研究。

  現在我甫入行就跟隨一位曾在政府工作多年的前局長,讓她手把手教我政策研究技巧,這個學習機會不見得會比在政府裏差。

  問:可是你還要兼顧地區工作(見另文),對不對?

  答:是。但我很享受我的地區工作。作為從政者,政策研究和選舉經驗(或民意基礎),缺一不可。

  問:然而當官也可從事地區事務,而且薪酬和前途穩定得多。在香港全職從政,保障不會比紮鐵工人好多少。

  答:AO是公務員,不但有保障,而且一切都可預料-連人工也被逐點列出來,你可以預計自己10年後能賺多少、在哪個位置、做甚麼。參政的不確定因素高得多,風險也高得多。但正因為這樣,其滿足感和得着,也高得多。

  問:你在香港考完會考後赴美升學,本來考入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唸生物醫學工程,將來當醫生,為甚麼唸了一年卻轉校?

  答:我一向對數理化着迷,又好鍾意計數-直到大學一年級。

  彼時我在原校修讀了一些哲學課程,發現原來人類都可以用像研究分子(molecule)那樣的方法去研究,感到趣味盎然。

  一天晚上,我通宵準備一份功課,在學校的電腦室裏踱步,苦苦思索甚麼是社會公義,就在那一刻,我忽然頓悟:啊,原來在大學、在一個不起眼的電腦室裏,真的可以思考甚麼是社會公義!這是一個虛無縹緲不着邊際的議題,卻實實在在是追求學問的一部分。

  問:開竅後,你就決定轉校了?

  答:嗯。我決定在理科和政治之間作出取捨。

  我想通了:計數只是我的興趣,了解社會卻是我的激情。

  雖然醫生參政的例子很多 —— 如李國章、楊永強 —— 但我卻想把政治變成生命的一大部分、想把自己浸淫在政治的藝術中。

  當時我很清醒,今天放棄了考取專業的途徑,就是放棄長遠的工作穩定,但這是好事呀,我本來就喜歡冒險。

無後顧之憂 要為社會做點事

  問:去矽谷創業(start-up)、為對冲基金工作,也很冒險。

  答:讓我換個說法。

  環顧世界,甚麼人願意放棄私人企業的高薪厚祿,跑去參政、當政治領袖?真正對政治有興趣、肯花心血的,不少恰巧都是社會上享受着特權、生活優裕的人。

  我從小也享受着種種「特權」-家境不錯、會得讀書、在同輩和師長中都得寵、又喜歡與人接觸-其實我沒有怎樣付出過努力,這些幾乎都是與生俱來的。我問自己:為甚麼我擁有這些?既然我擁有了這些,是否可以為社會做一些事?

  問:唔,如果連你這種無後顧之憂的人都不肯冒險,還有誰願意為政治冒險呢?

  答:是。在大學裏,我學過被公認為本世紀最偉大哲學家之一、John Rawls所寫的《社會公義》(A Theory of Justice)。他的理念肯定了我的志向,讓我確定我應該轉校、我做的事是有意義的。

  問:可否簡單談談John Rawls的理念?

  答:可以。

  人一生下來,有許多東西已不由你選擇:智商、性格、家庭、國籍等等。可以這樣說: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

  John Rawls的核心思想是:當社會沒有絕對的平等,必須接受一定程度的不公義時,這種不公義,應有利於最弱勢的人。

  問:把這個理念套用在你身上,即是說?

  答:即是說,我知道我比許多人幸運、能力也許比別人高,得到的比較多,因此,我有責任,把我的幸運和能力,與比我條件稍遜的人分享。

  問:明白。那就是說你多付出一些,他們少付出一些,這本來不公平,但此種不公卻可以幫助比你弱勢的人。不過,這是否包括犧牲你的私隱?

  答:哈哈哈,是啊,我搬屋都曾被傳媒大書特書。

  其實從政和加入娛樂圈真是沒有分別,都是在爭取人氣、知名度、回報與影響力。

  我們都是各自演好自己的一台戲。

﹏﹏﹏﹏﹏﹏﹏﹏﹏﹏﹏﹏﹏﹏﹏﹏﹏﹏

面對居民 「企街」當磨練

  大約兩個月前開始,陳岳鵬若沒事在身,每天上、下班時分,總會帶上幾個印有他姓名,還有和葉劉淑儀合照的易拉架,站在域多利道的交通要塞,向每一架途經的車輛揮手、微笑、欠身。

  除了這天因遷就記者而僅站了個多小時外,他每次都站上兩個鐘頭;頻密的時候,一周上下午合起來差不多站十次。

為什麼要這樣站?

  「如果不是這樣站法,我根本沒可能和所服務的居民碰面。

  這裏的人,出入都駕車,路上幾乎碰不到任何人;而居民很中產,有甚麼事自己解決,不會貿然走到地區辦事處來,我不能單靠傳媒、第三者或通訊來和他們接觸。

  見過面、揮過手,那份親切感便很不一樣。」

  不難堪嗎?

  「剛開始的一天半天是有點尷尬,但當有人揮手向我回禮時,就沒事了。」陳岳鵬開心地說。

  就在此時,一輛私家車呼嘯而過,車上的年輕人朝陳岳鵬大喊:「Good Luck!」他笑得更開心。

Saturday, September 08, 2007

物質充裕 企業家精神難孕育

講者:梁劉柔芬(立法會議員、青年企業家發展局主席)


  「如果你沒有企業家精神,你不過是蔬菜。(If you are not entrepreneurial, you are vegetable.)」立法會議員、青年企業家發展局主席被問及甚麼是「企業家精神」時這樣回答,惹來哄堂大笑。


  但她真的這樣想。


  「人人都應該具備企業家精神,不管你是打雜的,還是你已退休。只有這樣,每一天才會過得有意義,你的生命才會圓滿。」她認為企業精神是可以後天培養的,而且你不需要擁有甚麼證書,一樣可以擁有企業家的精神-百折不撓、誠信唯上、把握機會、不斷創新。


年輕人多乏視野 無目標


  「年輕人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視野、沒有目標。」梁劉柔芬說。


   7月份小童群益會一項比較香港、廣州及北京小學至初中生的調查就發現,香港學生的獨立能力和自信皆不及內地;56%香港學生認同生命充滿意義,遠落後於 廣州的71.2%和北京的70.1%。該調查並指出,香港學生表現出較遜色的「抗逆能力」,例如稍遇挫折便發脾氣,長遠會影響香港的競爭力。


  因此,「青年企業家發展局」轄下的「商校夥伴計劃」自02年開展以來,目標始終如一,就是要幫助中四到中六的年輕人,及早認識自己、了解社會,體會商業運作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該計劃邀請包括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地鐵公司等企業的管理人員擔任大使,帶領配對學校的學生進行培訓、參觀與分享,使年輕人走進商界人士的生活中。


  梁劉柔芬說,這不但使年輕人得益,作為大使的商界參與者同樣受惠:「他們有機會喘口氣,離開熟悉的環境,既認識了他們『未來的同事』,也琢磨了自己的商管技巧。」至於企業、同事與學校對大使們的感激,就更屬錦上添花了。


   有人問官、商兩忙的梁劉柔芬(她是紡織貿易公司Bay Apparel Limited董事,也是全國人大及立法會議員),為甚麼有那麼多精神為年輕人籌謀,梁笑說,這也和她本身的企業家精神有關:「你一旦當了企業家,你就老 是想試新東西……工作令人愉快。努力工作取得成就,這是很快樂的事。」


擁「正能量」 工作樂此不疲


  她還分享自己「一日當 三日用」的秘訣:「每天睡前,你想一想明天有甚麼該做,有甚麼人要見,預先計劃好,就像老師上課前備課那樣,使隨後的工作事半功倍;當你回家時,你也反省 一下當天所行,有甚麼要改進的地方,有誰曾影響你。」有了這種「正能量」,每天工作,她也樂此不疲。


  很多人比較中港兩地的年輕人,指許多內地人擁有大開大合的創業精神,充滿街頭智慧,港生卻「裙腳」得多,太安於現狀。有人問梁劉柔芬怎麼辦,她推薦大家看一本書(圖)。

「我最近在看的這本書提到,太充裕的物質生活會扼殺創業精神……所以我想我們要鼓勵年輕人們不要老是從容不迫地等機會,應該多行動才對。」梁劉柔芬說。

Saturday, September 01, 2007

Web2.0系列四之四:網企初生犢 香江候躍龍門


專訪慧科訊業有限公司(WiseNews)及魔廚網(moochi.com)創辦人林永君

林永君剛剛渡過了三十六歲的生日。
二十六歲時,中大碩士畢業的他創辦了全港最大的報章資訊系統--慧科訊業(WiseNews)。他使一個意念簡單的大學項目,成為每月營業額過千萬的生意。
十年來,走過了科網爆破,經歷了沙士低谷,從二十出頭來到三十而立,早已是兩子之父的林永君,步伐並沒有慢下來──
零五年,他重返中大,為新聞系兼教新媒體碩士課程。
零六年,他回歸校園,到清華大學修讀電腦博士課程。
同期,他淡出慧科的日常運作,把大本營遷到北京,展開另一盤生意:創辦概念如Youtube的短片分享平台──魔廚網(moochi.com)。

在香港,挺過了web1.0(第一代互聯網,指上世紀末的科網熱),又可邁向web2.0(第二代互聯網,強調用戶分享)的科網創辦人少如吉光片羽。看著新一代start-up嶄露頭角,又是教練又落場踢波的林永君,毫不吝嗇地把他的知識和經驗,傾囊相授。

*** *** ***

林永君說,科網高峰期,香港「所有人都說自己做IT」;中大最吃香的IT學系──訊息工程系──零零年的收生成績乃全校最高,令工管系也望其項背。
但當泡沫忽地爆破後,一切卻全換了樣:所有「網絡公司」突然消聲匿跡,而中大訊息工程系的收生成績,更從首位滑落至近年的倒數五名內。
香港人說翻臉就翻臉。
零三年一場無風起浪的沙士,更把市況摧殘得無以復加。

跌到谷底,否極泰來。當大機構、鐵飯碗都開始大規模地減薪、裁員之際,林永君說,創業的成本和代價卻前所未有地低。這時一心創業的年青人便索性豁出去:已沒有什麼可以輸了,不如自己搞。
香港的第二代互聯網(web2.0)就這樣從互礫中誕生。
表表者是以「土炮」(畢業自本地大學)自居的Team and Concepts,其創辦人李景輝零三年以一級榮譽自港大畢業,從未打過工,憑一點創投資金和港府的配對基金,就這樣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同齡朋友著手搞網上試算表Editgrid。他去年被《Business Week》(《商業週刊》)封為「亞洲廿五歲以下最優秀的創業者」之一。
此後,更多本地web2.0公司開始在國際上打響名堂,如已容納了近兩百萬藏書、用戶以意大利人為主的網上書櫃aNobii.com,還有在全球擁有七百萬登記用戶的交友網站Zorpia.com。

林永君說這群年青人在香港暫時只佔極少數,未成氣候,其公司的規模也小,最多為畢業生多提供一個選擇,發揮不了什麼社會效應。
但十年後,將不可同日而語。

林永君說,目前,大中華地區還沒有出現一家像微軟般的世界級網絡公司,未能製造「一躍龍門聲價百倍」的神話效應。
但假以時日,「如果跑出了一家擠身國際的龍頭企業,它就可形成匯聚效應(clustering effect),帶動一系列服務網絡公司的行業應運而生,同時吸引更多優秀的畢業生成為新力軍…只要有一兩間具這種規模的公司,就會對整個社會帶來極大的經濟動力。」林永君說,深圳就有好例子:騰訊(Tencent)九八年在深圳成立,翌年推出即時訊息交流平台QQ網,至今共有近六億登記帳戶,零四年更在香港主板掛版上市。該公司去年全年盈年逾十億,既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亦帶動一系列『跟搵食』的相關行業。

根據林永君的觀察,自從科網爆破以後,香港的資訊科技發展沉寂了好一陣子,內地的反而幾能與美國同步。這反映在兩方面:一來,內地最精英的大學生要不決心加入微軟∕Google的實驗室工作,要不自己出來打天下,創業氣氛濃厚;二來,多間逐利而至的創投基金公司,都紛紛繞道香港、落戶神州(如:WI Harper、Mayfield、NEA等美國基金公司)。
即使如此,林永君說,本港卻有比內地公司更多衝出世界的優勢:

1. 國際視野。許多本地web2.0公司,雖植根香港,卻沒有把市場侷限於此,反而背靠中華,放眼世界(如前述的Editgrid, aNobii, Zorpia)。長遠而言,相比光做中國市場已能「止蝕」的內地公司,潛在市場更大。

2. 香港富人多。不少過去靠炒股炒樓發跡的富豪,相繼意識到炒賣生意不長久,加上內地愈來愈多靠互聯網起家的富豪,更使不少有錢人對start-up產生興趣,欲藉天使投資者(Angel Investors)的身份分一杯羹。

3. 語言優勢。英語仍是香港start-up的強項。林永君打個譬喻,「只須叫內地人打一通電話到以色列談生意,雙方就無法溝通,問題就在這裡。」

4. 政策優勢。香港的金融條例成熟、開放,知識產權保護得力,內地暫仍望塵莫及。

目前在本港搞網絡start-up的年青人,廿歲出頭,朝氣勃勃,恍如十年前的林永君。不知十年後,會是如何光景?
林永君說,當初和他同期出道的創業家裡,如今八成已另謀高就,部份成功了的今已進入守業階段,或與國際企業結合,像他這樣無懼雄關如鐵,在web2.0世界裡邁步從頭越的,幾乎絕無僅有。
長江後浪推前浪,祝新一代網絡創辦人好運。

本地第一代互聯網部份創辦人:
林永君(剪報系統:WiseNews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蕭逸(門戶網站解決方案:Outblaze Limited網炫)
劉國柱(音樂/電影/書藉零售網站:YesAsia.com)

Saturday, August 18, 2007

Web2.0系列四之三:小老闆寫博客 CK名震中環


專訪《人在中環》博客CK、Lifehack.org創辦人何樂頌

《人在中環》(http://manincentral.blogspot.com/)博客簡介:
CK,三十一歲,《人在中環》博客,九八年自加拿大大學畢業,主修地理,後來遙距唸了一個MBA。零三年以二十萬元和拍檔創業前,他做過零售與推銷,目前員工約三十人。

CK自零六年三月起撰寫博客《人在中環》,本來只是想寫一個「老闆發脾氣的博客」,抒發「食員工死貓」的不滿,起初閱讀人數並不多。去年年中,因為得到當時香港「博客界鼻祖」、撰寫財經分析的「港燦」(今已停寫)連結,瀏覽人數在一個月內激增十多倍。

CK描寫的辦公室生態,引來不少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大學生和上班族瀏覽。目前除博客外,CK還在免費報章上撰寫專欄,他更大膽設想:「若把《人在中環》繙譯成英語,可否打入國際市場?」

博客改朝換代
香港有一個中小企老闆,自稱「CK」,他經營什麼生意,沒有人知道。
他長相如何,沒有人知道。
他真名是什麼,沒有人知道。
可是在整個中環,幾乎無人不識他,而且一提起,大家都甚有默契,「呵,那個喜歡Stephy(鄧麗欣)的CK嘛!」

CK的故事,在過去的互聯網年代不會發生。
因為香港的中小企老闆多如恆河沙數,喜歡Stephy的也大不乏人,但大眾傳媒永不會看上他們。
可是來到鼓勵個人參與的「第二代互聯網」時代(Web2.0),只要你有一個鍵盤一根線,光靠一個博客,足以令你街知巷聞,甚至成為令人趨之若騖的意見領袖(opinion leader)。

當一個博客開始恆常地累積起一定的讀者群後,現實世界裡的名與利,很容易隨之而來。

本欄週三介紹過的博客Lifehack.org,由二十八歲的香港男生何樂頌於零五年所創,短短兩年餘,已累積了逾五萬名訂戶,每月訪客超過一百萬、並躍登全球博客排名榜Technorati前五十名,比全中國最火的明星博客徐靜蕾還厲害。何樂頌遂乘勝追擊,不但繼續大賺網上廣告的錢,甚而開始著手為讀者度身設計合用的網上軟件,以服務費作為穩定收入的來源──進入web2.0的收費年代。

但對本地博客CK來說,《人在中環》又可以怎樣為他帶來名與利?

