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印度壓根兒不一樣,甚至是一個陰、一個陽。"
講者:Tarun Khanna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
在西方眼中,中國與印度看起來是如此地相似。
這兩個崛起的東方大國都有着長遠的歷史(俱為四大文明古國)、龐大的人口(兩國人口加起來達24億)、高速的經濟增長(中國價廉物美的勞動力使她成了世界工廠,印度的創意令她的資訊科技一枝獨秀),而且同樣地神祕莫測。
但在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Tarun Khanna眼中,中國與印度壓根兒不一樣,甚至是一個陰、一個陽。
過分保障私產 礙印度發展
他出席香港總商會「金磚四國」商務聯繫午餐會講座時說,「中國做得好的地方,印度望塵莫及;印度出色之處,中國仍須急起直追。」兩國如能互補,幾乎是完美配搭。在他剛出版的新書裏(註),Tarun Khanna從歷史、經濟、政治、社會等多角度探討中印之異同,這天,他主要講了兩國在文化上的三點南轅北轍:
「為甚麼中國可以在一夜之間建立一座城市,印度卻不能築好一條公路?」Tarun Khanna問。
香港人對中國一日千里的發展可謂深有體會——北京的胡同轉眼成了商廈、深圳的農地瞬間變身豪宅——速度之快,就連效率公認世界第一的香港人也不得不佩服。相形之下,印度的窮、髒、亂彷彿一百年也沒變過,基建特別是道路網絡仍落後得難以置信。Tarun Khanna說,關鍵是兩國對保護個人產權的意識很不一樣。
他說,在中國,一切以「上面」的決定為大。如須拆樓建路,只要一聲令下,百姓注定要「為國犧牲」,私人財產沒有保障,個人亦毫無討價還價之力。
但印度卻不一樣,對個人財產得到非常好的法律保障,單人匹馬絕對可以阻撓一個大工程的進行,代價卻是發展停滯不前。
在信息發布方面,中印也有顯著不同。「在印度,資訊發布混亂不堪,噪音滿天,但內容不會偏頗;但在中國,消息發布很清晰,口徑統一,但不保證客觀,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必須作多方打聽。」西方人若想在兩地立足,單在收取信息方面,就需要完全不一樣的手法。
第三個不同之處,在兩個民族看待營商的心態,或曰「企業家精神」。
中國好大 印度靈活創新
Tarun Khanna說,中國比較講究「上而下」,政客往往也是商人,做生意的胃口也特大,收購合併動輒上億;對畢業於清華、北大、復旦的優秀年輕人來說,最好的工作是在「財富五百」(Fortune 500)裏覓得棲身之所,高薪厚祿。
但印度卻不同,他們的商人比較草根,小生意人居多,沒有多大的政治野心,但勝在靈活創新,只要有利可圖,幾十萬的併購也不會放過;對年輕人來說,大機構未必及得上自行創業來得吸引,他們喜歡打破常規。
說到這裏,結論也很清楚,就是兩國應多合作,取長補短。Tarun Khanna說,目前中、印與西方國家最佳的合作模式是:全球資金、印度設計、中國製造,最後再把產品行銷全球。
註:Billions of Entrepreneurs: How China and India Are Reshaping Their Futures -- And Yours
3 comments:
「結論也很清楚,就是兩國應多合作,取長補短。」
其實呢d所謂結論都幾「廢話」!係全球二百多個國家(同地區)裡頭,有邊兩個國家會違反以上結論先?
一句「取長補短」就乜都得啦!(Comparable Advantage is the found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小弟孤陋寡聞,除咗Software,好少嘢喺由印度設計。用Apple同Palm的例子,Product Design重鎮仍在歐洲,畢竟人文修養同埋Sense of beauty係用歷史沉澱出來,短期係谷唔起嘅!
Philip:
請稍安勿躁
這篇文章的確比較行貨,希望你多多包涵
(講者結論指兩國要多合作,其實有一定背景,因中印兩國過去數十年因邊境問題衝突不斷,如今又被視為新興市場的競爭對手,因此提出"萬事有商量";篇幅有限,說不了這許多,見諒)
如有興趣,去年我也寫過三兩篇和印度有關的文章,並提及過一兩本參考書,希望能略補不足
比照學者,相信近年大舉進軍印度的台灣商人更有見地,因為他們早已有「中國經驗」。
天下雜誌的印度特輯不錯:
www.cw.com.tw/issue/india/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