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7, 2007

Start-up系列五之二:香港虛擬書櫃 打動全球書蟲


專訪:宋漢生(aNobii.com創辦人)

關於aNobii.com
aNobii是一個網上書櫃。用家只須鍵入一本書的ISBN碼,即可把有關該書的一切,存入其「書櫃」。除他本人可藉此構建自己看書的紀錄外,別人也可透過其書櫃,瞭解彼此有沒有共同嗜好、交換閱讀心得。
這個由香港人創辦的網站,推出僅一年,登入的書本已超過一百萬冊、擁有八個不同的語言版本。每天都有來自全球的博客(blogger)在談論它。

創業.序
比爾.蓋茨(Bill Gates)成立微軟時,只有二十歲,當時他還未從哈佛大學畢業。
史提夫.喬布斯(Steve Jobs)搞蘋果電腦時,二十一歲;在蘋果被攆走時,才三十歲。
「中國互聯網之父」、被指有機會成為「亞洲蓋茨」的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原是個教師,決心創業時,三十一歲。

和前輩們相似,宋漢生開始經營aNobii時,也不過二十七歲。
但年青不是創業家們的共通點。
共通點是當他們發現一個市場上還未有答案的難題時,創業似乎是唯一的出路;只是,那並非坦途。
宋漢生引述喬布斯的話說,凡豁出去創業的人都是瘋子(insane),因為過程辛苦得旁人無法瞭解,「搞start-up沒有什麼是注定的,唯一注定的是失敗。」
明知將遭遇挫折仍勇往直前,只因路雖然崎嶇,但創造帶來的滿足感,甘甜無比。

創業第一章:專注
許多人問過創辦人宋漢生,為什麼不把aNobii這個平台擴大,因為許多愛書的人同樣愛電影和音樂。何況,看一本書少說也要花三五天,但看一套電影無論如何只需要兩小時、聽一首歌更不用花五分鐘,這樣用家使用aNobii的時間必定多了,其網上流量也可大大增加。擁有六十多萬用家的內地網站「豆瓣」(douban.com),用的正是這種模式。

可是宋漢生不以為然:「為aNobii加入音樂與電影的功能,技術上完全可行,如果我們願意,很快就可以辦到。但我寧可保持這個「書櫃」的身份久一點,穩佔一個獨特的位置再說。」

專注也是他對自己的要求。全身投入aNobii前,宋漢生是一份刊物的全職寫手,其工作是每週提交四篇專欄文章,和每天開半小時會,其餘時間上司從不過問他在幹什麼。儘管如此,他寧可丟掉穩定的收入,也要辭去工作,專注於aNobii的經營。這令其前上司大惑不解:到底他還想要多大的自由度?

創業第二章:簡化
宋漢生問自己最多的一個問題是:這是不是非做不可?如果一定要做,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

aNobii的介面是宋漢生自己設計的,感覺非常簡潔。他自稱不是設計師,故華而不實的枝節,能砍就砍:「我不懂顏色的配搭,儘量用白色便萬無一失;既然Google的超連結也是藍色的,我為什麼要弄紅色的出來?」
前文提到aNobii以ISBN碼作書本的主要輸入方法,對用家來說甚省時方便。宋漢生坦言:「這不是最好的方法;這根本是唯一的方法。」撰寫aNobii的程式也很簡單,技術上一點也不複雜。

黎智英搞成衣連鎖店Giordano時,面對擁哈佛工管碩士的競爭對手(田北辰),他自己學歷不高,又無家世,於是想出一個法子:把旗下品牌的款式減至原來的六分之一,又簡化公司運作。其理念是:我的經營模式比你簡單六倍,只要我不比你笨六倍,豈會沒有贏的機會?

創業第三章:放下
「語言是第一障礙。」宋漢生本人愛看書,所以他很清楚,網上書櫃的用家必然要用自己熟悉的語言,才會快樂。從一開始,他就沒有把aNobii侷限於中英文版本。aNobii推出不過年餘,但已完成八個不同的語言版本,另有十三個正在創造中,全球登入的書本超過一百萬冊。他是怎樣做到的?

