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15, 2008

港人缺文化品味 難追趕紐倫

“「金融市場不足以令一個城市成為國際都會。從古老的阿特蘭大城到如今,所有大都會亦同時是知識與文化中心。」”

講者:柏聖文(Stephen Bradley,英國駐港總領事)

  真是無巧不成書。

  《時代周刊》(Time)1月中以「紐倫港」(Ny-lon-kong)作封面,把香港與世上另外兩大城市紐約與倫敦相提並論。遺憾的是港人忙於鑽營,沒有誰——包括曾誓言把香港打造成另一個紐約或倫敦的特區官員們——加以重視。

  即將告別香港的英國駐港總領事柏聖文(Stephen Bradley),一直對香港的發展念茲在茲。兩天前他在富殖民地情懷的外國記者俱樂部午餐會上發言時,亦力勸政府在鼓勵港人搵錢之餘,應注重培養文化與品味,如此才能和紐╱倫並駕齊驅。

  可惜,柏聖文一番苦口婆心,聽在被流感擺布得暈頭轉向的官員耳中,看來亦難雁過留聲。

京滬藝術豐富 經商更有趣

  《時代周刊》的「三城故事」用紐約、倫敦和香港來包裝,除了因為在全球化下,三地都是叱咤風雲的佼佼者外,亦因三者非常相似:

  ‧生命力頑強——七八十年代,三地都經歷了不同的經濟重創,卻憑打不死的精神強力反彈。

  ‧曾經以製造業為主要發展動力,其後逐步轉型為服務業。

  ‧都(曾)是繁榮的港口。

  ‧是移民城市——倫敦31%人口並非土生,紐約有移民34%,香港更不消說,五六十年代,人口於幾年間從五十萬暴升三倍,都拜移民所賜。

  ‧以金融業為主。

  然而,《時代周刊》在抬舉之餘亦老實不客氣地指出,香港的文化發展遠不及前兩者(「她還年輕」,雜誌如此解釋)。

  柏聖文的演講雖然沒有提及《時代周刊》的內容,但主題卻與之遙相呼應,並在文化上大力落墨。他說,

  「金融市場不足以令一個城市成為國際都會。從古老的阿特蘭大城到如今,所有大都會亦同時是知識與文化中心。」一句話已足以反映其視野。

  柏聖文繼而打了一個比喻:「一群藝術家聚在一起時談的是錢,而一群銀行家聚在一起時談的卻是藝術。」此正反映出當世界愈來愈平、當在各處工作幾乎大同小異時,一地的生活品味才是它吸引人才之處。

  柏聖文說,四年前他履新時,香港剛經歷了沙氏疫潮與五十萬人大遊行,港人信心前所未有地低,對北京、上海的步步進逼惶惶不可終日。

  這幾年經濟反彈了,善忘的港人在股票市場再度大有斬獲,卻漸漸淡忘了被邊緣化的恐懼,以為自己金融中心之位固若金湯,反而忽視了北京、上海在文化與藝術領域上的大張旗鼓——「人們到上海去,顯然不是因為該地比香港更適合做生意,而是因為該地的生活比香港的更有趣。」此話猶如當頭棒喝。

  柏聖文除薄責政府在文化與創意發展上推動不力(見另文),亦表示回歸十年來,特區官員無更主動地發展中港關係,令他詫異。

  「當知道特首本人花了不少私人時間在這方面時,我預期香港應擺放了大量人力資源在北京的代表處,努力為香港的利益向中央進行游說與溝通……」

  然而,特區駐京辦只有職員43人,僅為英國駐當地領事館的五分一。不談中央,特區在中國各城市的辦事處亦往往只小貓三四隻,「內交」嚴重匱乏。

英文國語欠佳 國際化不足

  香港自詡為「亞洲國際都會」,然而人們操國際語言——英語或普通話——的水平卻名不副實。柏聖文說,他「走在街上、在店舖內、的士裏」,發現英語正「急速倒退」,盡管有時嘗試用普通話(他自牛津大學畢業後,曾往上海復旦大學進修一年),但毫無幫助。

  「我明白廣東話是一種了不起的語言,但作為『亞洲國際都會』,這顯然不足。」柏聖文以調侃的口吻說。

  回顧四年任期內在香港生活的點滴,柏聖文認同香港在金融發展上一枝獨秀,但在其他方面,特別是和「國際化」有關的文化與語言,卻未竟全功,仍需努力。

----------------------------------

修頓球場 改造無期

  05年3月,英國文化協會與灣仔區議會邀請了兩位來自英國的年輕設計師,Thomas Heatherwick及Fred Manson,為灣仔修頓球場改頭換面。

  被譽為「新達文西」的Thomas Heatherwick年少有成,兩年前更獲英國菲臘王子設計師大獎,該獎項被視為業界「奧斯卡」。他倆當時被邀來港後,積極展開設計與諮詢工作,並獲傳媒重視,大肆報道二人改造修頓的藍圖。