博客打入國際

《人在中環》以白話所寫,CK想把它翻譯成英語,從而進軍國際。這可會是個成名之道?

何樂頌對此頗樂觀:「但一定要試過才知道。」
他給予CK數點建議:

1.題材需有所取捨,不能篇篇隨心所欲。他舉例說,CK有一篇文章提到與同事開會時沒有人發言,這對西方人是很陌生的事,說不定有東來做生意的人,會對此類文章有興趣。若是的話,CK便要考慮多寫這類題材。

2.針對「有影響力」的讀者。何樂頌說,部份Lifehack.org的文章,是他深思熟慮後,專門為某類博客而寫的,他預期,該些博客不但會喜愛那些題材,更會將之推廣出去,這樣一來,就可以提升Lifehack.org的網絡知名度與流量。《人在中環》亦如是。

3. 注重版面設計,並對搜尋引擎作出「引導」。不少從不看某博客的人,是透過搜尋器如Google,繼輸入某些關鍵字後,被轉介至那些博客裡去的。以Lifehack.org為例,這樣的讀者平均佔三成左右。故何樂頌建議CK,放棄一般博客供應網站提供的範本,另請專人為他重新設計網誌,既方便現有讀者,亦「方便」搜尋器。

4. 提供方便讀者傳閱的方法。有時讀者看了某篇文章後,很想立即將之介紹給朋友,博客網主應該為這些讀者設想,提供簡單易用的工具,便利「粉絲」們以電郵把你的博客文章轉介出去。

5. 保持特色,不必「去人性化」。何樂頌比較Lifehack.org和《人在中環》,指前者以客觀與實用性為主,認不認識何樂頌本人,讀者都同樣愛瀏覽;可是《人在中環》就不同了。從去年三月至今,CK的「老闆∕博客」形象已深入人心,而他本人的意見,也逐漸形成一家之言,許多讀者就是因為想聽CK的意見而到他的博客去。何樂頌認為這些都是CK的資產,應予保留,勿輕言轉型。

博客揚名立萬

若按以上方法賺了讀者,自然可以成名,但若要「利就」,就非結合「舊媒體」不可。

在剛過去的書展,不少博客乘機把自己的博客文章結集成書,較矚目的有:
1.星屑醫生《The doctor is IN 這醫生很~潮* 》
2.追揸沽《追揸沽》
3.尹思哲《Web2.0大引爆》

CK也正籌備其首本著作,該書已進入校對等後期製作階段,預計不久將可面世。CK不諱言,出書最主要是想看看自己能賺多少錢──利潤他打算撥歸慈善──但他卻想試探自己叫座力如何。

何樂頌也認同出書就好像長期投資,對博客長遠有幫助。此外,如想藉博客賺錢,何樂頌還向CK提供以下法子:

1.拓網上廣告,包括一些所謂的Premier Sponsorship(特約贊助,其廣告較一般廣告搶眼)。
2.開拓零售方案。以Lifehack.org為例,讀者可透過該網站購買相關商品。
3.一旦CK建立起了自己的地位和權威,他可考慮以演講者或顧問身份,出席公開或機構內部的講座,揚名立萬。

*** *** ****

天星與皇后 顯Web2.0力量

CK的博客《人在中環》,是全港最受歡迎的博客之一,每天訪客約在2,500 – 2,700之間,訂戶500多人,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算得上成績驕人。

相對傳統的大眾媒介,也許每天數千讀者、哪怕上萬也好,不算什麼;因為大眾傳媒的讀者,動輒上十萬、百萬。
但我們不能用這樣的眼光來看博客。

博客的讀者數量雖然小,但這數百或數千人之間,透過彼此的博客,算得上互相瞭解,不像一齣肥皂劇的觀眾,只要電視機一熄,大家的關係便即時灰飛煙滅。

此外,博客之間的聯繫也比較緊密──他們或許對同樣的話題有興趣、或許支持同一個理念,他們的向心力強、意見集中、力量也大。
從近期的天星與皇后碼頭事件,足見博客或第二代互聯網(Web2.0)動員的威力。

Web2.0生財之道.系列三

Wednesday, August 15, 2007

Web2.0系列四之二:港生創網誌 登全球41大


專訪:何樂頌(Lifehack.org創辦人)

關於Lifehack.org
香港越來越多博客(blogger),在剛過去的書展,博客們更趁機出書,成名生財。
有一個在澳洲長大的二十八歲香港男生,零五年開始撰寫博客Lifehack.org。兩年下來,這個向上班族提供實用貼士以改善其工作效率的博客,躍升至全球最多人瀏覽的博客之一:
-在博客統計網站Technorait(見另文),Lifehack.org在全球最多人瀏覽的百大博客中,排名第四十一位(截止本週一),超越內地最多人看的博客──電影明星徐靜蕾的個人博客(排名五十四)。
-Lifehack.org全球訂戶超過50,000人,每月到訪人次逾1,000,000名,七成讀者來自美國。
-今年五月及六月,《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及《時代》雜誌(Time),分別撰文向讀者介紹Lifehack.org。
其博客雖已登上國際舞台,但何樂頌卻決定隻身回流香港,準備在老家一展拳腳。

第一步:從點子到博客

在Google上搜尋「Lifehack」(見另文)這個字,首先映入眼簾的連結就是何樂頌的博客Lifehack.org;著名網頁維基百科(Wikipedia)的相關連結,才排第四。

零五年,當時二十六歲的何樂頌剛被公司(Red Hat,一家在全球僱用了數千人的電腦軟件公司,總部設在美國)從工程師提拔為經理,開始著手人事與工作管理。技術出身的他,為此「(遊戲)機都唔打」,天天下班回家便上網、翻書,學習管理技巧。

「自我管理(self management)最關鍵的就是要紀錄自己的學習過程,這才能把好的點子培養成習慣,並減少花在瑣事上的時間。

我想我既然已每天花上數小時學習,何不再花一點時間,把這些得著記錄下來,與人分享?」一個每月一百萬人次觀看的博客,當初不過源於一個小小的好主意。

第二步:從博客到人流
Lifehack開張了不過一、兩個月,何樂頌就已驚訝地發現,其博客的人流遠超想像。

原因之一是網上書籤(online bookmark)如de.li.cio.us剛開始受歡迎,許多人到訪過Lifehack後,覺得有用,遂把它加到自己的書籤上,從而令更多人透過de.li.cio.us認識Lifehack,形成良性循環;此外,彼時「lifehack」一詞亦漸趨普及,不少人利用搜尋器尋找「lifehacks」,這些搜尋,又紛紛連結到Lifehack.org去,形成了這個博客受歡迎的基礎。

出現在Lifehack.org的點子包羅萬有,近期的就有「如何在提出批評時不得罪別人」、「每週儲起一百元的簡單方法」、「撰寫更專業的電郵」、「廿一個每天增加時間之道」、「十四個手提電話必備的號碼」等等。

Lifehack.org成立十八個月後,其訂閱人數開始突破12,000;再過半年,即今天,更成為超過50,000訂戶的全球最受歡迎博客之一。

博客越受歡迎,引來的人流越高,何樂頌賺到的廣告費也越可觀。從年多前開始,他已逐漸減少自己的產量,並從廣告收入中扣起每月兩到三千美元,聘請了一些寫手來維持博客的更新,自己則專注於管理。

第三步:從人流到財富
雖然已在一所不錯的企業裡平步青雲,但何樂頌從來沒有忘記他的創業夢。

還在唸大學(九八至零一年)的時候,何樂頌就寫過幾個網站,並從網上廣告中賺了錢。可是一場科網爆破,一切人流、現金流盡皆化為烏有,他悻悻然踏上求職之路。但自從開始撰寫博客並留意到Lifehack.org開始達到盈利目標後,心中創業的小火焰再度被點燃。

「當時還沒有任何創業的概念,也不知道該如何利用Lifehack.org,我只知道我想創業。」何樂頌已累積了六年的技術與管理經驗,又儲了一點錢,既然孓然一身了無家累,此際創業,正是時候。

創業家既冒險也審慎。何樂頌基於兩個原因,決定回流香港:
第一, 港元與美元掛鉤,匯價穩定,不比澳元,分分鐘賺到的錢不夠蝕匯價。
第二, 香港既有中國人的文化,又比內地制度化,而生活條件又與澳洲及歐美國家相若,何樂頌落腳於此,可免除適應之苦。

儘管如此,他還是在今年年初辭工之前,專門回港一趟,託人介紹已在香港嶄露頭角的web2.0(第二代互聯網,強調用戶參與的網絡生態)創辦人──包括本欄月前介紹過的李景輝(editgrid.com)與宋漢生(aNobii.com)──以確定這裡有適合創業的土壤。

回流才幾個星期,何樂頌已展開新一章。過去科網爆破的經驗,使他知道完全依賴網上廣告收入的風險太高,故他決定另闢新路:為Lifehack.org的讀者,度身訂造一系列網上軟件,如「To-do list」、工作管理等,並向從用這些軟件的用戶徵費,以維持收入的穩定性。

展望

許多人寫博客自娛,到其增長到某個地步,便已滿於現狀。何樂頌本來也只想自助助人,卻沒想過一個小小的決定,竟會為他帶來初步的名與利,並扭轉他的人生。他沒有為擁有一個已躋身全球百大的博客而沾沾自喜,反而為未知的創業而躊躇滿志:
「很多人想100%擁有一個小企業,卻從未想過,只擁有一個大企業的10%,也可以比前者多許多。」

Web2.0生財之道.系列二

Sidebox1
Technorati.com每天監察全球近一億個博客,追縱每一個博客所得到和產生的連結,計算出Technorati Authority number指數。數值越大,受歡迎程度越高。

以下為部份排名一百大(截至星期一)以內的博客:

排名 博客名稱及簡介 Technorati指數
1 www.engadget.com(為消費者提供有關科技玩意的新聞) 30,415

4 www.techcrunch.com(最知名的web2.0新聞博客,由律師Michael Arrington所創)21,985
21 blog.guykawasaki.com(前蘋果電腦首席傳教士大受歡迎的個人博客,有關創業) 8,678

41 lifehack.org(港人何樂頌(Leon Ho)所創,教用家如何提升工作效率) 5,780

54 blog.sina.com.cn/m/xujinglei(內地電影明星徐靜蕾的個人博客,全內地最受歡迎)5,416


Box2:Lifehack:完善人生
Lifehack是一個年僅「三歲」的新字。零四年二月,一位英國科技界的記者Danny O'Brien發現,某些程式員的效率特別高,祕訣是他們甚懂利用捷徑來解決一些又費時又枯躁的工作。在當年一個科技論壇上,O'Brien率先向與會者分享了這項觀察。此後,「Lifehack」便開始走紅科技與博客界,成為「提升效率」、「完善人生」等意念的代名詞。

Saturday, August 11, 2007

Web2.0系列四之一:Web2.0崛起 報業更生求存


專訪:蘇鑰機(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院長)

擾攘竟月,傳媒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終於再擲千金,上週得到道瓊斯公司(Dow Jones & Co.)前大股東Bancroft家族首肯,以每股60美元、作價共56億(437億港元)收購了心頭好。不出一週,日前梅鐸便藉公佈新聞集團(News Corp.)季度業績的機會,大談他改革道瓊斯的大計,躊躇滿志。

在強調用戶當家的「第二代互聯網」(Web2.0)高唱入雲之際,百年老店道瓊斯竟仍可善價被沽,不免惹來同行憧憬:究竟在新媒體大力衝擊之下,舊媒體如道瓊斯的故事會否梅開二度?又,新舊媒體將如何整合、求變,帶我們(或被我們帶往)何處去?

媒體之變
今天講的「新媒體」,與十年前科網熱潮方興未艾的「新媒體」,大大不同。

當年,任何傳統事物一旦沾上「網絡」二字便被點石成金,對報業老闆而言,所謂「新媒體」,不就是為旗下報章在互聯網上註冊一個網址而已嗎?只要多請幾個「資訊科技」人員負責上傳報章內容,再要求旗下記者把相片和錄音數碼化便可,所費無幾卻聲價十倍。結果如何?

世上無免費午餐,如此缺乏破格精神的做法當然慘輸。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院長蘇鑰機如此說:「新媒體表面上對舊媒體不利,但事實並非如此。報章的歷史和傳統、讀者的慣性和信任,使白紙黑字的實體報章遠比其網上版可靠、可信。」

來到Web2.0時代,蘇鑰機相信,新、舊媒體必須互為表裡、彼此借力,才能擴展地盤、繼而賺錢。具體整合之路應該如何,大家都在尋找答案,但相信必備的條件是Web2.0的平台。

報業之變
不少人臆測,梅鐸之所以會看上道瓊斯,誘因之一是其旗下的財經報章《華爾街日報》。果然,把這份金融報章綜合化、試圖取消其網上版之收費,正是梅鐸日前公開的改革大計之一。

《華爾街日報》網上版共有訂戶九十餘萬,除訂費外,收入來源還包括網上廣告,是少數銷路及利潤皆站得住腳的「舊」媒介,其內容又能跟報紙結合──不像許多網站,僅為報章附屬而已──梅鐸當然無寶不落。

梅鐸企圖取消《華爾街日報》的訂費,但蘇鑰機卻認為,網上報紙逐步從免費走向收費才是大勢所趨:「今天網上報紙不收費,難道五年、十年後也不收嗎?凡網上內容都免費,這是神話。」不少網上報章,已著手從皇牌專欄、昔日新聞(Archive)中收費。在網上予取予攜的老好時光,將成過去。

記者之變
從「身兼多職」的第一代互聯網來到現在,究竟記者們還得如何三頭六臂,才能在激烈競爭中立足屬於自己的方寸之地?

