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28, 2006

培養反對黨 建民主社會

講者:英國自由民主黨國會議員祈智忠(Paul Keetch)及保守黨國會議員艾文思(Nigel Evans)

「我們的工作,就是把政府拉下馬來,然後取而代之。」英國保守黨國會議員艾文思,一語道破反對黨存在的意義。

他同行的伙伴、英國自由民主黨國會議員祈智忠附和,並期望「我們下次來香港時,你們已經擁有一個強大的反對黨,敢向政府說不,屆時香港就是走向了真正的民主。」

思滙政策研究所和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昨日邀請了兩位著名的英國國會議員,祈智忠和艾文思,以「反對意見在議會的價值」為題發表演說。與會者包括立法會議員何秀蘭、譚香文,智庫成員史泰祖(新力量網絡)、陳智遠(Roundtable),一些大學生及各大傳媒等。

西方反對黨的工作,大概可以用一句中國人的話來概括:「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正如艾文思所說,作為反對黨,他們的工作就是監察現任政府,並以取而代之為目的。作為「排隊中」的「政府」(A government in waiting),他們除例行向政府說不外,須為選民提供自己的政策,並且時刻保持可靠(credible)和高效(effective),如此才能獲取選民的信任,逐步邁向執政之路。

祈智忠則開宗明義地描述了反對黨的四大工作原則:

1. 必須和其他反對黨議員順利合作。席間有與會者向兩位提問,反對黨不光反對政府,在各反對黨之間,也必然存在衝突──正如香港的民主派未能取得共識一樣──他很納悶,到底英國的國會議員們,是如何求同存異呢?祈智忠答得簡單:尊重他人。他以自己的經驗為例。有一年,一群英國國會議員訪問北京和香港,正計劃是否取道台灣。當時有記者問該組國會議員之首:你們會到台灣去嗎?答案是:我們要去!雖然這在當時未取得英國政府之同意,甚至得不到中方祝福,可是既然這位小組主席決定了,同行的議員們,雖然來自不同黨派,也尊重這決定,集體行動。
2. 敢當不受歡迎的人。去年倫敦發生恐佈襲擊,多人死亡。當時政府希望通過建議,准許警方扣留有關疑犯達九十日,以搜集充分證據作出起訴。一般來說,警方最多可以扣押疑犯十四天。這個建議當然得到一些市民的贊同,特別是那些在襲擊中有家屬喪生的人們。可是祈智忠說,他們明知這會引來選民的不滿,但他們不能接受政府無故扣押疑犯超過十四天,這實在有違他們的原則,因此在投票中作出反對。這引伸到祈智忠所說的第三項原則──
3. 不管多困難,也必堅持到底,即使該決定在當時看來是錯的。因為如果那是正確無誤的,必被時間證明。
4. 通過以上的原則,表現民主的精神。

祈智忠的話不但說得動聽,他看來也有恣勢有實際。他說,我對自己說,選民才是我的老闆,不是英國政府,也不是我的黨。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須得以自己選民的福祉為依歸。難怪他可以連續三屆,冧莊赫爾福德郡(威爾斯邊境上一個原屬英格蘭的郡)的國會代表,成為自由民主黨的一項紀錄。

作為反對黨,在政府「親疏有別」的原則下,發展可謂荊棘滿途。有出席者因此向兩位國會議會請教,指政府手執重大資源和議題設定能力(agenda setting)(例如特首曾蔭權最近的新設議題,就是和環保有關的「藍天工程」),反對黨在不具優勢下,如何取信於民?

艾文思也答得簡單。他說,我們有一句話:不是反對黨贏了選舉,是政府輸了它(oppositions do not win elections, governments lose them)。即是說,選民並非不辨是非,他們耳聞目睹政府的不是,自會作出結論,而向政府說不,讓成熟的反對黨黃袍加身。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