答案:他從不自己做。
他利用EditGrid(一個網上試算表),輸入aNobii英語版本裡的所有詞彙,只要aNobii的用家把其中50%的文字翻譯成另一種的語言,aNobii就會啟動該版本。其意大利文版本,從第一個字被翻譯出來,到啟動一個全新的版本,只用了四十八小時。目前,aNobii已擁有日語、西班牙語、德語等八個版本,而俄文、法文等十三個版本,仍在全球aNobii用家的努力中。
「既然EditGrid為這個麻煩的問題發明了如此優雅(elegant)的解決方法,我何苦還要自己弄?」宋漢生反問。

aNobii除了宋漢生外,還有一位主責撰寫程式的靈魂人物。可是這位主要程式員,基本上不必回公司,而兩人一個月也未必見上一面。宋漢生坦言完全不知道有關這位拍檔的一切──家裡有什麼人、年紀多大、興趣是什麼──而在對方提出因交通不便而不想回辦公室上班時,他也沒吭過聲,只要對方「有貨交」就可以了。

結語:三本書
在美國密芝根大學主修經濟與政治的宋漢生,自零一年畢業後,只幹過一份「長工」。從零四年到推出aNobii的零六年間,他主要的工作和投資,是買書和看書。用他自己的說法,是「從amazon.com那裡,『一扎一扎』書那樣訂回來看。」

愛看書的創業家並不常見。宋漢生向有心利用互聯網創業的後來者,推薦三本參考書:

1. Growing a Business, by Paul Hawken
「作者以過來人的身份談有關創業的一切,包括如何請人、怎樣處理租務問題等,其意見很實在,適合小本經營的創業者。」
2. Hackers & Painters, by Paul Graham
「生意成功又懂寫字的人不多。作者曾創業,後來把公司賣了給雅虎,其思路清晰,有助讀者撥開雲霧。」
3. 《創業》,黎智英著
「在香港創業,怎麼可以不看黎智英的文章?」

詳細的書評,可瀏覽宋漢生的「書櫃」:http://www.anobii.com/people/gregsung/

Caption:宋漢生不急於接受創投基金的投資:「這等於結婚,找人分你身家喎!」

(香港start up 系列:之二)

Saturday, June 23, 2007

中國六大趨勢 財富此中尋

講者:李晶(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董事總經理兼主席)

在投資界被公認為「最佳中國分析員」的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董事總經理兼主席李晶,上周在美國商會的午餐會上,侃侃而談正在重塑中國在全球定位的六大趨勢。整整一個小時的演講,其實最精警的,是作結的兩句話。
李晶說,在現在的中國,什麼事都有可能,但沒有什麼是容易的(Anything is possible; nothing is gonna be easy)。

她說,十載文革的後患之一,是令中國出現嚴重的中級管理人員斷層問題,因為當年的適齡學童失去求學機會。故重視教育,才是保持國家競爭力和創新的不二法門。

趨勢一:勞工短缺 經濟轉型
李晶預期,未來中國的人口結構,將出現很大的變化,其直接效果是造成勞工短缺──但它對中國的影響卻未必完全負面。
一孩政策使國家出生率被嚴格控制,再加上男多女少與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未來遲婚、不肯生育的女性將越來越多。勞工短缺幾乎是必然的事。
然而,隨中國的製造業從低檔走向高端、生產從質量走向質素,中國應可從勞工密集走向技術密集,順利解決勞工短缺的問題。
舉例來說,內地的飛機製造和造船業發展一日千里,年內不但會產生第一部國產客機,造船業的技術水平,也有望在十年內取代南韓和日本。
「屆時越南、巴基斯坦,將繼中國之後,成為更便宜的世界工廠。」李晶說。

趨勢二:成本上升 但生產力提高
隨中國對能源與金屬資源等原材料需求日高,未來中國的進口成本勢將上漲。
但李晶認為,進口和工資成本的上升壓力,將因為生產力的提高而被抵消。生產力提高的原因包括:
l 技術深化提升生產效能
l 城市化釋放大量農村勞動力
l 私人企業的效益不斷提升
l 教育水平改善,長遠提高競爭力

趨勢三:從資金流入轉型為資金流出
國民儲蓄金額高達四萬多億美金,李晶說,將來一旦資本帳開放了,只要有百分之五的資金從中國流出,投資全球,都足以改變目前的資金流動版圖。
她甚至預期,作為未來的大買家,中國將來的投資目標將以能源與高科技為主,其對這些業務的涉足,將令中國的世界權力更穩固。

趨勢四:銀行與資本市場位置逆轉
去年香港和中國加起來,集資額高達八百億美元,其中中港的比例約為一比三。
但今年,李晶相信情況將逆轉:中國的集資能力將超越香港,因為來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將比去年少。
證券和債券市場的發達,將使內地以銀行作為主要融資對象的現象成為歷史,使社會的資金分配更有效。

