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05, 2010

樓宇供應不足 出招要多要快

差餉物業估價署公佈,今年與明年私人住宅的預測落成量,分別為一萬四千和一萬一千個左右。今年落成量雖已比去年倍增,但仍無法滿足每年約二萬個需求,市民擔心上車無望,樓市更加熾熱。政府未來必須頻密、多推各種微調樓市措施,才能緩和市場情緒。

香港地產市道的特色是易熱易冷。從零五到零七年,每年的新單位落成量都超過一萬,但樓價升得少,市民買樓的興緻也不高。去年資金氾濫,推動樓價飈升,結果越貴越被搶購,使第四季的整體售價指數,較零八年同期升百分之二十三。

最近房協推出四百多個夾屋餘貨叠翠軒,首日派表達二萬五千份,市民一窩蜂急上車,使十年樓齡的「賣剩蔗」忽然成為「搶手貨」,樓市的熾熱可見一斑。

問題是香港樓市易熱易冷,若政府出招過重,例如復售居屋,可能會過猶不及,釀更大社會不穩。九七年的「八萬五」建屋政策就是重招,後果如何?市民心中有數。

調控樓市如烹小鮮,必須慢火細煎,不能操之過急,要保持對樓市的敏感度,同時頻密地出台微調措施。政府已出招增加未來土地供應,但緩不濟急,無法短期推中小單位應市。為抒緩市民上車難的擔心,當局仍有多項措施可用:

其一,增加住宅供應。除夾屋外,房委會有意把近四千個居屋餘貨在今年內全數推出。如果計劃屬實,可以滿足不少基層市民的置業需求。

其二,增加土地供應。政府除調整勾地表外,更重要的是設法增加發展商勾地誘因。若發展商還是勾不出土地,政府已提出將元朗一塊土地作公開招標,建設中小型住宅。既然目標明確,有關方面是否可以特事特辦,加快落實,同時準備更多土地,隨時推出?

其三,收緊銀行信貸。最近金管局以監管銀行風險為名,為銀行按息下限設立參考水平,期望控制流入樓市的資金,擠走部份炒家。未來還可出台更多指引,提高炒家成本,緩和樓市升勢。

與市場搏奕,政府必須打心理戰,密集、大量出招,表達對樓市過熱的關注,中和市場亢奮情緒。為樓市降溫,才可換取時間,推行更多長遠房屋政策。

1 comment:

這張嘴雖然饞 said...

泡沬最好早打,早打是樓市調整。
遲打便時樓市爆破。

***********************************
轉貼----最好賺但最冇競爭的生意

係人都知香港地產商好賺。恒隆地產(101)09年只賣咗425伙君臨天下(圖)園景單位,利潤53億元,邊際利潤達71%,咪話唔得人驚。

但唔係咁多人留意,或解釋到一行咁好賺生意,點解好似冇乜競爭。首先,係進入門檻太高。內地買地可分期付款(故囤地咁普遍),風險成本唔高;香港土地拍賣,第三次,扑鎚,28日內要找數,單係呢個分別已解釋點解內地新進地產商通街都係,香港地產界廿年冇新玩家入場。

第二,香港個市已成寡頭壟斷,幾間大公司玩晒,中小型公司最多拍住做。樓市最大鑊係地產商等錢使,劈價出貨,但依家大項目幾乎由大孖沙包辦,財力雄厚,淡市坐到旺市先出貨,後八萬五時代,大家有冇見過兩間大發展商,同一地區齊推盤搶客?

即係話,地產商面對唯一嘅競爭對手,剩番政府。但02年後,政府唔單止停建居屋撤出市場,連土地供應話事權都透過勾地表俾晒地產商,周三財政預算兩大政策冇改變,未來兩年政府主動拍賣6幅豪宅靚地,或房委會「活化」少少二手居屋市場,都唔代表政府重新加入競爭,或準備重掌土地話事權,透過增加供應「活化」地產商嘅競爭。

競爭係決定市場價格重要因素,除非特首曾蔭權突然八萬五上身,或某內地大陸地產巨人錢太多,過嚟香港放低幾百億,否則香港地產大孖沙在可見將來唔會面對太嚴重競爭,即係話樓價易升難跌。至於需求頂唔頂得順,又係另一個長篇大題目。簡單啲睇,香港樓市,97年開始衰咗6年幾,03年反彈,唔計08年底幾個月,已旺咗7年,7隻肥牛7隻瘦牛,仲有幾多力,唔知,不過肯定風險已高於機會。

打散工搵食、靠投資增值,不平則鳴,唔順即炳,財經茄哩啡一名。

牛頭角順叔(lucent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