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13, 2008

自強抗海嘯 打造品牌攻內地

專訪:張家敏(利豐發展(中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馮紹波(經濟日報集團主席)

  金融海嘯衝擊下,香港四大支柱接連失守,我們如何維持競爭力?展望「阿爺打救」不免稍欠志氣,本欄專訪的3位商界人士,指出香港應集中火力拓展一些具優勢的行業,既保香港競爭力,亦為內地增值,大可互惠互利。

  前文專訪的中國銀行高級經濟研究員謝國樑,提出香港有制度上的優勢,可充當教練,幫助內地特別是廣東省突破經濟發展的瓶頸。

  而在利豐發展(中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家敏眼中,供應鏈管理與攻佔內地消費市場,是另外兩道保優勢的不二法門。

  「《世界是平的》講的是甚麼?講的就是利豐、就是香港!」這句話張家敏很喜歡講,因為他覺得,「世界是平的」這現象,根本就是從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的香港╱珠三角開始的。

出口下滑 非搞內銷不可

  當時不少港商基於成本考慮,把機器和生產綫搬回內地,但保留香港辦公室作見客與融資之用,實現「前店後廠」的雛形。這種簡單自然的分工現象,經過30年的發展,卻讓香港摸索出「供應鏈管理」之路——「而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地方,就是香港。」張家敏說,供應鏈管理屬於高增值的「生產性服務業」,既充分表現港商成熟、彈性、守規矩的優勢,亦為內地引入了工業、人才、稅收,達到技術轉移和管理技術提升。兩地都能受惠。

  然而隨珠三角生產成本不斷上漲,不少內地廠家學習了香港的供應鏈管理技巧後,把工廠再一分為二,將部分工序再往北移。

  這種轉變帶來新挑戰,表示香港的貿易公司單做「前店後廠」的「店」還不夠,必須有更大的增值——那就是打造品牌,並設法把產品賣進內地去。

  張家敏說,如果3年前你去建議一家工廠把產品內銷,會被視為癡人說夢,因為當時歐美出口市場大得不得了,一張單子便輕易變出白花花銀子,而內銷市場風險卻很大,誰會做吃力不討好的事?但問題是現在歐美出口市場萎縮,不搞內銷不行。

  「情況就像當年要把廠房搬去內地一樣:再難也得做。」張家敏說,港商要攻佔內地消費市場,要克服幾個難關:

  1.心態要變。做歐美市場充其量只是來料加工,只要做好生產就行了,不必苦惱分銷問題。但在內地,因為消費市場不發達,批發制度不成熟,廠商必須兼顧銷售者的角色,要打品牌、搞分銷網絡、做市場推廣,否則再好的產品也沒有渠道將之賣出去。

  2.收數困難。

  3.產品由出口轉為內銷,稅務手續轉變極大,若稍一不慎,被海關視為有逃稅之嫌而頻頻檢查,運作將大受影響。

  而開拓內地市場,品牌效應很重要,「內地有許多中產階級,沿海有錢人又多,最貴的高檔產品反而不愁客路。」張家敏說。打造這樣一個高利潤的品牌,正是最考港人創意之處。

  這也和經濟日報集團主席馮紹波思考的方向,不謀而合。

集中精力 搞好金融醫療創意

  馮紹波說,面對香港競爭力正被削弱的現實,我們必須集中精力,搞好我們既有優勢、又有龐大需求的行業——特別是內地經濟有需求的行業。這包括:

  1.金融業——這是最壞的時刻,也是最好的時刻。因為歐美金融業療傷需時,而內地經濟增長動力仍強,可趁此機會吸納人才,為長遠崛起成為金融中心作準備。

  而香港作為成熟金融中心,條件遠超芸芸內地城市,我們應加強金融基建與金融安全,並進一步發展各種新舊業務,如股票、期貨、財富管理、人民幣債券和人民幣離岸中心等。

  2.醫療保健——人口老化令醫療需求更形迫切,香港有國際級的醫療設備與人才,可集中資源研究治療港人的三大殺手:癌症、心臟病及肺病。只要達到領先水平,就可吸引其他國家的人來港求醫。

  3.創意產業——設計、軟件、應用科技、表演藝術與文化產業等創意主導的高增值行業,港人深具優勢。我們本來就擁有中西文化薈萃、資訊暢通、靈活頭腦等先天資本,值得利用科技支援,進一步推動。

  除了上述三者外,馮紹波覺得還可在旅遊、展覽、人才培訓等方面探索,擴闊產業基礎,最重要是,「香港發展的基本點,除了背靠國家外,還應依靠自己努力。」他總結。(二之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