趨勢五:農產品價格上升
不管從供求的哪一方來看,李晶指中國農產品價格未來將增長凌厲。
農地減少、水源短缺、環境污染,將使農產品的供應減少;
對中國人來說,財富增加,第一件要改善的事就是吃──中國人食的肉更多了,用在飼料的糧食將更多;再加上以玉米提煉乙醇的熱潮方興未艾,未來人、畜、能源爭「吃」的情況將加劇。
李晶舉例說,在美國,就有百分之三十的玉米被用來提煉作能源;在墨西哥,農民為了改善生計紛紛棄大麥而取玉米,結果間接令啤酒的價格被扯高。

趨勢六:重手整治環境問題
李晶說,西方國家在把生產工序外判到中國的同時,也把污染外判了過來。中國飽受惡果,近年唯有積極減少對重工業的依賴,和大力重治環境──不管是水源、空氣、土地或森林。
幸好中國人的鐵腕手段也不容小覷,李晶舉例說,歐洲要用十年達到的減排目標,中國用三年就搞定了。

Wednesday, June 20, 2007

Start-up系列五之一:本地薑創新軟件 全球突圍


專訪:李景輝(Team and Concepts主席)

灣仔一幢商業大廈的一間頂層辦公室,這天和平時非常不一樣。
這裡共有十個年青人在工作,他們之中年紀最大的才二十六歲。
他們全是「土炮」──百分百香港教育制度下產生的畢業生。但是他們開發的產品EditGrid,教微軟的首席軟件建築師(Chief Software Architect,原先由微軟主席蓋茨本人親自出任的職位)Ray Ozzie也另眼相看 ,他在五月一日接受路透社訪問時主動提及,指那是他們留意的對象之一。
製作EditGrid的Team and Concepts,其公司主席兼創辦人之一李景輝,去年八月更被《Business Week》(《商業週刊》)封為「亞洲廿五歲以下最優秀的創業者」之一。

這天這群年青人打算下班後去慶祝一番,因為他們剛剛收到公司成立四年來第一筆私募基金──向美國中經合集團(WI Harper,一間管理四億美元的創投基金)募集的125萬美元(約港幣975萬)。
李景輝現在更加肯定,在創業的首十八個月裡,他每月只支六千元薪水的日子,終於可以結束了。

你可能還沒聽說過EditGrid,但你肯定用過試算表(Spreadsheet)。
EditGrid就是一個在網上應用的試算表。
它厲害之處在於可同時容納多人瀏覽或改動同一試算表,而且表裡的數據可不經人手,自動從網絡中套取資料實時更新。
舉例,一個本地博客(blogger)利用EditGrid製造了一個簡單的試算表,以香港恆指成份股在美國的預托證券報價,預計次天開市時的港股恆生指數是多少,數據幾分鐘便自動更新一次。
這樣一個試算表,面世僅兩個月,已錄得訪客人次超過四萬。在市場並不大的本地博客中,這是非常罕見的高收視。

EditGrid在零六年四月面世,於今年的情人節才脫離Beta模式,較Google的試算表僅僅提早了兩個月,但功能比後者還多。雖然才幾個月大,但EditGrid的用戶人數已超過五十萬,而企業用戶當中,還包括跨國公司路透社和IBM。

李景輝說,他們的殺手鐧,是挑最難的來做:「微軟辦公室(MS Office)裡技術含量最高的軟件是試算表,我們把這個最複雜的軟件在網上展現,其他人看到我們把這麼棘手的東西都做出來了,就立刻向我們買,而不再花時間自己鑽研了。」這招果然使EditGrid一鳴驚人;只是許多人無法想像,這可是李景輝他們八個人連續花了十八個月創造的成果。
「有點像古人寒窗十年,結果一朝成名天下識。」李景輝說。

他從不諱言自己和團隊的所有成員都是「土炮」,但他自信,「全香港最top的電腦工程師,都在這裡。」他不是在和一般電腦公司搶人才;他是在跟Google和摩根士丹利搶人才。
當他自己才支六千塊錢一個月時,李景輝堅持以市價聘請優秀的員工,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天份得到尊重。但他知道,比起Google,他付得起的報酬亦大大不足,所以他用其他誘因:「我的員工將嚐到,自己設計的一個功能,全世界都在用的滿足感!」

