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聽講座
講者:中原(集團)有限公司主席施永青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咪冇事食胃藥。」
中原(集團)有限公司主席施永青,一向推祟「無為而治」,主張隨遇而安,對政府好端端地卻去推銷消費稅,大力鞭撻。他一向反對「大政府」,抗拒政府過份有為,對稅務改革,他呼籲政府一定要慎重。
中華廠商聯合會日前舉行有關開徵消費稅的研討會,分別邀請了兩位支持和反對的意見領袖發言,陳述其利弊。出席者除施永青外,尚有「反對銷售稅大聯盟」副主席黃家和、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陳茂波和香港工商專業聯會公共財政小組副召集人阮肇斌,後兩者均支持開徵新稅,認為此有助穩定香港的財政收入,未雨綢謬。
但施永青一於唱反調。他說,為未發生的事作太多準備,結果大多是浪費。他的理據很簡單:香港一向奉行簡單低稅制,百年以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除金融風暴一役外,公共財政大部份時間均無赤字。這就證明香港根本就不需要任何重大的稅務改革。他說,好端端地卻去施手術,對社會來說,無異是一場「生場災難」(Eco-disaster),對民間、對商界、對政府,皆百害無一利。
他不諱言:「我為人靈活變通、見招拆招,倘突然發生什麼巨大變化,我一定不會受累;卻苦了那些不擅適應環境的基層。」
支持開徵新稅者大多有兩個理據:第一,香港稅基太狹窄,政府財政收入過份集中於一小撮納稅人身上,具風險;第二,引伸下來,因收入隨環境變化而不穩定,若遇上經濟衰退,政府可能入不敷支,屆時無論加稅或減福利,也不免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施永青對這兩個原因甚為不屑。首先,他不同意香港稅基過份狹窄之說。他認為,政府收取來自地產的間接稅龐大,基本上凡是在捱貴租、捱貴樓的香港人,都在繳稅;其次,他認為一個社會,最忌政府財政收入穩定。很簡單,財赤是一項重要的市場訊息,一旦發生了,政府就會有所警愓,增收入、減開支,應慳則慳,睇餸食飯。反之,若政府的收入穩定了,就會和市場脫節,傾向大花筒,亦不會在經濟衰退時照顧商界,急市民所急。
施永青苦口婆心地說,推政策要按實際情況行事,不是說理念完美就是好──打字機的設計就一點也不完美,但既然大家用得慣用得好,改它作啥?他說,香港的中產階級沒有擴闊,光擴濶了稅基,能起什麼作用?香港的核心問題,是要進行「換血」。香港在轉型,但未能隨社會轉型者眾,這才是大問題。擱著大事不管,卻來弄翻行之暢順的營商環境,施永青說他真的想不通。
Side-box:為何支持消費稅
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陳茂波:
1. 過去的成功不能代表未來也成功;我們應該未雨綢謬、居安思危
2. 若財政收入穩定,就可以在逆境時,保持競爭力
3. 消費稅並非只升不降
香港工商專業聯會公共財政小組副召集人阮肇斌:
1. 香港財政收入有結構性問題,需要稅務改革。有關建議得到信貸評級機構支持,有利投資
2. 政府過份依賴賣地及地產相關收入,其波幅太大,致收入不穩定
3. 擴闊稅基不等於加稅,只是穩定收入的一種手段
4. 多收的稅項可用作還富於民,保障低下層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