加強與讀者的互動可能是條出路。

歐美有不少名記者,早就脫離集團羈絆,以博客身份脫穎而出。最近在網上被揭穿身份的「假喬布斯」(Fake Steve Jobs),便是一例。這名博客真身是《福布斯》雜誌的科技版編輯Daniel Lyons,他因為模仿蘋果電腦的喬布斯(Steve Jobs)撰寫博客文章而一舉成名。該博客不但獲得喬布斯和微軟主席蓋茨瀏覽,他本人更被商業雜誌《Business 2.0》連同喬布斯真人,同選為本年度50個影響世界的強人之列。更出乎意料的是,當他的身份被《紐約時報》揭露後,竟獲公司垂青,被《福布斯》順勢宣佈他的「強勢加盟」,名正言順成為雜誌專欄博客一員。

蘇鑰機說,過去新聞集團為免旗下名記者自抬身價而刻意將之「非明星化」的想法,可能要轉變。為免「生招牌」流向別人田,蘇笑言,學網絡公司給予名記者若干股權也許是個辦法:「那就不怕他們『走佬』。」

讀者之變
在Web2.0的討論中,用戶的授權(empowerment)幾乎是最被吹捧的。但蘇鑰機對這方面的看法卻相對保守。

「到底有多少人參與了Web2.0呢?其實際影響有多大呢?『巴士阿叔』事件是『偶發為主的非常態例子』,就和中六合彩差不多,未能造成顛覆傳統的效果。」蘇認為,類似「巴士阿叔」或「福佳始終有你」的事件必須頻密發生,才能從量變走到質變。

對於被炒作得沸沸騰騰的Web2.0,蘇鑰機以一個學者的視點,著大家頭腦要冷靜:「Web2.0的影響,可能『滾』大了。」

Web2.0生財之道.系列一

Saturday, July 28, 2007

于丹談李白 人生不怕、不悔

講者:于丹(中國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講者、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

多得一年一度的書展,使數百萬香港人,認識了一個叫「于丹」的女人。
于丹,北京師範大學的教授,一位四十一歲的母親,去年秋天因為在中央電視台的《百家講壇》上,以心靈雞湯的模式重新演繹孔子的《論語》,一炮而紅。她的書在四個月內賣出三百萬冊,在一場簽名會裏,她曾不分晝夜地花了十個半小時,共簽名一萬五千多。

于丹為什麼這樣紅?先來聽她講一個故事:

有一個很成功的人,他在事業上贏得很多尊重、掌聲和榮耀,可是他壓力也很大,因此活得很辛苦,就去看精神科醫生。醫生說,你患抑鬱症了,不過在吃藥之前,也許你可以試試這個方法,不湊效的話再回來:有一位喜劇演員,他每天下午都在劇院裏演出,他的演出精湛至極,沒有哪個不捧腹大笑的。不如你去看看他演戲,十天半個月後,看是否對病情有幫助?

豈知這位成功人士聽了醫生的話後,馬上淚流滿面:「醫生,我就是那個喜劇演員啊。」

故事講到這裏,「咦」、「啊」等詫異之聲此起彼落──許多人心有同感。正因為社會叫中國人太沉重,大家都在尋覓心靈的慰藉,而于丹的《論語》來得正是時候,故能一石激起千重浪。

因為《論語》而紅遍大中華的于丹,這天在一個《亞洲週刊》與「亞太台商聯合總會」舉辦的小型講座上,卻捨孔子,取李白:「其實儒、釋、道三家,我對『道』的喜愛,甚於『儒』;而對『釋』的喜愛,又更勝於『道』。」

正因為儒家叫人太沉重,故于丹不但改談《老莊》,更吟誦了大量詩仙李白的詩句,因為她認為,古今名人中,唯李白最能表現出《老莊》的精神氣質。所以她要用一首首傳誦千古的詩詞,重現李白那「不曲己,不干人」的仙風傲骨。

于丹問,如果仕途是一座高山,那中國的文人是以怎麼樣的狀態,穿過這座高山的呢?

百分之九十五的文人都很規距,為了穿越仕途這座大山,不惜競競業業、營營役役,在黑暗的隧道中蝸行寸進。
有些人倒在了二分之一的地方,有些人倒在了五分之四的地方。
這些人赤心報國、理想祟高,他們的生命,為了一種責任而過,終於「贏得身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辛棄疾.《破陣子》)。
他們是屈原、杜甫、白居易...

此外,還有那麼幾個文人,在有生之年,好歹克服了黑暗的隧道,洞越了山巒。而當他們走出了隧道,從另一端望回去時,終於看到了赤子的天真和太陽的光明,不再「心為形所役」,而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詩之五》)。
比如陶淵明、蘇東坡、王維。

只有李白,是沒有經過隧道的人。于丹說,李白「是從山上飛過去的,因為他有一雙翅膀,一邊是酒,一邊是詩」。李白一直保持了天真和光明,他的一生,從來沒有暮年,正如杜甫的一生(他倆相差十一歲),沒有經過青春一樣。

為什麼李白可以不被名、利、情所羈絆?
于丹說,因為李白不求青史留名,只求全心經營自己的生命。他的一生,物質雖然匱乏,然而其「悲歡皆為千古」,故能從令人抓狂的小事中超脫出來:

李白高興時,「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李白悲痛時,「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將進酒》);
李白去旅遊,「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陪侍郎叔遊洞庭醉後三首》);
李白登山水,「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于丹說,李白也有過榮耀-於大唐盛世,他曾在翰林服職三年。然而他卻自有一份獨立於天地的英雄氣概,即使對「老板」唐玄宗,他也可以吐出「夫子紅顏我少年,章台走馬著金鞭」(意思是我們兩個年青人,一起騎馬玩兒去!)的豪情壯語(當時李白四十多,唐玄宗已六十開外了)。于丹問聽眾:「老闆叫你晚上三點鐘去見他,打車也得去,是嗎?」
我們欠的就是這種勇氣。

古今中外,達到李白這種境界的,能有幾人?凡夫俗子欲在塵世中修練,于丹提供了六個字:
盡人事,知天命。
她引用了一個小故事,指出人的一生,前半生不管做什麼,反正「不要怕」(盡人事,付出最大努力);後半生則不管怎樣,總之「不要悔」(知天命,接受一切結果)。
各人做好自己,已經是大大的功德了。

Saturday, July 21, 2007

港人放下優越感 消弭兩地傷痕

講者:南方朔教授(《亞洲週刊》總主筆)

香港回歸至今剛好十年,沸沸騰騰的反思和前瞻暫告一段落後,造夢的繼續造夢,鑽營的繼續鑽營。究竟香港人有沒有換上一顆清醒的腦袋,審視我們的定位?

也許在這個金錢至上的小島上,每年一度的書展已是我們文化的全部,世界級的人文學者嗎?在這裏永遠不嫌多。《亞洲週刊》總主筆、著名評論家及學者南方朔來了香港,除了對台灣作出最沉痛的鞭撻外(見本欄周三《力谷繁榮假像 台灣明年勢危》),還以世界級視野,告訴我們香港是怎樣的。

香港回歸了十年,就折騰了十年。
南方朔說,雖然我們的確仍需非常努力,才可避免被邊緣化,可是我們不必妄自菲薄,小看本身的先天條件:「地理的優越,加上內地的體諒,使香港把連接兩個世界的平台位置充分發揮。這樣的平台,在全世界都是最重要的。」

他舉了昔日的南斯拉夫(二次世界大戰後,南斯拉夫實行社會主義,但與當時的蘇聯保持距離,故得到西方社會支持),和今天的波羅的海三小國(即其東岸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她們九零年脫離蘇聯獨立)為例,指這些國家由於是連接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平台,故很能討西方國家歡心,外國資金源源不絕,造就了股市的興旺、商業的蓬勃發展。香港的得天獨厚亦如出一轍。

多得官員的提醒和自由行的闊綽,香港人從未像如今這樣怕被邊緣化。南方朔也看得出來,香港人特別怕上海,怕有朝一日,上海將取香港代之,成為金融中心。可是此事他看得很輕鬆:「中國就是有三個金融中心也不值得害怕,沒關係的,中國的經濟規模絕對可以容納。」他甚至樂觀地認為,「即使中國不好,香港也會好。」

南方朔說,我們要努力之處,除了力保中心地位不變外,應該是要對本地的窮人多加關心。

「就像兩隻手拍掌,我們一隻手拼命賺錢,另一隻手拼命幫助別人,這樣我們的社會就不會瓦解。」他說香港應多鼓勵關懷和慈善,「政府不要只顧改善投資環境,還要改善生活環境才行。」南方朔說,香港不應只當一個購物中心。

在南方朔眼中,香港的挑戰不在經濟發展,而在民主發展──這是他唯一形容為「有點複雜」的地方。

他用了澳門來作對比,指澳門的民主發展不複雜,因為「澳門人對中國人沒歧視,可是香港人卻有點看不起內地人──嘩,你們又抽煙又粗魯,英文又說不好。」這種優越感,對中港之間的感情傷害至深,南方朔說,如果我們不早日覺悟,到了要緊關頭,兩地感情的傷痕可以帶來嚴重後果。

「中國人其實很容易受哄,『只要你稱我為老大哥,我就隨便你搞』,中國人對香港人也是一樣的。一旦兩地感情差距縮短了,大家成了兄弟,內地就可以隨便你怎麼選了。」南方朔寄語港人,一定要適當地調適。

Wednesday, July 18, 2007

力谷繁榮假象 台灣明年勢危

講者:南方朔教授(《亞洲週刊》總主筆)

《亞洲週刊》總主筆、著名評論家及學者南方朔上周來了香港,出席一個由香港總商會主辦的講座,談香港與台灣的前景。
對香港的未來,他很樂觀:「即使中國不好,香港也會好」,而且他說香港還會「佔到台灣不幸的好處…不管怎麼樣,對香港不會有壞處」。
可是一提到台灣,南方朔就忍不住發炮了:「我很愛台灣,但我一跑到外面去就要罵台灣…沒辦法,我是要告洋狀。」

他對台灣愛之深恨之切。
作為「黨外人士」(即綠營)出身的南方朔,對台灣零八年的總統之爭,比國民黨中人還著急。他應國民黨主席吳伯雄之邀為國民黨中常會演講時,不住問聽眾一個問題:「你準備好了沒有?」

對於國民黨重奪政權的可能性,南方朔不抱很大的期望,但他努力振臂高呼:「為自己的身家性命財產著想,不管怎樣,明年一定要投票。」他最近在報章撰文,深深為之擔心,「國民黨若錯過2008,大概就要永遠錯過了。」

在南方朔眼中,當香港正在努力向前看的時候,整個台灣社會卻陷入「鬼扯」之中,民進黨以「轉型爭議未完成」之類似是而非的概念,聲稱「貪污不是貪污」,把種種貪腐合理化。

目前台灣的格局是,「領導失去向前能力,靠活在過去來鞏固群眾基礎(即清算、更名)。到處都是政治鬥爭和貪腐,簡直不可思議。」他說,台灣的統計數字看起來還不錯,股市和房地產也蠻暢旺,可是這些都是假象。

他說,現在很多台灣企業的生意是「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百分之四十五都是這樣;換言之,那些令人振奮的統計數字,有百分之四十五不屬於台灣。數字令人迷惑,所以大家更應留意真象:「在台灣,有十五萬小學生無法繳付每月港幣一百元的伙食費,因此無法享受午餐,可見其社會的窮困程度。」經濟不振,許多台商,特別是藍營的,不是把公司關門就是跑到大陸去,騰出來的空位就讓綠色資本頂替,更造就不少綠色新富新貴。

至於股市和房地產的小陽春,南方朔認為那是民進黨在沒有政績可言的窘境下,用以顯示自己有能力搞好經濟的手段,也是他們為了明年總統大選所制定的一份更全盤的策略──以製造紙面財富來收買人心,而毋須再像零四年那樣,依靠「兩發子彈」來扭轉形勢──故南方朔預言,台灣的股市在明年三、四月總統大選前都不會垮掉,但「到零八年綠營選上了,股市就會兵敗如山倒。」對於台彎的未來,他是如此悲觀。

從一個全球化的視點出發,南方朔指目前台灣的問題並非其獨有。過去二十年來,那些脫離專制或威權政治,邁向民主社會的各個國家──那些被稱為「第三波民主」的國家──包括俄羅斯、東歐、東南亞及拉丁美洲諸國,結果全都毫無例外地搞得一塌糊塗。

這些第三波民主國家,困境相近:「政治鬥爭激烈、貪腐嚴重、藉清算過去以團結現在,其混亂程度實在不可思議。台灣亦恰恰處於這個階段。」

即使如此,南方朔仍希望國民黨能為台灣翻身:「國民黨輸掉零八大選的話,它就是亡黨;而它任由民進黨亂搞的話,它就是亡國!」

一個愛台灣人的大聲呼喊,國民黨聽到了嗎?

Saturday, July 14, 2007

Start-up系列五之五:創娛樂平台 港人北上搞網


專訪:陳文軒(廣州蛙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有別於十年前,港人為了成本效益北上創業,今天省錢已不再是他們的首要考慮。

陳文軒今年才二十六歲,零三年自美國密芝根州大學畢業後,本來已獲史丹福大學取錄為研究生,可是當時身兼三職(工作/創業/學習)的他分身不暇,唯有輟學。
回港後,他決心創業,並直指廣州,欲先植根這個朝氣勃勃的南方都市,再打造一個以全中國為市場的娛樂與社交網絡平台。
陳文軒相信,要贏得一個市場,你必須貼近你的市場。

在最近一個有關第二代互聯網的研討會上,作為演講嘉賓的陳文軒,請觀眾向他提供兩個女孩的名字。
他選了Jennifer和Jane。
然後他即席為聽眾講了這兩個女孩的故事:

在南方都市一所大學城裡面,Jennifer是數十萬名女大學生之一。
有一天,她在自己的網頁上,上載了自己的一幀近照,相中人巧笑嫣然。
不消多久,她就收到了一束花──有人在虛疑的世界裡,因為一張笑容甜美的相片,發送了一束虛擬的玫瑰給她。
忽然之間,Jennifer成了明星。在云云大學生中,她不再藉藉無名。她有了身份。

另一邊廂,Jennifer的同學Jane並沒有當明星的企圖。
她是個安靜的女孩,喜歡音樂與電影。一天,她在自己的網頁上,轉載了幾齣電影和音樂的連結。
始料不及的是,許多人都喜歡她的品味,紛紛上來流連,並分享她的推介。
一瞬間,Jane也不再寂寞,她得到許多人的認同。她也有了身份。

陳文軒認為,第二代互聯網(web 2.0,無具體定義,但相對於第一代入門網站,第二代互聯網泛指鼓勵用家參與的網站)神奇之處,並非科技的躍進,而是賦予了用家「權力」,使他們能夠從上傳、分享和交流訊息中,得到認同,找到身份。

