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24, 2009

奧巴馬演說熱轉冷 政治計算精

專訪: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

是我們期望太高嗎?

1月20日,奧巴馬在寒風澟洌下,以萬民景仰的姿態,第一次以「美國總統」的身份發言。為了迎接這高潮的一刻,200萬置身其中的美國民眾屏息靜氣,無數守候在電視機與網絡前的世界公民急不及待。可惜奧巴馬的就職演說,似乎多了平實,少了激昂。

比較奧巴馬過去的演講,其就職演顯得太「冷」了。在競選期間,奧巴馬發表過許多令人熱血沸騰的演講,他最喜歡以一系列排比句,一步一步令群眾情緒逐級升溫,然後在關鍵時刻,振臂一呼:「Yes We Can!」(我們做得到!)。這種激昂的風格在11月的勝利演說中表露無遺:在演講的尾聲,他每講完一段話,就喊出「Yes We Can」,連續七次。可惜在是次就職演說中,奧巴馬卻捨棄了這個指定動作。

馬英九亂開期票 令民眾失望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相信,奧巴馬的由熱轉冷,是司編家們(spin doctor)精心策劃的結果:「若不斷把期望升溫,就會落得馬英九那樣的下場。」馬英九沒有做好期望管理,從頭到尾都在強調經濟『馬上好』,結果上任後無法立即交出成績,就教台灣人民大失所望。奧巴馬明知美國經濟問題深重,不能一蹴而就,唯有出手降溫。

「從政治化粧的角度看,這是聰明之舉;但從理想主義角度出發,卻無異於背叛選民。」蔡子強說。

另一個不同之處是,在是次就職演說中,奧巴馬揚棄了「Change」(改變;只出現過兩次),換上「Nation」(國家;共十五次),還強調美國進入了「負責任的新年代」(A new era of responsibility)。這篇演辭,感覺略為乏味。

「國家」、「責任」、「道德」等,都是比較保守的理念,與奧巴馬在競選時強調的那套破舊立新、改朝換代,截然不同。他在就職演說中使用這些右傾的字眼,反映了什麼?

蔡子強一語道破:「講『權利』,是選舉的語言;講『責任』,才是治國的語言。」他在一篇文章裏寫道。

蔡子強進一步解畫:「為了推翻現政府,選舉的時候當然要講『改變』;但主政後想改善政府,唯有叫民眾『堅忍』。」
這篇演辭的訊息是:美國的經濟太差,面臨的處境太艱難,國民必須延續先賢的立國精神,才能走出困境。蔡子強說,列根當年的就職演說,也傳遞了差不多的主題,但技巧更勝一籌(見另文)。

內容左右逢源 顯從政經驗淺

除了以「選舉語言」去解釋奧巴馬的風格轉變外,蔡子強說,其就職演說中表現出來的左右逢源(例如既說要把伊拉克交還給該國人民,又說對打擊恐佈活動不會猶疑;既說要逆轉正在變暖的地球,又說不會為自己的生活方式致歉),也反映了從政經驗尚淺的奧巴馬,尚未形成清晰的世界觀或強烈的治國理念,只好模棱兩可。

奧巴馬的就職演說無異可以更好,但比照中國領導人死板板的講話,已是雲泥之別。古代中國講究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但到了現代,惟恐講了什麼不該說的話被對手藉詞攻擊,政治人物的講話永遠小心奕奕,不偏不倚。蔡子強說,近年唯有總理溫家寶的講話較有人情味,使人感動。

「在中國,取悅群眾不是成為政治領導的途徑。政治人物想在黨內鬥爭中取得勝利,講話就不能有棱角。」蔡子強說。

在美國,一篇曠古礫今的演說足以打造出一位政治家──奧巴馬就是個好例子。但同樣情況若要發生在中國,看來還有一段路。

***

前人取經:列根演說更優雅 表達完整

和前人相比,蔡子強認為奧巴馬的就職演說只能算中庸之作,比起列根81年的就職演說,猶有不及:

「列根不單描述了當時美國的境況有多逼在眉睫,更開出處方:政府才是問題所在。他又以偉人來烘托殉國的小兵Martin Treptow,喚起國民的承擔精神。他的用字更優雅,文氣更連貫,價值觀與信念也表達得更完整。」

其實細心閱讀奧巴馬的就職演說,會發現它帶著不少前美國總統的影子:

-他在尾聲引述了立國那年,美國國父華盛頓在嚴冬中激勵子民的話。這樣的敘述手法,與列根在81年的就職演說中,以小兵Martin Treptow的故事作結,如出一轍。

-他說,這是「負責的年代」(era of responsibility),與甘廼迪的「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了什麼,而要問你為國家做了什麼」,理念相同。

-列根說過,政府本身才是問題所在;克林頓則主張小政府,認為政府不是問題,也不要期望政府能解決一切問題;奧巴馬的講法和前兩者都不一樣,他說不要去討論政府過大還是過小,關鍵在於政府是否有效。

奧巴馬藉與過去對話,表現了他的務實。

延伸閱讀:
《美國總統的七門課》,大衛.葛根(David Gergen)著
《打造美國總統》,彭滂沱著
《新君王論II》,蔡子強著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The article is an interesting read and I also think the inauguration speech is less "impressive"/"inspiring" than the November victory speech.

Now, I have to say Mr. 蔡子強 might have used a few more loaded terms than I had hope to see. If we listen carefully, there were already reduced expectation in Obama's November victory speech as to the time it may take to achieve the promises. I think he talked about it may take a year, a few years, and even more than a term. So that was making sure people don't expect magic from him.

May be I am not as opinionated as Mr. 蔡 but I would rather say "balanced" instead of accusing Obama being "左右逢源" when discussing "把伊拉克交還給該國人民,又說對打擊恐佈活動不會猶疑". Are we so cynical to think negatively that "司編家們(spin doctor)精心策劃的結果" instead of thinking that it is simply a proper way to govern a country?

And do accusations or strong words sell ones' ideas better these days? Is it a requirement to be willing to sink to Ann Coulter's level to get viewership/readership in the media? I hope not. Sorry for ranting here, and I by no means is comparing Mr. 蔡 to Ann Coulter. I think both will feel offended for different reasons. :)

Regards,
Kempton

P.S. I agree there are spin doctoring in governments but I refuse to be so cynical to use negative and loaded terms to describe things right off the bat. May be I am sensitive to the power in words and hate to see things go bad right from the beginning.

Why not try "innocent until proven guilty"? It is a nice id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