  7月二人將計劃書公開發表及交予市區重建局,建議以1億至2億元翻新修頓,大增綠化與公共空間。當時灣仔區議員黃英琦還信心滿滿,相信只要獲批,工程在年半至兩年內可完成。

頂尖設計師意念 遭審批扼殺

  計劃原來早已胎死腹中。柏聖文進行游說時,政府表示審核的過程將非常漫長,恐怕每區也會提出各自的要求。柏聖文沒好氣的說,政府若連自己的審批過程都不能簡化,還談甚麼「行政主導」,又,若各區都有類似要求,那就「讓它們都有一個吧!」盈餘充沛,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政府對地區的創意與文化推動,大大不足。

6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一群藝術家聚在一起時談的是錢,而一群銀行家聚在一起時談的卻是藝術"

好深啊,也許只是我太笨了.想了好一會才明明地...確是很好的比喻.

不過每一個城巿,很難做到面面俱圓, 有人愛它, 亦自然有人討厭它.

像倫敦,這兩日閱報便說雅虎和谷歌要搬離倫敦.換了當日講者是日內瓦/蘇黎世代表,也許對倫敦亦另有一套說法與演繹.

http://www.mpinews.com/htm/INews/20080315/ta61153k.htm

隨著世界越來越平,許多人搭飛機就好像搭地鐵一樣頻密,也許一個城巿未必需要執著於甚麼都要有.

比方在香港,便沒必要在十八區,區區都要興建文化中心一樣.

一個城巿,最重要是有它自身特色與身分,當中的城巿人是否過得自在, 未必一定需要超倫趕紐.

香港缺文化品味? 這一點亦毋容斷然否認,文化有多多都是好,所以香港將來要靠你的文字發揚光大呢.

Anonymous said...

係London既underground, 你會見到既係musical, ballet, gallery, museum exihibition 既廣告為主, 而唔係瘦身廣告. 係呢度你想去gallery, 就有Tate Modern, Tate Britain, National Gallery,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Museum 就更加多. 重有其他既文化/藝術節目. 香港呢方面而家依然有所不及, 但近年已經漸漸有改善. 但香港只係華洋雜處呢樣野, 已經係London/NYC 所冇既獨特優勢 (可惜我地有北京/上海呢兩個勁敵). 政府可以係hardware上有support, 但更重要的, 係要香港人自己重視同珍惜培育文化藝術既土壞, 否則就算播幾多種子, 結果都係一樣...

Leona said...

Hi J.S.,

說得好。
想向你推薦總領事的演講原文。有一段,他用「數白欖」的形式,唸出倫敦有多少theatre, museum, art center...他說,本來我不應在這時候批評香港欠藝術土壤,畢竟香港正在舉行歷時一個月的藝術節。但他接著說,如果要做真正的大都會,應該讓藝術節年中無休!
說到香港有沒有好觀眾──我認為是有的。想想香港有多少bankers(and they talk about art!)。但政府只知鼓勵人搵快錢,對文化推動不足。修頓球場就是個好例子。
Stephen Bradley是個了不起的演說家,文采一流,據說所有speeches,都出自他本人手筆。高度推薦。
大英帝國畢竟有其氣魄。
特區的官員?
Oh please...

Kempton said...

Hi Leona,

Thanks for linking to the original speech.

What a wonderful and frank paragraph about the use of English and Mandarin in Hong Kong (see enclosed).

In Calgary, some Canadian parents are sending their little ones to Chinese immersion as oppose to French immersion school. So it is particularly sad to see a generation of HK kids' language skills (both English and Mandarin) being worst because of some failed grant educational policy experiments initiated by the former HK government under Tung.

Regards,
Kempton

****

P.S. An excerpt from the CG's speech,
"I do not mean, of course, that the elite speak [English] less well, that is not so. And there are still scholarly people, like Sir TL Yang, whose command of my language is considerably better than my own. But on the streets, in shops, taxis and more generally, English is fading fast. Confronted with incomprehension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I have sometimes tried Mandarin, but quite often that does not work any better. Now while Cantonese is a wonderful and famously expressive language, it won’t do for a city that wants to be international, Asia’s World City, indeed. Foreigners are increasingly prepared to learn Mandarin, and doing so in large numbers: but Cantonese simply doesn’t have the pull."

Leona said...

Hi Kempton,

I'm glad you like Mr.Bradley's speech as well.
The speech he made about 1 year ago was even better. I wrote about it (2007 Mar) too. Thought you can search it from their archive too.

BTW, my best friend - my roomate at CUHK - is residing in Calgary too, doing her PhD.

Anonymous said...

北京有萬聖書店、雕刻時光、798,連報紙新京報書評版也做得比我們好.....香港的文化土壤真的不夠肥沃,養不起以上的一些「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