他們即將在本月中旬推出的蛙爪(wazhua.com),將為每名用家提供相片、電影與音樂的分享平台,讓用家藉此建立自己的身份,並通過近似的興趣,結交朋友。

「對這類娛樂平台來說,最大的挑戰是競爭者進入市場的門檻很低,其次是創辦人難以掌握網上發佈內容的質素──不是每個用家都對你的貓感興趣。」陳文軒說。

此外,對投資者來說,web 2.0的賺錢能力也是個疑問。
無疑,與十年前科網熱比較,web 2.0的成本已大為壓縮:當時內地的新浪網,光編輯部就請了上千人,日日燒錢;到今天,由於鼓勵了用家參予,網站需要聘請的員工大為縮減,省回不少。然而web 2.0還沒有必賺的方程式──綜合來說,收入來源不外乎廣告、網上商貿、收費增值服務等。

但中國市場大,若能早著先鞭,建立品牌,其影響力亦不容小覷。難怪陳文軒寧可每週舟車勞頓,也要回內地創業:「香港的創業氣氛較薄弱,和內地的生機處處相比,氣氛就是不一樣。」 
(香港start up 系列:之五.完)

Friday, July 06, 2007

Start-up系列五之四:華人網上社交 平台首選香港


專訪:耿春亞(歷翔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董事總經理)

當許多優秀的香港人,急不及待北上掘金之際,更多優秀的內地人,選擇來港紮根。
但由於政策所限(「輸入內地人才計劃」需由僱主為受聘人提交申請),加上香港創業氣候欠奉,絕大多數內地精英,都以加入跨國機構或投資銀行為首選。哪像五十年前,內地人南來後捲起衣袖白手興家,結果造就了今天的李嘉誠、霍英東和鄭裕彤。
耿春亞卻是個例外。

他在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唸書時,已是受重點培訓的學生幹部,當初若不來港,大可像其餘大部份同學那樣,加入官場,將來進駐中南海。
他還可以選擇到美國唸書,回國後當個優越的「海歸」。
可是他偏偏作了最少內地人會作的選擇:留港創業。

耿春亞在零四年十二月成立「東方蜘蛛」網站,以「社交版阿里巴巴」為目標。身為「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的主席,他知道像他這樣以創業家身份留港發展的內地大學生,少如鳳毛麟角。

*** *** ***

「東方蜘蛛」是一個社交網站,其模式類似內地服務中小企業的「阿里巴巴」(alibaba.com),藉為會員搭建平台,促進彼此互動。網站會為客戶設計會員管理系統,助他們舉辦活動、進行電郵推廣、網上繳款、及聯網交流等。

「如果說阿里巴巴是一個促進『金錢資本』交流的貿易平台,那麼,東方蜘蛛就是一個促進『社交資本』交流的社交平台。」耿春亞解釋。

他說內地人不懂交際(networking),社交觀念與技巧薄弱,但隨著中產崛起,內地人也希望像西方人那樣,擁有緊密的社交圈子,提升生活質素。而香港則是整個華人社會裡盡收西方社交精華之地-香港會、賽馬會等,多年來既是達官貴人交誼聯歡的不二之選,也是身份的象徵。

耿春亞就是看中香港這點優勢,「阿里巴巴的總部其實設在香港,但馬雲為什麼要跑到杭州去創業呢?因為那裡是中國中小企最蓬勃的地方。那裡有機會。」正如決心開拓「社交」事業的耿春亞,選擇香港一樣。

*** *** ***

耿春亞很理解香港人對「邊緣化」的恐懼:「以前香港的優勢是,面對美國人,自稱『我很理解中國』;面對中國人時,又可以說『我很理解美國』,如此便可輕易地左右逢源,兩邊都吃香。」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海歸放洋回國,中國人開始不必靠港人:那麼多海歸,為什麼要找你;而美國人也同樣開始以內地人為首選,遂漸漸冷落香港人。

但耿春亞認為看問題的角度不必如此陝隘:「什麼是香港人最擅長的?那就是既理解中國的環境,又熟悉國際競爭與西方的遊戲規則。香港人若要定位,就要證明自己不論往東還是往西走,兩個方向都走得比其他人更遠。」
因此,香港人現在應該這樣說-
面對美國人:我比你理解中國;面對中國人:我比你理解美國。
「就像賽跑,你不必比其他人快很多,你只需要比別人快零點一秒就可以了。」耿春亞說香港過去賴以成功的模式,深度不夠,今後要更努力,在兩個方向都要伸得更遠。

*** *** ***

清華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戴物」,令耿春亞想起了蘋果電腦主席喬布斯(STEVE JOBS)零五年在史丹福大學畢業禮上的演講主題:STAY HUNGRY,STAY FOOLISH(保持飢餓,保持愚昧)。

「STAY HUNGRY就是自強不息。要時時保持飢餓感,拚命追求知識,就像狼一樣;STAY FOOLISH就是厚德戴物,即以德服人,不怕吃虧。」

從喬布斯的演講中,耿春亞還悟出了「專注」和「夢想」的重要:「成功人士往往是一輩子都只拚命地在做一件事。

喬布斯在大學僅僅上課六個月,只上了一門課,那就是書法。這完全和科技扯不上關係,可是十年後,當蘋果推出以視窗為介面的MACINTOSH個人電腦時,這些美麗的書法就派上用場了。蘋果電腦的價值,就在於其外型、風格、和美感。這恰恰都和那一門書法課有關。」

耿春亞認為,每個人都肯定有一個定位。你必須自己去發掘什麼東西居於你的中心,忠於自己,幹自己喜歡幹的事,才會快樂。

「我弟弟正在考大學,想考清華、北大,很苦惱。我就告訴他,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清華、北大生結果並不成功;而成功人士裡,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人都不是清華、北大畢業的。許多人都選擇名校僅因為想買個保險,其實那是平庸的選擇。」耿春亞覺得,你要相信自己,敢於選擇自己的路。

追隨夢想者,應有勇氣這樣說:「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喬布斯史丹福演講全文,可參考http://news-service.stanford.edu/news/2005/june15/jobs-061505.html)

(香港start up 系列:之四)


配稿:香港應搞高科技

提起高科技,很多人覺得這不是香港的出路,原因很多,像沒人才啦、沒創業氣氛啦之類。可是耿春亞不認同。他認為香港不是「有條件」搞高科技,而是「應該」搞科技。

「與內地相比,香港市場太小,不能憑市場佔有率取勝,必須靠高科技,走技術路線。」耿春亞說,香港資金充裕,法治又佳,加上知識產權能得到足夠尊重與保障,是搞科技不可多得的福地。他又以以色列為例子,指現在不少小國,因市場不夠大,都以高科技突圍。

以色列人口僅及英國的十分一,但其創業投資卻是英國的一半;去年,她吸納的外資達234億美元(約1,825億港元),是零二年的七倍多!美國納斯達克指數(Nasdaq)中有七十五間公司在以色列註冊成立,是美國以外最多。這全拜以色列政府過去十年向創業者提供大量資助所賜。目前摩托羅拉(Motorola)最大的開發中心設於以色列,微軟美國以外第一個設廠之所,也是以色列。

香港人才不夠,的確是障礙。政府透過「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在不設限額、不限行業的前提下,單在去年已從內地聘用了5,656名專才來港。自零三年推出以來,其簽證批發已日見寬鬆,但耿春亞認為仍不足。

「香港入境處應從內地最好的大學裡例如清華、北大、復旦、交通等,挑選比如說最優秀的頭一百名畢業生,直接把他們弄到香港來,別管他們有沒有本地僱主聘用。」

耿春亞認為,香港政府不必太畏首畏尾,這些優秀的內地青年有的是知識,卻無家庭負擔,又不是老弱傷殘,不會加重政府的醫療負擔,是最好的勞動力。

Tuesday, July 03, 2007

Start-up系列五之三:發展科技業 政府做還是市場做


專訪:
葉劉淑儀
匯賢智庫理事會主席、前保安局局長
李景輝
Team and Concepts主席兼創辦人
零四年香港大學工業管理(資訊系統)及軟件工程雙學位畢業
http://www.editgrid.com/
宋漢生
aNobii創辦人
零一年美國密芝根大學政治及經濟學系畢業
http://www.anobii.com/


葉劉淑儀於零三年向特區政府請辭、前往位於矽谷的史丹福大學進修前,是統領六萬多名紀律部隊成員的保安局局長。請願行動對她來說,一點也不陌生。
惟五月底的一次請願行動,仍然成了她的「第一次」:她第一次戴上請願者的帽子,邊呼喊「香港無科技、香港無前途」,邊遞上請願信。

從美國回來不過年餘,葉劉淑儀先用一篇談論香港政制的碩士論文摘要打響頭炮,再以匯賢智庫的成立,搭建與公眾及政府交流的平台。最近,她更為政府把「工商及科技局」更名為「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而走上街頭,身體力行捍衛香港科技界的地位。

「廿三條」的影子慢慢遜色,「新科技」的形象漸漸鮮明。葉劉淑儀既然有話要說,本欄便專門請來兩位在本港從事第二代互聯網(web 2.0)的年青創業家,與她談談科技,聊聊經濟。

葉:葉劉淑儀
李:李景輝
宋:宋漢生
記:本報記者黃雅麗

葉:你們兩個年紀輕輕的便自行創業,金錢上的報酬還滿意嗎?過幾年可會考慮上市?

李:我的目標不是一份安穩的工作,而是做好科技事業,實現心中的理想。好像我們即使剛剛得到一筆價值125萬美元(港幣975萬)的創投基金注資,也不會貿然加人工、把公司搬去國金二期之類。
當然我們五個合夥人都擁有公司的股權,但上市未必是我們主要的出路。

記:剛才提到VC(創投基金)。究竟在香港搞科技創業(start up),資金方面有困難嗎?創投基金在香港是否不成氣候?

李:我不同意因為有資金困難,便要由政府來大手「掟」錢催谷創業。

宋:對,在香港搞start up,問題不是錢不夠,而是創業氣氛不足。我的經驗是,如果你的產品成功,引起了重視,許多外地的VC覺得值得投資的話,會不惜坐十多個小時飛機來和你碰個面。

李:不少人看中香港和內地之間的協同效應(synergy),希望摻上一腳,故我們不愁沒人投資。

葉:是啊,我覺得香港可以和內地結合,當中國的班加洛(Bangalore,印度的經濟及資訊科技中心,被稱為印度的矽谷),做軟件生意。

李:我不認同。軟件生意有許多種,班加洛主要是接美國外判出來的工序,其優勢是成本低,香港肯定做不到這個價錢。

葉:那香港可以做質素監管(QC)和市場高端的生意吧。

宋:其實不少物流公司的資訊科技部門已很自然地與內地結合了,我覺得深圳成為中國班加洛的機會,比香港大。我想我們走配合的路線,更勝取而代之。

葉:可是香港的經濟發展,完全違反世界潮流。過去英國人只想把香港打造成一個商埠,以方便他們做生意,所以從不重視科技。而且港府以文官主導,其科技意識很差,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做,往往以土地支付作發展模式,結果科技項目都成了地產項目。

傳統上我們最重視貿易,最優秀的政務官都被派去日內瓦當世貿的代表。工業?在香港一直可有可無,一句「自由市場」、「積極不干預」(見另稿)就被搪塞過去,政府長期迷信「Maximum support(最大支援),Minimum intervention(最小干預) 」,導致科研不被重視,創業鼓勵不足。

現在政府決定把「工商及科技局」更名為「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業界感到很失望,因為這大大影響我們的形象和外國直接投資,簡直自拆招牌,新加坡就最開心了──人家送埋大床嫁女呀,配套應有盡有,我們做不到,完全做不到。

宋:可是政府插手科技,卻非常危險。
第一, 今天的贏家,明天可以是輸家。既然VC願意承擔投資的風險,私人真金白銀掏錢出來,為何要花政府的錢?
第二, 一旦政府擺明車馬支持科技發展,就會有大批學生競相爭讀那些科目,假如日後風氣一轉,同學們過去為了呼應政府而作出的職業決定,豈不統統被扭曲?

很多人說美國的矽谷根本就不是由政府弄出來的,那其實是由史丹福大學弄出來的,因為它吸引了最精英的學生,由此形成匯聚效應和創業風氣。

葉:對,說來問題的癥結還是在教育上。我們大學的通識教育欠奉,根本無法國際接軌,你去問問那些富豪、中產與官員們,他們把孩子送到哪裡唸書?

宋:葉太你也認同教育制度是最大的問題,這真是大快人心。

(香港start up系列:之三)

Sidebox:夏鼎基原意非什麼都不做
當年財政司夏鼎基對「積極不干預」的解釋:
˙這不是甚麼都不做(do-nothing)的藉口
˙我以「積極」來形容「不干預」,因為政府並非一遇上要求干預的聲音,便直截了當地拒絕
˙剛好相反,政府必先仔細權衡輕重利弊,再作出決定;雖然多數情況下我們主張不作干預,但這是「積極」思量後的結果,並非甚麼都不做的結果
----------------------------------
在1982年的文章,夏鼎基再為「積極不干預」作了最重要的補充,指在下列條件下政府需要干預:
˙自由市場的不完善而引致壟斷
˙市場增長過速,以致常規無法抑制
˙為了維護公眾利益而須立法和監管
˙某些個人行動對總體經濟和總體金融產生不良影響
˙即使商界及政府依照市場力量,仍不足以確保經濟能隨環境轉變而不斷調整,穩定增長

Wednesday, June 27, 2007

Start-up系列五之二:香港虛擬書櫃 打動全球書蟲


專訪:宋漢生(aNobii.com創辦人)

關於aNobii.com
aNobii是一個網上書櫃。用家只須鍵入一本書的ISBN碼,即可把有關該書的一切,存入其「書櫃」。除他本人可藉此構建自己看書的紀錄外,別人也可透過其書櫃,瞭解彼此有沒有共同嗜好、交換閱讀心得。
這個由香港人創辦的網站,推出僅一年,登入的書本已超過一百萬冊、擁有八個不同的語言版本。每天都有來自全球的博客(blogger)在談論它。

創業.序
比爾.蓋茨(Bill Gates)成立微軟時,只有二十歲,當時他還未從哈佛大學畢業。
史提夫.喬布斯(Steve Jobs)搞蘋果電腦時,二十一歲;在蘋果被攆走時,才三十歲。
「中國互聯網之父」、被指有機會成為「亞洲蓋茨」的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原是個教師,決心創業時,三十一歲。

和前輩們相似,宋漢生開始經營aNobii時,也不過二十七歲。
但年青不是創業家們的共通點。
共通點是當他們發現一個市場上還未有答案的難題時,創業似乎是唯一的出路;只是,那並非坦途。
宋漢生引述喬布斯的話說,凡豁出去創業的人都是瘋子(insane),因為過程辛苦得旁人無法瞭解,「搞start-up沒有什麼是注定的,唯一注定的是失敗。」
明知將遭遇挫折仍勇往直前,只因路雖然崎嶇,但創造帶來的滿足感,甘甜無比。

創業第一章:專注
許多人問過創辦人宋漢生,為什麼不把aNobii這個平台擴大,因為許多愛書的人同樣愛電影和音樂。何況,看一本書少說也要花三五天,但看一套電影無論如何只需要兩小時、聽一首歌更不用花五分鐘,這樣用家使用aNobii的時間必定多了,其網上流量也可大大增加。擁有六十多萬用家的內地網站「豆瓣」(douban.com),用的正是這種模式。

可是宋漢生不以為然:「為aNobii加入音樂與電影的功能,技術上完全可行,如果我們願意,很快就可以辦到。但我寧可保持這個「書櫃」的身份久一點,穩佔一個獨特的位置再說。」

專注也是他對自己的要求。全身投入aNobii前,宋漢生是一份刊物的全職寫手,其工作是每週提交四篇專欄文章,和每天開半小時會,其餘時間上司從不過問他在幹什麼。儘管如此,他寧可丟掉穩定的收入,也要辭去工作,專注於aNobii的經營。這令其前上司大惑不解:到底他還想要多大的自由度?

