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15, 2006

Dead City Running

講者:香港總商會主席艾爾敦(David Eldon)

九五年的《財富》雜誌以封面專題宣佈香港的死亡(The Death of Hong Kong),指九七回歸後,香港將會逐漸喪失國際城市的光環。這個預言並沒有實現──至少在回歸十週年之際,香港的金融市場仍表現勇猛,市面上歌舞昇平。不過香港總商會主席艾爾敦卻警愓港人,我們仍有三大憂慮,必須居安思危,勿讓當年的預言成真。

香港今年的上市集資額超過紐約、直逼倫敦,令紐約市市長彭博也要急謀對策,正視香港的挑戰。但艾爾敦卻在香港總商會第十三屆香港商業高峰會上發言,指若要香港的經濟有長足增長,我們不得不重視以下三大隱憂:

一. 競爭力

艾爾敦認為,就最低工資立法和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消費稅),都是香港競爭力的障礙。

他回憶有一次到溫哥華發表演講,如數家珍地向當地人「唱好」香港:法制建全、資訊流通、貿易自由…但台下反應平平。直至他提到香港奉行簡單低稅制,沒有繁復的稅賦,稅率簡單易明──特別是沒有消費稅──時,台下遂響起熱烈掌聲。艾爾敦深切體會到,現有的稅制是香港其中一項重要的國際競爭優勢。

他同意香港有需要擴闊稅基,但更歡迎政府從善如流,腰斬消費稅的諮詢。艾爾敦說,稅賦往往是造成大政府的催化劑,影響社會的整體競爭力,故香港應從產業增值和創造機會的方向去增加競爭力,而不是打新稅的主意。

二. 環境問題

去年總商會發起《清新空氣約章》運動,得到五百家企業支持,特區政府也於兩週前簽署了約章。可惜,五百家企業相對於香港三十萬家註冊公司、七萬家在珠三角設廠的港商來說,只是九牛一毛。

艾爾敦強調,隨著香港的經濟和社會日趨成熟,港人應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改善生活條件上,畢竟環境問題和營商機會,是密不可分的。

三. 香港精神

香港過去的成功,建基於香港人的「做得到」(can do)精神,這令我們當年從製造業的蓬勃發展、後來成為中國面向世界的跳板、再進而發展服務業。但令艾爾敦失望的是,這種香港精神似乎逐漸被「做不到」(can’t do)的負面情緒取代。金融風暴前很多企業認為炒樓比專注本業更賺錢,目前炒樓的風氣,則被追逐一登龍門聲價十倍的內地IPO所取代。人們捨難取易,不務正業,鑽營抽新股搵快錢之道,卻對上市公司的基本質素和前景不求甚解,令人不安。

一個更不好的現象是,社會上似乎瀰漫著一種奉承、揣摩上意(second guessing)的氣氛。商人推測政府的態度,而政府欲推行新政時,則先猜度立法會的意向;立法會隨風擺柳,視乎民意取向而行,而社會上每一個人,都在揣測北京想什麼(說到這裏,現場響起一片笑聲,似乎對艾爾敦的一針見血,心領神會)!艾爾敦對此深感憂慮,擔心我們原先的拼博精神,變成瞻前顧後的惶恐,而這種心態將令社會事事妥協,以無傷大雅的政策換取多數人的認同,致強政勵治失效,長遠將蠶食我們的競爭力。

後記:艾爾敦笑言,致辭的其中一項要素是題目需譁眾取寵,所以他從電影Dead Man Walking(《死囚一六八小時》)中擷取靈感,把這天的演講題為Dead City Running(「奔跑的死城」)。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