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昨晚揭曉,網民票選第一名、最近掀起全球外交軒然大波的「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竟名落孫山,反而社交網站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卻意外當選。
《時代》欠世界一個交代
論影響力,全球用戶超過六億的Facebook亦非泛泛,但說到撼動世界,徹底實?「資訊共享」,並令更多網民俯首稱臣的,維基解密在今年可說領盡風騷。《時代》的編輯是否一如零一年不選拉登作風雲人物般,再次迴避爭議性人物,外界難知。
阿桑奇和維基解密之所以撼動世界,因為在促進資訊透明上,他們既展示了互聯網的驚人威力,亦反映了互聯網的脆弱性。
維基泄密風波揭示了在互聯網時代,公共訊息保安,尤其國家訊息保安已防不勝防。據稱泄密者只是美國一名年輕情報員,他只需一隻光碟,就輕易把總容量不過1.6G、超過二十五萬份美國外交機密文件下載,並交予維基解密。維基解密隨後與多國著名報刊合作公開部分文件,互聯網則迅速將之傳遍全球,可說無從攔截。此令美國官方大為尷尬,展開對維基解密的全面封殺。
此事最諷刺之處在於,向為資訊科技大國、擁護新聞自由的美國,應對維基泄密風波竟沿用舊思維、老手段,一方面抹黑阿桑奇為「恐佈分子」、「性侵犯者」,另一方面向其服務提供者Visa、PayPal、Amazon等施壓,凍結維基解密的網站和捐款戶口。今年初,美國還義正詞嚴地追打中國干預Google的資訊自由,如今卻顯得表裏不一。
美國大力打壓,不但令阿桑奇的光環更耀眼,更激起國際與網絡上的反擊。多國網民上街或在網上聲援阿桑奇,個別黑客甚至入侵PayPal、Amazon的電腦系統,癱瘓其服務以作報復。互聯網時代令少數不滿政府、喜歡挑戰權威的黑客(hacktivist)擁有更大破壞力。
互聯網多為善少為惡
維基解密反映互聯網威力,能將社會推向更透明,衝擊國家、企業的資訊保密制度及能力;但另一方面它亦反映互聯網可讓一小撮激進的人掌握更多權力、衝擊制度穩定。互聯網為善為惡的力量都異常龐大,但網上世界還未建立一套約定俗成的規劃與道?,如何能令互聯網對世界更多建設、更少破壞,將是本世紀人類一大重要課題。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