創業第二章:簡化
宋漢生問自己最多的一個問題是:這是不是非做不可?如果一定要做,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

aNobii的介面是宋漢生自己設計的,感覺非常簡潔。他自稱不是設計師,故華而不實的枝節,能砍就砍:「我不懂顏色的配搭,儘量用白色便萬無一失;既然Google的超連結也是藍色的,我為什麼要弄紅色的出來?」
前文提到aNobii以ISBN碼作書本的主要輸入方法,對用家來說甚省時方便。宋漢生坦言:「這不是最好的方法;這根本是唯一的方法。」撰寫aNobii的程式也很簡單,技術上一點也不複雜。

黎智英搞成衣連鎖店Giordano時,面對擁哈佛工管碩士的競爭對手(田北辰),他自己學歷不高,又無家世,於是想出一個法子:把旗下品牌的款式減至原來的六分之一,又簡化公司運作。其理念是:我的經營模式比你簡單六倍,只要我不比你笨六倍,豈會沒有贏的機會?

創業第三章:放下
「語言是第一障礙。」宋漢生本人愛看書,所以他很清楚,網上書櫃的用家必然要用自己熟悉的語言,才會快樂。從一開始,他就沒有把aNobii侷限於中英文版本。aNobii推出不過年餘,但已完成八個不同的語言版本,另有十三個正在創造中,全球登入的書本超過一百萬冊。他是怎樣做到的?

答案:他從不自己做。
他利用EditGrid(一個網上試算表),輸入aNobii英語版本裡的所有詞彙,只要aNobii的用家把其中50%的文字翻譯成另一種的語言,aNobii就會啟動該版本。其意大利文版本,從第一個字被翻譯出來,到啟動一個全新的版本,只用了四十八小時。目前,aNobii已擁有日語、西班牙語、德語等八個版本,而俄文、法文等十三個版本,仍在全球aNobii用家的努力中。
「既然EditGrid為這個麻煩的問題發明了如此優雅(elegant)的解決方法,我何苦還要自己弄?」宋漢生反問。

aNobii除了宋漢生外,還有一位主責撰寫程式的靈魂人物。可是這位主要程式員,基本上不必回公司,而兩人一個月也未必見上一面。宋漢生坦言完全不知道有關這位拍檔的一切──家裡有什麼人、年紀多大、興趣是什麼──而在對方提出因交通不便而不想回辦公室上班時,他也沒吭過聲,只要對方「有貨交」就可以了。

結語:三本書
在美國密芝根大學主修經濟與政治的宋漢生,自零一年畢業後,只幹過一份「長工」。從零四年到推出aNobii的零六年間,他主要的工作和投資,是買書和看書。用他自己的說法,是「從amazon.com那裡,『一扎一扎』書那樣訂回來看。」

愛看書的創業家並不常見。宋漢生向有心利用互聯網創業的後來者,推薦三本參考書:

1. Growing a Business, by Paul Hawken
「作者以過來人的身份談有關創業的一切,包括如何請人、怎樣處理租務問題等,其意見很實在,適合小本經營的創業者。」
2. Hackers & Painters, by Paul Graham
「生意成功又懂寫字的人不多。作者曾創業,後來把公司賣了給雅虎,其思路清晰,有助讀者撥開雲霧。」
3. 《創業》,黎智英著
「在香港創業,怎麼可以不看黎智英的文章?」

詳細的書評,可瀏覽宋漢生的「書櫃」:http://www.anobii.com/people/gregsung/

Caption:宋漢生不急於接受創投基金的投資:「這等於結婚,找人分你身家喎!」

(香港start up 系列:之二)

Saturday, June 23, 2007

中國六大趨勢 財富此中尋

講者:李晶(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董事總經理兼主席)

在投資界被公認為「最佳中國分析員」的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董事總經理兼主席李晶,上周在美國商會的午餐會上,侃侃而談正在重塑中國在全球定位的六大趨勢。整整一個小時的演講,其實最精警的,是作結的兩句話。
李晶說,在現在的中國,什麼事都有可能,但沒有什麼是容易的(Anything is possible; nothing is gonna be easy)。

她說,十載文革的後患之一,是令中國出現嚴重的中級管理人員斷層問題,因為當年的適齡學童失去求學機會。故重視教育,才是保持國家競爭力和創新的不二法門。

趨勢一:勞工短缺 經濟轉型
李晶預期,未來中國的人口結構,將出現很大的變化,其直接效果是造成勞工短缺──但它對中國的影響卻未必完全負面。
一孩政策使國家出生率被嚴格控制,再加上男多女少與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未來遲婚、不肯生育的女性將越來越多。勞工短缺幾乎是必然的事。
然而,隨中國的製造業從低檔走向高端、生產從質量走向質素,中國應可從勞工密集走向技術密集,順利解決勞工短缺的問題。
舉例來說,內地的飛機製造和造船業發展一日千里,年內不但會產生第一部國產客機,造船業的技術水平,也有望在十年內取代南韓和日本。
「屆時越南、巴基斯坦,將繼中國之後,成為更便宜的世界工廠。」李晶說。

趨勢二:成本上升 但生產力提高
隨中國對能源與金屬資源等原材料需求日高,未來中國的進口成本勢將上漲。
但李晶認為,進口和工資成本的上升壓力,將因為生產力的提高而被抵消。生產力提高的原因包括:
l 技術深化提升生產效能
l 城市化釋放大量農村勞動力
l 私人企業的效益不斷提升
l 教育水平改善,長遠提高競爭力

趨勢三:從資金流入轉型為資金流出
國民儲蓄金額高達四萬多億美金,李晶說,將來一旦資本帳開放了,只要有百分之五的資金從中國流出,投資全球,都足以改變目前的資金流動版圖。
她甚至預期,作為未來的大買家,中國將來的投資目標將以能源與高科技為主,其對這些業務的涉足,將令中國的世界權力更穩固。

趨勢四:銀行與資本市場位置逆轉
去年香港和中國加起來,集資額高達八百億美元,其中中港的比例約為一比三。
但今年,李晶相信情況將逆轉:中國的集資能力將超越香港,因為來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將比去年少。
證券和債券市場的發達,將使內地以銀行作為主要融資對象的現象成為歷史,使社會的資金分配更有效。

趨勢五:農產品價格上升
不管從供求的哪一方來看,李晶指中國農產品價格未來將增長凌厲。
農地減少、水源短缺、環境污染,將使農產品的供應減少;
對中國人來說,財富增加,第一件要改善的事就是吃──中國人食的肉更多了,用在飼料的糧食將更多;再加上以玉米提煉乙醇的熱潮方興未艾,未來人、畜、能源爭「吃」的情況將加劇。
李晶舉例說,在美國,就有百分之三十的玉米被用來提煉作能源;在墨西哥,農民為了改善生計紛紛棄大麥而取玉米,結果間接令啤酒的價格被扯高。

趨勢六:重手整治環境問題
李晶說,西方國家在把生產工序外判到中國的同時,也把污染外判了過來。中國飽受惡果,近年唯有積極減少對重工業的依賴,和大力重治環境──不管是水源、空氣、土地或森林。
幸好中國人的鐵腕手段也不容小覷,李晶舉例說,歐洲要用十年達到的減排目標,中國用三年就搞定了。

Wednesday, June 20, 2007

Start-up系列五之一:本地薑創新軟件 全球突圍


專訪:李景輝(Team and Concepts主席)

灣仔一幢商業大廈的一間頂層辦公室,這天和平時非常不一樣。
這裡共有十個年青人在工作,他們之中年紀最大的才二十六歲。
他們全是「土炮」──百分百香港教育制度下產生的畢業生。但是他們開發的產品EditGrid,教微軟的首席軟件建築師(Chief Software Architect,原先由微軟主席蓋茨本人親自出任的職位)Ray Ozzie也另眼相看 ,他在五月一日接受路透社訪問時主動提及,指那是他們留意的對象之一。
製作EditGrid的Team and Concepts,其公司主席兼創辦人之一李景輝,去年八月更被《Business Week》(《商業週刊》)封為「亞洲廿五歲以下最優秀的創業者」之一。

這天這群年青人打算下班後去慶祝一番,因為他們剛剛收到公司成立四年來第一筆私募基金──向美國中經合集團(WI Harper,一間管理四億美元的創投基金)募集的125萬美元(約港幣975萬)。
李景輝現在更加肯定,在創業的首十八個月裡,他每月只支六千元薪水的日子,終於可以結束了。

你可能還沒聽說過EditGrid,但你肯定用過試算表(Spreadsheet)。
EditGrid就是一個在網上應用的試算表。
它厲害之處在於可同時容納多人瀏覽或改動同一試算表,而且表裡的數據可不經人手,自動從網絡中套取資料實時更新。
舉例,一個本地博客(blogger)利用EditGrid製造了一個簡單的試算表,以香港恆指成份股在美國的預托證券報價,預計次天開市時的港股恆生指數是多少,數據幾分鐘便自動更新一次。
這樣一個試算表,面世僅兩個月,已錄得訪客人次超過四萬。在市場並不大的本地博客中,這是非常罕見的高收視。

EditGrid在零六年四月面世,於今年的情人節才脫離Beta模式,較Google的試算表僅僅提早了兩個月,但功能比後者還多。雖然才幾個月大,但EditGrid的用戶人數已超過五十萬,而企業用戶當中,還包括跨國公司路透社和IBM。

李景輝說,他們的殺手鐧,是挑最難的來做:「微軟辦公室(MS Office)裡技術含量最高的軟件是試算表,我們把這個最複雜的軟件在網上展現,其他人看到我們把這麼棘手的東西都做出來了,就立刻向我們買,而不再花時間自己鑽研了。」這招果然使EditGrid一鳴驚人;只是許多人無法想像,這可是李景輝他們八個人連續花了十八個月創造的成果。
「有點像古人寒窗十年,結果一朝成名天下識。」李景輝說。

他從不諱言自己和團隊的所有成員都是「土炮」,但他自信,「全香港最top的電腦工程師,都在這裡。」他不是在和一般電腦公司搶人才;他是在跟Google和摩根士丹利搶人才。
當他自己才支六千塊錢一個月時,李景輝堅持以市價聘請優秀的員工,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天份得到尊重。但他知道,比起Google,他付得起的報酬亦大大不足,所以他用其他誘因:「我的員工將嚐到,自己設計的一個功能,全世界都在用的滿足感!」

零三年大學畢業那年,李景輝已決定了創業,那時合夥人共有八位,後來走了一些又加入了另一些,目前Team & Concepts的創辦人共有五位,全部生於一九八一年。從一開始,他們就沒有想過要把自己侷限在香港:「產品本身並沒有界限,我們著眼解決的,是Google也想解決的問題。我想為世界改變一點東西,希望把自己的品牌,帶到世界級層次。」李景輝雙目烱烱地說。
(香港start-up系列:之一)

草船借箭 夥韓公司發圍
能使EditGrid在短短時間裡聲名鵲起、用戶人數高達五十萬,李景輝巧妙地應用了諸葛亮草船借箭的變奏版。
他使的這招是夥伴關係(Partnership)。
舉例,有一家韓國公司叫ThinkFree.com,九九年成立,業務是在網上推出各式各樣微軟辦公室的替代品。Team & Concepts和這家公司組成夥伴關係,讓後者採用EditGrid,而不必另行開發試算表。僅僅通過這樣的合作,EditGrid就等於吸納了ThinkFree的三十萬名用戶,而後者則輕而易舉地向客戶提供了本來複雜無比的網上試算表,雙贏。
此外,EditGrid不向個人用戶徵收費用,此舉等於讓萬千網民都成了他們的免費廣告渠道。利用Google的Blogsearch(博客搜尋)查詢「EditGrid」,將獲得四千多項結果,可見全世界博客都在談論它,為它宣傳。

大南街賣橙 造就創業精神
雖然出生於較富庶的八十年代,但李景輝的童年卻與眾不同。
他住在深水埗,七、八歲開始,就要和當小販的爸爸推著木頭車,在大南街賣橙,「一蚊一個、十蚊十一個」那樣叫賣,直到升上中學,才慢慢淡出。
生於憂患,鍛鍊了李景輝小小年紀就有創業的魄力和不怕吃苦的個性。他想:還有什麼工作差得過光天化日在大街上賣橙?
童年最深刻的體驗,帶給他最大的本錢。
後來為了創業,李景輝連續十八個月只讓自己領六千元月薪,每月僅給予母親象徵式的家用。最近他終於可以獨立承擔家庭整個月的開銷:「這是我迄今最大的成就。」他展開燦爛的笑容說。
除了皆曾和爸爸合作「開檔」,李景輝另一和律政司司長黃仁龍相似之處是,他也來自平民名校,是荃灣官立中學的畢業生。

Saturday, June 16, 2007

百事攻神州 本地化建功

講者:朱華煦(百事國際集團亞洲區非執行董事長)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品牌之戰,早就成了市場學的殿堂級例子,沒有哪個投身市場策略的人,未聽過他們故事的一鱗半爪。
上世紀末,他們不約而同把眼睛放在大中華市場:一個剛剛開放的市場、一片潛力無限的處女地。

最初佔內地市場份額較大的可口可樂,曾經在九七年一個內部會議中,聲稱要在三年內把百事可樂逐出東海之外。
然而十年下來,百事可樂非但沒有在中國市場消聲匿跡,其佔有率反而年年迭創新高,至零五年,更成為碳酸飲料之首;零六年,中國更成為百事在海外的第一大市場。

為百事可樂領軍的朱華煦,到底和團隊打了一場怎樣的硬仗?

