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19, 2011

效星洲還富於民 長短兼顧

新加坡昨公布預算案,計劃耗資約四百億港元,既推出短期惠民措施助國民應對通脹,亦投資長遠規劃以提升競爭力。港府財政司長下周亦宣讀預算案,應參考新加坡善用盈餘,促進社會和諧、推動本港經濟加快發展。

政府有形之手 調節貧富懸殊

新加坡計劃推出總值六十六億坡幣(約四百億港幣)的一覽子政策,其中三十二億用於「派錢」,讓中產及基層受惠於政府豐厚收入;另外三十四億投入社會建設,長遠提升國民生活水平及新加坡競爭力。

新加坡去年經濟增長達百分之十四點五,政府仍要大力「派錢」,一方面因新加坡有「共享」傳統,過去亦多次「派錢」,與民同享經濟成果;另一方面,新加坡經濟高增長,最受惠的是高增值行業,如創新科技、金融等,令國民收入差距拉闊,故政府透過有形之手進行財富分配,向窮人多派錢,愈富有的則受惠愈少,藉此消弭階級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香港的處境與新加坡類似,然而貧富懸殊更形嚴峻,因政府一向信奉「大市場」理念,少出手調節財富分配;又受中國因素影響,凡業務與內地相關的,如地產、金融與零售等,普遍增長可觀,而其他行業受惠少之餘,還要面對更大的成本壓力,包括通脹與租金上漲等,令不同行業得益或收入差距更明顯。香港基層的怨氣、階級之間的矛盾,無疑更凸出。

坊間估計本年度港府盈餘高達五百至八百億元,庫房水浸,港府不但要還富於民,更要如新加坡般有理念,多幫助在經濟增長中受惠較少的基層,改善他們生活之餘,鼓勵及協助他們有更佳的工作;而且還富的手段需要深思熟慮,以免如近日擴大交通津貼計劃,讓更多基層受惠,卻因細節考慮不足,反招更大怨氣。

此外,港府更需提出長遠提升香港經濟的計劃。新加坡去年經濟增長亮麗,原因之一是星政府數年前大力投資賭場旅遊業和創新產業,她昨日又宣布,計劃未來五年斥資約一百五十億港元,增加其作為企業亞洲總部的吸引力。香港部分基建發展已落後,興建第三條機場跑道、擴建會展等已刻不容緩,是政府必須為未來加快推動的計劃。

增長遠競爭力 財爺要有魄力

港府坐擁龐大盈餘,財政司長要用得其所,須拿出短期能惠民並促進社會和諧的措施,中長期則能加快經濟建設、幫助中下層市民增值的計劃,那才是一份有承擔、有魄力的預算案。

Thursday, February 10, 2011

內地糧價急漲 全球無糧不穩

中國旱情擴大打擊小麥收成,總理溫家寶嚴陣以待,昨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十招力保糧食生產。不止中國,全球皆面對「無糧不穩」威脅,因糧食失收既引致糧價飈升惡化通脹,更衝擊民生,釀社會不穩,是全球今年頭號大敵。

八省旱情加劇 中央嚴陣以待

佔全國冬小麥產量八成以上的八個省份,近日旱情再擴大,嚴重打擊農作物收成。糧食歉收令供應緊張,內地小麥期貨價格創出歷史新高,國務院昨再急推十招扶持糧食生產,包括增加補貼和提高稻谷的最低收購價等。

中央領導人將平抑糧價作為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務,不僅因為糧價是通脹的核心、糧價飈升勢必惡化通脹,更因這是最影響百姓生計、最令基層有切膚之痛的問題。下周公布一月消費物價指數,中央不僅關心通脹是多少,更憂慮通脹之中的食品價格會否雙位數飈漲,令基層負擔不來。

所謂「無糧不穩」,突尼斯和埃及的大規模騷亂,導火線正是糧價瘋漲令百姓難以承受,最終動搖政權穩定。此令中央高度警惕,必須加速解決糧食問題,增加糧食入口,紓緩民眾恐慌。

但聯合國農糧組織警告,中國加大從國際市場購買小麥麪粉,將推高國際糧價,令全球糧食問題百上加斤。近月因洪災、暴風雪與酷熱等極端天氣,澳洲、美國和巴西等糧食生產大國的農作物收成已受嚴重打擊,農糧組織指,一月全球食品價格指數已超越零八年「糧食危機」的歷史高位。各國紛著手應對,如俄羅斯實施谷物出口禁令、印尼大量購入稻米作貯備等。

糧食緊張、糧價飈升,已為全球帶來三大挑戰:

其一,加劇通脹。各國競相購糧或減低糧食出口,將令糧價易升難跌,既加劇通脹和通脹預期,亦可能引來更多熱錢炒作,加速通脹上升。

其二,造成滯脹風險。糧價飈升推高通脹,更多國家被逼加息應對,甚或容許本國貨幣加快升值。此將打亂新興國家調控經濟措施,歐美則可能因加息陰影拖累復甦,甚至陷入滯脹窘境。

其三,增添社會不穩。突尼斯及埃及因食品價格急升、人民怨憤催化的反政府浪潮,可能只是前奏,有蔓延到非洲、中東和南美洲之勢,不容忽視。

通脹滯脹威脅 窮國騷亂恐添

為應對糧價飈漲帶來的經濟、政治威脅,勢將加劇各國經濟政策的波動,增添地緣政治動盪危機,令環球金融倍添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