零三年大學畢業那年,李景輝已決定了創業,那時合夥人共有八位,後來走了一些又加入了另一些,目前Team & Concepts的創辦人共有五位,全部生於一九八一年。從一開始,他們就沒有想過要把自己侷限在香港:「產品本身並沒有界限,我們著眼解決的,是Google也想解決的問題。我想為世界改變一點東西,希望把自己的品牌,帶到世界級層次。」李景輝雙目烱烱地說。
(香港start-up系列:之一)

草船借箭 夥韓公司發圍
能使EditGrid在短短時間裡聲名鵲起、用戶人數高達五十萬,李景輝巧妙地應用了諸葛亮草船借箭的變奏版。
他使的這招是夥伴關係(Partnership)。
舉例,有一家韓國公司叫ThinkFree.com,九九年成立,業務是在網上推出各式各樣微軟辦公室的替代品。Team & Concepts和這家公司組成夥伴關係,讓後者採用EditGrid,而不必另行開發試算表。僅僅通過這樣的合作,EditGrid就等於吸納了ThinkFree的三十萬名用戶,而後者則輕而易舉地向客戶提供了本來複雜無比的網上試算表,雙贏。
此外,EditGrid不向個人用戶徵收費用,此舉等於讓萬千網民都成了他們的免費廣告渠道。利用Google的Blogsearch(博客搜尋)查詢「EditGrid」,將獲得四千多項結果,可見全世界博客都在談論它,為它宣傳。

大南街賣橙 造就創業精神
雖然出生於較富庶的八十年代,但李景輝的童年卻與眾不同。
他住在深水埗,七、八歲開始,就要和當小販的爸爸推著木頭車,在大南街賣橙,「一蚊一個、十蚊十一個」那樣叫賣,直到升上中學,才慢慢淡出。
生於憂患,鍛鍊了李景輝小小年紀就有創業的魄力和不怕吃苦的個性。他想:還有什麼工作差得過光天化日在大街上賣橙?
童年最深刻的體驗,帶給他最大的本錢。
後來為了創業,李景輝連續十八個月只讓自己領六千元月薪,每月僅給予母親象徵式的家用。最近他終於可以獨立承擔家庭整個月的開銷:「這是我迄今最大的成就。」他展開燦爛的笑容說。
除了皆曾和爸爸合作「開檔」,李景輝另一和律政司司長黃仁龍相似之處是,他也來自平民名校,是荃灣官立中學的畢業生。

Saturday, June 16, 2007

百事攻神州 本地化建功

講者:朱華煦(百事國際集團亞洲區非執行董事長)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品牌之戰,早就成了市場學的殿堂級例子,沒有哪個投身市場策略的人,未聽過他們故事的一鱗半爪。
上世紀末,他們不約而同把眼睛放在大中華市場:一個剛剛開放的市場、一片潛力無限的處女地。

最初佔內地市場份額較大的可口可樂,曾經在九七年一個內部會議中,聲稱要在三年內把百事可樂逐出東海之外。
然而十年下來,百事可樂非但沒有在中國市場消聲匿跡,其佔有率反而年年迭創新高,至零五年,更成為碳酸飲料之首;零六年,中國更成為百事在海外的第一大市場。

為百事可樂領軍的朱華煦,到底和團隊打了一場怎樣的硬仗?

雙雄逐鹿中原的故事,該由九八年說起。
那年三月,在香港長大、高中後赴美讀書的朱華煦,加入了百事。至零七年升任集團亞洲區非執董時,他是百事國際飲料中國區總裁。
甫入職即面對可口可樂這個強大的老對手,朱華煦沒有被嚇倒。他設定了最簡單的銷售戰術:本地化、以客為先。

在進駐內地市場初期,百事投放了許多資源在廣告上來奠立品牌形象。然而廣告雖然成功,產品卻始終打不進人民的生活。於是他們改變策略,起用本地明星與國際巨星搭檔──例如用香港的郭富城配Janet Jackson、讓韓國的Rain和Christina Aguilera同台。效果不錯。

下一步,他們讓為百事拍廣告的明星全面本土化。有一個以電影Gladiator(《帝國驕雄》)為藍本的廣告,片子都拍好了,用的是三位年青漂亮的外國明星,如Britney Spears,可是他們不放心,決定重拍。

這一次,百事起用了多名中港台明星,包括周杰倫、鄭秀文、陳冠希等,效果異常壯觀,反應也極佳。本地化的路走對了。

但這還不夠。朱華煦他們想把百事打進顧客的生活中,例如怎樣把產品和農歷新年扯上關係呢?
他們 靈機一觸,利用品牌的名字,創造了一句口號:「祝你百事可樂!」
策略成功了。