雙雄逐鹿中原的故事,該由九八年說起。
那年三月,在香港長大、高中後赴美讀書的朱華煦,加入了百事。至零七年升任集團亞洲區非執董時,他是百事國際飲料中國區總裁。
甫入職即面對可口可樂這個強大的老對手,朱華煦沒有被嚇倒。他設定了最簡單的銷售戰術:本地化、以客為先。

在進駐內地市場初期,百事投放了許多資源在廣告上來奠立品牌形象。然而廣告雖然成功,產品卻始終打不進人民的生活。於是他們改變策略,起用本地明星與國際巨星搭檔──例如用香港的郭富城配Janet Jackson、讓韓國的Rain和Christina Aguilera同台。效果不錯。

下一步,他們讓為百事拍廣告的明星全面本土化。有一個以電影Gladiator(《帝國驕雄》)為藍本的廣告,片子都拍好了,用的是三位年青漂亮的外國明星,如Britney Spears,可是他們不放心,決定重拍。

這一次,百事起用了多名中港台明星,包括周杰倫、鄭秀文、陳冠希等,效果異常壯觀,反應也極佳。本地化的路走對了。

但這還不夠。朱華煦他們想把百事打進顧客的生活中,例如怎樣把產品和農歷新年扯上關係呢?
他們 靈機一觸,利用品牌的名字,創造了一句口號:「祝你百事可樂!」
策略成功了。

利用本地明星與本土題材,廣告使百事逐步邁向市場領導之路。例如在零四年世界盃期間,百事以中國與海外球星,拍了多個和足球有關的廣告。結果即使當時百事並非賽事的贊助商,卻比對手更成功地使消費者把足球與運動和百事連結起來,贏了漂亮的一仗。

此外,方便顧客也很重要。在中國的零售市場,俗稱的「拆家」的分銷商很多。產品從廠房出產後,需要經過一層層的供應鏈才能送到顧客手上,既不便利顧客,也無助百事了解市場訊息。所以朱煦華決定,用一切辦法,縮短供應鏈,包括用上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甚至單車,使產品去得更快、顧客更滿意。

除了廣告和銷售,最令朱煦華引以為傲的,始終是他的團隊。
「集團把最好的人才都送到中國來,他們不一定懂中文,但不要緊,他們只需要懂中國這個市場就行了。」他的管理隊伍裏一個美國人都沒有,有的是香港人、中國人、新加坡人甚至印度人。
他得意洋洋地說:「在我加入中國百事的頭五年裏,對手公司連換了四個總裁。」相對來說,百事的管理層忠心得多,其穩定性和對百事及中國的了解,是企業年年進步的主要原因。

四月起出任集團亞洲區非執董的朱煦華,可以說已退下火線,總結這些年來在中國市場的打拼,他吐出心底話:「要有耐性。改變顧客的消費習慣,並非一朝一夕。」

Saturday, June 09, 2007

與新媒體共舞 報紙仍有價

講者:沈嘉若(Gabriella Stern,道瓊斯通訊社高級主編)

資訊有價。
真的嗎?自從Google誕生後,很多人都認為傳統資訊媒介,例如報紙,將成明日黃花。利用搜尋如Google,彈指之間,成千上萬條搜尋結果躍現眼前,且完全免費。誰還會付錢買報紙?
梅鐸會。
向來無寶不落的梅鐸,放風聲欲以五十億美元的超高價,買下道瓊斯通訊社及其《華爾街日報》。正膠著間,另一家歷史悠久的通訊社路透社,已被加拿大的Thomson集團以一百七十億美元買下53%股權。
看來資訊不但有價,而且價值不菲。

但在免費資訊多得使人窒息的時代,百年老號如道瓊斯通訊社的價值,究竟在哪裏?

在香港總商會的午宴上,道瓊斯通訊社高級主沈嘉若(Gabriella Stern)坦言,Google和蘋果電腦正以競爭者的恣態,改寫傳媒的面貎,並威脅了其收入來源,令她們憂心忡忡。

她以「自海倫的特洛伊」以來最成功的「木馬」來形容Google:「他們對一切訊息(content)來者不拒,統統放在自己的網上,然後讓上網者予取予攜,分文不取。」Google的運作模式,使他們成為網上廣告的最大收益者,以英國為例,六成網上廣告的收入,落入搜尋器口袋。

喬布斯(Steve Jobs)的蘋果電腦,亦在不知不覺間,侵佔了傳統媒介的地位,而且遇強越強:「喬布斯看來每年都要弄一種全新的資訊傳播媒介出來:iPod改變了音樂的分銷渠道,又透過pod-casting和影像功能,成為新聞傳播的一份子;即將面世的iPhone不但可播音樂,還具個人化的訊息與新聞傳播功能。」沈嘉若說,蘋果針對用家需要的簡約設計,大大便利了人們使用新的資訊科技,摧毀現狀。

綜合而言,Google和蘋果電腦等新資訊科技,方便了受眾和廣告商,卻為傳媒的大眾傳媒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 科技(technology)和資訊(content)的結合,使傳播媒介的數量和來源激增,受眾擁有更多撰擇,廣告渠道也亦步亦趨,緊咬不放
· 越來越多人,特別是年輕一代,棄傳統媒介而取網上或流動傳媒
· 傳統的傳媒市場正在萎縮

這對道瓊斯來說,是重大打擊:去年他們百分之七十的收入來自傳統媒介,即主要是印刷廣告。如今,應何去何從?

但沈嘉若她們仍然非常樂觀,原因之一,是因為其旗下的財經報章《華爾街日報》,是少數銷路和利潤皆站得住腳的「舊」媒介。作為少數收費網站,《華爾街日報》網上版共有訂戶九十餘萬人,收入來源除訂費外更包括廣告收入,其營運模式相當成功,令同行亦紛紛效尤。沈嘉若沾沾自喜地說:「這是因為我們大膽、聰明和早著先機。」

新媒體縱競爭激烈,但道瓊斯卻從危機中看見商機:也許傳統媒介的地位正被蠶食,但人們對資訊的渴求從未缺缺。經數碼化的訊息,能通過電子渠道廣為傳播,與新科技共跳探戈,此類訊息的需求,不跌反升。

此外,訊息來源越多,可靠、準確與專業的訊息就更形可貴──特別是對那些「訊息就是金錢」的投資者而言。中國市場龐大,人們對道瓊斯這類成立超過一個世紀、擁三十三個普立茲新聞獎的堅實傳媒機構充滿信心,這就是一大商機。

沈嘉若總結,道瓊斯期望從依賴印刷利潤的「舊」傳媒,變身為以內容為主導的多元「新媒體」:「即使如Google或蘋果般以創新自居,總得依賴外界提供內容吧──他們自身根本沒內容可言。」

Friday, June 01, 2007

「創投慈善」 社企商業革命

講者:阮耀啟(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學人)

全球首富比爾.蓋茨(Bill Gates)去年六月突然宣佈,他將於零八年淡出微軟的日常營運,全身投入慈善事業。蓋茨這個令人譁然的決定,既戳破了巨賈「為富不仁」的印象,亦令人發現,原來「高科技」也可以這樣和慈善事業劃上等號。

但其實早在科網熱潮方興未艾時,一些「新經濟」的寵兒已為傳統的慈善行業掀起革命。

科網熱點石成金,許多初生之犢一夜暴富,部份天之驕子遂衍生回饋社會的念頭。可是在捐獻之際,卻對傳統慈善組織的運作相當懷疑:單靠接濟,這些慈善團體怎可能持續發展?他們進而大膽假設:為什麼不可以像我們一樣,從車房起家,經創投基金(venture capital fund)支持,日漸壯大後,掛牌上市?這樣,慈善團體也可擺脫被接濟的命運了。

港大學社會科學院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學人阮耀啟,在一個「三十會」的研討會上介紹這種全新的「創投慈善」 (venture philanthropy)概念時,這樣打比方:

如果把慈善事業比喻為股票市場,那麼「創投慈善」與「社會企業」的關係,就好像「創投基金」與「新興公司」(Start-up)一樣。

而「創投慈善」與一般「無名氏」捐獻者不同之處,在於它不但「出錢」資助該社會企業,更「出力」扶助它們成長。這包括派出成員加入後者的董事局、在營運上出謀獻策、甚至出動本身的人際網絡,以期在三數年的投資期內,使被資助的社會企業暢順運作,並在脫離基金後,仍能自力更生,不必依賴公眾或政府的捐獻。

可想而知,這種「高度參與」、「目標為本」的「商業」運作模式,將大大衝擊傳統的社會企業和非政府組織。直接點說,這有違他們「博愛」、「非牟利」、「以人為本」甚至以「同情」為籌款基礎的本質。

舉例,一位「三十會」的專業成員,曾經義務為一家社會企業提供諮詢服務。一位盡心盡力的社工負責人,很高興地說,他們不但收支平衡,而且已經有錢賺了。那位三十會的成員問:「你有沒有把自己的工資也算進去呢?」,對方想了一想,搖搖頭:「沒有啊...不過如果算了進去,就沒錢賺了。」問題是,俟這位「好」社工一走,他必須找到一個和他一樣不支分文的人接手,否則,這家社會企業便不能繼續下去,它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也必隨之而逝。

由此可見,要大力發展社會企業,必須先扭轉人們對它的核板印像:作為「企業」,賺取盈利是理所當然的事;只不過,社會企業在賺錢之餘,也著眼於解決社會問題,例如「平安鐘」為長者提供緊急服務、「新生會」幫助精神病康復者就業。福利事業與商業,並非水火不容,若雙方能合拍共舞,反能創造雙贏。

連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之一蓋茨,也聲稱要全身投入慈善事業,以紓緩疾病與教育難題,可見他心中的資助形式,絕不止捐一大筆錢那麼簡單。

「三十會」正摩拳擦掌,準備以「創投慈善」的模式,藉各成員的專業知識,從金錢和行動上幫助具潛質的社會企業。但「創投慈善」與「社會企業」是唇齒相依的產物,故「三十會」面對的其中一個難題是,究竟香港有沒有足夠的社會企業,供他們資助與扶持?

Tuesday, May 29, 2007

不是社論:李栢儉提早獲釋 難服眾

前高院法官李栢儉夫婦,由於詐騙綜援罪成,各被判入獄十一個月。日前二人就刑期上訴得直,獲提前釋放,當庭重獲自由,共服刑四個多月。雖然律政司已表明不再上訴,但此案對本港社會和司法制度造成的衝擊,卻難以就此平息。

處理該宗上訴案件的高院法官辛達誠(John Saunders)表示,原審裁判官以入獄十五個月為量刑起點,再以以下人道理由,為二人各減刑四個月,判刑並無「明顯地過重」(not manifestly excessive):

· 被告年事已高
· 身體狀況欠佳
· 需各自賠償$50,000,作為詐騙$111,244綜援的補償(注意:並非「罰款」)
· 有人撰信替被告求情

李栢儉夫婦於一月二十六日被判即時入獄,扣減假期後,原定可於八月二十五日刑滿獲釋;今高院法官判二人當庭釋放,等於將餘下的三個月刑期一筆勾消,有法律界人士認為,高院法官的判決難以服眾。

若重新審視原審裁判官的四項「同情」理由,事隔四個月,

· 二人的年歲及身體狀況與原審時無分別
· 二人已繳納總共$100,000款項。雖然當時原審裁判官並不確定二人會否從善如流,但並沒有以此作為將來減刑的條件;換言之,不管二人有沒有作出該$100,000的補償,都不構成減刑的理由
· 唯一未經原審庭考慮的因素,乃被告另外呈上的兩封由「顯赫」人物(very eminent persons)、退休英國女法官Elizabeth Butler-Sloss及英國法官Mathew Thorpe,所撰寫的求情信

當原審裁判官基於四項同情理由,把刑期由十五個月減至十一個月時,其實已為李栢儉夫婦減刑27%。一名司法界人士認為,該判決相當合理。

但當辛達誠法官宣佈二人當庭釋放時,等於將其刑期再由最初的十五個月,大幅減至四個月,減刑達73%!而唯一可以作為減刑考慮的因素,乃該兩封於原審時並無呈堂的、由顯赫人物撰寫的求情信(因為其餘三項包括身體欠佳等理由,已在原審時獲充分考慮)。即使按辛達誠的說法,考慮行為良好的因素,服刑四個月相當於六個月,他的減刑幅度(即九個月)也達60%。扣除原審裁判官已減的27%,兩封重量級求情信,「貢獻」的刑期減幅達33%。

該司法界人士懷疑,李栢儉已離鄉別井數十年,兩封來自英倫的求情信,是否應有如此大的效果。他認為辛達誠法官提前釋放李栢儉夫婦的理由「令人費解」,予人「夾硬」放的感覺,是「顯明的有問題」。

細心閱讀高院法官的判詞,會發現辛達誠法官也同意,詐騙綜援及公共房屋者,應予嚴懲。像李栢儉夫婦般,詐騙社會福利達$100,000至200,000的,合理的刑期應為十五至二十四個月。更何況李氏夫婦都是資深法律從業者,其行為堪稱知法犯法,其罪行實在不容輕判。

李栢儉夫婦於原審期間,三番四次藉詞終止或拖延聆訊,予人濫用司法程序之感,早令社會人士不滿。他們罪成入獄,雖不致大快人心,但至少彰顯了香港法治的公平和公正,亦大大鼓勵了致力打擊濫用福利的執法者,讓他們以法律為後盾,勇往直前。今因為兩封越洋求情信,李氏夫婦獲高院寬大處理,提早釋放,繼續「上流」,很難令人同情。

法治是香港成功的基石。將來不管我們要做國際金融中心,還是走高科技路線,良好的法治都是不可或缺的,司法人員和機構亦因此得到香港市民的高度尊祟。故不論法庭的判決是否盡如人意,我們應予尊重,但是,法庭亦應盡可能作出令人心服口服的裁判,這才不負七百萬香港市民的期望。對香港來說,一宗李栢儉判決所作出的傷害,已經太多。

Friday, May 25, 2007

耶魯校長:中國崛起 莫學日本

講者:Professor Richard Levin(耶魯大學校長)

亞洲協會香港分會主席、恒隆集團主席陳啟宗介紹耶魯大學校長雷文教授(Professor Richard Levin)時,這樣講:聽說美國有兩份工作最棘手──美國總統,及美國大學的校長(兩者的英文都是“President”),我想,毫無疑問,肯定是美國總統難當些。後來才醒悟,難當的應是校長──因為美國總統都是這傢伙教出來的。

此話應用在雷文身上一點不假。最近六位美國總統裏,有四位畢業自耶魯(福特、老布殊、克林頓及小布殊),覬覦總統寶座的前第一夫人希拉莉,也是耶魯的高材生。

能夠產出這麼多對世界舉足輕重領袖的高等學府,其領導人亦必具長遠眼光。雷文自九三年起出任耶魯大學的校長,格外強調與中國的關係,包括資助內地高級幹部往耶魯進修,又應國家主席胡錦濤去年訪美的邀請,率領一百個學生訪京交流。他認為中國有三大難題,其觀點值得參考:

(1) 法治
「未來力倡中國需保護知識產權的聲音,將不再來自外界,而是由中國人自己提出。」雷文說,隨中國高速發展,許多企業將擁有自己的商標和多媒體產品,再難容忍猖獗的盜版行為。不保障知識產權,如何鼓勵自主創新?

此外,貪污橫行、言論受遏,這些都是國家崛起的絆腳石,必須正視之。

(2) 創新
「想像一下,如果蘋果電腦、微軟和Google都是日本的企業,她還會面臨始自九十年代的衰退嗎?」

雷文說,日本在戰後生產力高速增長,四十年來都使美國望塵莫及;她的管理技術、龐大儲備,都使美國人既羨且妒。為什麼這些優勢一去不返,使她忽然陷入經濟發展困境?

