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鄧文正(禧文學舍創辦人、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
陳水扁曾經是台灣人的驕傲。
二零零零年,人民用「一人一票」把陳水扁送上總統寶座,使台灣成為全球第一個實施民主制度的華人社會。
才不過六年光景,陳水扁已成了台灣人的羞恥。他的管治失當、腐敗瀆職,使台灣成了「瞧,這就是民主!」的反面教材。
其實台灣人不必太慚愧,香港人也不必對民主感到迷失。如能藉台灣民主轉型之痛,反省民主的內涵和真諦,深化中國人對民主的認識,未嘗不是我們之福。
台灣走到這一步,是陳水扁一人之過嗎?
不見得。
陳水扁個人的失德固然是主因,但民進黨、國民黨、傳媒和民眾,都有責任:民進黨馬上得天下,一朝得志,形成暴發戶心態,疏忽了自我監督;國民黨作為在野黨,沒有好好履行反對的責任,對政府作出適時的鞭撻;傳媒、學者初期沉溺於台灣民主的驕傲,對政府的監管不足;初嚐民主洗禮的台灣人民,以為「一人一票」就是民主,也沒有好好掌握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難怪南方朔說:「民主的領袖要有更高的榮譽感與責任心,民主要有更多元的權力制衡,民主也要有更具警戒心的公民。」
如果這樣說,那實行民主是不是要符合一些先決條件呢?曾有人提出,香港沒有實行民主的條件,指這會引起民粹主義、福利泛濫,云云。但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鄧文正說,雖然台灣的教訓讓我們對「民主」作出反省,這不等於說行民主要有什麼先決條件──兩百年前美國開始實行民主制度時,社會好得到哪裏去?
鄧文正指出,只要社會的司法制度公正建全,人民享有自由、對人寬容,那已足夠行民主。就以香港來說,自第一次立法局/立法會選舉以來,政黨之間絕少抹黑或互相攻訐,亦從沒爆出什麼造票醜聞,這就證明香港人高度廉潔,而且信任投票制度;再看零三年的七一遊行,鄧文正說,這可以稱得上是「曠世成就」,因為從沒有一個地方──即使民主如歐洲發達國家──在過十萬人激烈反對政府之下,竟可自發地進行一場井然有序、毫無暴力衝突的遊行。港人質素之高,冠絶全球,足夠實施民主制度有餘。
爭取民主是一回事,但鄧文正指出,民主和有效的管治沒有必然關係。哈佛大學的載雅蒙教授(Larry Diamond)上週在香港出席一系列講座時說過:空有民主而缺乏良好管治,這樣的社會比比皆是。貪污、濫權、瀆職、司法不彰、暴力等,都可令一個民主社會行之不效。鄧文正說,由此可見民主並不完美,它只是相對合理的制度而已。
因此,如果有一天香港實施民主制度,和台灣一樣,我們也有可能選出不稱職的人來。鄧文正說,如果你讓我選,我當然希望多選兩個「吳靄儀」,好過多選兩個「梁國雄」。但如果真的是「梁國雄」比「吳靄儀」多,我也應該尊重多數人的選擇。民主的確是冒險,但香港人連「沙士」都可以挺下來,鄧文正說,我們當然有足夠的能力承受民主轉型之痛。
Side box:一人一票不足百年
「一人一票」是很多人對民主最簡單的詮釋。但鄧文正說,雖然這個概念早於十七世紀在英國萌芽,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有真正無分種族和性別的「一人一票」選舉──以前只有白種男人有權投票,女人和黑人都被拒諸門外。鄧文正笑說,既然西方國家的一人一票也實施了不足百年,香港民主的發展,較諸其他民主社會,其實相距不遠。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