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22, 2007

富豪第二代辦智庫 政府會聽嗎?


專訪:鍾逸傑(香港工商專業聯會會長)

一群原本曝光於娛樂名流版的富豪後代,忽然成了政治版的新寵。
李兆基之子李家傑、霍英東長孫霍啟剛,還有一眾背景相近的商界後代,正準備籌組「香港青年百人會」;同時,該會部份成員又於日前成立了「菁英會」,以延續家族在香港政商界的影響力。
在官場打滾半世紀的教父級人物、前布政司鍾逸傑爵士眼中,富豪第二代籌組這些組織,能否迸發出驚人爆炸力?

其中,「香港青年百人會」的籌組由中聯辦居中協助,藉匯集這些富豪的年輕後代,培養其國家觀念,鼓勵他們服務社會。

早於一九五七年,這些富豪第二代還未呱呱墮地之前,鍾逸傑已越洋來港走馬上任。他官至布政司,尤德於任內去世時,他還當過署理港督;退休後鍾逸傑仍對香港事務念茲在茲,並領導工商專業聯會,吸納不少工商及專業界名人,進行各種研究,為香港出謀獻策。他從政經驗豐富,可認為年青富豪參政,能事半功倍?

鍾逸傑欣見「香港青年百人會」破繭而出,他說「智庫」的關鍵不在多少──香港的參政平台,在回歸後百花齊放,數目不嫌多──而在如何突破政府的自我保護,否則功能成疑:「民間的提議對政府幾乎不起作用,就像風中的呼嘯,引不起注意。想滲透政府的保護殼,很困難。」鍾逸傑舉例道,光是法定的諮詢組織,香港就有五百多個,可是不管討論的目的是什麼、收集到的意見如何,諮詢組織的所有議題皆由官員主導──連它們都不能左右大局,遑論智庫。

除了官府的充耳不聞,政黨發展有欠成熟,也是智庫發展的絆腳石。在美國,智庫與政黨的關係猶如大腦和四肢:政黨是選舉機關,成員出面「落區」、拉票、參選;其政綱和政策,則由智庫研究、供應與補給,雙方各專所長,互利共生。

一旦政黨入主白宮、或執掌議會,智庫的建議便有很大機會得到落實,其成員亦順理成章會被政府羅致、借用為謀臣,學而優則仕。如美國國務卿賴斯,便是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然而在香港,政黨無緣執政,智庫謹能向執政者(即特首)獻媚,前途較黯淡。

鍾逸傑感慨:「議員們光坐在那兒等政府提出建議,然後作出否決。」還用得著做政策研究嗎?

官僚、政黨、商人,共同掌握了社會上最重要的三種資源:名、利、權。如果運用得宜,鍾逸傑認為「香港青年百人會」大可挾財政和人脈上的超級優勢,使下情上達,幫助執政者解決許多社會難題,如:中港經濟融合、貧富懸殊、住屋問題等:「香港有一半人無法擁有自己的居所。沒有安身之所,談什麼身份認同和歸屬感?這是社會穩定的基石。」鍾逸傑說。

坊間對「香港青年百人會」所知甚少,其核心人物看來也暫時對自己的定位不甚了了。香港不過是彈丸之地,若其成員欲以正宗的美國精英組織「百人會」為藍本,志不在多弄一個富豪俱樂部出來,那他們能為香港出力的地方,多著。

配稿:香港智庫 人才難求
去年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在美國進修後回港,旋即宣佈成立智囊組織「匯賢智庫」,以深入研究香港公共政策,鼓勵公民參與。其政策發展總監陳岳鵬說,美國政制發展成熟,政商透過遊說或議題設定,曲線影響施政的機會很多,因此智庫根本不需要「寄生」於政黨或官僚體系內,大多能獨立運作,具規模的,甚至可動輒聘請百人以上作公共政策研究。智庫同時發揮「旋轉門」的功能──智庫成員可以入主白宮,退休官員也可出掌智庫,容易吸引新人加入。在香港,陳岳鵬說智庫發展最大的障礙是:「人才難求啊。」

另一以年青人為主的論政平台Roundtable Group成立於二零零四年,其成員陳智遠和沈旭暉曾撰文,指香港發展智庫的空間,是吸引一些(1)對社會關心,但不想被政黨/社運局限,(2)具學術能力,但無意長居象牙塔,和(3)雖從事商業活動,但仍心繫社會發展的年輕人。他們以王家衛的電影作比喻,謂參與其中的人未必知道自己的角色,但整體卻可以發揮個人力所不及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