表面原因是企業負債與金融市場崩圍,但雷文說,更核心的問題是日本人無法隨資訊革命起舞,因而在知識型經濟中被美國大幅抛離。

舉例說,因循多年,日本企業的管理制度逐步僵化,什麼都論資排輩。一個四十五歲的科學家,即使成就達世界級,亦不得不仰人鼻息,因為撥款和資源都掌握在六十五歲的老人手上。「換了在美國,就算你只有三十五歲,錢都是你的。」雷文說,這種能者居之的美式文化,大大推動了美國的創意工業,誕生出微軟和Google等巨企,稱霸全球。

「在日本發生過的事,也有機會在中國重演。」雷文稱讚國家在「十一五規劃」中強調「自主創新」,很有前瞻性,他更補充三點:
(一) 要從事世界級研究
(二) 改善教育體制,為國家培養更多精英
(三) 優化金融體系,提升危機處理能力
中國不欲重蹈日本覆轍,不得不察。

(3) 環保
雷文說,有一點對中國來說可能不公平的,就是當包括美國和歐洲在內的西方國家發生工業革命時,環境保護並未引起關注。但當中國在奮力工業化時,卻生不逢時,被環保份子視為眼中釘。

但不管怎樣,資源浪費、水質污染、溫室效應,這些問題即使不招來國際壓力,亦將拖中國發展的後腿。此外,中國正在加速都市化,當越來越多人從郊區搬到城市居住時,如果規劃不當,亦勢將使環境問題惡化。

雷文指中國作為世界上煤的最大生產國和消耗者,應該致力研究改善燒煤的技術,減少空氣污染。

對於環保議題,他的意見很客觀:「如果你想中國從善如流,所有國家都要作出改變。」他認為這是全球問題,誰也不應推缷責任,美國也不例外。

在這位耶魯大學校長眼中,巨龍甦醒,是褔不是禍:「中國繼續崛起,受惠的不只中國本身,全球也得益。」

Tuesday, May 22, 2007

富豪第二代辦智庫 政府會聽嗎?


專訪:鍾逸傑(香港工商專業聯會會長)

一群原本曝光於娛樂名流版的富豪後代,忽然成了政治版的新寵。
李兆基之子李家傑、霍英東長孫霍啟剛,還有一眾背景相近的商界後代,正準備籌組「香港青年百人會」;同時,該會部份成員又於日前成立了「菁英會」,以延續家族在香港政商界的影響力。
在官場打滾半世紀的教父級人物、前布政司鍾逸傑爵士眼中,富豪第二代籌組這些組織,能否迸發出驚人爆炸力?

其中,「香港青年百人會」的籌組由中聯辦居中協助,藉匯集這些富豪的年輕後代,培養其國家觀念,鼓勵他們服務社會。

早於一九五七年,這些富豪第二代還未呱呱墮地之前,鍾逸傑已越洋來港走馬上任。他官至布政司,尤德於任內去世時,他還當過署理港督;退休後鍾逸傑仍對香港事務念茲在茲,並領導工商專業聯會,吸納不少工商及專業界名人,進行各種研究,為香港出謀獻策。他從政經驗豐富,可認為年青富豪參政,能事半功倍?

鍾逸傑欣見「香港青年百人會」破繭而出,他說「智庫」的關鍵不在多少──香港的參政平台,在回歸後百花齊放,數目不嫌多──而在如何突破政府的自我保護,否則功能成疑:「民間的提議對政府幾乎不起作用,就像風中的呼嘯,引不起注意。想滲透政府的保護殼,很困難。」鍾逸傑舉例道,光是法定的諮詢組織,香港就有五百多個,可是不管討論的目的是什麼、收集到的意見如何,諮詢組織的所有議題皆由官員主導──連它們都不能左右大局,遑論智庫。

除了官府的充耳不聞,政黨發展有欠成熟,也是智庫發展的絆腳石。在美國,智庫與政黨的關係猶如大腦和四肢:政黨是選舉機關,成員出面「落區」、拉票、參選;其政綱和政策,則由智庫研究、供應與補給,雙方各專所長,互利共生。

一旦政黨入主白宮、或執掌議會,智庫的建議便有很大機會得到落實,其成員亦順理成章會被政府羅致、借用為謀臣,學而優則仕。如美國國務卿賴斯,便是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然而在香港,政黨無緣執政,智庫謹能向執政者(即特首)獻媚,前途較黯淡。

鍾逸傑感慨:「議員們光坐在那兒等政府提出建議,然後作出否決。」還用得著做政策研究嗎?

官僚、政黨、商人,共同掌握了社會上最重要的三種資源:名、利、權。如果運用得宜,鍾逸傑認為「香港青年百人會」大可挾財政和人脈上的超級優勢,使下情上達,幫助執政者解決許多社會難題,如:中港經濟融合、貧富懸殊、住屋問題等:「香港有一半人無法擁有自己的居所。沒有安身之所,談什麼身份認同和歸屬感?這是社會穩定的基石。」鍾逸傑說。

坊間對「香港青年百人會」所知甚少,其核心人物看來也暫時對自己的定位不甚了了。香港不過是彈丸之地,若其成員欲以正宗的美國精英組織「百人會」為藍本,志不在多弄一個富豪俱樂部出來,那他們能為香港出力的地方,多著。

配稿:香港智庫 人才難求
去年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在美國進修後回港,旋即宣佈成立智囊組織「匯賢智庫」,以深入研究香港公共政策,鼓勵公民參與。其政策發展總監陳岳鵬說,美國政制發展成熟,政商透過遊說或議題設定,曲線影響施政的機會很多,因此智庫根本不需要「寄生」於政黨或官僚體系內,大多能獨立運作,具規模的,甚至可動輒聘請百人以上作公共政策研究。智庫同時發揮「旋轉門」的功能──智庫成員可以入主白宮,退休官員也可出掌智庫,容易吸引新人加入。在香港,陳岳鵬說智庫發展最大的障礙是:「人才難求啊。」

另一以年青人為主的論政平台Roundtable Group成立於二零零四年,其成員陳智遠和沈旭暉曾撰文,指香港發展智庫的空間,是吸引一些(1)對社會關心,但不想被政黨/社運局限,(2)具學術能力,但無意長居象牙塔,和(3)雖從事商業活動,但仍心繫社會發展的年輕人。他們以王家衛的電影作比喻,謂參與其中的人未必知道自己的角色,但整體卻可以發揮個人力所不及的潛能。

Friday, May 18, 2007

科舉制度遺禍 中國科學落後

講者:施爾畏(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一提起中國科學的發展,沉重感便突然來襲。「洋務運動」、「科教興國」與近代飽受蹂躪的中國歷史糾結在一起,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但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施爾畏來中文大學就「中國科學發展」發表演說時,卻迴避了這些宏大的題目,轉而用他口中「零星生活中的反思」,刺激學生們思考:

* 廈門的胡里山炮台建於清光緒「洋務運動」期間,原有兩座購自德國的鋼炮,各值白銀六萬兩,有效射程可達六千多米。結果,一門鋼炮於「大煉鋼」期間被毀,另外一門,保存完好,僅發射過三炮。
* 鴉片戰爭時,一些皇親國戚建議把猴子掛上鞭炮,抛到洋人的軍艦上,對付敵人。結果共有十九隻猴子被選出來,卻沒有敢抛猴子的人。
* 一九五二年,中國自行生產了第一座蒸汽機車,宣稱這是「領先世界」的成果;同年,日本停止生產蒸汽機車,因為這已被淘汰。
* 為了量度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中國派了一個小隊攀上珠峰,安放測量標誌,然後再以幾何方式,計算其高度。當時,歐洲派了一架直升機直飛山頂,逗留三分五十秒後,得出珠峰高八千八百五十米的結果。

從這些小小的故事,不難看出中國科學發展的種種問題:效率太低、人才不夠、效益不足。施爾畏說,追本溯源,科舉制度正是扼殺中國科學發展的原因之一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士農工商」的說法:農民得到扶植、工人與商人被抑制、而讀書人則被鼓勵「學而優則士」,循科舉制度晉身朝廷,出任文官或武官,「書唸得特別好的,皇帝還會把女兒嫁給你,讓你當駙馬」,施爾畏說,這樣的制度大大鞏固了皇權的穩定。然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卻令唸科學的讀書人,與搞技術的工人老死不相往來,窒礙了科學的進步。

西方科學之所以能「大躍進」,與文藝復興時期,學者與工匠「爆炸性」的結合不無關係──只有當理論和實碊可以完美結合、相得益彰時,科學才可推動社會進步。

施爾畏說,中國科學發展不但有先天不足,近代又遭逢文化大革命的洗禮,發展大為滯後,可以說值到八十年代後,才開始真正發展起來。然而如今又面對兩個巨大的挑戰:資源和人口老化壓力。

由於過度開發與不重視環境保護,國內面對沉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壓力,是科學發展的一大隱憂;另一方面,由於「一孩政策」與人口老化,未來勞動力勢將出問題,屆時國家「還沒有富起來,人口已經老齡化」,施爾畏說。

國家「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要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知識技術產出,不以血汗工廠來賺取卑微的回報。但國內經濟發展火爆,據施爾畏所知,很多學生想投身商界賺快錢,而不以當科學家為志。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不以衣服鞋襪換取外國的高科技產品,實在任重道遠。

Friday, May 11, 2007

「蘋果」高手 公開創業祕訣

講者:Guy Kawasaki(創投基金Garage Technology Ventures創辦人)

收到香港美國商會的通知,有一個叫Guy Kawasaki的人將出席他們的午餐會。
根據簡介,這個叫“Guy”的亞裔美國人是一家創投公司的創辦人、寫了一系列暢銷書,還有,他曾經在蘋果電腦(Apple)工作過,職責是「首席傳教士」(Chief Evangelist,這可能是蘋果電腦獨有的職銜,類似一般企業的市場或公關人員)。
曾在喬布斯(Steve Jobs)麾下工作過的要員都獨當一面,憑這點,就知道這個講座值得一聽。

Guy是一家創投公司的創辦人,又曾在蘋果電腦工作過,他不但擅於演講,更是激發創意的能手。如果你想創業,他的意見更值得參考:

1. 有意義嗎?Make Meaning
許多人打算創業,以賺錢為首要目標,Guy認為,這是本末倒置,必須先為自己的工作賦予意義,以宏大理想作基石,才是基業長青之道。

2. 不斷創新Jump to the next curve
大部份人終其一生只在一塊小小的土地上成長,不曾脫離原有的軌跡,因而無法突破。
Guy說,不要為過去的成功而因循怠慢。八十年代,蘋果已在電腦行業獨當一面;千禧年,蘋果涉足MP3市場,以iPod改變了整個市場模式;最近,蘋果再度脫離原有軌道,欲以全無鍵盤的iPhone,進軍個人通訊市場。
每一次求變,蘋果都為追隨者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是勇於突破成規的典範。

3. DICEE
優秀的產品,須具備以下條件:
Depth──深度。Guy在演講中展示了一隻「人字拖」,這隻拖鞋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在鞋底有一個小小的開瓶器。因為這樣,「它比其他同類產品多了一倍的功能,真了不起(how deep)!」這個略嫌跨張的例子惹得哄堂大笑。
Intelligence──智慧。有沒有試過在漆黑中想開電筒時,卻發現它與現成的電池不兼容,使人一籌莫展?樂聲牌發明了一種電筒,可以配合三種不同大小的電池來使用,大大方便用家,「終於有人動腦筋了!」Guy戲謔地說。
Complete──意念完整。
Elegance──高貴。最佳例子莫如現在幾乎人手一機的iPod,只須一根姆指操控的click wheel,外型簡潔秀麗。
Emotive──產品是否打動人心?如果你在街上瞥見一架神氣的哈利電單車(Harley Davidson),即使不懂駕駛,也會回眸再三吧。

4. 保持獨特Niche yourself
不要懼怕有些人喜歡你的產品,另一些人避之則吉;好的產品,自然會吸引獨特的買家。專為二十二歲喜歡戶外活動年青人設計的吉甫車,無論如何不會使五十多歲的中年爸爸動心。
做你最專長、而又能為顧客創造最大利益的產品,才可獨樹一格,並帶來豐厚利潤;
僅著眼於為顧客創造利益而不顧自己所長,最終將陷入價格競爭,無法一枝獨秀;相反,若僅做自己擅長的事而不理顧客死活,亦太曲高和寡,自終亦難以生存。

Guy給與會者最後的忠告,是別讓「笨蛋」(bozo)輕易打擊你的意志。
他說,這些「笨蛋」通常都身穿黑色西裝、開一輛德國車、薄有名氣,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樣(「其實這完全不等於聰明。」Guy說。)。他們總是給你種種忠告,告訴你這樣做多麼不智,令你對自己的抉擇猶疑。而一個已成功的人,也很容易自我局限,陷入同樣結局。

這樣的事曾經發生在他自己身上:有人請Guy到還未成名的Yahoo出任行政總裁,當時Yahoo離他家很遠,他想:「開車到那裏去太遠了吧,而且我也看不出這怎麼可以賺錢。」因為這樣一個小小的、愚蠢的想法,Guy後來的損失,以億美元計。

「當你在一方面已很成功時,最困難的是迎接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挑戰。」Guy如此總結。

10/20/30 教你打動投資者
作為一個以聆聽創業家意念並決定是否注資為生的人,Guy為試圖向創投基金叩門的人提供了一道10/20/30法則:
- 只用10張幻燈片;
- 整個演說不超過20分鐘;
- 以30pt作為幻燈片字體的大小。這樣一來令看的人比較舒適,此外由於字體較大,不可能在一頁中寫太多字,可避免演講的人照本宣科地跟稿唸。

在他的網誌blog.guykawasaki.com和零四年出版的書The Art of the Start裏,Guy談了更多創意和創業之道。

Tuesday, May 08, 2007

港粵融合不足 難拼上海長三角


專訪:馮玉麟(麥肯錫公司香港區總經理)

特首曾蔭權連任後誓言,五年之後,大家談起亞洲區的國際金融中心,只會想到香港,而非新加坡或上海。
這個想法是否一廂情願,關鍵不單在香港,更在我們的競爭對手──特別是上海。

港人可能不察覺,當珠三角地區(廣東、深圳和香港)仍因為一國兩制和心態問題,未能好好整合發展時,長三角地區(上海、蘇州和浙江)的GDP,早在零五年已超越珠三角。

九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需要上海作為龍頭。鄧小平便說過:「…利用上海這個基地發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當珠三角在區域競爭中已被拋離時,以長三角為腹地的上海,是否更具挑戰香港的實力?