利用本地明星與本土題材,廣告使百事逐步邁向市場領導之路。例如在零四年世界盃期間,百事以中國與海外球星,拍了多個和足球有關的廣告。結果即使當時百事並非賽事的贊助商,卻比對手更成功地使消費者把足球與運動和百事連結起來,贏了漂亮的一仗。

此外,方便顧客也很重要。在中國的零售市場,俗稱的「拆家」的分銷商很多。產品從廠房出產後,需要經過一層層的供應鏈才能送到顧客手上,既不便利顧客,也無助百事了解市場訊息。所以朱煦華決定,用一切辦法,縮短供應鏈,包括用上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甚至單車,使產品去得更快、顧客更滿意。

除了廣告和銷售,最令朱煦華引以為傲的,始終是他的團隊。
「集團把最好的人才都送到中國來,他們不一定懂中文,但不要緊,他們只需要懂中國這個市場就行了。」他的管理隊伍裏一個美國人都沒有,有的是香港人、中國人、新加坡人甚至印度人。
他得意洋洋地說:「在我加入中國百事的頭五年裏,對手公司連換了四個總裁。」相對來說,百事的管理層忠心得多,其穩定性和對百事及中國的了解,是企業年年進步的主要原因。

四月起出任集團亞洲區非執董的朱煦華,可以說已退下火線,總結這些年來在中國市場的打拼,他吐出心底話:「要有耐性。改變顧客的消費習慣,並非一朝一夕。」

Saturday, June 09, 2007

與新媒體共舞 報紙仍有價

講者:沈嘉若(Gabriella Stern,道瓊斯通訊社高級主編)

資訊有價。
真的嗎?自從Google誕生後,很多人都認為傳統資訊媒介,例如報紙,將成明日黃花。利用搜尋如Google,彈指之間,成千上萬條搜尋結果躍現眼前,且完全免費。誰還會付錢買報紙?
梅鐸會。
向來無寶不落的梅鐸,放風聲欲以五十億美元的超高價,買下道瓊斯通訊社及其《華爾街日報》。正膠著間,另一家歷史悠久的通訊社路透社,已被加拿大的Thomson集團以一百七十億美元買下53%股權。
看來資訊不但有價,而且價值不菲。

但在免費資訊多得使人窒息的時代,百年老號如道瓊斯通訊社的價值,究竟在哪裏?

在香港總商會的午宴上,道瓊斯通訊社高級主沈嘉若(Gabriella Stern)坦言,Google和蘋果電腦正以競爭者的恣態,改寫傳媒的面貎,並威脅了其收入來源,令她們憂心忡忡。

她以「自海倫的特洛伊」以來最成功的「木馬」來形容Google:「他們對一切訊息(content)來者不拒,統統放在自己的網上,然後讓上網者予取予攜,分文不取。」Google的運作模式,使他們成為網上廣告的最大收益者,以英國為例,六成網上廣告的收入,落入搜尋器口袋。

喬布斯(Steve Jobs)的蘋果電腦,亦在不知不覺間,侵佔了傳統媒介的地位,而且遇強越強:「喬布斯看來每年都要弄一種全新的資訊傳播媒介出來:iPod改變了音樂的分銷渠道,又透過pod-casting和影像功能,成為新聞傳播的一份子;即將面世的iPhone不但可播音樂,還具個人化的訊息與新聞傳播功能。」沈嘉若說,蘋果針對用家需要的簡約設計,大大便利了人們使用新的資訊科技,摧毀現狀。

綜合而言,Google和蘋果電腦等新資訊科技,方便了受眾和廣告商,卻為傳媒的大眾傳媒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 科技(technology)和資訊(content)的結合,使傳播媒介的數量和來源激增,受眾擁有更多撰擇,廣告渠道也亦步亦趨,緊咬不放
· 越來越多人,特別是年輕一代,棄傳統媒介而取網上或流動傳媒
· 傳統的傳媒市場正在萎縮

這對道瓊斯來說,是重大打擊:去年他們百分之七十的收入來自傳統媒介,即主要是印刷廣告。如今,應何去何從?