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香港區總經理馮玉麟說,長、珠的區域競爭情況很複雜。以行業來說,兩者並非此消彼長,因為中國市場夠大,許多企業不介意在兩地都設點;但單就金融業來說,挑戰就大了,「不少企業開始想在國內上市,趨勢漸漸明顯。」馮玉麟說。

去年年底,當香港股市總市值首度突破十三萬億時,深滬兩地的總市值僅在八萬億;但半年不到,截至四月三十日,深滬總市值已暴增一倍至十六萬億,僅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總市值,已超過十二萬億,要超越香港目前的十四多萬億,指日可待。

因為中央的協調和祝福,長三角地區以上海為龍頭,已無異議;但港粵之間,既意識到有合作的需要,但又在暗地裏較勁,協作效應明顯不足。

「龍頭之爭沒有意思,不如尋找有沒有雙贏的方案,例如可否吸引企業以深圳為後勤總部、在香港搞投資?通關快一些,不是互惠互利嗎?」馮玉麟說,「Integration is the only way to go(整合是唯一的出路)。」

馮玉麟認為,香港必須加強本身的優勢,「否則,我們不被上海趕過,也有可能輸給新加坡。」他特別強調人才的重要,因為許多跨國集團認為作為人才樞紐,是香港最吸引之處,可惜香港雖然有爭奪人才的意識,卻不夠主動:「我們說要吸引內地專才來港,但撫心自問,我們為他們做了多少?」馮玉麟說,他有許多商業上的朋友,決定是否往一個國家工作時,最關注的是子女的教育。可是香港的國際學校很多,卻從沒有一所為內地人度身訂造的學校。不少內地專才,寧可回到上海去工作,起碼小孩可以唸好國語。

關於區域競爭,危機意識要有,但也不必妄自菲薄,從大局來看,香港對中國的角色仍然重要:「在歐洲,英國發展再好,也不會取代法國。法國仍有其獨特的地位。」馮玉麟說,香港是中國的窗口,過去數十年助外國企業打進中國,未來我們亦應藉這個窗口,把中國的企業推上世界舞台。

一孩政策的重大隱憂
今年的五一黃金周剛過去,國家商務部指全國消費總額達3,200億人民幣,較去年增長15.5%,中央以黃金周來催谷內需的原意漸見成果。麥肯鍚一份有關中國經濟的最新研究亦支持這個發現,指目前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個人消費,佔零零至零五年GDP增長的百分之四十四。

馮玉麟指中國的中產階級與成熟的西方國家很不一樣:「他們非常年輕,介乎廿多至四十來歲,喜歡潮流用品如手提電話鈴聲;思想開放,消費力旺盛,渴望買樓買車。」

這個冒起的階層相對節儉的上一代大大不同,但亦帶來隱憂:「國家的儲蓄可能減少、有通脹壓力。」這相對美國人不顧一切的消費模式,可能還有一段距離,但對經濟的影響不可不察,畢竟內地的社會保障遠不如美國。

而且,由於「一孩政策」的實施,這群現今正處黃金時代的中產,十多廿年後可能要面對非常大的負擔,「未來中國沒有收入的人口會很大很大,這些中產上有高堂下有妻小,問題很大。」馮玉麟說。

Tuesday, May 01, 2007

法總統爭霸 形象塑造勝實際



專訪:沈旭暉(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被喻為50年來最難分勝負的法國總統大選,將於本周日(5月6日)舉行投票。外界普遍把這次選舉視作世紀性的左右對決,但右派的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在強調愛國等傳統價值之餘,矢志改革,甚至被質疑「他真的是對(右)先生嗎?」(Is he Mr. Right?);而左派的羅瓦爾(Segolene Royal),卻有其保守一面,她的「慈母」形象,深受青年歡迎。這真是旗幟鮮明的左右之爭嗎?

  「不見得。」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沈旭暉說。「和冷戰時代兩大陣營各據一方不同,今次選舉並沒有明顯意識立場之別,選舉的意義其實聚焦在中間。」

球星施丹 整合法國矛盾

  民眾想變又不想大變的心思,初選結果已略見端倪。首先,是次投票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五,是數十年來法國總統大選中最高的,顯示很多人認同選舉的重要性,想藉此表達對現狀的不滿;另外,雖然整體上選民的取向較為右傾,但選票卻頗平均地流向三位主要候選人:薩爾科齊得31%,羅瓦爾有26%,中間派候選人貝魯(Francois Bayrou)獲19%;極右派候選人勒龐(Jean-Marie Le Pen)只有一成支持率,「顯示民眾知道,過激的作風可監督政權,但最終不會成為主流,也不可能執政。」

  法國目前問題多多:失業率高企、貧富懸殊、國家債台高築、經濟增長緩慢,還有新移民與少數族裔問題,「針對現有的問題,看來誰當總統都不見得好。」

  沈旭暉說,薩氏主張嚴格限制新移民,作風強硬與美國總統小布殊那套接近,毫不討好;羅瓦爾建議由提高社會保障入手,緩解社會矛盾,但又似乎沒有針對問題的癥結落藥。

  05年底和去年3月,法國接連發生騷亂,肆事者主要就是失業的青年-法國青年失業率高達百分之二十,非裔青年的失業數字更高達百分之四十-「不論誰當總統,都不能防止任內不會再發生類似事故。」沈旭暉說。既然左右兩派都沒有萬全之策,難怪每五位法國選民中,有一位把票投給走中間路綫的貝魯。

  事實上隨選舉進入倒數階段,貝魯的角色更見吃重。由於薩爾科齊和羅瓦爾的支持度旗鼓相當,貝魯支持者的選票,將左右大局。沈旭暉說,「我們可以看到,在講數的過程中,貝魯第三條路的思想,可以分別灌輸入其餘兩黨中。」

  在種種社會不穩定中,沈旭暉認為法國去年的騷亂其實早五、六年就應該發生;是球星施丹營造了短暫的和諧:「在過去幾屆的世界杯中,施丹的突出成就整合了法國社會的內部矛盾。他是少數族裔(阿爾及尼亞人),但他成功、富有,就像一個spin doctor,超越了左右派別的施丹,獲得大多數人認同。」

拿破崙Vs聖女貞德 勢中間靠攏

  如此看來,不論是自比為「拿破崙」的薩爾科齊,還是被喻作「聖女貞德」的羅瓦爾,他們高舉的左╱右大纛(音︰毒,古時軍隊或儀仗隊的大旗),其實是形象塑造多於實際,無論誰執政,都會盡量向中間靠攏,未必會為法國帶來革命式的巨變。

﹏﹏﹏﹏﹏﹏﹏﹏﹏﹏﹏﹏﹏﹏﹏﹏﹏﹏

電視辯論難左右大局

  囿於嚴格的競選規定,薩爾科齊和羅瓦爾並未在初選中正面交鋒,因此外界對今天(5月2日)的公開辯論相當重視。特別是二人支持度非常接近,當短兵相接後,其中一方可否穩佔上風?

  沈旭暉認為,近代總統大選的電視辯論,沒有一次可以影響選情,「無根基的新人尚且有機會一展身手,但當兩個候選人都是相對老練和為人熟悉的政客時,電視辯論很難帶來令人意外的結果。」

  沈旭暉說,如果電視辯論真的還像尼克遜對甘迺迪(註)那個年代般具關鍵性影響的話,獨立候選人佩羅特(Ross Perot)就應該在92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脫穎而出。

民眾分辨 實力和口才

  當時共和黨老布殊尋求連任、民主黨由克林頓出戰,而來自德州的億萬富豪佩羅特,則以獨立候選人身份,躋身最後三強。「佩羅特的表現異常優秀,形象好、口才佳,電視辯論能發揮的優點,他都做到了。」可是事後的民意調查顯示,佩羅特並無因為電視辯論而得到絲毫好處,民意甚至乎稍為掉頭向下。

  「這顯示當破格的辯論表現成了常規後,民眾已分割了候選人的實力和口才,不再受辯論左右個人決定。」沈旭暉說。

  註:06年,美國舉行了史上第一次總統電視辯論。在這之前,尼克遜和甘迺迪的支持度不相伯仲,但一場辯論卻扭轉了局勢。熒光幕前,談笑風生的甘迺迪把大病初癒的尼克遜完全比下去。雖然收聽電台的聽眾大多支持尼克遜,但七成自稱受該次辯論影響的選民,卻投票給甘迺迪,使後者最終以些微差距入主白宮。

下一個十年 軟件成關鍵

講者:柏聖文(Stephen Bradley,英國駐港總領事)

陽光燦爛的一天,踏著細碎腳步,從車水馬龍的雲咸街拾級而上。經過高雅的時裝店,小小的花檔,一座古舊的紅磚平房映入眼簾。還在喘氣的當兒,你走了進去這座漂亮的建築物。高聳的樓底、調暗了的燈光、還有那紅木裝潢,令人頓時暑氣全消。

在「集體回憶」忽爾流行的今天,在這座充滿殖民地風味的「外國記者會」內,英國駐港總領事柏聖文絮絮說起香港回歸十年前後的變化,甚至帶我們穿梭未來,一窺二零一七年的香港是怎樣的……

回憶大概總是美好的。隨柏聖文回到一九八七年的香港,有這樣的情境:
*政府──「只須短短一個上午、從走廊這頭的辦公室走到那頭,就可以達到共識。」在他眼中,下亞厘畢道的效率與倫敦的白廳(Whitehall,英國議會及眾多政府部門之所在地)相比,是天淵之別。

八八年柏聖文加入香港政府,任港督衛奕信的顧問。當時香港奉行小政府,「政通人和」大概是最貼切的形容詞。

「走進任何一個同事的辦公室,你會得到三個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的原因,而非六個不上馬的理由。」他讚美道。

*政治──行政會議(行政局)影響深遠,而所有立法會(立法局)議員都是委任的,因此與港府「合作無間」。

「我記不起有什麼重要的遊行,政治絕不可能成為晚宴的話題。」柏聖文說。

然而在該段美好的時光裏,八九年的六四事件震撼了這座小城。一時間,人心徨徨,在香港,「一切全變了樣」,柏聖文說。直到九二年鄧小平南巡,堅持了改革開放的方向,國家才逐漸回復元氣。

九七年香港回歸,退下了大不列顛的國旗,特區政府在不獲西方看好的情況下,如初生嬰兒般顛顛簸簸地走過一道道難關。好不容易十年了。柏聖文正面肯定了主權的順利移交,並指香港與英國的關係更趨成熟和正常化。
回歸十年來,「恒生指數快升上二萬一千點,幾乎是八七年的十倍;人均生產值每月二萬元,是八七年的兩倍…還能使這更美好嗎?」

有的。柏聖文認為,第一要理順行政立法關係,以期令管治更有效;此外,就是要加強環保工作,使藍天再現。

在演說的尾聲,柏聖文拿了一隻小小的白瓷藍花茶器(圖)出來。他最近去倫敦時,看上了這小東西;一隻乾隆時期的茶器。這隻並不十分起眼的茶器本來和其他的沒有什麼不同,但當它從清朝被帶到英國期間,有人替它鍍上了細細的一道金邊。

「或許有人會把香港比喻為這隻茶器,英國人在佔領它的百多年裏,為它鍍上了金邊:法治、有效的政府、社交、貿易、宗教和言論自由、自由市場,一切使香港自一般中國城市脫穎而出的因素;那套軟件。」柏聖文說,許多中國城市都想成為香港,特別是嚮往香港的「國際化」。

他在想,二零一七年的香港應該是這樣的:「屆時我將退休,正在盤算在港島區找一套小小的房子。一位新的特首從普選中誕生──希望他也是立法會最大黨的領袖──而立法會也由普選選出。」有沒有這樣的一天,端視香港能不能保持優勢,就像那茶器的點點金邊,是否已經和它本身渾然一體,抑或隨時間褪色。

Friday, April 20, 2007

不是社論:溫總晨運外交 消弭排華情緒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日前發生的槍擊案,引起極大關注,一來因為這是美國歷來最嚴重的槍擊案,三十三人死亡,規模幾乎等於一次小型恐佈襲擊;另外,涉案的兇嫌一度被懷疑是中國赴美的留學生,令人擔心會對海外華人形像造成負面影響。事後疑兇被確認為南韓人,外交部隨即表示對媒體報道之不滿,「要求有關方面消除其負面影響」。不少中國網民更乘機發難,指責美國人歧視,要為華人討回公道。

撇開槍擊事件不談,自今年開始,零星的海外華人衝突事件不絕,特別是上周在米蘭發生的警民衝突,牽涉人數過千,更引起關注。類似的事故,並非單純的歧視事件,與過去海外華人的遭遇不大一樣。

米蘭事件的導火線是一宗涉嫌交通違例事故,當地居民不滿華商「阻街」上落貨,華人則覺得受到警方的針對和歧視,結果引發流血衝突,進一步破壞社區的和諧。該區本來是個經濟並不發達的小社區,近年卻多了大批內地人移民及營商,部份商人投機取巧,甚至聘用黑工,又漠視交通規則,引起許多居民不滿,雙方時有磨擦,日積月累下,終導致今次事件。

華商長袖善舞,又刻苦拼博,在海外做生意往往幹得有聲有色,甚至把當地人也比下起,自然招致妒忌。因此近年零星的衝突事件中,相信對華人的敵意和排華情緒的確存在。

但華人的行商手法和處事態度,也許更值得商榷。這裏我想舉一個例子:有一年我到英國訪友,從內地到當地留學的朋友告訴我,他們中間有一位同學,有天從廣場上捉了兩隻鴿子回家,打算大快朶頤,豈知他的行徑被一位尾隨的老婦跟縱揭發,結果失手被捕。「那老婦也太陰險了,不直斥其非,卻鬼鬼祟祟躲起來報警,害得人家好慘!」我的朋友這樣說。

朋友的反應,我直覺有點不妥。被捕的學生雖然值得同情,可是他不尊重當地的文化和法律,犯了錯就是犯了錯,其同僚不能因為袒護他,反而指摘舉報人的不是,這是顛倒是非的。這雖是件小事,卻不多不少反映了一些海外華人,和當地居民磨擦不斷的原因。

許多華人雖然人在他鄉,卻不願意入鄉隨俗,在別人的地方,仍舊行在自己家裏的做法;而內地許多做法,在其他國家,卻可能被視為不文明、不合理、甚至不合法。一旦發生衝突,不少華人首先想到的是遭到歧視,卻不檢討自己的舉止,反而群起抵抗,以示同仇敵愾,這樣非但不能消弭外人的排華情緒,更使雙方嫌隙更深。

以往華人或因為見識不足,在外地鬧出笑話結果被訕笑,或因為教養不佳,把一些不大好的習慣帶到當地,行為令人側目,結果遭受排斥。時移世易,近年內地經濟大為改善,許多人暴富起來,過去遭歧視的歷史,使許多人自卑變自大,結果變得財大氣粗、頤氣指使。這些招搖的舉止,不要說米蘭人、巴黎人,即使一衣帶水的香港人,也看過不眼。

當中國人在世界各地「崛起」,招來為富不仁的罵名時,總理溫家寶卻頻頻外訪,為「中國威脅論」降溫。在南韓,總理到首爾漢江旁晨跑,又主動和市民接觸;在日本,他一大早又跑到公園去,與民眾聊天、合照、做早操。他說:「這就是外交!我們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和當地群眾搞好關係,遵守當地的法紀,多交朋友。」他還說:「這些小事,但也是大事。」

總理的柔軟身段、「晨運外交」,既是做給當地人看的,更是做給中國人看的。總理的親切作風雖大獲好評,可是,每天和當地人朝夕相對的,始終是一般平民百姓,這些「小事」,還得要由個人做起。若海外華人不體諒領導人的苦心,繼續在他鄉「我行我素」的話,那總理無論做多少早操,都補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