但沈嘉若她們仍然非常樂觀,原因之一,是因為其旗下的財經報章《華爾街日報》,是少數銷路和利潤皆站得住腳的「舊」媒介。作為少數收費網站,《華爾街日報》網上版共有訂戶九十餘萬人,收入來源除訂費外更包括廣告收入,其營運模式相當成功,令同行亦紛紛效尤。沈嘉若沾沾自喜地說:「這是因為我們大膽、聰明和早著先機。」

新媒體縱競爭激烈,但道瓊斯卻從危機中看見商機:也許傳統媒介的地位正被蠶食,但人們對資訊的渴求從未缺缺。經數碼化的訊息,能通過電子渠道廣為傳播,與新科技共跳探戈,此類訊息的需求,不跌反升。

此外,訊息來源越多,可靠、準確與專業的訊息就更形可貴──特別是對那些「訊息就是金錢」的投資者而言。中國市場龐大,人們對道瓊斯這類成立超過一個世紀、擁三十三個普立茲新聞獎的堅實傳媒機構充滿信心,這就是一大商機。

沈嘉若總結,道瓊斯期望從依賴印刷利潤的「舊」傳媒,變身為以內容為主導的多元「新媒體」:「即使如Google或蘋果般以創新自居,總得依賴外界提供內容吧──他們自身根本沒內容可言。」

Friday, June 01, 2007

「創投慈善」 社企商業革命

講者:阮耀啟(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學人)

全球首富比爾.蓋茨(Bill Gates)去年六月突然宣佈,他將於零八年淡出微軟的日常營運,全身投入慈善事業。蓋茨這個令人譁然的決定,既戳破了巨賈「為富不仁」的印象,亦令人發現,原來「高科技」也可以這樣和慈善事業劃上等號。

但其實早在科網熱潮方興未艾時,一些「新經濟」的寵兒已為傳統的慈善行業掀起革命。

科網熱點石成金,許多初生之犢一夜暴富,部份天之驕子遂衍生回饋社會的念頭。可是在捐獻之際,卻對傳統慈善組織的運作相當懷疑:單靠接濟,這些慈善團體怎可能持續發展?他們進而大膽假設:為什麼不可以像我們一樣,從車房起家,經創投基金(venture capital fund)支持,日漸壯大後,掛牌上市?這樣,慈善團體也可擺脫被接濟的命運了。

港大學社會科學院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學人阮耀啟,在一個「三十會」的研討會上介紹這種全新的「創投慈善」 (venture philanthropy)概念時,這樣打比方:

如果把慈善事業比喻為股票市場,那麼「創投慈善」與「社會企業」的關係,就好像「創投基金」與「新興公司」(Start-up)一樣。

而「創投慈善」與一般「無名氏」捐獻者不同之處,在於它不但「出錢」資助該社會企業,更「出力」扶助它們成長。這包括派出成員加入後者的董事局、在營運上出謀獻策、甚至出動本身的人際網絡,以期在三數年的投資期內,使被資助的社會企業暢順運作,並在脫離基金後,仍能自力更生,不必依賴公眾或政府的捐獻。

可想而知,這種「高度參與」、「目標為本」的「商業」運作模式,將大大衝擊傳統的社會企業和非政府組織。直接點說,這有違他們「博愛」、「非牟利」、「以人為本」甚至以「同情」為籌款基礎的本質。

舉例,一位「三十會」的專業成員,曾經義務為一家社會企業提供諮詢服務。一位盡心盡力的社工負責人,很高興地說,他們不但收支平衡,而且已經有錢賺了。那位三十會的成員問:「你有沒有把自己的工資也算進去呢?」,對方想了一想,搖搖頭:「沒有啊...不過如果算了進去,就沒錢賺了。」問題是,俟這位「好」社工一走,他必須找到一個和他一樣不支分文的人接手,否則,這家社會企業便不能繼續下去,它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也必隨之而逝。

由此可見,要大力發展社會企業,必須先扭轉人們對它的核板印像:作為「企業」,賺取盈利是理所當然的事;只不過,社會企業在賺錢之餘,也著眼於解決社會問題,例如「平安鐘」為長者提供緊急服務、「新生會」幫助精神病康復者就業。福利事業與商業,並非水火不容,若雙方能合拍共舞,反能創造雙贏。

連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之一蓋茨,也聲稱要全身投入慈善事業,以紓緩疾病與教育難題,可見他心中的資助形式,絕不止捐一大筆錢那麼簡單。

「三十會」正摩拳擦掌,準備以「創投慈善」的模式,藉各成員的專業知識,從金錢和行動上幫助具潛質的社會企業。但「創投慈善」與「社會企業」是唇齒相依的產物,故「三十會」面對的其中一個難題是,究竟香港有沒有足夠的社會企業,供他們資助與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